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行业2023年度策略:交易景气赛道的边际需求改善和技术迭代
(报告出品方/作者:中信证券,李超、陈旺、张柯)
风电材料:行业装机有望高增,优选抗通缩环节
2023 年有望成为风电装机大年,带动风电材料迎来量利齐升
2023 年风电行业装机有望高增,优选风电材料抗通缩环节。2023 年或是风电行业迎 来装机集中落地的一年,这也将为风电材料环节带来顺畅的量增逻辑。从盈利能力的维度 看,在高需求的驱动下,预计风电材料的供给紧缺环节有望稳中有升。在成本端,我们预 计 2023 年钢、铜等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整体仍将持续震荡下行趋势,对利润形成正向贡 献,风电材料有望迎来量利齐升的阶段。我们建议关注具备较强抗通缩能力的海缆、轴承 环节。2022年招标规模大幅提升,预计2023年将成为风电装机大年。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 我国 2022 年 1-11 月新增装机容量为 22.52GW,同比下降 9%,2022 年风机的排产和交 付节奏较慢。2022 年上半年,疫情因素对风电整体施工以及供应链的稳定形成较大冲击, 下半年则由于风机大型化节奏加速,核心材料环节如叶片、模具、铸件等出现了阶段性供 应紧缺,使得全年风机的排产和交付不及预期。但从招标维度看,根据中国招投标公共服 务平台数据,2022 年风电招标规模达到 95GW,同比大幅增长 76%,我们认为高招标量 将预示着 2023 年有望成为风电装机的大年。
预计 2023 年装机有望达到 80GW,其中海风成长性凸显。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我 国风电装机规模有望分别达到 80/88/100GW。1)海风:目前国内各沿海省份规划的海风 项目总装机容量已超过 40GW,全国 2022 年海风招标量为 15.9GW,同比增长 469%。我们预计 2023 年我国海风装机有望达到 10GW,同比增长 100%,到 2025 年有望达到 20GW,成长性凸显。2)陆风:我们认为 2022 年受疫情和供应链问题影响的装机有望延 期到 2023 年并网,预计 2023 年我国陆风风电装机规模为 70GW,同比增长 100%,到 2025 年有望达到 80GW。
海缆:抗通缩高壁垒的稀缺环节,受益海风深远海化趋势
受益于海风深远海化趋势,海缆行业抗通缩特征凸显。风电行业装机快速提升的底层 逻辑是风机大型化的持续推进,风电机组平均功率的提升推动风机机组招标价格的逐步下 行,在风电材料端则大多体现出价值量通缩的特征。对于海缆行业而言,随着海风进一步 向深远海发展,更远的离岸距离也需要更长的海缆。为了减少长距离运输所带来的电力损 耗,更高电压等级的交流海缆以及更稳定损耗更低的柔性直流海缆预计将成为行业主流, 更高价值量产品的市占率提升也使得海缆环节具备风电产业链稀缺的抗通缩特征。预计 2023 年海缆市场空间有望达到 235 亿元,同比增长 106%。在离岸距离增加以 及 500KV 海缆渗透率提升的推动下,我们预计海缆环节单 GW 价值量有望保持增长趋势。我们预计 2022-2025 年我国海缆市场空间有望分别达到 114/235/359/498 亿元,对应 CAGR 为 63%,2023 年增速为 106%。其中,送出海缆市场凭借更高单位价值量的 500KV 产品占比提升,预计 2022-2025 年 CAGR 为 75%,2023 年增速高达 128%。
高壁垒决定行业高集中度,海缆行业头部三家企业 CR3 为 87%。海缆行业的高准入 门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地理位置:对于运输以及码头资源的要求,决定了产能布 局更贴近需求的企业在竞标中通常具备优势;2)技术门槛:海缆相较陆缆需要更高的阻 水性、机械性能及防腐蚀能力,目前具备 220KV 以上高压海缆批量生产能力的公司仅有 一线企业东方电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以及二线企业汉缆股份、宝胜股份。3)历史 业绩:由于海缆所处环境复杂更换成本高,业主往往对投标企业有严格的项目经验要求。高壁垒也造就了行业的高集中度,我们测算 2021 年三家一线企业的市场份额为 87%。
