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 阅读素养就是人生素养

2017-12-08 北京阅读季

“阅读+”主题系列对话

校长论坛:

引导青少年阅读

促进精神成长

12月7日上午,第七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阅读盛典“阅读+”系列对话之四“阅读引导与成长变革”在天桥艺术中心举行。活动邀请了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臧勇教授、北京市第五中学校长张斌平、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副校长杨文芝、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芬兰拉赫帝市校长Marju Markkanen以及芬中创新与教育协会会长梁旭,就话题“如何引导青少年阅读,服务青少年成长,创变阅读价值”展开对话讨论,为全民阅读如何与书香校园建设进行联结与创变提供思路和方法。



李明新:

阅读素养就是人生素养

大家好!今天有这样一个机会和我们在座的各位朋友,和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一起来交流对读书的认识体会,对阅读的认识和体会。那么我今天跟大家一起交流的题目就是“阅读素养就是人生素养”。


今天我们探讨阅读的价值,无论是在座的老师,家长,还是社会,当然也包括在坐的学生,都决不能够把阅读定位于“考试的手段”。我们的语境应该不是应试,而是生命的成长。


有人曾说,阅读是一种学科能力。特别是许多同学,许多家长和老师认为,阅读就是一种语文能力,甚至说就是来参加语文考试的一种必备的学科能力。在这种逻辑下,如果不考试就不应该有阅读的习惯吗?还有人曾说,阅读是一种学习习惯,难道人只有谈学习的时候,才谈阅读的习惯?其他的时候就不存在阅读的习惯吗?也有人说,阅读是未来工作与自主学习的方式。我们要不断地追问,难道人将来只是工作吗?或者说只有需要去自主学习的时候,才去阅读吗?


刚才这些说法大都在说阅读具有外在的工具价值。从教育的本真来说,阅读更具有内在的生命价值,它可以实现精神的成长。阅读是一种通过符号获取意义的过程,更是一种特殊的交往过程。为什么说它是特殊的交往过程呢?因为在阅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与作者对话,写这篇文章的作者、写这本书的作者,我们可以借助着文章和书跟他对话;我们还可以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同时也与自己对话。我们在阅读读的时候,不断地把自己的人生经历、思想、认识放到一篇文章中,放到一本书中,放到一个人物面前,因此说阅读的过程也是和自己对话的过程。在这一系列对话中,人实现了精神的交流,精神的成长。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阅读素养不光是学习素养和工作素养,更是人生素养。所以一个人他可能年老退休不再工作,但他也要阅读。我们现在从媒体上知道有许许多多的人,不管他们是名人还是一个普通人,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他的床边仍然放着一本书,那就说明他仍要从书中获得一种精神的享受,获得人生的乐趣。我作为一名小学校长,中小学属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就要童蒙养正,其实就包括阅读素养和人生素养。


今天我就要跟大家谈一谈,我认为应该怎么样把这种人生的素养理念落实下去呢?



要文化熏陶,兴趣引路,

坚守习惯

国际上有一个项目叫“阅读素养进展项目”,他们在研究中认为阅读素养是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应该掌握的最重要的能力。我们大家都有这个感受,我也认为确实小学的语文课要培养语文能力,而语文能力中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阅读能力。但是我还有一点更深刻的认识,如果到小学再进行阅读的熏陶那就晚了。所以我认为从小学开始,通过语文课系统的培养阅读能力是对的,但是阅读的熏陶宜早不宜晚。


那么怎么样去做呢?我觉得下面我提供的这些策略,包括家庭、学校的阅读环境的创设和改进;师长的阅读的习惯和态度(就是老师和家长对待孩子的这种阅读习惯的态度,包括他自己的,包括吸引人的朗读);月度计划的落实;包括肯定阅读中的“习得”,这些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有一次我到一个小学去督导,在他们的楼道里我碰到了一名家长,他追着问我李校长,很难得见到您了。我想问问您我们家的孩子不爱读书怎么办?我跟着他在楼道一边走一边看了看他,看了看他的气质,听了听他说话的语气,我就一边笑着一边对他说。请原谅,我说话直,我估计你们两口子都不读书对吧?他说您怎么知道的?我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听您说话,看您的眼神,我就能断定两口子尽打麻将吧?他说是的。你们想想,你们俩天天打麻将,让孩子在旁边读书,他怎么能读呢?我说今天一定要认识到,家里面没有读书的环境,没有读书的文化氛围,你想让你的孩子马上去爱读书那是不可能的,我建议你每天饭后一小时全家都读书。这说明阅读环境的创设是多么重要。刚才我们看到两位校长都在改造他们学校的图书馆,那我们家里边也应该有这样的图书角。


