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行业专题报告:从高压快充看碳化硅在电力设备中的运用
(报告出品:长城证券)
1.充电桩行业趋势:高压快充大势所趋
充电时长成电动汽车痛点之一,提高充电速度迫在眉睫
根据麦肯锡发布的《2023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电动汽车消费者最关注的问题就是续航里程与充 电时间,高达56%的受访者都认为此非常重要,远大于第二、第三关注因素的动态体验(48%)和用车成本 (46%)。基于此,提高充电桩的充电速度迫在眉睫。
高压大功率比大电流方案更有效率
基于“电池充电电量=充电功率x时间”的充电原理,我们可知充电功率越大,充电时间越短。根据P=UI (功率=电压x电流),实现大功率充电可以通过增大充电电流和提高电压两种方式:增大充电电流:即提高单体电芯的最大充电电流,需要对电芯的材料体系和结构进行升级,降低电池 在快充过程中产热和析锂,避免引起热失控等安全问题。以特斯拉Mode13为代表,最大充电电流可达 到700A,可实现31分钟充80%的电量1。提高电池系统电压:以保时捷为代表,电压平台从400V提升至800V,最大电流仅为334A的情况下,实现 22.5分钟从5%充电至80%的电量2。由于增大电流会使得能量损失严重,转化效率低,且对热管理系统造成较大负担,因此高压大功率更有效 率。
车企不断提升车辆电压平台,高压快充将成未来趋势
在电动推广初期,消费者对电动汽车充电速度关注不多,电动汽车补能方式以慢充为主,直流充电的 电压/电流普遍在350V/125A以下。随着电动汽车快速上量,原有补能效率已不能满足用户需求。2015年发布的GB/T20234.3《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要求》,将直流充电 接口电流从原来的125A提升至上限250A,以满足电池容量增加带来的充电功率增加。随后车企主要通过提升车辆电压平台,来实现基于250A电流下的快充。电压平台由350V逐步向450V、 750V演进,实现充电倍率1-2C。当前部分车企通过提升电流到500A来实现3-4C的快充。随着耐高压、低损耗、高功率密度的SiC功率器件的逐步深入应用,950V左右的的电压平台逐步被车企 提上日程,并将成为未来3-5年的重要趋势。950V/500A的高压快充桩可达480kW的充电功率,实现5min 左右的快速补能,真正实现“充电像加油一样快捷”。国家有关部门已将1000V纳入乘用车大功率快充充电接口标准中,以适应未来“千伏”高压平台的落地。
主流车企纷纷布局高压快充车型
2020年保时捷首次推出支持800V高压快充的Tycan后,全球车企加快研发高压快充车型,补电时间向10min以 内迈进。广汽、小鹏、北汽、东风、长安等均已推出基于800V及以上高压平台的高端车,且快充性能可以达 到“充电10min续航增加200km左右”。例如广汽埃安在2021年4月发布的6C超快充系统,最大电压达800V, 最大电流大于500A,只需8min即可完成0%-80%SOC的充电。
目前800V高压平台车型已经成为当前头部车企布局的主力,据我国主要车企规划2002年逐步量产,2023年满 足3C以上高压快充的高端车型将密集上市,2025年主流车型均将支持高压快充。根据华为发布的《高压快充 产业发展报告2023-2025》预测,预计到2026年底,支持高压快充车型的市场保有量将达1300万辆以上。
为适应高压快充车型,高压快充桩不断布局
根据华为测算 , 要实现 5min以内快充,充电桩功 率须向480kw演进。为适应未来大功率高压快 充发展趋势,主流车企及 充电运营商已经开始布局 大功率快充桩。如:国网 快充桩招标中,80kw充电 桩占比已从2020年的 63% 下降至 2022年的 37%,而 160kw 和240kw分别从 35% 和1%上升至57%和4%,并 已开始布局480kW的大功 率快充桩,此外广汽埃安 的A480超级充电桩最大充 电功率亦是达到480kW。
2.碳化硅为高压快充桩发展带来新机遇
碳化硅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前景广阔