2023 年料将是海风高景气度的一年,头部海缆企业可能出现产能无法满足行业需求的阶段,随 着二线核心公司在 220KV 海缆方面实现批量交付,预计业主端也会增加对二线企业的采 购力度。根据我们的统计,山东地区海风项目对应的海缆需求明显超过了山东省的产能供 应能力,汉缆股份作为山东本地的海缆企业,有望充分受益山东市场的快速发展。宝胜股 份依托中航央企背景,目前已经在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各省份都获得了海缆订单, 有望在 2023 年产业链集中交付的背景下获取外溢订单。
海 缆企业的扩产一般需要 2-3 年时间,目前海缆行业新进入企业因产能未满以及码头资源限 制,短期扩产计划较少。根据各公司公告进行梳理,我们预计一线企业在 2023 年产能产 值有望扩张至 200 亿元以上。目前头部企业在手订单充沛,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海缆行业发展拉动绝缘材料需求增长,核心材料步入具备国产替代空间。风电行业装 机快速提升,使得海缆行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带动对海缆材料的大量需求,其中绝 缘材料和屏蔽材料是海缆的技术核心之一,绝缘材料决定电缆关键的绝缘性能,屏蔽材料 用于避免局部放电现象,二者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海缆的性能。目前交联聚乙烯(XLPE) 已经成为应用于电缆绝缘的主流材料,但 XLPE 绝缘材料和与之配套的屏蔽材料由于高技 术壁垒,目前仍主要以进口为主。受益于海缆行业的迅速成长与核心材料国产化需要,我 们预计绝缘材料和屏蔽材料的需求将迎来快速增长。
龙头企业有望凭借技术优势获取市场份额,目前为国内唯一具有 220kV 超高压 电缆绝缘材料生产能力的公司,以自研技术和独创的“后吸法”工艺不断打破国外垄断, 是我国高压电缆料国产化的领先主力,公司高分子材料产能位居行业第一。产品覆盖 35kV 低压、110Kv\220kV 超高压绝缘材料、35kV 低压、110Kv\220kV 超高压屏蔽材料,客户 规模庞大,涉及海内外多家知名企业。随着海缆材料需求的不断扩大和公司技术水平提升 带动电缆核心材料的国产化,我们预计公司盈利能力会持续提升,继续保持行业龙头地位。
轴承:主轴及齿轮箱轴承国产替代加速,单位价值量稳定具备抗通缩属性
主轴轴承及齿轮箱轴承进口替代空间广阔,国内单价承海外轴承提价有力支撑。风电 轴承行业需求放量直接受益于风电行业装机快速提升。其中主轴轴承用于承受径向力及提 高风机传动效率,齿轮箱轴承位于齿轮箱内部,用于风电转动增速,二者目前国产化率较 低,进口替代空间广阔。受能源危机与俄乌冲突影响,国外轴承供应商面对原材料及运输 成本压力产品涨价趋势明显,国内轴承性价比优势进一步凸显,有望呈现出抗通缩属性。预计 2023 年我国风电轴承市场空间有望达到 208 亿元,同比增长 89%。主轴轴承与 齿轮箱轴承技术壁垒高,国产化替代空间广阔,单位价值量有望相对稳定。我们预计 2022-2025 年我国风电轴承市场空间有望分别达到 110/208/219/250 亿元,对应 CAGR 为 31%,2023 年增速为 89%。其中,预计主轴轴承 2023 年市场规模为 64 亿元,同比增长 88%,齿轮箱轴承 2023 年市场规模为 56 亿元,同比增长 100%。
轴轴承及齿轮箱轴承进口替代空间广阔,偏变轴承基本实现国产化。主轴轴承的研 发及生产需要长期技术经验的积累,技术壁垒较高,为风机零件国产替代程度较低的环节, 全球主轴轴承市场国内企业市占率不及 10%。齿轮箱轴承国产化程度非常低,目前基本均 从国外进口,国产化率不及 1%。偏航变桨轴承目前国内研发和生产取得较好突破,多家 厂商可批量生产大、小功率机组配套偏航变桨轴承,目前已基本实现国产化。
光伏材料:围绕量增逻辑+技术迭代两条主线
受益于下游需求放量与 N 型技术迭代,2023 年光伏材料有望量利双升
受益于下游需求放量与 N 型技术迭代,2023 年光伏材料有望量利双升。下游需求方 面,我们认为通过硅料价格下行来实现组件价格以及装机成本下行,从而带来的量增逻辑 非常明确,光伏技术迭代也将对下游终端机放量产生显著影响。在利润端,我们认为因硅 料价格下跌而出现的利润缺口将顺着产业链向下游传导,传导的节奏或取决于终端需求的 复苏节奏,而传导的幅度或取决于不同环节本身的供需结构,因技术迭代产生的盈利溢价 也将逐步渗透产业链各个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认为同时受益于量增逻辑以及技术迭 代过程带来偏紧供需结构的光伏材料环节如银浆、POE 胶膜、焊带等细分行业值得关注。
