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详解财务尽职调查实操方法
一、销售环节财务调查
调查目标:
1、了解并核实各期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利润的真实性
2、了解并核实各期期末因销售活动产生债权债务余额
调查程序:
1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利润调查
1.1 收入确认会计政策调查
1.1.1 向公司财务人员了解主要采用的结算方式、各结算方式适用的条件
1.1.2 了解各种结算方式下收入确认的会计政策
1.2 取得前三年及最近一个会计期间《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和毛利明细表》,与前三年及最近一个会计期间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利润”核对是否相符
1.3 价格调查
1.3.1 取得产品价格目录,了解主要产品目前价格及其前三年价格变动趋势
1.3.2 搜集市场上相同或相似产品价格信息,并与本企业进行比较
1.4 单位成本调查
1.4.1 比较各期之间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变化幅度,对较大幅度的变动(> 10%),应询问原因并证实
1.4.2 与“采购与生产循环财务调查”了解到的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核对是否相符
1.5 销售数量调查
1.5.1 比较各期之间主要产品销售数量的变动比率,对较大幅度的变动(> 10%),应询问原因并证实
1.5.2 将各年主要产品销售数量与“采购和生产循环财务调查”调查了解到的期初库存量、产量、期末库存量进行核对是否存在勾稽关系:本期销售数量=期初产成品库存量+本期产量-期末产成品库存量
1.6 毛利率调查
1.6.1 比较各期之间主要产品毛利率的变动比率,若变动幅度较大(> 10%),应询问原因并核实
1.6.2 与行业平均的毛利率进行比较,若发现异常,应询问原因并核实
1.7 主要客户调查
1.7.1 取得前三年主要产品的《主要客户统计表》,了解主要客户;
1.7.2 根据关联方调查得知的关联方名单,检查主要客户中是否有关联方
1.7.3 对表中各客户的销售合同、销售发票、出库单、运输单据进行抽查,记录于《销售业务抽查记录》;
1.7.4 异常客户进一步详细调查
2 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坏帐准备、预收账款调查
2.1 取得前三年及取近一个会计期末“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坏帐准备”、“预收账款”余额明细表,与审计后的会计报表及附注核对
2.2 向会计师了解应收账款函证回函情况
2.3 检查大额应收票据、预收款项、应收账款的客户是否为主要客户明细表中的主要客户;若不是公司主要客户,应询问原因,并抽查该客户的销售合同、销售发票、出库单、运输单,判断是否正常,并将抽查过程记录于《销售业务抽查记录》;
2.4 结合销售结算方式,判断各客户账龄是否正常,对异常情况,查明原因;对长期挂帐款项,判断可回收性;
2.5 坏帐准备调查
2.5.1 询问坏帐准备的计提方法,了解前三年坏帐准备计提方法是否发生变化,并了解变化的原因
2.5.2 了解同行业上市公司坏帐准备计提方法,并与之比较,判断本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是否稳健
2.5.3 通过向会计师询问,并结合账龄分析,判断坏帐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2.6 计算应收帐款周转率,与同行业进行比较,异常情况进一步调查原因
3 营业费用调查
3.1 取得前三年及最近一个会计期间“营业费用”明细表,与审计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核对是否相符
3.2 计算各期之间营业费用变化比率,结合销售收入的变动幅度,分析营业费用变动幅度是否正常,对异常情况,应询问原因并证实
二、采购与生产环节财务调查
调查目标:
1 了解企业生产能力利用率、产销比率
2 了解并核实各期期末存货价值
3 了解并核实各期期末采购活动产生债权债务的余额
4 了解并核实各期期末应付工资及福利费
调查程序:
