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从“西商”大会,谈西安

2017-08-19 文琳 文琳阅读

欢迎点击上方文琳阅读 关注!


“西商大会来咧!”


 最近这段时间“西商大会”成为老陕街头话题、新闻媒体出现最多的热词

 

西安这半年多的发展速度和变化节奏,与此前十年的西安状态相比,堪称“惊艳”,以至于很多人根本就看不穿。比如,明天的“首届世界西商大会”,到底是干嘛的?


△ 西安街头的宣传


中国十大商帮:山西商帮、徽州商帮、陕西商帮、山东商帮、福建商帮、洞庭商帮、广东商帮(广府、客家、潮汕)、江右商帮、龙游商帮、宁波商帮。其中晋商、徽商、潮商势力最大,影响最远的三大商帮。这些最大的特点,都是以省或一个区域为基础的商帮群体。那么西安即将开的这个西商大会指的是啥?是西安经商的人?


在历史上,的确有着“西商”这个概念。网络上这个西商,是这么解释的:


“西商”这一称谓,在历史上曾有记载。清代康乾时期曾经流传很广的《扬州竹枝词》中写道:“商人河下最奢华,窗子都糊细广纱。急限饷银三十万,西商犹自少离家。”


明清以来,这首流传甚广的《扬州竹枝词》,有人认为,文中的“西商”就是指西安商人或商帮。事实上,“西商”并非西安商人或商帮。


其实这首词,是描写来自山西南部、陕西关中的商人(时人谓之“西商”),聚集于扬州最繁华的下关一带的真实景象。


在我国明清形成的十大商帮中,陕西和山西商人因地缘相近、习俗相同、利益一致,又有从秦汉以来就结有“秦晋之好”之说。他们在扬州携手经商,共同控制着淮扬盐场的产销,被统称为“西商”。在明清时期,与徽商并雄,为当时两大主要商业资本集团之一。


很明显,历史上的西商,说的是“晋商+陕商”的组合。


《扬州竹枝词》所提出的西商,最多是陕商的概念,西安经商的人仅占西商群体的一小部分,其范畴,远远不能涵盖西商的整体概念。

 

在官方的宣传中,普遍提到一点:


西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完整商业管理制度的城市,“工商食官管理体制”这里作为古代西商最重要的聚集地一直见证着西商的兴衰沉浮也留下了“开明开放、创新创业”的商业基因。


 史料记载:“工商食官”制度盛行于西周时期,,尤其是西周春秋时期工商业发展的基本制度。指当时手工业者和商贾必须按照官府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贸易。“工商食官”是商、周时期农村公社制度存在的前提下工商业的一种发展模式,同时也是国家对工商业的一种管理制度。周王室的衰微,导致工商食官制衰落,至战国后期,彻底终。


西安曾经是古代西商最重要的聚集地


西安在中国是建都历史最长、建都时间最早的城市,又是中国第一个百万人口的大都会,那时候的世界,只有西安和古罗马可并称最辉煌的大城市。


隋唐时代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生产恢复,商业复见发展繁荣。隋唐时期,活跃在长安的商人被称为国都商人,从事国际贸易。商业的发达与国际贸易的发展,西周以来的坊市制被打破,临街随处可以设肆为市;出现沿街叫卖的流动商业,有些城市并出现夜市。农村墟集、草市大量增加,有些已有固定性店铺,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兴的市镇。市镇的出现开辟了新的一级的地方市场,一些工商业户脱离农业,形成市镇经济。


在唐代京都长安,有“东市”和“西市”两大市场,“东市”在今西安交通大学一带,“西市”在今劳动南路一带。“东市”主要服务于达官贵人等上层社会,而“西市”不仅是大众平民市场,更是包含大量西域、日本、韩国等国际客商在内的国际性大市场。唐代“西市”占地1600多亩,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有220多个行业,固定商铺4万多家,被誉为“金市”,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贸中心。


史料记载,西市距离唐长安丝绸之路起点开远门较近,周围坊里居住有不少外商,从而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贸易市场。这里有来自中亚、南亚、东南亚及高丽、百济、新罗、日本等各国各地区的商人,其中尤以中亚与波斯(今伊朗)、大食(今阿拉伯)的“胡商”最多,他们多侨居于西市或西市附近一些坊里。这些外国的客商以带来的香料、药物卖给中国官僚,再从中国买回珠宝、丝织品和瓷器等。因此,西市中有许多外国商人开设的店铺,如波斯邸、珠宝店、货栈、酒肆等。其中许多西域姑娘为之歌舞侍酒的胡姬酒肆,则时有少年光顾。故李白《少年行》就有“五陵少年金市东”,“笑入胡姬酒肆中”的诗句。


