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坦:我无法解释人对植物的迷恋 | 艺术汇 访谈
在扉美术馆举办的展览《农、林之路 竹、丝之岗》是由艺术家徐坦发起的一个关于“社区种植”的研究及实践项目。该项目延续了艺术家近年来以“社会植物学”为主题的研究及工作方式,以扉美术馆所在的竹丝岗社区为基地,通过邀请包括植物学专业人士、社区居民、志愿者等在内的不同领域、背景的参与者,以植物为媒介深入社区实践,在共同合作中对人、植物、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
艺术汇:此次在扉美术馆举办的展览《农、林之路 竹、丝之岗》与你近年来持续进行的“社会植物学”项目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徐坦(项目发起人):去年春天,扉美术馆邀请我做一个个展,计划让我在这个展览中延续社会研究和实践的工作,继续做与持续了6年的项目“社会植物学”相似的工作。
“社会植物学”主要涉及三个方向的工作:(1)农业耕作中的人与植物世界的关系(2)城市(乡)规划和建设中人和植物的关系(3)城市社区居民自发种植。
这些研究重点在于,对这些问题方面的社会意识的研究。计划中的这次展览所涉及的“社区种植”项目就是“社会植物学”中的第三个方向。由于这个名为竹丝岗的社区地处农林路,所以展览就以《农、林之路 竹、丝之岗》命名。
艺术汇:这个项目的小组成员包括来自大学不同专业的学者,有意参与社区活动以及长期从事都市天台或小块地种植实践的人士,等等。参与者的构成可谓十分多元,而展览也更像是一个集体创作的呈现?
徐坦:近年来,我开始做一些把个人项目转化为合作项目的尝试。2017年深圳城市双年展组委会邀请我做一个项目,他们提供给我一个空间,由我来使用,后来我就把它变成三个年轻人为主的机构的一个合作项目。而这次竹丝岗的项目是从2018年上半年开始的,我想持续进行这种实践,把个展变成一个集体项目。我们当今艺术行业的主流是指认艺术家个人名声的,这是资本时代的普遍特征,而在艺术领域中则比其它行业更加极端化。我想做一点点改变,把机构邀请我做个展的机会变为一种合作模式,稀释和淡化艺术家对名声的追逐和保护。另外,这个工作涉及到社区民众以及众多志愿者,还有实习的高校学生,正好也符合扉美术馆的工作方向,就是说在艺术和美学活动中,与更多有可能参与进来的人一起工作。项目开启半年后我渐渐明确了这个展览不仅仅是把个展转换成合作展,同时参加这个展览的合作者也不是职业艺术家,而是社区居民或是从事其它学科的人士,我觉得这是这条发展线索的必然结果。
《从街道外到阳台里——植物工作小组手记》
这个项目的结构分为三个部分,除了我之外,很重要的是项目展开后的参与者,比如社区中的居民和自愿者,他们提供了项目基础性的内容,另外就是其它学科的合作者,比如有一位华南农业大学的李自若老师,她在植物/种植方面具有很强的思考和表达力,并且很有研究和实践的经验。另外一个合作群体就是执行团队,他们是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广州美院以及其它院校的学生和毕业生,他们全部是兼具执行人和非艺术家两种身份。项目就是通过这样一个结构得以实现的。
艺术汇:这样看来,你作为项目的发起人把行动权更多地让渡给了参与者?
徐坦:这个项目对我来讲是一个实践,也是一个挑战。我作为一个艺术家,和团队一起出去做采访,把受访者的想法带回来之后,如何将其变为一个面向社会的展示,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我不会掌控所有的发言权,这个过程中志愿者有很多想法,我尝试着鼓励他们。我如果稍有不慎打击了他们的想法,情况就会有所不同。重要的是志愿者的想法改变了作品发展的路线,我也不知道未来会出现什么情况。非专业艺术家会在这个过程中呈现另外一种美学,很接地气,如果用专业艺术的美学和逻辑概念去要求他们,结果可能会变得不伦不类。对我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让这些非专业艺术人士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按照他们的想法去实施。
我有意做了这种有挑战性的测试,这对共同工作是很重要的。另外,我问过美术馆的工作人员,和这些非专业艺术家工作的感受如何,他们说非常好,感觉是在做大家共同的事情。为这个项目而临时组建的团队成员们都非常辛勤,思想活跃。对我而言,对他们的尊重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我从与他人合作中所获得的经验。
艺术汇:项目实践的场所以扉美术馆所在的竹丝岗社区为基地,从之前的实践来看,你会不断地把阶段性的成果带到当初进行调查活动的现场,并强调这种在地性的发生,而此次的“社区种植”显然涉及到有关人、城市与自然关系的探讨,能否谈谈你的观察及思考?
