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0年10月12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如何理解「不要把珍珠丢在猪前」? | 微读问答

莱尔 微读圣经 2020-10-11

提问

刘成九

《马太福音》7:6「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恐怕它践踏了珍珠,转过来咬你们。」为什么要插在登山宝训里?

回答

J. C. 莱尔

英国19世纪杰出的福音派传道人、基督教作家,曾任英国国教利物浦主教,著有《圣洁》、《18世纪英国复兴领袖传》、《四福音释经默想》、《与神同行》等书。

*以下回答摘自《〈马太福音〉释经默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P59-62


1

 不可论断,凡事察验


这段经文的第一部分(),是我们必须小心,不要强解超过其正确含义的一处圣经经文。它经常遭到真信仰之敌的滥用和错用。我们可能强解圣经话语,致使它们流出来的不是解药,而是毒药。


❶ 我们主的意思不是说,在任何情形下,对别人的举止和看法作出负面判断,都是错的。我们应当心意坚定,「凡事察验」(帖前5:21 ),要「试验那些灵」(约一4:1)。


❷ 他也不是说,我们自己还没有变得完全无过,就责备他人的罪和过错,这样是错的。这样的解释会与圣经其他部分相矛盾,会让谴责错误和虚假教训变得不可能,会拦阻一个人尝试尽牧师或法官的职分。若是这样,世界就会被「交在恶人手中」(伯9:24),异端就要兴盛,犯罪就要横行。


我们的主想要谴责的,是一种吹毛求疵和专门挑错的灵。为着琐碎的过错和无关要紧的事就快快责备别人,作急躁鲁莽的论断,容易把我们邻舍的错误和软弱放大,使之显得异乎寻常地恶劣——这就是我们的主所要禁止的。


这在法利赛人当中很常见。从他们那时候一直到现在,这一直都很常见。我们所有人都必须警惕提防。对别人,我们必须「凡事相信」,「凡事盼望」,要慢慢地找别人的错处。这是基督徒的爱(林前13:7)。


2

 静默有时,言语有时


这段经文包含的第二个教训(),就是对于谈论信仰问题的人我们要作慎重判断。坚守本位,合乎时宜的每一件事都是好的。我们的热心,应当与慎重考虑时间、地点和人物相调和。所罗门说:「不要责备亵慢人,恐怕他恨你。」(箴9:8)


在属灵的事情上,随便向每一个人敞开我们的思想,这样做并不智慧。有很多人因着性情暴怒,或公然放荡的习惯,完全不能看重福音的事情。如果你尝试向他们的灵魂行善,他们基至会立刻勃然大怒,陷入更过分的罪中。向这样的人提基督的名,真的就是「把珍珠丢在猪前」。这不能造就他们,反倒给他们造成伤害。这可能激发他们一切的败坏,让他们非常生气。简而言之,他们就像哥林多的犹太人(徒18 6),或者就像拿八,圣经这样写道:「他性情凶暴,无人敢与他说话。」(撒上25:17)


这是一个特别难以按正确方式应用的教训。要正确应用需要极大的智慧。我们大部分人更有可能错在过分谨慎,而不是过分火热。我们通常更容易想起「静默有时」,而不是「言语有时」(传3:7)。然而这教训应在我们所有人心里激起自省的精神:


  • 我们自己难道从来没有因脾气乖张、急躁易怒,而阻止朋友向我们提出好建议?

  • 我们难道从来没有因自己的骄傲和不耐烦地藐视意见,迫使别人沉默,什么话也不说?

  • 我们难道从来没有反对过善意给我们提意见的人,用暴力和激怒使他们沉默?


哎呀!我们大可以惧怕,因为在这件事上我们已经犯错。


3

 祷告的本分


这段经文包含的最后一个教训(),就是祷告的本分,对祷告的极多鼓励。这个教训和之前一个教训之间有一种美好的联系。我们想知道什么时候「静默」,什么时候「言语」,什么时候拿出「圣」物,拿出我们的「珍珠」吗?那我们必须祷告。


这显然是主耶稣非常重视的话题。他使用的说法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他用了三个不同的词表达祷告的意思:祈求、寻找、叩门。他向祷告的人发出最广阔、最丰富的应许:「你们祈求,就给你们。」他使用地上父母广为人知的做法进行论证,举例说明上帝愿意听我们的祷告。他们按本性是「不好的」和自私的,却不忽视儿女肉身的需要门。一位慈爱怜悯的上帝,更是愿意聆听按恩典做他儿女之人的呼求。


让我们特别留心我们主论祷告的这番话。也许他说的话,很少有像这段一样广为人知,常被引述。最贫穷、最无学问的人都能告诉你:「如果我们不寻找,我们就找不到。」但如果我们不用这句话,仅仅知道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不好好运用的知识,只会在末日加重我们的定罪。


我们对这祈求、寻找和叩门有任何认识吗?我们为什么不这样行?一个人要是真愿意祷告,就没有什么事情像祷告一样简单明了。令人难过的是,没有什么事情,是人如此迟缓去做的:他们会使用许多宗教形式,遵守多种礼仪,行许多正确的事,最后才做此事。然而没有这件事,无人能够得救。


我们真的祷告吗?如果没有,除非悔改,否则我们最终必要在上帝面前没有借口。我们不行我们没有可能做到的事,不知道我们没有可能知道的事——都不至于因此而被定罪。但我们要发现,我们失丧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们从来不祈求,好使我们可以得救。


我们真的祷告吗?那么让我们继续祷告,不要灰心。这工作不是枉然的,它不是无用的,它要在许多日子之后结出果子。这句话从来没有失效过:「凡祈求的,就得着。」



小编的补充


以上是莱尔主教的分享,主要指明《马太福音》7:6和紧邻的上下文的联系:要有「何时说,何时不说」的智慧,我们需要时常祷告,这是神儿女的权柄。


这与整段「登山宝训」()有何联系呢?巴刻(James I. Packer)在《认识神》里,指出「登山宝训」整个的基础,是耶稣基督的牺牲使我们得着儿女的名分。其中关于基督徒品格(如)、祷告(如)、信心生活(如)的教导,都跟「天父与儿女」的关系紧密相联。(参《登山宝训:有人看它太严厉,有人却读出满满的慈爱》)


因此,在「何时开口传福音」这样的事情上,我们也要时刻记得自己神儿女的身份,积极向天父祈求。神必照他所应许的,赐我们「何时说、如何说」的智慧。


要点回顾

  • 在《马太福音》7:1-5,主谴责一种吹毛求疵和专门挑错的灵。我们应当凡事察验,责备罪恶,但不可论断。

  • 7:6教导我们,对于谈论信仰问题的人要作慎重判断。但在具体应用时,我们更有可能过分谨慎,而不是过分火热。

  • 7:7-11教导我们尽到祷告的本分。想知道何时「静默」,何时「言语」,我们必须祷告。神向祷告的人发出最广阔、最丰富的应许。不祷告的人需要悔改。


微读问答


给你关心的圣经问题一个透彻的回答。


你可能还喜欢

如何看待起初热心服侍、后来离弃神的牧者? | 微读问答

为什么说很多人搞错了禁食的重点? | 微读问答

微读圣经发布新版本!研读经文更便捷


问题征集

「微读问答」栏目向各位读者征集问题!

只要是你关心的圣经问题,都可以写留言告诉我们。

凡是留言的问题,都有机会在今后的栏目中,得到特邀圣经学者的回答。

快将你的困惑分享出来吧!


👇 戳「阅读原文」下载微读圣经最新版APP~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