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专题报告:车企智能化布局,智能加速,自主向上
(报告出品方:华西证券)
1 行业:电动化加速智能化成为比拼核心要素
智能化千车千面,满足个体差异化诉求
智能驾驶:L3自动驾驶逐步导入,解放驾驶员双手;智能空间:车载声学+天幕+氛围灯+HUD+智能座椅+大 屏多屏持续增配,打造家庭、公司之外第三空间;智能车联:人-车-路-云高效协同,场景无限拓展。
新能源为智能化最佳载体
架构:分布式向集中式发展(域融合→中央电脑),OTA赋予 整车持续升级进化可能;能耗:新能源汽车大容量电池可满足智能化配置高功率需求;安全:功能安全+信息安全,保证系统强鲁棒性和高可靠度。
2 布局:新势力布局领先传统车企转型加速
特斯拉,软硬件全栈自研 汽车界的“苹果”
坚持纯视觉感知路线, 自研FSD芯片
芯片:特斯拉自动驾驶平台历经三代变化,由Mobileye→英伟达→自研,逐步掌控软硬件一体化能力,垂直整合、全面打通;2016年启动FSD芯片自研,2019年装车;新一代FSD芯片联手三星,采用5nm制程工艺;HW4.0硬件算力将是HW3.0三倍左右, 预计2022年推出,可至少满足L4自动驾驶需求;
纯视觉技术路线:坚持纯视觉感知方案,北美现已取消毫米波雷达,FSD V11进行根本性改写;开发Dojo超算,应用于4D Autopilot神经网络训练(加入时间维度)。
海量数据积累,软件算法不断迭代
截至2021年末,特斯拉累计交付搭载AP硬件车辆229万辆;累计积累40+亿英里行驶数据,AP功能不断优化,OTA持 续迭代;跨越域集中电子电气架构,采用车载电脑方式,领先行业5- 10年,为整车升级提供最佳保障。
首创软件收费,重塑汽车商业模式
2019年4月,AP功能标配,FSD选装,随着功能逐渐开 放,价格持续攀升,目前已达1.2万美元(国内6.4万元);截至2021Q4,软件(超充/互联网连接/FSD/OTA)相关递延收入23.8亿美元,未来软件收入占比有望持续提升;2021年7月正式推出全自动驾驶订阅包,降低选装门槛。
引领座舱智能化升级趋势
车载声学:高端车型率先采用非品牌扬声器+第三方调音模式,音效呈现媲美品牌音响,新款Model S和Model X配备 22个扬声器,同时具备主动降噪功能;引领大屏多屏、天幕趋势:2012年特斯拉推出的Model S 全面取消中控屏物理按键并配以17英寸大屏,颠覆传统设计 理念;Model 3引领全景天幕潮流。
AMD Ryzen芯片性能超过高通8155芯片
座舱芯片:由英伟达到英特尔到AMD,新采用AMD Ryzen 芯片替代原Intel A3950,相比于高通8155芯片CPU性能强2 倍,GPU性能强约1.5倍;畅玩车载游戏:AMD嵌入式APU+RDNA2独立显卡在驱动 3A游戏时,算力可达10TFLOPS,媲美索尼PS5主机,畅玩车 载游戏。
新势力:小鹏,软件全栈自研 主打智能化标签
软件全栈自研,G9将落地中央超算
技术能力:全栈自研,特斯拉外率先量产,具备从感知、定位、规划、控制到基于数据的功能迭代升级全栈式软件开发能力, 2021年NGP公测版正式向用户开放,单月行驶里程超百万公里;芯片:Xpilot2.5选用Moibleye EyeQ4, Xpilot3.0转向英伟达Xavier,基于英伟达 Drive OS底层操作系统进行上层软件开发, Xpilot3.5延续使用英伟达Xavier,Xpilot4.0开始使用英伟达Orin;落地进展:首款自研算法落地车型P7于2020年4月上市,搭载英伟达Xavier芯片;P5搭载激光雷达冗余方案(视觉为主,激光雷 达为辅),2021年9月上市;G9搭载2颗英伟达Orin芯片,预计2022Q3上市。
P5同级首搭高通8155,标配Xmart OS 3.0
同级首搭高通SA8155P芯片,全系标配Xmart OS 3.0系统;车载声学:搭载高保真音乐系统,可升降高音扬声器;一机 双屏设计,15.6英寸悬浮触控屏 + 1920*720超清12.3英寸全液 晶仪表;业内首创全场景语音,支持连续对话;天幕玻璃:1.49平米通透式全景天幕车顶,太阳能车顶可为 低压车载电器供电。
智能第三空间五大场景,移动出行生活N种可能
23小时智能第三空间:提供X-Paly娱乐场景、X-Sleep睡眠 场景、X-GO户外场景、X-Life生活场景、X-DIY场景等5大场景 功能;第三空间附属产品:小鹏 x 极米车载定制超清投影仪、守护型智能香氛、车载美食智能冰箱等;23小时第三空间之外,小鹏超充站提供鹏友人车“充能” 。
