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技术”说话!博士博士后是防疫一线的一道光!

广东人社 2021-05-31


防疫一线上
不仅有专家医护团队还有博士博士后团队来看看深圳的这群博士博士后
如何用“技术”抗击疫情的吧~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是深圳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唯一指定医院,也是武汉以外收治确诊病人最多的医院,成为了深圳市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主战场之一,医护人员零感染,受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督导组的高度评价。


2月27日,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宣布,在新冠患者的唾液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核酸,在患者的肛拭子样本中分离到活病毒,呼吸道样本与粪便样本中的病毒具有99%以上的同源性获得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资助,用于合作开展针对COVID-19的相关研究。博士后在医院抗击疫情中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李德林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博士后。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力投入到医院的“抗疫”战中,第一时间制备了SARS-CoV-2抗原蛋白用于中和抗体的筛选和病人血清抗体检测。从1月15日以来一直坚守在岗位上,第一时间用大肠杆菌、酵母和HEK293制备了Spike蛋白受体结合域RBD蛋白、全长Spike蛋白和N蛋白,目前正在用RBD、Spike蛋白和N蛋白进行免疫实验,尝试制备亚单位疫苗。



蒋静

作为一名已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大年初四,提前中断假期,从北京辞别老公孩子飞回深圳,参加到抗疫一线的临床样本检测工作中。由于之前的长期科研伏案工作,患有4个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现在每天需带着厚重的腰围,保护腰椎,再穿上层层防护衣物奋战在抗疫一线。每天除了脸上的“最美压痕”,腰上又添一圈“最痒勒痕”。除了白天完成临床样本检测工作,晚上还加班做实验,超负荷运转中,目前已有一个多月未能回家。






文波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与中科院微生物所联合培养的临床病毒免疫方向博士后。从深圳发现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开始,毅然报名加入到对新冠样本进行处理和检测的一线队伍中,大年三十晚上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在那个不同寻常的大年夜,从实验室出来回家的时候,他觉得能参与这份抗疫事业,为深圳市人民筑起一道雄伟的屏障,能成为这屏障中的一份子很自豪! 

钱莘

放弃大年初一预订的回家行程,把孩子按照“无人陪伴儿童模式,托运回姥姥家,返院参加抗疫工作。1月28日开始在院参加新冠肺炎病例研究工作,整理统计医院所有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病历资料。先后完成了儿童病例总计分析,危重患者病例总结分析,出院后复阳患者病例总结分析,深圳患者流行病学特点总结分析。为研究所实验研究工作所涉及的临床部分提供病例数据提取总结分析等支持。 



马爱静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联合培养的微生物学方向博士后,春节假期刚回到家乡陪伴父母过节,到家没多久即收到医院发出的抗击疫情召集令。马爱静博士随即与父母协商,向导师以及科室主任说明情况以后,在二位长者的鼓励下,立马订购了年夜饭后返深的机票,加入了正如火如荼奋战新冠疫情的检测团队中。


由于其硕博期间具有病原生物学实验基础,在医院统筹安排下,马爱静既承担过患者样本的前处理工作,也承担过新冠病毒RNA的提取与扩增工作。由于自身有抓痕性荨麻诊,橡胶手套戴久了,其手腕处会泛红微痒;实验室的负压状态以及N95口罩的压力感造成的缺氧状态,使得本来睡眠就不佳的她,睡眠质量更差了。但每当她与朋友聊起来,关于参加疫情应急工作的心情时,马爱静总是表示,“十分有幸可以参与其中。”中国,加油!我们能赢!



周子原

疫情就是命令。作为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一名出站博士后和胸外科的助理研究员,深感使命重大。春节大年初四得知有科学问题需要解决,就立即中断了假期,改签了当天最近的车票辞别了父母,返回深圳投入到新冠肺炎相关课题紧张的研究中



刘甲野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联合培养的流行病学博士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输入深圳后,响应院领导号召,刘甲野博士于大年初一从山东老家飞回深圳,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刘甲野博士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密切关注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趋势和并实时进行疫情研判,每日为医院开展的“法匹拉韦和洛匹那韦治疗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疗效和安全性研究“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为医院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搭建有关新型冠状病毒临床分析和研究的数据库平台,指导临床医生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并在抗疫一线承担肝病研究所实验室和办公区域的消杀工作。


刘甲野博士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撰写的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病学特征研究在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快速发表,对疫情流行期间国内特大城市及国际大都市的防控策略都具有及时、重要的参考价值



朱青

作为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联合培养在站博士后,疫情爆发之后,深感自己作为一名医学领域研究人员的责任和使命感,积极响应医院号召,迅速返回医院到检验科待命,并参与标本收集及检测工作,从年初二一直坚持在岗,至今已连续多日未休。在这短短的一个多月,见证了检验科许许多多一线最可爱的人,他们中有孕八月仍然坚持岗位的准妈妈、有严重腰伤仍然冲在抗“疫”前线的人、有连续多日加班到凌晨连家都顾不得回的人,还有许许多多春节放弃休息的同事们,除夕夜、大年初一、大年初二纷纷赶回医院,坚守自己的岗位,正是有这么多最可爱的人,才创造了深圳三院的患者“治愈”神话。感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所有一线的医护人员,每一份微小的力量汇在一起终将铸就强大! 



祖文红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与中科院微生物所联合培养的博士后,基于博士期间对病毒学的研究经验,又遇上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祖文红博士立刻投入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中,和同事同心协力对感染了新冠病毒的病人进行大规模的基因组测序,从病毒进化的角度阐述病毒在传播过程中发生的变异与其感染力的关联。


防疫期间,医院人手十分缺乏,繁重的研究任务之外,祖博士还参加了消杀组的工作,负责为P2+实验室的同事清洗防毒面罩、为研究所的实验室和楼道喷洒消毒液等。祖博士的母亲患宫颈癌,癌细胞扩散至淋巴结,十分痛苦。在严重的疫情面前,祖博士放弃了在医院陪伴病重母亲的机会,响应研究所的号召,投身到一线科研工作,每天只能趁着吃饭的时间和母亲视频交流。祖博士坚信,与那么多优秀的三院同事一起奋战病毒,我们一定会取得胜利。 


 


汪海燕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联合培养博士后,出站后留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从事生物样本库建设及管理工作。自从深圳发生手里新冠肺炎病例开始,就一直在岗位上,积极收取患者核酸检测剩余样本,并按照标准化流程严格保存样本,积极配合临床及各个科研项目调取样本。目前已收到新冠肺炎外周血样本 10 726份,出库样本 1651份,为抗体的筛查、病毒测序、淋巴细胞分型等多个方向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关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医院成立于1985年3月,前身为“深圳市东湖医院”,2008年7月正式更名为“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08年获批设立为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13年感染科获得国家感染病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感染性疾病临床重点专科,2018年医院获广东省高水平医院,2019年5月正式获批为国家感染性疾病(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唯一)。


目前已成为深、港、澳及珠、莞、惠等珠三角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功能最完善的感染病与传染病诊疗与研究中心。





往期系列热文回顾

▼▼

  最美逆行者! 广东省专家团援鄂亮出硬核力量!


  2.0版“促进就业九条”多项举措稳住就业重点群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