买东西”一词源于西安。由于古长安东西两市是当时最重要的国际性交易市场和时尚娱乐中心。两市商贸繁荣,人们购物多去这两处,时而买东,时而买西,久而久之,“买东西”一词也就成了人们购物的说辞。


“商人”一词源于西安。“商人”本指原纣王治下的商朝人,后来随着买东卖西商贸交易的不断发展,“商人”就逐渐演变为“专事买卖的人”。此后,“商人”失去了本是“商朝人”的原意,演变成了“买卖人”。


从中国的文字源中,也可以体会出西安有着“开明开放、创新创业”的商业基因。


西安也见证着西商的兴衰沉浮


宋元以后,西安的地位开始沦落。“食盐贸易、茶马古道”的政策让没落的商帮趁势而起,垄断中西部贸易长达500年之久,触角已经伸到上海、佛山等地。十九世纪中期,活跃在中西部的西安商帮开始没落,在近代更是籍籍无名。


这些史料,记载着西安曾经的辉煌与骄傲,也是西安人引以为豪的精神凝聚力。西安人的血液里,多多少少都有着一些溯源带来的优越感。


首届世界西商大会邀请“生在西安、长在西安、学在西安、创业在西安、结缘在西安的海内外企业家与知名人士回西安走一走、看一看”。从这五方面概括西商,是在大西安建设的新时期对西商概念的全新定义,涵盖了一切与西安有关的企业家。相比传统理念,视野更加开阔,更加适应时代,也可以体会出大西安未来发展的格局与空间。

 

这次西商大会,让人们已不再从“溯源”历史去看西安,而是从“大西安”的角度去理解了。


 

因为无论是“跳出城墙,站在秦岭之巅”,还是强调“要做五星级店小二,把招商引资作为头等大事”。西安已不会有这么强烈的“溯源情结”,未来才是最重要的。

 

首届西商大会通过政府的背书,一批大佬的站台,向世界展示西安“求贤若渴”“求资若渴”的姿态和能力,如果说西商大会的本质,是一种开放的姿态,吸引外界的关注和投资,改变外界对西安的固有印象,那么在上半年修炼内功,“烟头革命、厕所革命、行政效能革命‘三大革命’‘’的稳步推进中,西安已跃升为全球关注与投资的热点。


从媒体上反映。2017丝博会暨第21届西洽会西安分团签约成果,签约项目共计420个,总投资11650.71亿元,不仅签约项目数量和总投资额均居全省各地市第一,而且与西安自身往年的数据相比也是大幅超越,从各种招商成绩单上频繁出现的“创新高”来看,西安已成为“五资”投向的热点区域。


站在年中的标线上,回顾西安半年来招商引资取得的傲人成就,更令人欣喜、惊叹的成绩:1-5月,西安实际引进国资183.90亿元,同比增长117.29%;实际引进民资780.21亿元,同比增长53.05%;全市新增外商投资企业56家,同比增长80.6%;实际利用外资15.92亿美元,同比增长20.2%。


西安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有着中国中心城市的区位交通优势,有着仅次于北京、上海的高校资源和众多的科研院所,其科研成果在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强大的国防科技军工优势,航空、航天、军工产业和科研优势显著。

西安的综合优势是重塑西商的基础。西安在区位环境、历史文化、科教、军工以及资源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为西商发展提供了沃土。此外,西安党政各级领导和专家理念的转变,也是重要因素。“民营经济倍增计划”是建设大西安的现实需要,必须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凝心聚力。

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将用西商来连接起在整个西部、乃至整条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做投资的人群。经济需要企业来发展,有了企业家群体才会有企业,有了企业才会有产业,有了产业区域经济才能得到发展。


西安正吸引全国的优秀人才回来。


图1-北上广深人群迁徙图


西安在改善城市环境和投资环境的基础上,下半年,西安将会处在展示开放的频道上。


8月19日的西商大会,9月21日的欧亚经济论坛,10月28日的西安丝路国际马拉松赛,都会是一扇扇窗口,力求向世界展示一个不一样的新西安。


来到西安让你梦回大唐



2017年上半年,虽然总有波折,虽然也有避而不谈的事情,但西安整体的确在变好。无论是市民的精神面貌,还是市容环境;无论是窗口单位的微笑服务,还是政府的工作效能,都在车让人的礼仪中,已让市民感到西安的确在改变。


真诚的希望西安未来把这种开放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做进一步解放,并持续下去,西商的概念才能真正变得有价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