新势力:蔚来,激进的硬件预埋 卓越的生态构建
ET7配置全面升级,首款自研算法落地车型
技术能力:2020年11月重启L4自动驾驶自研路线,补齐视觉感知短板,布局自动驾驶软件全栈自研;自研规划及控制算法, 已正式推送高阶辅助驾驶功能NOP领航辅助;芯片:第一代平台NP1.0选用Moibleye EyeQ4,第二代平台NT2.0转向英伟达,4颗英伟达Orin芯片(主控一+主控二+冗余备 份+群体智能与个性训练)组合算力高达1,016TOPS,算力水平为目前特斯拉FSD的7倍;落地进展:首款自研算法落地车型ET7于2022年3月28日交付,搭载4颗英伟达Orin芯片,配备11颗8MP高清摄像头+1颗等效 300线高分辨率激光雷达(最大探测距离500米);ET5预计将于2022年9月交付。
标配7.1.4杜比全景声,氛围灯色数行业领先
座舱芯片:ET7、ET5均搭载高通骁龙8155芯片;车载声学:标配7.1.4杜比全景声,非品牌音响模式,23个 扬声器+1,000W独立功放,Dirac领先空间声学算法;全景天幕:ET7、ET5采光面积分别1.9、1.28平米;氛围灯:标配256色数字光瀑氛围灯,光效可随音乐律动。
ET5 AR/VR全景数字座舱引领潮流
专属AR眼镜:可投射出视距6米,等效201英寸的超大屏 幕,重量仅为76克,是目前最轻的量产AR眼镜,由蔚来与 NREAL联合开发;NIO VR Glasses:搭载超薄Pancake光学镜片,可实现双 目4K显示,全球首款汽车专用VR设备,由蔚来与NOLO联合开 发。
3 智能驾驶对比:布局自研短期差异尚不显著
基于车企智能化研究框架对比分析:
组织人才:新势力相对占优,传统车企加速转型
1)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智驾团队规模持续扩充,现阶段均千人左右规模,管理机制灵活、激励措施完善,对高端人才吸引 力较强;2)传统车企长城、吉利单独成立子公司,同原有组织架构相剥离,以便于吸引人才;3)其他国内传统车企目前仍主要以内部研发团队为主,未来不排除单独成立子公司可能;
技术路径:特斯拉坚持纯视觉感知;国内车企均基于深度预埋设计思路,路径趋同
1)全球范围内目前仅特斯拉坚持纯视觉感知,北美现已取消毫米波雷达;2)国内新势力+传统车企针对L3及以上均采用大算力芯片及计算平台(基于英伟达/高通/华为)+激光雷达硬件预埋设计思路, 寄期通过后续软件OTA升级拓展运行区域,路径趋同;
开发方式:新势力布局全栈自研,传统车企自研+合作并举
1)新势力布局软件全栈自研,便于软件快速迭代,且未来不排除自研芯片可能;2)传统车企自研+合作(华为/百度/科技初创公司)并举,L2(辅助驾驶ADAS)+L3及以上协同发力。
落地进展:新势力>民营传统车企>国有传统车企
1)新势力小鹏率先量产,2020年自研算法落地小鹏P7;2)蔚来、理想早期采用Mobileye方案,现逐步切换至英伟达,2022年逐步量产;3)传统车企长城、吉利、上汽紧随其后,旗下高端智能电动车型主要于2022年落地;4)传统车企北汽、长安、广汽现阶段均选择同华为合作,落地时间为2022至2023年;
数据积累:特斯拉遥遥领先,国内车企差距尚不显著
1)特斯拉累计超40亿英里( 200倍于谷歌Waymo ),全球领先;2)新势力数据积累量约1亿公里,略领先于传统车企,但差距尚不显著;
对比来看,全球范围内特斯拉技术实力最强,累计行驶里程超40亿英里,坚持纯视觉感知路线;中国范围内,新势力态度激 进相对领先,长城、吉利等传统车企加大布局。伴随智能驾驶技术能力提升,智驾体验感对消费者购车决策影响权重预计将逐步 递增,短期新势力相对领先,但各方差异尚不显著,车辆保有量及数据积累速度仍为未来竞争核心,核心关注各方布局与落地进 展。(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4 智能空间对比:配置持续加码智能化竞赛主战场
驱动因素:1)技术层面,电动化渗透及EE架构升级为智能座舱发展提供天然土壤;2)需求层面,消费者倾向为智能空间所 提供的越级体验买单;3)供给层面,车企为塑造产品品牌力、差异化,基于个性化场景定义(如影音、K歌、办公、游戏、旅 行等)持续加码配置:硬件端,增量部件车载声学、天幕、氛围灯、HUD等加速渗透;软件端:定制操作系统+外部生态接入+ 高频次OTA升级,基于数据持续提升用户体验;
