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衣有食就当知足」,所以我不要奋斗吗? | 微读问答
提问
大源
「有衣有食就当知足」该如何理解?是不是要基督徒不要奋斗,社会只留给非信徒建设,时代发展基督徒也不参与了?
回答
赵擎寰
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工作于世界宣明会。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深入思索,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有所得。
首先,如何在上下文的脉络中理解「有衣有食就当知足」?
这句话出自《提摩太前书》6:8,但它不是孤立的,而是从属于6章3-10节:
第3节提出有一些「传道人」传的是「异教」,「不服从我们主耶稣基督纯正的话与那合乎敬虔的道理」;
4、5节罗列这种人的表现(「自高自大,一无所知,专好问难,争辩言词」)和危害(「嫉妒、纷争、毁谤、妄疑,并那坏了心术、失丧真理之人的争竞」),并点出他们的动机(「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
6-8节针对这个动机,从正面教导「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
9-10节则从反面警诫「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
在这样的文意脉络理解下,很明显可以看到,第8节「有衣有食,就当知足」是第6节「敬虔加上知足」的一部分。必须与「敬虔」连在一起来理解,这个「知足」才是完整的。并且这是与第5节所揭露的假传道人「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做对比,提出「敬虔加上知足」已经是基督徒的利益。
因此,这处经文的目的,并不是教导基督徒只能满足于「有衣有食」的生活(如何理解基督徒对物质生活应有的态度,稍后详述),而是警诫基督徒不要在敬虔中掺杂谋利的想法,以免被错误教导迷惑,因贪财的念头就「沉在败坏和灭亡中」。
我们将上下文范围再扩大一些,看到6:11-19。这部分其实是从3-10节的内容自然延伸下来的:
前面警诫不要落入假教导的陷阱,11-16节就进而讲「你这属神的人要逃避这些事」,以及要追求的品格(「公义、敬虔、信心、爱心、忍耐、温柔」),和这样做的目的(「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直到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显现」)。这是将前面的教导升华到永恒与末世的视角,放在更大的蓝图中,以此给提摩太劝勉。
接着,17-19节又落回生活化的教导,告诉提摩太:对生活已经富足的人,要教导他们当有什么样的心志和品行。这种结构是保罗书信中常有的:很神学、很宏大的教导,总是与关注生活中「如何做」的教导穿插与结合。
这样,我们从上下文的脉络中,理解「有衣有食就当知足」这句话的背景和它所从属的主题教导,进而更清楚其落脚点与适用情境是什么。
那么, 对待物质财富,基督徒合宜的态度是怎样的?
虽然「有衣有食就当知足」并非指基督徒的物质生活只能限于衣食,但这节经文(及其上下文)仍然透露出很清晰的一点,就是基督徒对待物质财富应当「知足」,而非无止境地追逐。后面的17-19节是更清晰和详细的的教导,包含了基督徒财富观的几个基本原则:
❶ 不以钱财为倚靠:「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无定的钱财;只要倚靠那厚赐百物给我们享受的神。」
❷ 要为善事多花钱:「又要嘱咐他们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舍,乐意供给人。」
❸ 永生才是真正重要的事:「为自己积成美好的根基,预备将来,叫他们持定那真正的生命。」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保罗并不认为基督徒必须恪守清贫,把物质需求限制到仅仅「有衣有食」的最低程度,因为神也「厚赐百物给我们享受」。靠勤劳与诚实的手段致富的人,在物质生活上有适度的享受,并为此感恩,并不是什么不好的、出格的事情。
但这几节经文教导的对象,是「今世富足的人」,因此不是物质财富观的全部。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如何看待贫穷。
新约圣经中,很少直接教导穷人该如何做的经文,更多的是教导信徒当如何对待穷人(特别是贫穷的弟兄姐妹):要存怜悯的心(约一3:17),以及尊重他们的人格,不因贫穷而轻视他们(雅2:1-7)。
在这样的教导背后,是新约的一个明显态度:重视与恩待穷人。比如:
《路加福音》中,主的第一次公开讲道,就是在拿撒勒的会堂,宣读《以赛亚书》61:1-2,将贫穷的人、被掳的人、瞎眼的人、受压制的人视作福音优先的宣讲对象和受益者;
在《路加福音》14章15-24节天国筵席的比喻中,那些以田地、牛羊为念的富人拒绝天国邀请,于是主人就请来那些「贫穷的、残废的、瞎眼的、瘸腿的」;
《雅各书》2:5也说:「神岂不是拣选了世上的贫穷人,叫他们在信上富足,并承受他所应许给那些爱他之人的国吗?」这呼应《路加福音》6:20主所说:「你们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神的国是你们的。」
我们需注意这些经文有个前提,是贫穷人与富人一样都是蒙拣选信主才能承受神国的;并且贫穷本身并不是美德,人也不能「因贫称义」。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就是耶稣不轻看——甚至应该说尤其重视——包括穷人在内的那些弱势群体(穷人、残疾人、患大麻风被隔离的人、孤儿寡妇、被道德污名化的人如妓女和税吏等等),总是愿意优先满足他们的需求,也在恰当的时候使用他们为福音的先锋。
可以说,耶稣不仅是怜悯穷人,更是将他们的羞辱变为荣耀,为他们带来自由与更新的生命。这样的榜样在初代教会得到延续,并成为普世教会的宝贵遗产之一。
我们在物质财富上要有知足的心态,这是否这意味着基督徒在工作(如果不是教会圣工)当中不需要奋斗?进一步说,是否社会建设与发展和基督徒不相关?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
❶ 我们工作是为什么?
