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變革新香港,你準備好了嗎? |非常薦
點擊上方,關注獨家公眾號
中環一筆
周六下午的香港灣仔,通往會展中心的天橋上擠滿了人,想要前往香港書展的讀者排起了長龍,幾乎要花一個小時的時間,才可以到達會場。人們有序排隊、人潮湧動,在香港經歷了過去兩年的紛亂之後,這份安全、安定、安寧,當然是所有愛香港的香港人所希望的。然而這已經足夠了嗎?
我們相信香港的未來一定會更好,但要怎麽才能實現呢?10位來自香港各界的重量級作者,給出了他們的思考。7月17日下午,由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零傳媒國際有限公司與香港中國經濟文化發展促進會共同主辦的,「中環一筆」叢書發佈會暨論壇假灣仔會展中心演講廳1舉行。
在曾瀞漪女士的引導下,8位作者共同上台、以一個小型論壇形式與台下觀眾互動,介紹各自新書,並發表對於香港社會的看法、建議及冀望。
楊志剛認為,建制派對自由民主的追尋不低於民主派,「分野在係咪愛國、係咪認同國家民族」,他希望通過這本書可以讓香港人更多地認識自己的國家。
陳莊勤回想上世紀70年代在港大讀書時,儘管每個人的政見不同,卻有共識: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他認為,目前社會上的少數人影響了大多數人,理性的聲音太少、近乎銷聲匿跡,因此書名也取為《沉默不螺旋》。
屈穎妍講到,雖然香港國安法實施後,社會狀況已有所改善,但「當每日喺街寫紙仔嘅人仲係多過『嘟』安心岀行,你就知道個世界仲係好支離破碎」,並批評香港官員施政「逢山繞路,遇河拆橋」,呼籲政府效法中央。她更是直言,「如果犯法的人都不怕,我們這些說出真相的人又何須畏縮」。
陳文鴻指出,香港人的「房子」雖然是個大問題,但即便中央直接下令,執行上「不止AO,下層的官僚基本也不做事」。他直言,現在的情況不是陽奉陰違這麽簡單,還關乎香港的民心回歸。政府不能只高呼「3年上樓」等政治口號,「做唔到就落台,落咗台又點呢?」希望大眾明白香港現實面對的問題。
何漢權指出,教育是全世界都重視的問題,內地自1977年鄧小平恢復高考後,國力急速提高,以至於中國人如今可上天下海,可謂是非常重要的轉折點。針對劏房問題,何漢權認為,夏寶龍是首個詳細提到香港住屋問題的國家領導人,而這已不是「忠告」,是「要求」,所以5至10年內應可以達成目標,「成就可期」。
潘麗瓊透露因為立場的問題曾被人另眼相待,但是採訪一位香港警察之後,她感到自己的遭遇微不足道。對他們而言,不可言說的痛苦積壓在心中,而自己身為傳媒人為這些值得致敬的普通人說出他們的心聲,是沒有錯的。同時,她也感慨,香港與內地在防疫和科技的差距不止十年,港人應放下驕傲,學習內地的管治效率。
從事記者行業47年的江迅說,「經歷反黑暴、反港獨的這兩年,我覺得應該紀錄下什麼」,他認為如今的香港亟需變革,不僅是選舉制度,司法、傳媒等行業都需要變革,並指出「有時變革是指從根本制度上的否定,有時是指自我內部的一種揚棄和局部改變」。
這是「中環一筆」評論小組首次發佈作家個人時政評論書籍,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叢書收錄「中環一筆」小組中10位來自香港各界的重量級作者的新著,包括: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前系主任雷鼎鳴的《龍鷹相搏——香港看到的中美政經關係》;香港浸會大學前協理副校長楊志剛的《花開瘟疫蔓延時》;資深律師、民主黨創黨成員陳莊勤的《沉默不螺旋》;作家、時評人屈穎妍的《支離破碎的世界》;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的《港人的家國觀和世界觀》;資深媒體人、《明報》前副總編輯阮紀宏的《來生再寫中間派評論》;資深媒體人、中觀研究所所長劉瀾昌的《港人為何未能治港》;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校長何漢權的《教育,過眼不雲煙》;快樂書房創辦人兼總編輯潘麗瓊的《黑暴未了,真兇是誰?》;《亞洲週刊》副總編輯江迅的《嬗變香港》等共10本。
簽書現場火爆異常
作為第31屆香港書展其中一場大型講座,論壇獲10餘家内地和香港媒體關注並報道,反響熱烈,數百名聽眾慕名前來。現場4位作家的著作更是銷售一空。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需轉載請聯繫小編
往期精彩回顧
香港水上的士來了,一起去坐坐? |非常薦
大家熟悉的它退役,關於山頂纜車的百年傳奇卻還在繼續 |非常薦
香港這片人間凈土,是誰的天地? |非常薦
獨家新聞
獨家觀點
等你來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