硅料价格步入下行空间,预计 2023 年硅料有效产能释放增幅达 70%。价格方面,硅 料价格已经进入回落区间,根据 PV InfoLink 数据,上周多晶硅致密料现货价格环比大幅 下降 50 元/kg 至 190 元/kg,对应下游电站项目收益率回升至 7%以上。产能方面,近年国 内多晶硅行业进入扩产高峰期,根据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统计数据,我们预测 2022 年 末名义产能增至 117 万吨,全年有效产能将达 89 万吨左右,2023 年末名义产能增至 220 万吨,有效产能达 150 万吨左右,2023 年全年有效产能增幅达 70%。硅料供应瓶颈逐步 消除,刺激下游终端装机需求放量。
2023 年预计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 350GW,N 型光伏电池片市场占比快速提升。受益 于供应链成本下降与“十四五”政策光伏板块项目落地,我们预计 2023 年国内光伏装机 量达 140GW;国外方面,能源紧张叠加光伏高效益推动光伏装机总需求上涨,我们预计 2023 年国外新增装机量达 210GW,2023-2025 年全球新增装机总量分别为 350GW /440GW/550GW,2022-2025 年复合增长率达 30%。光伏组件方面,2023 年光伏电池片 迎来技术转型,传统 P 型 PERC 电池转换效率达理论极限,N 型 TOPCon 电池成本逐步 与 PERC 追平,主流电池厂商产业布局加速,我们预计 2023 年新落地 TOPCon 电池产能 达 200GW。N 型 HJT 电池成本逐步下降,伴随银包铜、电镀铜等技术引入,我们预计其 市场渗透率有望提升。
银浆:N 型技术转型推动银浆单耗提升,产品结构优化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受益于光伏新装机量快速增长与 N 型电池渗透率提升,银浆行业的需求增长显著。银 浆行业总需求增长同步受益于下游装机量规模扩大与下游光伏电池片单位耗量上升。光伏 装机量方面,光伏新机总量放量趋势基本确定,光伏电池片单耗方面,目前 N 型 TOPCon 电池银浆耗量多在 12-16mg/W,N 型 HJT 电池银浆耗量多在 18-23mg/W,PERC 电池银 浆耗量多在 9-12mg/W,N 型电池银浆单耗显著高于 P 型,同时,N 型电池银浆市场处于 快速成长期,目前加工费溢价明显,对应的 N 型银浆产品有望量利齐升。预计 2023 年全球银浆市场空间有望达到 252 亿,同比增长 38.4%。随着光伏新装机 量快速增长与 N 型电池渗透率提升,预计单位银浆耗量在 2023 年将明显提升,后续各类 银浆单耗均呈下降趋势,我们预计 2022-2025 年全球 N 型银浆市场空间有望分别达到 23/108/181/253 亿元,对应 CAGR 为 121%,2023 年 N 型银浆市场空间有望达到 108 亿, 同比增长 370%,其中 TOPCon/HJT 银浆空间分别为 84 亿/25 亿,同比增长 507%/171%。
2021 年国内银浆行业 CR3 为 65.43%,行业整体毛利有望触底回升。国内正面银浆 行业形成了以聚和材料、帝科股份、晶银新材(苏州固锝子公司)为代表的三大国内浆料 龙头企业,根据 CPIA 数据,2020 年国内正面银浆 CR3 占比 46%。2021 年全球市场正 面银浆总消耗量为 2546 吨,行业 CR3 占比约为 65.43%,2022 年主要厂商积极开展产能 扩张项目,预计国内正银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随着 N 型电池成为市场主流带来的加 工费溢价与银浆原材料银粉国产化进程加快,我们预计行业毛利有望触底回升。TOPCon 银浆领域优先布局企业有望获取市场份额。在诸多新电池技术中,TOPCon 技术产业基础已经成熟,成本下降导致产品的综合性价比 竞争力不断提升,2023 年市场渗透率有望大幅提升。直接受益于 TOPCon 电池市场份额 提升与 TOPCon 电池单位银浆耗量上升,对应的 TOPCon 银浆需求有望在 2023 年大幅 增长,在 TOPCon 银浆领域优先布局的企业将获取市场份额。