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代,首先是以硅、锗为代表的第一代半导体,发展最成熟,应用相对 广泛,主要应用于低压、低频、中低功率晶体管领域;其次是以GaAs、InP等化合物为代表的第二代 半导体材料,一般应用于微波通讯、光通讯等特色芯片领域;最新诞生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以SiC、 GaN等化合物为代表,由于材料具有禁带宽度大、电子迁移率高、击穿电压高、导热率高等特性,适 合应用在高压,高频、高温、抗辐照等领域,在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特高压输电、大功率电源及 电驱应用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碳化硅产业链以衬底制造为核心
碳化硅的产业链从上游的衬底和外延,到中游的器件和模块制造(包括器件设计、制造和封测等),最后 是下游的终端应用。碳化硅产业链价值量倒挂,关键部分主要集中在上游端,其中衬底生产成本占总成 本的47%,外延环节成本占23%,合计上游成本占到碳化硅生产链总成本的约70% 5。其中衬底制造技术壁 垒最高、价值量最大,既决定了上游原材料制备的方式及相关参数,同时也决定着下游器件的性能,是 未来碳化硅大规模产业化推进的核心。
碳化硅衬底根据技术路径不同,应用于不同领域
半绝缘型:碳化硅的耐热性和导热性都较好,可以弥补氮化镓器件耐热性较差的缺点。因此业界采取半 绝缘型碳化硅做衬底,在衬底上生长氮化镓外延层,制得碳化硅基氮化镓外延片后进一步制成半绝缘型 碳化硅基射频器件,主要用于5G通信、车载通信、国防应用、数据传输、航空航天等领域。导电型:通过在导电型衬底上生长碳化硅外延层,得到碳化硅外延片后进一步加工制成导电型碳化硅功 率器件,品种包括造肖特基二极管、MOSFET、IGBT等。导电型碳化硅功率器件具备耐高压、耐高温、低 能量损耗等性能优势,主要用于电动汽车、光伏发电、轨道交通、数据中心、充电等基础建设。
碳化硅对比传统硅材料优势突出
碳化硅半导体开关的禁带宽度是普通硅质开关器件的3倍左右,临界击穿电场强度更是高达硅质半导体 开关的10倍以上,因此所,支持功率电子电路在远超100V/ns和10A/ns的电压和电流摆率下工作。能承 受的峰值电压更高,输出功率更大。
降低导通电阻,是降低器件损耗的必要条件。对于高压硅基功率器件来说,为了维持比较高的击穿电压, 一般需要使用较低掺杂率以及比较宽的漂移区,因此漂移区电阻在总电阻中占比较大。而碳化硅材料高 临界电场强度的特性意味着,单位面积下碳化硅器件的导通电阻更低,即相同电压等级下,碳化硅半导 体开关需要的漂移区厚度比硅质半导体开关器件更薄,使得功率模块整体尺寸更小,从而能够极大提高 整个模块的功率密度。
碳化硅引入充电桩,快速充电再升级
充电模块是充电桩的核心零部件,约占充电桩总成本的50%;其中,半导体功率器件又占到充电模块 成本的30%,即半导体功率模块约占充电桩成本15%。在高压快充的趋势下,碳化硅器件的运用能有效 解决充电桩设备目前亟需采用更耐高压、耐高温、安全的新型器件的痛点,降本增效实现电动车快速 充电。从效率角度来看,SiC MOSFET 和二极管产品依赖其耐高压、耐高温、开关频率快的特性,可以很好 地用于充电桩模块。与传统硅基器件相比,碳化硅模块可以增加充电桩近30%的输出功率,并且减少 损耗高达50%左右。同时,碳化硅器件的抗辐射特性还能够增强充电桩的稳定性。从成本角度来看:碳化硅的优秀特性能够有效提高单位功率密度,减小模块体积并简化电路设计,对 降低充电桩产品成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碳化硅在其他电力设备中亦被广泛运用
碳化硅亦被广泛运用在其他电力设备中
报告节选:
文琳编辑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构成投资意见,也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 wenlin-swl 微信联系删除。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以来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文琳资讯》
提供每日最新财经资讯,判断经济形势,做有价值的传播者。欢迎关注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