❷ 基督徒在俗世中的角色是什么?
可能对于大多数人(包括大多数基督徒)来说,工作的首要目的是养家糊口。因此如果接受「有衣有食,就当知足」的观念,那么只要工作收入能够满足这一需求,似乎一个顺理成章的推论就是不应该奋斗以获取更高收入了。但前文已经说过,这节经文并不能断章取义地理解;在此之外,我们对工作的理解也应依据圣经来更新。
工作变成一种养家糊口的劳苦,这是始祖犯罪招致惩罚的一部分(创3:17-19);但这并不是工作的开始。在亚当、夏娃被造之初、尚未堕落时,神已经给他们一个工作:在伊甸园中「修理,看守」(创2:15),这是人被造时领受「治理这地」(创1:28)的使命与权柄的体现。
「治理这地」的呼召,是一切正当、合理的职业本源。人的堕落并没有取消这个任务,只是让它变得更加复杂:在人类并未堕落、受造之物还未服在虚空之下时,这是一个从「好」变得「更好」的任务;但在死亡与败坏辖制世界之后,要完成这个任务,首先要将人和世界从败坏中恢复过来。
这个修复的工作,耶稣基督已经完成第一步,修复了我们与神之间原本破裂的关系,让我们成为有「圣灵初结果子」的人;然而人与人之间、人与其他受造物之间,以及人在自己里面的破裂,仍然需要得到修复。我们是世上的盐,是世上的光(太5:13-16),是使人和睦的人(太5:9)。这做盐做光、缔造和平的使命,往往就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实现。
因此,工作从根本上是在履行神所委派的治理使命。基督徒虽然在主里恢复荣耀的身份,但在世上仍被败坏世界的规则辖制(参罗8:21-23),我们的工作也还有劳苦重担。但是因为永恒中的身份已经不同,我们也理当有不同的心态来看待工作,就是保罗所说「无论作什么,都要从心里作,像是给主作的,不是给人作的」(西3:23)。
此外,神并不禁止我们从工作中获得超过基本需求的收入、更高的地位与名望。如:
《箴言》17:2「仆人办事聪明,必管辖贻羞之子,又在众子中同分产业」。
《箴言》31章称赞那位劳碌的家庭主妇:「愿她享受操作所得的,愿她的工作,在城门口荣耀她。」
这些都明白表达卓越的工作是配得称赞和奖赏的。
因此,基督徒绝非不需要在工作中奋斗;我们反而是更加奋斗,但不是为自己无限制地增加财富,而是从心里给主作,为得永恒中的奖赏。同时,若神在我们的卓越奋斗上赐下更多物质收入,那么一方面我们自己可以得饱足而感恩,另一方面也更有能力支持圣工(不论是供应传道人、宣教还是慈善)。
总之,基督徒的心固然是在天上,眼光固然是盯着永恒,但并不意味着将今生的世界当作虚无。因为这个世界虽然败坏,但一切被造物仍是「借着他(基督)造的,又是为他造的」(西1:16),不应被轻看。我们反而应为着主的缘故,承担起修复与治理世界的使命。基督徒不追求避世隐居,而是社会的建设者,可以(甚至应该)以效法基督的态度和言行,努力使社会发展向着真理归正。
以上是关于这个问题的三点思考。最后,我想就自己对中国教会内外部环境的观察,结合这个题目说一些「多余的话」。
第一,警惕「成功神学」。
中国社会正处在剧烈转型的历史时期,贫富分化加剧,阶层日益固化,不同阶层的人开始形成各自的利益诉求,整个社会的价值观逐渐失去正面的底线共识。当老一辈的人还没有走出上世纪中期「越穷越纯洁」、「越穷越革命」的极端思维影响时,更多人已经在拥抱以逐利为唯一价值的、彻底的实用主义价值观。对于摆脱了底层匮乏生活,同时继续向上流动无望的大多数人,「仇富」与「嫌贫」这两种看似对立的观念,如同硬币的两面一样合而为一。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中国的教会亦不能遗世独立,「越穷越属灵」与成功神学这两种截然相反(但都错误)的观念,在同时冲击着教会。但是相比之下,我以为还是成功神学更需要警惕,这是基于几点原因:
❶ 成功神学影响的人群是跨越阶级的,因为发财、成功的欲望不论贫富,各个阶层都有;
❷ 成功神学的错误是系统性、根基性的,将信徒的心思意念从天上拉回地上,从永恒拉回虚空;
❸ 成功神学不仅仅是一个理论、一种神学观念,它更是一门生意,是许多人和机构进行专业包装、宣传与营销的「商品」,是《提摩太前书》6:5节「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在今天的泛滥。
第二,谨慎看待教会的「中产阶级化」。
这是新兴城市教会当中的一种趋势,即教会的主流价值观向中产阶级靠拢(这并不需要会众或牧者的收入达到中产阶级水平),表现为对有秩序的生活、保守的政治与道德观念以及「家庭价值」的高度甚至过度强调。
这些价值观本身包含符合真理的元素,有些对于中国社会唯利是图的趋势也不无「纠偏」作用。但这些一旦成为标尺,成为基督徒身份认同的框架,就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基督的中心地位。
根本来说,中产阶级化来自对基督徒社会使命的误解,以为将这种精致、体面、有教养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与价值观推广开来,让社会主流也「中产化」,就是基督徒贡献于社会发展的正确打开方式。
讽刺的是,耶稣的生活样式几乎是这一切的反面:
他的生活漂泊不定,「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
他挑战当时的政治与道德权威,斥责律法师,却表扬悔改的税吏与妓女;
他不仅没有建立自己的家庭,而且还要门徒撇下「弟兄、姐妹、父母、儿女」(可10:29)来跟从他。
这不是说耶稣反对生活秩序、反对政治与道德上的持守准则、反对家庭的价值,而是他的道超越这一切。这一切必须服从在他的道之下,才是合乎真理的。我们一旦高举这些超过高举「神的活泼长存的道」(彼前1:23),就丧失基督里面的丰富,也丧失「向什么人,就作什么人」的见证福音的能力。
基督的福音要修复人与上帝、人与人、人与其他受造物以及人与自己的关系,但不是用谋求表面和谐、做社会稳定剂的方式,而是挑战一切不合真理的观念、结构、文化、制度,并用十字架的道来更新这一切。中产阶级化的教会,恐怕会因丧失这种挑战与更新的力量,而像那不冷不热的水一样被基督吐出去,这是值得深深警醒的。
要点回顾
从上下文来看,「有衣有食,就当知足」主要是警诫基督徒不要在敬虔中掺杂谋利的想法,以免「沉在败坏和灭亡中」。
基督徒对待物质财富应当「知足」:不必恪守清贫,但也不是无止境地追逐财富,而是感谢领受神的厚赐。同时应当效法主耶稣,重视与恩待穷人。
基督徒在工作中奋斗,是回应神的呼召,「从心里给主作」;并且以效法基督的态度和言行,努力使社会发展向着真理归正。
由此问题延伸,我们应当始终以基督为中心,警惕「成功神学」,并谨慎看待教会的「中产阶级化」。
微读问答
给你关心的圣经问题一个透彻的回答。
你可能还喜欢
问题征集
「微读问答」栏目向各位读者征集问题!
只要是你关心的圣经问题,都可以写留言告诉我们。
凡是留言的问题,都有机会在今后的栏目中,得到特邀圣经学者的回答。
快将你的困惑分享出来吧!
👇 戳「阅读原文」下载微读圣经最新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