徐坦:“社会植物学”作为“关键词实验室”框架内的项目,提供一个社会研究的公共平台,在这里做研究的人不是为个人工作,因为,为集中凸显个人成绩的工作恰恰是我不赞成的,首先任何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关注、思考、研究社会问题,对于任何在地性的发生都可以成为研究的内容。“社会植物学”研究包含我们人类与社会化的自然之间的关系,植物世界已经被人类改造了,之前的自然世界的历史已经终结了。具体涉及到竹丝岗的“社区种植”,我们发现,在非常狭窄的居住条件下,人们依旧会利用一点点空间进行种植。很多天台上的植物都是由退休老人连续多年栽种的。他们的孩子说,父母年龄大了,精力有限,这些绿色植物虽然品种不多,但它们所带来的自然的想象对父母的心理安慰是非常强大的,也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精神寄托。另外,我们也采访到一位中青年人士,他把种植看作是知识分子的身份及价值观的认同,一种内心镜像的反映,也和生命活动相关。还有一位青年管理人士在公司里推广种植,他非常迷恋植物与自身生命共同生长的过程。他们对种植表现出的这种迷恋背后的深层原因我至今无法用语言清晰地解释。
艺术汇:这样来看,之所以选择植物作为社会实践的切入点,是否正是因为看重植物与人之间所存在的这种深层联结?
徐坦:是的。我自己就有这种体会,我小时候生活在武汉,因为有哮喘,对植物花粉过敏,所以我会特别注意植物每天的变化,因为这会关系到我的身体反应,当然这只是原因之一。
艺术汇:以艺术家的身份进行这类社会研究会提供怎样不同的视角或价值?或者说,这种社会研究的“艺术性”体现在哪里?
徐坦:这几年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传统现代主义和早期当代艺术均强调艺术家的自我,通过主体视角对世界作出各式各样的表达。到了2005年之后,我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研究,决定把对主体的感知和意识关注,推至主体和他者之间共同的关系上去,测试艺术在这个角度的发生。比如,这次展览包括一个叫《新民众花园》的作品,去年在我们项目开启之后,美术馆和工作小组共创建了一个名为“民众花园”的项目,这个花园设立在社区街角的一片空地上,由志愿者、工作团队和居民共同建造。他们花了很多心血,也很有热情。但今年当我们准备深化这个项目时,花园却被相关部门铲平了,理由是预防登革热。种植八姐妹都表示非常遗憾、难以接受。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团队首先对种植者们(种植八姐妹、徐大叔)进行采访,以了解他们的内心状况,他们的看法,虽然这是习以为常的事件,对他们内心状况的真正了解是我认为的很重要的工作。
团队中的植物学专业的高校生对被铲平的物种做了研究。之后,我们在展览开始之前的展厅中开启了工作坊,邀请这些阿姨(八姐妹)和小学生,在植物学专业的团队成员指导下,共同用手工的方式制作那些花, 这也是一个教育项目, 孩子可以通过这个制作活动对植物学有更多学习机会。
我们还把一些采访文字素材变成了歌词。在采访中这些阿姨谈到,如果不让我们在外面做“民众花园”,那我们就让它在美术馆中再生和存在。我认为这就是艺术,这种心态远远超过我作为一个艺术家的想象。他者和主体的关系也正是在这当中体现出来。
艺术汇:相较于工作室的艺术生产方式,选择这种更具社会行动力及影响力的艺术实践方式是出于怎样的思考?
徐坦:这和我的哲学思考有关。现代主义强调建立主体意识,自我变得很重要,但我发现当主体性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构成这个主体的内容和素材实际上都是他者。比如当我想到我母亲的时候,头脑中充满我母亲的形象、行动,以及她与我的情感情景描述。“我的母亲”和我内心的母亲是一体的。自我是什么呢,自我可以离开这些图景吗?如果没有了世界的图景,那么自我也是不存在的。所以,我认为他者就是自我。如果关起门工作,也不关心这个社会,恰恰无法体现一个完整的自我。只是一种切断了整体意识的知觉活动方向,只要把关注方向朝向外部世界,整个世界都是作为个体的自我的本身,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愿意想的问题,但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在此只是简单解释。
文:王薇
图:扉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