HJT 低温银浆领域技术及产能布局领先的公司有望获取市场份额。2022 年 11 月,隆基股份自主研发的 HJT 电池转换效率达 26.81%,打破了尘封 5 年的全 球硅基太阳能电池效率最高纪录,电池企业纷纷在 HJT 效率方面持续突破,并不断推进规 模化量产。目前包括降低银浆成本、减薄硅片成本、生产设备规模化在内的多项降本技术 持续推进,HJT 电池的放量将直接导致 HJT 用电池银浆市场需求上升,同时由于 HJT 低 温银浆技术壁垒较高,目前国产化处于起步阶段,在低温银浆领域技术与产能具有领先地 位的公司有望抢占市场份额,受益于技术转型带来的加工费溢价。
POE 胶膜:N 型电池转型带来需求放量,粒子保供能力强的厂商有望获益
N 型电池渗透率提升增加 POE/EPE 胶膜需求,POE 粒子供应或呈现趋紧趋势。由于 N 型电池正面易发生 PID 效应并且银浆含铝,POE 胶膜因抗 PID 性能优、水汽透过率低、 抗老化性能强的优势而脱颖而出,随着 N 型电池渗透率提升,POE 胶膜/EPE 胶膜(共挤 POE)需求有望迎来明显上升。粒子供应方面,目前 EVA 粒子供应相对充裕,但国内 POE 粒子仍完全依赖进口,供给产能扩张加快但预计仍无法满足需求,产能或将出现明显缺口, 我们预计 POE 粒子保供能力强的胶膜厂商有望取得市场份额。预计 2023 年全球 POE/EPE 胶膜市场空间达到 16 亿元,同比增长 145%。随着光伏 装机增长、N 型 TOPCon 电池快速放量,在胶膜克重逐步减少的情况下,我们预计 2022- 2025 年全球 POE/EPE 胶膜市场空间分别为 6/16/22/30 亿平米,对应 CAGR 为 67%。POE粒子需求将随着 POE/EPE 胶膜市场放量同步增长,我们预计 2022-2025 年全球 POE 粒 子需求分别为 21/54/75/101 万吨,对应 CAGR 为 70%。
2021 年胶膜行业市场 CR3 为 81%,行业毛利或迎来触底反弹。按出货量计算,胶膜 行业市场高度集中,2021 年对应的 CR3 为 81%,CR5 为 90%。龙头企业在原材料采购 与成本控制方面优势明显。毛利率方面,POE 胶膜电膜平均价值通常高于 EVA 胶膜,同 时胶膜粒子价格回暖刺激厂商扩大供给产能,我们预计随着技术转型带来技术溢价与原材 料端供给优化,行业毛利率水平有望触底反弹。
焊带:N 型电池渗透率提升趋势明确,SMBB 焊带及低温焊带放量在即
受益于 TOPCon、HJT 技术推广,SMBB 焊带及低温焊带市场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光伏焊带属于电气连接部件,顺应电池片主栅数量增加趋势,通过细线化以实现组件提效 降本是焊带行业技术迭代的核心逻辑。目前市场的主流焊带为 MBB 焊带,焊带线径更细、 可靠性更高、组件单位耗量更低的 SMBB 焊带是 MBB 焊带技术未来的迭代方向。随着 TOPCon 电池与 HJT 电池的产业化加速推进,我们预计,适用于多栅组件的 SMBB 焊带 与适用于 HJT 组件的低温焊带将在 2023 年迎来快速放量过程。预计 2023 年全球光伏焊带市场空间有望达到 192 亿元,同比增长 32.4%。在下游新 增装机总量放量,组件单位焊带耗量与焊带单价略有降低的趋势下,我们预计 2022-2025 年全球焊带行业市场空间有望达到 145/192/224/272 亿元,对应 CAGR 为 23.3%,2023 年增速为 32.4%。其中,N 型电池市场渗透率的增加带动 SMBB 焊带与低温焊带市场需求 上升,我们预计 2023 年全球 SMBB 焊带/低温焊带市场空间分别为 56/8 亿元,同比增长 504%/159%。
2021 年行业前两大龙头占 25%份额,原料成本下降有望推动行业毛利回升。2021 年 全球光伏焊带需求量约 9.4 万吨,2021 年宇邦新材出货量 14024 吨,同享科技出货量 9450 吨,威腾电气出货量 3052 吨,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占率分别为 15.0%、10.0%、3.2%。随 着行业龙头厂商扩产节奏加快,行业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毛利率方面,2022 年 下半年以来焊带原材料铜、锡价格出现回落趋稳,我们预计未来行业盈利水平有望触底回 升。推荐产能持续释放、SMBB 等新品快速导入的公司。目前 TOPCon 技术产业基础基本成型,2023 年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趋势基本明 确,同时焊带行业原材料价格出现下降,成本端呈现改善趋势,焊带头部厂商产能扩张加 速,SMBB、低温焊带新品导入速度更快,我们预计头部厂商有望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合成生物学:新产品和产能落地驱动成长
