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虚拟空间:对话史莱姆引擎 艺术汇 | 展评

金舜华 798艺术 2020-09-11

文 金舜华 图 史莱姆引擎


海洋百人艺术大展

史莱姆引擎当代艺术空间 / 互联网

2019/1/1 - 无限



互联网时代,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在同一空间被构造起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消费、出门打车,甚至我们可以随时访问艺术家的主页看到原本处于美术馆中的艺术品。另一方面,艺术的消费者、大众也随时在创作图像,从论坛博客时代开始开辟了一系列面向公众的个人空间,在其中每个人展现着一种“公共”的面貌,暴露着私人生活。在Boris Groys看来,互联网的出现完成了上世纪先锋派的努力,彻底打破了代表俗世的公众和代表某种神圣力量的艺术创造者的壁垒。在通讯革命中,互联网完成了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混淆和链接,也冲击着展览的方式。2017年成立的“史莱姆引擎”(Slime Engine)就是一个线上的虚拟艺术空间,无限展期、24小时开放。

 


今年,他们策划了一个新的项目“海洋百人艺术大展”,打开界面,在日出日落中,蔚蓝色的海洋一望无际,按下shift键,玩家就开始冲浪了,突然撞到的漂浮障碍物原来是展品。孤身一人在空灵的音乐中飘荡,寻宝似的或是漫无目的的探索,远处有场派对等着你,来满足宅在家中的躁动青年。银幕闪烁,却又有点寂寞。史莱姆引擎的线上展览,是一件作品,也是一场游戏体验,就像其成员的角色是艺术家、策展人、游戏师等等。也许对他们而言,身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作品能好玩、酷炫,甩掉理论外加的、令人厌烦的包袱。

  


艺术汇:这是你们第几个项目了? 

史莱姆:12个了。

 


艺术汇:每次项目的主题是你们定的还是和艺术家共同策划的?

史莱姆:是我们定的主题。

 


艺术汇:在其他访谈中,你们说受到去年OCAT展览”疆域“的启发,而想做”海洋“这个展览。“疆域”有很强的政治内涵,而海洋却具有包容性,就像史莱姆这个角色,可以不停地变形,没有尽头。可能我想的比较多,但“海洋”对你们来说有什么样的内涵呢?

史莱姆:我觉得你想太多了,首先是我们喜欢,艺术家对大海内涵会有不同认知,我不希望去把这样一个开放性的空间,这样一个比较超前的展览早早定义为一种政治企图、一种批判性的展览。我们生活在可以熟练运用各种空间的时代,海洋的3d空间使用起来信手拈来。这就是很简单的我们区别于之前几代人对展览空间的看法,我觉得不用想的那么复杂需要内涵什么的,这样太老气了。


艺术汇:你们觉得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各自有什么优势和不足?

史莱姆:我觉得没什么区别吧?硬要说的话可能就是物理区别?

 


艺术汇:我能感觉到整个空间建模和游戏比较相似,和艺术家交流的时候有没有困难或技术上的难题,你们怎么挑选艺术家呢?会不会比较倾向于和新媒体艺术家、摄影师合作,方便作品展示?

史莱姆:游戏电影本身就是伴随我们成长过程中越来越成熟,同时也是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使用游戏与电影的场景完全是由于这个时代决定的,技术上难题肯定有很多。如果说倾向的话,挑选艺术家时候,我们就会去寻找这两年比较活跃的年轻艺术家进行合作,如果你玩过海洋,应该就会了解我们其实是很开放的,各种媒介都有。



艺术汇:你们是由于画廊、美术馆的一些机制的限制而想到自己做一个虚拟空间。你们是如何看待互联网发展对当代艺术体制的影响的?

史莱姆:我们从未把自己归于体制内。



艺术汇:手机已经成为了人的器官,很多人会从批判的视角看待这一点,谈起诸如“光晕”之类的理论,虚拟世界的图像会不会真实?你们是怎么看待虚拟和真实之间的关系的?

史莱姆:不明白在批判什么,批判的人自戳双目不用看图像和手机好了,本身虚拟和真实没有很明显的间隔了吧。


艺术汇:能谈一谈互联网对日常生活影响吗?

史莱姆:方方面面都是影响,我们这个对话不就产生在互联网上吗。


崔灿灿:隋建国的这十年就是一场持续的实验 | 艺术汇 专访

张培力…既然如此… | 艺术汇 展评

何岸:滴水之城 | 艺术汇 展评
关于“自恋”——汤大尧对话丛丛  | 艺术汇 展评

谢其:氤氲的感知 | 艺术汇 专访

黄朔菲:关系的制造 | 艺术汇 展评

卢迎华对话马可·斯科蒂尼 | 艺术汇 展评


2019“北京艺术地图”第一期发布

免费赠阅

info@798art.or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