从各家车企智能空间布局来看,相同点居多,但又各有侧重、略有差异,寄期定义差异化场景:
相同点:基于个性化场景定义(如影音、K歌、办公、游戏、旅行等)持续加码配置,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高端智能电动品 牌均采用此策略,主要体现在车载声学、天幕、氛围灯、HUD等增量部件应用。我们认为座舱增配底层逻辑为技术迭代升级,在 智能空间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渗透率提升相对确定性较强,短期以高端车型应用为主,后续伴随成本下探有望加速向中低端尤其 新能源车型渗透;
不同点:为形成差异化卖点,塑造品牌独特标识,各家车企在智能空间配置策略层面又略有不同,以蔚来、小鹏、理想三家新 势力为例:蔚来基于产业生态,黑科技配置较多,典型如AR/VR应用;小鹏定义智能第三空间,附属配套产品丰富,更像移动的 家;理想座舱配置(如顶配扬声器、五屏交互、豪华座椅)则更加体现针对性目标客户需求定义;
总体来看,由于各家车企针对智能空间软硬件多采用供应商方案,因而我们认为核心考验车企消费者需求把控及快速开发迭代 能力,在塑造品牌独特标识同时快速迎合消费者需求变化,新势力受益于内部灵活体制机制和外部扁平化供应体系相对占优。
5 总结与投资分析:智能电动重塑秩序坚定看好自主崛起
传统燃油车时代,海外车企凭借动力总成不断研发迭代形成的产品力/品牌力,格局相对稳固,自主车企不断追赶。伴随汽车 电动化、智能化发展,中国汽车产业迎来弯道超车良机,电动化加速渗透背景下,智能化成为车企比拼核心要素,主要体现在智 能驾驶和智能空间两大范畴:
智能驾驶:智能汽车核心,新势力布局自研,传统车企自研+合作并举。针对L3及以上智能驾驶,硬件端均采用大算力芯片及 计算平台(基于英伟达/高通/华为)+激光雷达硬件预埋设计思路,软件端新势力布局自研,传统车企自研+合作并举。全球范围 对比来看,特斯拉技术实力最强,累计行驶里程超40亿英里,坚持纯视觉感知路线;中国范围看,新势力态度激进相对领先,长 城、吉利等传统车企加大布局。伴随智能驾驶技术能力提升,智驾体验感对消费者购车决策影响权重预计将逐步递增,短期新势 力相对领先,但各方差异尚不显著,车辆保有量及数据积累速度仍为未来竞争核心,核心关注各方布局与落地进展;
智能空间:智能移动第三空间,短期差异化竞争核心,“视听嗅触”四大赛道加速渗透。技术层面,电动化渗透及EE架构升 级为智能空间发展提供天然土壤;需求层面,消费者倾向为智能空间所提供的越级体验买单;供给层面,车企为塑造产品品牌 力、差异化,基于个性化场景定义(如影音、K歌、办公、游戏、旅行等)持续加码配置:1)硬件端:增量部件车载声学、天幕、氛围灯、HUD等加速渗透;2)软件端:定制操作系统+外部生态接入+高频次OTA升级,基于数据持续提升用户体验。
由于智能空间软硬件层面车企多采用供应商方案,因而我们认为核心考验车企消费者需求把控及快速开发迭代能力,在塑造品牌 独特标识同时快速迎合消费者需求变化,新势力受益于内部灵活体制机制及外部扁平化供应体系相对占优。
报告节选: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
文琳编辑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构成投资意见,也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 wenlin-swl 微信联系删除。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以来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文琳编辑
文琳行研报告,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资讯》
提供每日最新财经资讯,判断经济形势,做有价值的传播者。欢迎关注
《文琳阅读》 有态度、有品位,阅读带来快乐,做时间的朋友,欢迎关注!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