1 了解前三年及最近一个会计期间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产销比率,初步判断生产经营情况是否正常
1.1 取得前三年及最近一个会计期间《主要产品生产能力、产量、销量统计表》;
1.2 生产能力利用率调查
1.2.1 取得主要生产设备建设时的政府批文、可行性研究报告,各次改扩建批文、可研报告,核实前三年各主要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能力、生产能力的变化情况
1.2.2 结合产量,判断生产设备利用情况
1.3 产销比率调查
1.3.1 将销量与“销售环节财务调查”了解核实到的产品销量核对是否一致
1.3.2 结合产量、产成品库存,计算产销比率
2 了解并核实各期期末存货价值
2.1 取得前三年及最近一个会计期末的《存货余额明细表》,并与会计报表核对是否相符
2.2 存货数量调查
2.2.1 询问存货堆放地点及仓储能力,抽取余额比重较高的类别,进行实地观察
向会计师了解是否进行盘点、盘点抽样比例、是否账实相符,判断存货数量的真实性
2.2.3 根据采购业务、生产业务、销售业务调查中了解到的主要原材料的采购量、消耗量,主要产品的产量、销售量,利用勾稽关系核对原材料及产成品库存:期末结存数量=期初结存数量+本期购进(或生产完工)-本期消耗(或销售)
2.3 了解前三年及最近一个会计期间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结合库存数量,核实库存产成品、半成品、在产品成本,并为核实年销售总成本提供依据
2.3.1 了解并描述企业成本核算对象、核算方法、核算流程;若“在产品”数量较大,还应了解生产成本在“产成品”及“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
2.3.2 取得前三年及最过一个会计期间《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了解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及成本构成,并抽取各主要产品在不同时点或不同生产批次的产品成本计算单,核实其成本构成(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和动力、制造费用等),并计算单位消耗量是否与《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中单位消耗相近
2.3.3 若三年中同一产品单位成本有较大波动,应调查变动原因
2.3.4 取得《主要能源(燃料及动力)消耗量汇总表》
2.3.4.1 抽查缴费凭证
2.3.4.2 分析各年能源成本是否有较大波动,并查明波动原因
2.3.4.3 与产量及单位能耗核对:年消耗量≈∑(年主要产品单位消耗量×年产量)
2.3.5 取得《制造费用明细表》
2.3.5.1 分析各年制造费用是否有较大波动,并查明波动原因
2.3.5.2 与单位产品制造费用和产量进行核对:年制造费用≈∑(年主要产品单位制造费用×年产量)
2.4 了解前三年及最近一个会计期间主要材料采购情况,核实库存原材料成本,并为核实年销售总成本提供依据
取得前三年及最近一个会计期间《主要原材料采购量汇总表》、《主要原材料供应商明细表》
2.4.2 抽查采购合同、发票、入库单,验证主要供应商、采购单价,记入《采购业务抽查记录》
2.4.3 与《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中的各年原材料消耗总量、各期期末原材料库存量进行比较,验证是否存在在勾稽关系:本期原材料消耗额=期初原材料库存额+本期采购额-期末原材料库存额
2.5 根据原材料及产品特性、生产需要、存货库存时间长短,以及向公司和会计师询问等途径,了解存货的质量,并结合存货市价判断存货跌价准备是否充分
3 了解并核实各期期末采购活动产生债权债务的余额
3.1 取得前三年及最近一个会计期末的资产负债表中大额“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付账款”明细表
3.2 抽查因采购原材料而发生的大额债权债务的对应方是否是本公司的主要客户,若不是,应抽查采购合同,了解业务发生的原因,判断是否正常
3.3 采购设备等其他物资发生的大额应付或预付款项,应抽查应付(或预付)的大额款项的采购合同、发票、付款凭证等资料,并结合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投资的可行性报告,判断是否正常
3.4 取得帐款分析表,对大额长期挂帐款项,查明原因