我这里谈到的“引人的朗读”,就是把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是我们进一步加深对一篇美文的感受,它是一种审美的过程。在座的家长也要注意,如果您的孩子很小,就要捧一本书在他的面前给他读故事,读的绘声绘色,让他向往妈妈爸爸手里的那本书里藏着那么多美好的故事,我将来要好好的学汉字,我要好好的读书,我不用他们读我自己都知道。在座的语文老师更要善于用我们的朗读,充满感情的朗读激起孩子对母语的热爱。


肯定阅读中的“习得”是什么意思?所谓习得就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边读书一边获得的那些语文的知识、能力、修养,我们要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用”,通过“用”感到一种快乐。


我是怎么喜欢从阅读中去获取语文的知识来用到作文上的?那是四十年前我在农村小学读书的时候没有什么好的图书馆,但是有一天我得到了一本书,从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找到的书,我至今还记得这本童话叫《小伞兵与小刺猬》,太吸引我了。我记得写秋天的时候有一个词叫“秋风飒飒”,后来我在写秋天的作文时我也写“秋风飒飒”。我们的语文老师给我圈下来表扬我这词用的好,一下子就鼓舞了我,我后来就经常的把我阅读中学到的好的词语用到我的作文中。所以我们要坚守童蒙养正,坚持阅读的习惯。



阅读交流,贯穿思维,

引领成长

重视多向交流,老师和同学的,同学和同学的,同学和家长在饭桌上的交流,探讨阅读中的问题,教给阅读的方法,逐步进行深度思维,进行价值观的引导是深化儿童阅读的重要策略。这里我们说逐步的进行深度的思维是很重要的。同学们在小学、中学的语文课堂上,要练自己这样的本领。也就是老师的“教”落到什么上?要落到语文的能力上,而语文的能力的核心是什么?是思维的能力。



去除功利,精选篇目,

大量阅读

这一点无论是家长还是我们同学们都要注意,因为今天我们面对的媒体太丰富了,所以我们要注意读什么,这需要有一个选择的能力。我的体会阅读就是土壤,写作就是土壤中生长的树木和花草,你去大量的阅读一定会自然而然地吸收里面的养料,所以不要太功利化。我不太支持一读书就要画好词好句的行为。有的时候我们抛开了这种功利,反而会更轻松、更快的获得写作的营养。


我们要开展什么样的阅读呢?自由的阅读、倾心阅读、大量阅读、广博阅读,不附加太多的名目去阅读。所以不能光语文老师推荐名目,不能光让阅读成为与高尚人对话、与经典对话、与真善美对话的生活方式,更要认识到人生素养就是它成为了一种生活的方式,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我都要阅读,只有阅读我才能觉得精神是充实的。


今天我作为一个校长,作为语文老师,我读许多艺术方面的书,为什么?因为我有我的爱好,比如说我喜欢戏曲,忽然间发现京剧的发声和西洋歌剧的发声不一样,我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去寻找为什么不一样,东西方的艺术在哪些方面是相通的,通过这样深入的阅读找到了他们在演唱时候哪些是相通的,哪些是不相通的。比如我通过大量的阅读发现他们的气息都是一样的,都是要用气息去支撑。无非是他们的吐字发声的方法和位置不一样而已。用阅读去和他们对话,这是人生的方式、人生的素养,而不止是学习的工具。


最后一句,阅读素养让我们长知识、长见识、长能力、长思想,长精神,谢谢大家!



往期精彩阅读

书香地铁,用阅读唤醒疲惫的灵魂

北京阅读季阅读盛典:联结社会力量,创变阅读价值,走进阅读新时代

北京阅读季书香长廊: “阅读之旅”全景展现全民阅读丰硕成果

经典传承文脉  书香扮靓京城

“阅读+”主题系列对话:阅读创变,深耕文化价值

方军:互联网知识经济 全景与机遇

三川玲:让知识更有价值 让读书会更有魅力

雷文涛:这12条经验聚集了有书2000多万粉丝

张萌:知识IP市场的格局思维

曾孜荣:12幅画读懂中国饮食文化

知识付费的红利期已过?这些大咖都说NO!



微信编辑 | 赵博磊

编审 | 张佳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