合成生物技术正快速向实用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生物制造是全新生产方式。合成生 物学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产业,在推动科学革命的同时,产业化落地速度加快,根据 SynBioBeta,2021 年全球合成生物学领域初创企业融资总额接近 180 亿美元,与 2009- 2020 年该领域全部融资额相当。2022 年,中国政府部门相继出台《“十四五”生物经济发 展规划》、《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 年)》,强调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制 造的重要战略意义;美国启动《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白宫称该行政命令意在 确保美国在这场技术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并确定未来几十年内美国在生物技术领域的领 导地位和经济的竞争力。我们认为合成生物学赋能的生物制造是二十一世纪的全新生产方 式,未来将逐步发展成为对标化工制造的庞大产业。
低成本替代、高技术壁垒和开发新产品的潜力是生物制造的三大核心优势:1)低成本替代:根据麦肯锡,原则上全球经济物质投入中的 60%可由生物产生,其 中大约 1/3 是从自然界中提取的,另外约 2/3 是通过化学方法合成。无论是用生物制造替 代天然提取还是化学合成,其关键均在于成本优势,低成本是在存量市场竞争中快速获取 份额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促进下游需求、创造增量市场的驱动力。2)高技术壁垒:相比传统发酵工程中对菌种的培育和改造手段,合成生物学利用先 进的模块和系统设计以及新的基因组编辑方法,对模式工程菌中复杂的代谢途径进行工程 化改造,涉及基因编辑工具(CRISPR/Cas 技术)、基因组合成方法、定向进化技术等前 沿生物技术和基因技术,整体上看新菌种的研发需要大量时间、资金的投入,壁垒较高。3)开发新产品的潜力:随着医药、食品、化学品等领域产品需求的多元化,天然存 在的微生物中缺乏所需产物的代谢途径,或其代谢途径调控复杂,所需产物难以实现过量 积累,而通过合成生物学构建高效的细胞工厂能够拓宽微生物的生产领域和提升微生物生 产效率。越来越多利用生物学创造的新颖材料具有高品质、全新功能、可生物降解,以及通过显著减少碳排放方式生产等特性。例如,利用蘑菇根而不是动物皮毛制作皮革;用酵 母代替石油化学生产塑料等。
关注生物制造龙头公司通过新产品和产能落地实现快速成长。从生物制造龙头公司的 发展路径来看,生物制造的三大核心优势贯穿始终。在发展早期阶段,生物制造公司通过 某一合成生物学单品的落地,对化学法竞品实现低成本替代,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积累来 提升前端菌种开发(自身研发能力、产学研结合资源)和后端发酵工艺的能力。得益于高 技术壁垒和先发优势,生物制造公司往往能在所在行业取得较高的市场份额并维持,但是 其所在行业体量可能无法支撑公司持续发展壮大,因此生物制造公司在充分积累后,会通 过开发新产品的方式来拓宽业务线,如华恒生物的缬氨酸、D-泛酸钙、1,3-丙二醇、丁 二酸、苹果酸等,凯赛生物的生物基尼龙 5X 系列产品等,而决定新产品能否成功的因素 又回到了低成本替代和高技术壁垒。综上,我们认为投资生物制造公司的核心在于判断其 新产品能否实现低成本替代、能否形成壁垒,分析新产品和产能带来的成长确定性。
看好具备低成本替代、高技术壁垒的产品平台型企业。对于产品平台型企业,需要同 时关注短期业绩兑现(核心在于新产品能否依靠成本优势快速放量)、中期稳定性(核心 在于行业存在较高壁垒避免竞争格局快速恶化和供给无序扩张)、长期成长空间(核心在 于快速开发新产品或开发出体量足够大的单品)。
软磁材料:成长确定性强,估值足够便宜