4 了解并核实各期期末应付工资及福利费
4.1 取得《工资及相关费用明细表》
4.2 分析各年人工费用是否有较大波动,并查明波动原因
4.3 将生产工人人工成本与产量及单位人工成本核对:年生产工人人工成本≈∑(年主要产品单位人工成本×年产量)
4.4 根据《工资费用及相关费用汇总表》,分析前三年及最近一个会计期末“应付工资”及“应付福利费”余额是否正常
5 分析前三年及最近一个会计期末资产负债表中“预提费用”“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溢”金额是否异常,若为异常,进一步核实
三、投资环节财务调查
调查目标:
1、了解并核实各会计期末短期投资余额、期末市价、跌价准备
2、了解并核实各会计期末长期投资余额、减值准备
3、了解并核实各会计期间投资收益的真实性
调查程序:
1 取得前三年及最近一个会计期间短期投资及跌价准备余额明细表
1.1 若投资金额较大,重点抽查其交易记录、对账单
1.2 若存在委托理财,应重点检查合同是否合法,并取得交易记录,判断投资风险
2 取得前三年及最近一个会计期间委托贷款及投资收益明细表
2.1 若委托贷款金额较大,重点抽查贷款合同,借款方经营状况、信用情况,判断委托贷款安全性
2.2 对逾期或延期贷款应特别关注,并查明原因。
3 取得前三年及最近一个会计期间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及投资收益明细表
3.1 根据上表,取得投资金额大、所占股权比例高、投资收益对企业经营业绩影响大的被投资企业的各期经审计后的会计报表
3.2 对上述被投资企业进行重点抽查
4 取得前三年及最近一个会计期间长期债权投资、减值准备及投资收益明细表
4.1 对大额债权投资,抽查债权凭证
5 取得各投资收益汇总表,对大额投资收益进行抽查
5.1 重点关注大额及异常投资收益,必要时抽查收益凭证
5.2 对现金分得的红利,关注是否收现,有无挂账情况
6 取得应收股利、应收利息明细表
6.1 与会计报表核对是否相符
6.2 取得分红凭证,验证真实性
6.3 关注挂账时间是否正常
取得货币资金明细表,判断是否有大量闲置资金
四、融资环节财务调查
调查目标:
1、了解债务融资的规模、结构
2、了解权益融资
调查程序:
1 取得前三年及最近一个会计期间短期及长期借款增减变动及余额表
1.1 与会计报表核对是否相符
1.2 抽查大额贷款合同列表
2 取得前三年及最近一个会计期间应付债券明细表,并与会计报表核对相符
3 取得财务费用明细表,与贷款合同规定的利率进行复核
4 取得前三年及最近一个会计期间长期应付款及专项应付款明细表
4.1 与会计报表核对是否相符
4.2 抽查相关合同,并验证本负债相应的资产
5 取得前三年及最近一个会计期间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及余额表
5.1 与各年增资、配股情况相核对
5.2 与各年利润分配方案相核对
五、税务调查
调查目标
1. 调查发行人执行税种﹑税率。
2. 调查发行人执行的税收及财政补贴优惠政策是否合法、真实、有效。
3. 调查发行人是否依法纳税。
调查程序
1. 查阅各种税法、发行人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文件,或与发行人财务部门人员访谈,调查发行人及其控股子公司所执行的税种(包括各种税收附加费)、税基﹑税率(表格样式见附表)﹐调查其执行的税种﹑税率是否符合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
2. 调查发行人是否经营进口、出口业务,查阅关税等法规,调查发行人所适用的关税、增值税以及其他税种的税率。
3. 如果发行人享受有增值税的减、免,查阅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法规或文件,调查该项法规或文件是否由有权部门发布,调查发行人提供的产品(服务)是否税收优惠是否合法﹑合规﹑真实﹑有效?该项税收优惠的优惠期有多长?
4. 如果发行人享受有所得税减、免的优惠政策或其他各种形式的财政补贴,查阅有权部门的法规或文件,调查该政策是否合法﹑合规﹑真实﹑有效?该项税收优惠的优惠期有多长?
5. 如果发行享受有其他税种或附加费的优惠政策,参照程序9-2、9-3执行调查程序。
6. 获取发行人最近几个会计年度享受的税务优惠、退回的具体金额,依据3、4、5程序中获取的相关文件,判断其属于经常性损益,还是非经常性损益,测算其对发行人各期净利润的影响程度。
7. 查阅发行人最近三年的增值税、所得税以及其他适用的税种及附加费的纳税申报表﹑税收缴款书等文件,调查发行人最近3年是否依法纳税?
