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在坦桑尼亚干铁路勘测还有“气氛组”?
Tanzania
在距离中国超8000公里的坦桑尼亚,无人机起飞时的鸣响总会引来当地人的围观。他们停下手头事,暂时忘记了看顾的牛羊,静默地注视,保持着一种既好奇而又克制的姿态。
赤道以南的东非国家坦桑尼亚,是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的所在地。海明威的小说里,作家哈里在濒死之际的梦中乘着飞机看到了乞力马扎罗山高耸宏大的方形山巅。而我们今天分享的故事,也在这片土地,也与飞机有关。
坦桑尼亚的双层彩虹
今年年初,两名华测小伙被安排出了一趟历时4个月的远差,为中土集团福州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铁路建设项目提供售后技术支持。他们同激光雷达与无人机一起来到陌生城市,在项目之余领略异乡风土人情,度过了一段寻常人难有机会体验的珍贵时光。
航飞“气氛组”
克莱因蓝的天
在坦桑尼亚进行作业,天蓝,云低,地开阔,就像孟浩然写的那句诗:“野旷天低树”。尽管起飞点常常在土路的尽头,无人机起飞的鸣响仍然会让当地人闻声而聚。他们之中,有的就在周边放牧牛羊,有的却不知从哪里赶来。老少妇孺渐渐在艳阳里站成一片,既不言语也不靠近,就像是一支秩序井然的“气氛组”,每每让司空见惯的航飞显得颇为隆重。
充满男女老少的航飞“气氛组”
地处印度洋西岸的坦桑尼亚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尽管经济增速在东非六国中名列前茅,从事农牧业的人口占比却仍高达90%,工业技术相对落后。对于这支“气氛组”的成员来说,大型无人机与激光雷达无疑还是少见的新鲜物什,围观的体验或许就像小孩子看西洋镜。由于语言不通,很难知道他们究竟在看什么,又或者只是在2点才开始的午餐前消磨时间。但这样的“大”场面,已足够把航飞的“仪式感”拉满,让人回忆起激光雷达测量本身满满的技术含量。
神奇“居家必备”
在坦桑尼亚的4个月,是充满琐碎日常的平凡的4个月,也是充满各种新奇体验,突破种种认知的4个月。
西瓜一般大的青木瓜
很少有人能想象军人和警察随行的外业航飞作业体验,这里有。很少有人能吃到西瓜般大的青木瓜,这里也有。这片神奇的非洲土地保持着缓慢而简单的生活节奏,也不时流露出最为质朴的善意。
坦桑尼亚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斯瓦希里语。但在远离旅游重镇的小城,会说英语的当地人并不太多。即便是服务于外国人、会说一些英语的司机与厨师,两方共同手舞足蹈的时刻也并不会少。
与当地司机的合影
但大家依然能理解彼此。从司机晒出的照片中,能够感受到他对子女的爱;从简陋的水泥地篮球场上,能感受到运动传递的快乐;从围观孩童的露牙微笑里,则能感受到一种独特的轻松之感。
当然,想家的时刻仍然会有。坦桑尼亚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比中国,小城的水电供应极不稳定,“一言不合”断水断电,时常让人措手不及。
在酒店查看数据情况
相比于能用预先购置桶装水解决的临时断水问题,突发断电要让人“头秃”的多。在屡次跑数据中断以至于反复重头再来的教训下,应急用发电机成为了在这里进行内业工作的“居家必备”良品。为了避免意外发生,一位当地小哥甚至成为了专属看顾,被委以一但断电就去喊酒店启用紧急电源的“重任”,颇为让人哭笑不得。
即便如此,在坦桑尼亚进行的此次铁路勘测总体仍是顺利的。回顾过去,这片土地曾留下众多前辈的建设足迹。在他们面对的千难万险面前,如今的种种,都只能算小case。
新老“友谊之路”
对于客户而言,这一次的工作可称得上颇具渊源。
50余年以前,我国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援助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组织、设计并建造了全长1860.5公里、贯通东非和中南非的交通大干线——坦赞铁路。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也曾深度参与其中。
这是新中国第一大援外工程。彼时,中国尚处于计划经济的经济体制模式下,支撑如此规模的成套项目需要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根据历史资料,五万余名中国铁路建设者曾为此在异国的峻岭付出多年青春。正是前辈的汗水,铸成了中非的“友谊之路”,更奠定了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
中非“友谊之路”
时至今日,几近半百之龄的坦赞铁路仍在运营之中。在其附近做勘测时,能看到牛羊悠闲地踱过铁轨,也能偶尔看到几班列车驰骋而过。据说,受变迁的时局影响,这条铁路的运营与维护在近年来受到种种限制,过往的荣光已难得见。但对于中国人来说,它的存在仍然是中国对外援助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事实上,此次勘测的待建铁路——中央线标准轨距铁路,也将成为一条新的“友谊之路”。尽管在具体路线规划上有所差异,这条铁路也将经过部分坦赞铁路驶过的路段,承担起交通动脉的职责。
新时代的铁路勘测作业
虽然未经考证,但上世纪60年代末进行的坦赞铁路勘测应是以塔尺及光学仪器为主。西方专家曾认为中方的500人规模队伍需花费5年以上时间方能完成任务,但实际的勘测时间仅2年。这2年,正是前辈用“顶风冒雨、餐风饮露”的艰苦日常磨出来的2年。
雨季的大片滩涂
就此来说,今日的测绘装备发展就更显得可贵。翱翔于天际的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让外业可以在临时搭出的塑料布矮棚里定点完成,也让坦桑尼亚猛烈雨季所留下的坑洼与滩涂仅仅是沿途的风景,而非要趟的堑坎。如今,不到10个人就可以在几个月里完成数百公里带状区域的勘测任务,不再需要几百人的庞大队伍,而作业的场景甚至能让当地人当做趣事围观。如果当年的前辈清楚知道这一切,想必比也会感慨科技进步的蓬勃之力。
本次项目工作内容为坦桑尼亚新建中央线标准轨距铁路前期勘察测绘,需采集沿249km中心线左右各1000m范围内的点云数据以及影像数据。
原始点云
彩色点云
正射影像
利用X-C固定翼垂起无人机搭载AS1300HL机载激光雷达测量系统配合华测自主研发的点云处理软件,作业人员累计操控飞行90余架次,飞行面积700多平方公里,短时间内获取海量点云,并快速完成了点云坐标转换、去噪抽稀、滤波分类等一系列后处理工作。成果满足1:1000地形测量要求,影像数据GSD优于10cm,点云密度每平方米大于10个,雷达测量高程精度满足5cm要求。
地面点云
地形图
联想50余年以前的坦赞铁路勘测,本次项目充分证明了激光雷达在进行大范围地形图测绘工作时,相较于传统测量方式的效率、精度及便捷性优势。随着LIDAR技术在行业中应用的普及,相信未来的测绘工作将进一步走向智能。
· E N D ·
戳 收藏 赞 在看,随华测游历世界的广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