非晶变压器渗透率提升,非晶合金需求旺盛。非晶合金的低矫顽力、高磁导率、高电 阻率等特性使得材料更易于磁化和退磁,可显著降低电磁转换损耗,是中、低频领域电能 传输优选材料,主要应用于全球配电变压器领域。与硅钢材料相比,非晶合金材料具有突 出的节能环保特性,是“制造节能、使用节能、回收节能”的全生命周期可循环绿色材料。在“十四五”电网投资加大、《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 年)》政策促进、非晶立 体卷铁心变压器在电网领域逐步推广等因素推动下,我们预计国内配电变压器的整体招标 量将保持增长且非晶变压器占比有望持续提升,此外东南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电 力需求旺盛的地区的非晶需求同样可观,预计全球非晶合金需求有望保持约 20%的增速。
受益于新能源领域需求,金属软磁粉芯行业景气度高企。在“双碳”积极推进的背景 下,我国的光伏、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储能等领域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清洁、环保、 低碳、高效的新形态的能源应用带来了电能变换上的高效率、高功率密度以及高频化能力 的应用新需求,使得市场对金属软磁材料的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我们预计 2026 年全球光 伏&储能领域的金属软磁粉芯市场规模将达到 34.58 亿元,占总市场规模的 39.2%,对应 2022-2026 年市场规模 CAGR 为 31.3%;预计 2026 年全球新能源车&充电桩领域的金属 软磁粉芯市场规模将达到 21.03 亿元,占总市场规模的 23.8%,对应 2022-2026 年市场规 模 CAGR 为 32.1%。
军工&高端制造材料:看好景气周期下的军工材料和 产业升级下的制造材料
中长期维度碳纤维供需缺口料将持续存在,光伏、储氢瓶、民用航空航天等高性能小 丝束碳纤维和军用碳纤维领域竞争格局好。受益于下游应用领域的多维发展与渗透率的提 升,预计风、光、氢、无人机等领域将合力推升 2025 年全球碳纤维需求至 26.0 万吨,对 应 2022-2025 年 CAGR 达 23.5%。在统计已开工并有望建成投产的高可行性扩产项目前 提下,我们预计 1)2022 年全球碳纤维供需基本持平;2)2023 年全球碳纤维领域相较 2021 年将出现较集中的产能投放,故 2023 年全球碳纤维产量将达 17.5 万吨,略高于 16.6 万吨的需求,碳纤维均价于 2023 年仍将走低;3)2025 年全球碳纤维产量将达 23.5 万吨, 供需缺口达 2.5 万吨,中长期维度碳纤维赛道仍然景气。
我们认为具有一定使用验证周期的光伏、储氢瓶、军民航空航天碳纤维领域准入壁垒 相对较高,且碳纤维单价较为稳定,根据我们的预测,全球光伏、储氢瓶、航空航天领域 碳纤维需求将在 2025 年分别达 3.7、1.6、3.4 万吨,对应 2022-2025 年 CAGR 分别为 48.2%、 25.7%、26.4%。
国防军工历史机遇+国产替代+成本下降预期,高温合金龙头弹性可期。目前,我国正 处于战斗机、导弹等重点国防军事装备升级列装、国防军事投入持续扩大的重大阶段,且 核能在我国电力结构的占比持续提升,亦推动高温合金需求持续走高,预计我国高温合金 需求将于 2025 年达到 8 万吨。但我国目前在高端高温合金领域尚未实现自主可控,供需 缺口较大,未来国产替代空间明显,我们预计高温合金的国产化率将于 2025 年达 75%, 且 2021-2025 年我国高温合金产量 CAGR 将达 12%,2025 年我国高温合金产量将达 6 万吨,供需缺口达 2 万吨。此外,在印尼高冰镍和 MHP 等纯镍替代品产能释放进展顺利 的预期下,镍价有望于中期走弱,预计今年尤其是下半年镍价将明显下降,进一步降低高 温合金企业成本。在供需缺口明显、国产替代持续推进、镍价回落预期的背景下,重点推 荐具有技术、产能双优势的国产高温合金领军企业抚顺特钢和钢研高纳。
军工及航空航天需求推动我国钛材需求结构持续改善,钛材市场高端化趋势明显。钛 材作为性能优越的战略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高端化工、船舶及海洋工程等 高端制造领域中。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披露,2021 年我国钛材下游应用领域中化工、 航空航天、电力等领域占比较高,分别为 47.1%、18.0%、6.1%,而我们预测我国航空航天领域钛材需求 2021-2025 年的 CAGR为 16%,2025年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占比将达24%, 对比普森股份披露的当前全球钛材下游需求中航空航天领域约 50%的占比,仍有巨大的提 升空间。在国防军工景气持续下,航空航天领域对高性能钛材的需求料将为我国钛材市场 带来巨大的上升空间,叠加高性能钛材国产替代的持续推进。
