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物业Y教授】 物业营收高增长,能靠社区增值服务吗?

杨羚强 万物有云 2022-08-07


古来兵家必争之地是中原,而现代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是互联网。


但很少有人知道,互联网也有一个兵家必争之地,这个兵家必争之地是社区。互联网企业要突破目前的增长瓶颈,突破社区的围墙,直接进入每一家每一户,是所有互联网企业的终极战略。


01

物业向互联网转型:美丽却并不美妙


在了解互联网为什么必须向社区突围之前写,先了解物业企业转型互联网的一点历史故事。


至少十年前就已经有企业提出了“云”服务的概念。但“云”里的服务要落地,变成为现实生活里的一部分,又谈何容易。在过去接近十年的时间里,早期勇敢涉足这一领域的物企,从先驱变成先烈。不少人说,物企的APP一年都打不开几次,又怎么会通过物企的互联网平台购买商品呢?


从部分上市物企的财报,也能看出这一点。很多物企选择不单独公布社区电商的单独业务营业额,有的即使披露,也是一笔带过,并且多数不会持续披露。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暴露出物业电商平台的发展瓶颈。有物企非常明确地说,就凭自己分散不聚集的用户规模,怎么能和拥有接近十亿用户的电商大平台PK。


于是,又有些物企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干脆不碰互联网。通过扩大收费物业的规模,来实现营收的增长。在他们眼里,互联网更大的价值,是提升内部管理,降低成本,提升运营效率。至于借助互联网开拓业务种类,基本不会想、不会干。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没有做电商”的基因。


这样的想法、做法,可能会赢在当下,恐怕却最终会失去将来。


02

电商拥抱社区:迫在眉睫


做出这样一个判断的依据,是互联网企业未来需要越来越依赖社区的平台。实际上,从2018年开始,流量和用户的增长就变成为一件极其困难的事。国内的三大平台电商——阿里、拼多多、京东,把能圈的客户基本都圈了。


面对日趋枯竭的线下流量,各大互联网平台怎么办?我的老师,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勇坚说,最终一定是通过线上和线下的融合来突破“瓶颈”。因此,互联网和社区小店不是取代和被取代的关系,而是相互融合的关系。


于是,我们看到了电商平台大力发展新零售,过去几年盒马鲜生、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在城市里密集布局,开店数量甚至超过了传统超市。


互联网要进一步发展,就一定会想办法进入小区。遍布各个小区的丰巢柜,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未来类似丰巢柜这样,能够打通线上和社区的载体,一定会成为互联网企业突围的重要方式。


03

突围:塑造物业能主导的互联网价值链


但对物企来说,丰巢柜的出现,让他们成为整个电商产业链里最大的输家。一笔几百元的交易,最后物业能分到的可能只有几毛钱。这就像明明手里一把好牌,结果却输得奇惨,怎么让人服气?


从行业观察者角度分析,物业只要能塑造一条由自己主导的互联网价值链,是完全可以打赢翻身仗的。塑造的核心就是私域流量价值的深度挖掘。


目前各行各业的私域流量,物业的数据价值可能是最高的。不仅仅是因为单套房屋的价值是所有商品中最高,更重要的是换手周期也比绝大多数的商品要长。只是物业一直没有设计出有利于数据价值发掘的商业场景。


普通人想到让物业提供社区增值服务,往往是从修理服务开始的。从修马桶、门窗、配钥匙,到家装、搬运、清扫。基于房屋的维修、装修和相配套的服务,物业是可以营造出一个高粘度、高交易金额的商业场景,而且可以完全主导价值链的价值分配。而从去年社区增值服务增长最快的几家物企的业务构成看和家装有关的项目,是促成增长较快的原因。这其中,物业最大的优势就是对房屋构造非常熟悉,能够提供最具针对性的服务方案。


在修理之外,第二个容易被想到的就是家政服务。从别墅花园的设计、营造,到绿植的采购、养护,再到房间的清洁,乃至儿童的托管、陪护、教育,老人的看护乃至上门医生的邀请,又或者是旧家具的处理等一系列服务,物业可以营造出又一个服务业主的产业链平台。


如果再对物业的功能进一步延伸,盘活小区业主八小时外的闲暇时间,让他们用自己一技之长,就近开发属于自己的副业,又会成为专属于物业的第三个场景。


这三个场景可以融合成为一个服务平台,最深度挖掘好物业自有的私域流量,并进一步获取更多的用户数据,最终帮助物业打赢互联网+的翻身仗,让资本市场期待的故事,可以最终变为现实。


杨羚强

资深财经媒体人,长期跟踪物业产业,持续研究物业运营及管理制度、奖惩机制的变革,期望帮助物企实现持续高质量增长。



争鸣


物业适不适合、怎么做社区增值服务?

社区场景下,物业和互联网如何“相爱相杀”?

欢迎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来唠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