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地下水及相近专业高校汇总及学科介绍(中山大学)
大家好,小编近期准备推送国内开设水文地质(地下水、环境)专业高校简介的连载文章,主要以相关专业所在院系、本硕博学科设置(数据来自最新年份招生目录)为主,所有资料均来自学校官网、招生简章及招生目录,在这只是简单介绍,详细信息可前往官网查看。若有所遗漏或错误,还请大家积极留言指出,我们会及时修正。谢谢!
下表是国内开设相关专业的高校名单,按首字母排序。
(ps:每天发布一个高校,蓝色字体表示以往发布的,带有超链接,可直接点击查看,红色字体表示今日推送的。2016.8.21日更新)
序号 | 高校名称 | 序号 | 高校名称 |
1 | 安徽理工大学 | 38 | 辽宁师范大学 |
2 | 北京大学 | 39 | 南京大学 |
3 | 北京师范大学 | 40 | 南京师范大学 |
4 | 成都理工大学 | 41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5 | 长安大学 | 42 | 青岛大学 |
6 | 长江大学 | 43 | 青海大学 |
7 | 长沙理工大学 | 44 | 清华大学 |
8 | 大连理工大学 | 45 | 三峡大学 |
9 | 东北大学 | 46 | 山东科技大学 |
10 | 东北农业大学 | 47 | 山东农业大学 |
11 | 东华理工大学 | 48 | 山东师范大学 |
12 | 防灾科技学院 | 49 | 上海交通大学 |
13 | 福州大学 | 50 | 沈阳农业大学 |
14 | 甘肃农业大学 | 51 | 首都师范大学 |
15 | 广西大学 | 52 | 四川大学 |
16 | 贵州大学 | 53 | 太原理工大学 |
17 | 贵州师范大学 | 54 | 天津大学 |
18 | 桂林理工大学 | 55 | 同济大学 |
19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56 | 武汉大学 |
20 | 合肥工业大学 | 57 | 西安理工大学 |
21 | 河北地质大学 | 58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22 | 河北工程大学 | 59 | 西南大学 |
23 | 河北工业大学 | 60 | 香港大学 |
24 | 河海大学 | 61 | 新疆农业大学 |
25 | 河南理工大学 | 62 | 扬州大学 |
26 | 黑龙江大学 | 63 | 云南农业大学 |
27 | 湖南师范大学 | 64 | 浙江大学 |
28 | 华北电力大学 | 65 | 郑州大学 |
29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66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30 | 华东理工大学 | 67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31 | 华中科技大学 | 68 | 中国海洋大学 |
32 | 吉林大学 | 69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33 | 济南大学 | 70 | 中国矿业大学 |
34 | 昆明理工大学 | 71 | 中国农业大学 |
35 | 兰州大学 | 72 | 中山大学 |
36 | 兰州交通大学 | ||
37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是中国南方科学研究、文化学术与人才培养的重镇。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八家附属医院组成。中山大学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
中山大学具有人文社科和理医工多学科厚实基础,不断追求学术创新,以国际视野开放办学,现已形成了“综合性、创新性、开放性”的特色。学校以“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为人才培养目标;以“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指导思想;树立了建设“大团队、大项目、大平台”的基本思路。并推进学校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由常规发展向主动发展的转变,由文理医优势向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转变。现在,中山大学正站在新的起点上,努力推动学校进入国内高校第一方阵,并为把中山大学建设成为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奋斗。
1924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将广州地区实行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多所学校整合创立国立广东大学,并亲笔题写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 、笃行”。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学校于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是一所包括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医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大学。
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及学术传统。鲁迅、郭沫若、冯友兰、傅斯年、赵元任、顾颉刚、周谷城、俞平伯、陈寅恪、戴镏龄、商承祚、容庚、梁方仲、姜立夫、高由禧、蒲蛰龙、高兆兰等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都曾在中山大学任教。柯麟、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秦光煜、林树模、周寿恺、钟世藩等著名医学专家曾在中山医科大学任教。学校名家大师荟萃,他们优秀的品格和精湛的学术造诣熏陶着一代代莘莘学子,形成了良好的学术风气,许多才华横溢的毕业生成为了社会各界的杰出人才。
中山大学学科门类覆盖面广,研究生教育已涵盖了除军事学外的所有学科门类,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学校之一。现有4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26个硕士专业学位(其中工程硕士共19个领域),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1个,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于2012年组织开展的第三轮全国学科水平评估中,学校有16个学科进入前5,32个学科进入前10,表明学校学科总体实力居于国内高校前列。中山大学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突出,根据国际机构排名,按ESI(基本科学指标)统计,学校有18个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综合指标进入世界前1%,居国内高校并列第2名。
学校科学研究紧密围绕“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三个面向”,通过大科研平台、大科研团队、大科研项目“三大”建设,积极推动各学科“入主流、立潮头、走出去”,快速提升学校各学科的科研创新能力,打造若干世界一流学科。当前,学校积极推动建设一个国家高端智库(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建设两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天琴计划”大科学工程、国家南海大科学工程)、建设三个大科学平台(精准医学平台、超算与大数据平台、微电子国家重点实验室)。
学校承担重点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不断增强,2015年科研项目总经费超过17亿元。截至2015年,学校获得“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55项。2011年以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60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项;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2项、“863计划”重点重大项目23项;获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4项、国家支撑计划项目14项、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23项;获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18项;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8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7项。此外,学校至今已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7项(以中山大学名义申请并获得),承担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7项、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研究项目8项。
科研基地和实验室建设方面,学校坚持科研基地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依托优势学科,聚集优秀人才,打造具有中山大学特色的高水平科研平台。学校现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高端智库、1个临床试验研究中心、1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7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0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野外台站、1个公安部重点实验室、3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卫生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分级登记实验室、3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37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8个广东省工程实验室、8个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8个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 | ||
学位 | 专业 | 方向 |
学士 | 广州校区 | |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 |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
环境科学 | \ | |
环境工程 | \ | |
珠海校区 | ||
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 | ||
地质学(理科) | \ | |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理科/工科) | \ | |
地质工程 | \ | |
硕士 |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 |
081500 水利工程 | 01 水文学及水资源 | |
02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085214 水利工程 (专业学位) | 01 水利工程 | |
71 水利工程(单考) |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
083000 环境科学与工程 | 01 环境科学 | |
02 环境工程 | ||
085229 环境工程 (专业学位) | 69 不分方向 | |
生命科学大学院 | ||
077600 环境科学与工程 | 01 环境科学 | |
博士 | 生命科学大学院 | |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 01 环境科学 |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 01 环境科学 | |
02 环境工程 |
注:本文发布所有内容均来自学校官网简介、招生简章及招生目录。如若出现信息偏差,可能是学校官网信息更新缓慢所致,了解情况的校友、网友可及时指出,我们会在文后留言模块加做补充。谢谢~
编辑:天地一沙鸥
文章:来自学校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