消费电子&半导体材料:消费电子景气回暖,关注半 导体国产替代
预期 2023 年消费电子景气回暖,OLED 相关材料更具弹性。2022 年,在面板整体需 求低迷及价格跌破成本线的压力下,面板厂商加大生产管控力度,稼动率维持在较低水平。根据 CINNO Research 数据,2022 年 11 月国内液晶面板厂平均稼动率为 75.7%,其中低 世代线(G4.5~G6)平均稼动率为 66.2%,高世代线(G8~G11)平均稼动率为 76.7%。行业经历 2022 年的去库存及面板厂商的控产,供需情况有望迎来改善。从面板价格的先 行指标上来看,不同尺寸的面板价格已经出现了底部位置的拐点向上。而从 2022 年面板 行业的基数来看,截至 2022 年 11 月,大尺寸面板累计出货量 8.14 亿片,同比下降 9.40%;大尺寸面板累计出货面积 2.00 亿平,同比下降 5.27%。面板的出货量及出货面积均回落 到了2020年的水平,在此低基数下,我们认为2023年面板出货的同比提升具备较大概率。参考京东方、深天马、维信诺等面板公司的季度营收数据,Q1 往往是收入较低的传统淡 季,我们预计行业数据有望在 2023 年 Q2、Q3 出现明显的同比及环比改善。
2023 年美国对华产业链限制的压力仍在,关注国产替代逻辑及具备海外供应能力的 龙头企业。自 2022 年 10 月美国出口管制新规对中国半导体先进制程限制加码以来,国内 半导体产业链承受较大压力。2022 年 12 月 15 日,美国商务部决定将长江存储、上海集 成电路研发中心、上海微电子、深圳鹏芯微等 36 家中国实体加入实体清单。此外,Chip4 联盟相关四方中,当前仅中国台湾地区未明确表态参与该联盟,该联盟目前覆盖的企业包 括应用材料、美光、英特尔、博通、高通、三星、SK 海力士、东芝、瑞萨、东京电子等, 涉及半导体材料、设备、零部件、设计、存储等领域,近乎覆盖全产业链。展望 2023 年, 技术封锁及外部联盟压力仍在,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对内需求将是重要阵地,具备较高国产 替代提升空间的细分赛道有望保持高速增长。在前道晶圆制造材料中,光刻胶及电子特气 在品类数量及金额占比上,仍具备较高的国产化空间。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家专注于分享国内外各类行业研究报告/专题热点行业报告/白皮书/蓝皮书/年度报告等各类优质研究报告分享平台。所有报告来源于国内外数百家机构,包含传统行业、金融娱乐、互联网+、新兴行业、医疗大健康等专题研究.....目前已累积收集近80000+份行业报告,涉及众多大板块,多个细分领域。
文琳编辑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构成投资意见,也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 wenlin-swl 微信联系删除。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以来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文琳编辑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文琳资讯》
提供每日最新财经资讯,判断经济形势,做有价值的传播者。欢迎关注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腾讯、阿里、华为统统出手!一则大消息刷屏,4000亿巨头狂飙15% 春节消费回暖拉动经济复苏 超五成小微企业有融资需求 八部门联合出手!信息量很大 刘煜辉最新解读:政策周期的超级窗口已来临,“帆动”之后待“心动”,未来市场这类风格会占优…… 全力拼经济,奋战开门红 放弃幻想,存量房贷利率不可能打折,且银行救市也已见底! 孟晚舟极其罕见谈及姚安娜,朋友圈细节曝光! 勤辰林森:聚焦时代新拐点把握投资窗口期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