8. 查阅发行人所处管辖区内的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以及直属的税收分局征收处的证明,调查发行人是否存在被税务部门处罚的情形?是否拖欠税金?
9. 如果发行人经营进口业务,查阅进口货物发票、海关报关单、商检局的价值鉴定报告等资料,调查发行人是否依法缴纳进口环节的关税、增值税等;如果发行人经营出口业务,查阅出口货物发票、海关报关单、结汇水单等资料,调查发行人是否依法缴纳出口环节的关税、增值税等。
10. 如果发行人技术或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如外资企业变为内资企业﹐是否补足了以前减免的税款?
11. 与管辖税务机关沟通,了解发行人是否与税务部门存在税务争议,了解发行人是否存在偷、漏税情形,如有则测算出其可能补交的税款数额、罚金数额;了解发行人是否可以获得税款返还,测算其数额。
12. 对发行人最近几个会计年度的增值税销项数额或营业税额与发行人各期的主营业务收入进行分析性复核。如果主营业务收入×适用税率与销项数额或营业税额有异常大的偏差,对发行人收入真实性的进一步调查应执行销售专题的有关调查程序。
六、或有事项调查
调查目标
1.调查或有事项的具体情况;
2.判断上述事项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声誉、业务活动、未来前景等可能产生影响;
调查程序
1. 调查发行人因诉讼情况可能引起的或有负债,引证诉讼专题;
2. 调查发行人因仲裁情况可能引起的或有负债,引证仲裁专题;
3. 企业对售后商品提供担保
3.1.调查企业的销售政策,查阅企业的销售合同,确定提供担保的数额;
3.2.参照历史情况,估量顾客提出诉求的可能性;
3.3.测算发生或有负债的金额;
3.4.上述事项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声誉、业务活动、未来前景等可能产生的影响。
4. 公司为其他单位的债务提供担保
4.1.查阅公司的相关记录,询问负责人员,确认公司是否以公司资产为本公司的股东、股东的控股子公司、股东的附属企业或者个人债务提供担保;
4.2.如有,填充附表,明确担保合同的具体内容:(附表)
4.2.1.提供担保的债务数额;
4.2.2.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4.2.3.担保的方式;
4.2.4.是否承担连带责任;
4.2.5.是否采取反担保措施;
4.3.根据被担保方履行主债务的可能性,估算可能发生或有负债金额;
4.4.判断上述事项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声誉、业务活动、未来前景
等可能产生的影响。
5.环境保护的或有负债
5.1.查阅发行人有关环保方面的批文,明确是否达到环境保护的相关标准,引证环保专题;
5.2.调查发行人是否有污染环境的情况发生;
5.3.测算出发行人可能发生的治理费用数额或者可能支付的罚金数额;
5.4.判断上述事项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声誉、业务活动、未来前景等可能产生的影响。
6.税收的或有事项;
6.1.查阅发行人的完税证明,引证税收专题;
6.2.确定发行人是否按章纳税,有无偷税、漏税等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6.3.计算出可能补交的税款数额或者可能支付的罚金数额;
6.4.如果有税款返还的情况,计算可能发生的税款返回数额;
6.5.判断上述事项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声誉、业务活动、未来前景等可能产生的影响。
7.其他或有事项,按照上述程序进行调查。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以来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行研报告,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刘世锦:城镇化进程中,市场规律怎样遵守? 苏伊士运河“出事了” 百亿私募净值跌得“肉疼”,大佬怒怼投资人:“不要对我指手画脚,有本事自己赎回去炒股” 突发!昔日千亿白马股面临股民集体索赔,这些人成被告,中国版集体诉讼开启?公司最新回应… 国家棉花产业联盟发布声明:将提升中国棉花国际影响力 破解小微融资“小频急”天花板 平安银行7*24小时服务如何实现? 谁是抵制新疆棉的幕后黑手? 中方宣布制裁美国、加拿大有关人员和实体
《文琳阅读》每晚经典,欢迎关注!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
公众号 :文琳阅读
公众号 :就业与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