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小康社会居然出自孔子
1979年12月6日,来华访问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向邓小平提出一个问题:“中国将来会是什么样?整个现代化的蓝图是如何构思的?”邓小平沉默了一会儿说:“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这是中央高层权威领导第一次提出“小康之家”的概念。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老百姓很劳苦,应该让他们稍得安宁。小康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出自西汉的《礼记•礼运》。在这里,“小康”是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指的是人民富裕安康的社会局面。
礼记是本什么书
《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先秦的儒家经典是《诗》 《书》 《礼》《乐》 《易》 《春秋》六经,《乐经》亡失,变为五经。《礼》分为三:《仪礼》 《周礼》《礼记》 。自从东汉学者郑玄分别做了注解之后,才有了“三礼”的名称。
《仪礼》记述的是冠、婚、丧、祭、饮、射、燕、聘、觐的具体仪式;《周礼》是通过记述三百多种职官的职务,从而展开对社会政治制度的记述和构想;而《礼记》的内容则侧重于阐明礼的作用和意义。“三礼”在我国制度、文化、思想史上,具有无比重要的地位。
《礼记》这部儒学杂编,内容庞杂,从这部书里可以看到儒家对社会与人生的一系列见解和态度。有“天下为公”的理想,有社会与人生的一系列见解和态度,有礼治的思想原则,有修身作人,总之,它是研究儒家思想的重要史料。
礼记中的大同与小康
《礼记·礼运》篇,其原文如下: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如何理解孔子的大同与小康社会
文章通过孔子与弟子问答的形式,描绘了一幅大同世界的理想蓝图,表达了作者对这样一个理想社会的神往态度。
孔子认为,“大同”是曾经存在的社会,它存在于三代圣王禹、汤、文、武、成王、周公时期。孔子认为,这是一个十分理想的社会状态,“大同”的“同”,郑玄注《礼记·礼运》曰:“同,犹和也,平也。”郑玄以“和”、“平”释“同”非常正确,“大同”社会正是人类之间“和”的理想状态。
孔子还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此处的“同”是苟同、无原则的趋同,与“和”有别,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同”与“和”的矛盾,它只是说明“同”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和”而已。
孔子的大同思想,追求的不是局部的和谐,而是整个社会的和谐,在这样的社会里,“圣道”大行,天下为公,社会管理者惟贤是举,选才任能;人与人之间平和相处,互相扶持;彼此没有争斗,各尽其力;社会上的每一个人生活都能够得到保障,而且物尽其用,人人各尽所能,盗贼不作,夜不闭户.很显然,没有“和”,就没有这一切,人与人之间就不能相互扶持,就没有人人各得其所,就没有社会风气的井然有序.可以说,人人都希望生活在这样的和谐社会里。
“大同”这是孔子的最高理想,但是,一时尚难达到,所以,孔子的现实目标是:“小康”,进而达到“大同”。
晋代的陶渊明曾经虚构了一个世外桃园,他描述道:“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陶渊明理想中的和谐社会。从孔子到陶渊明,再到孙中山,伟大的中国人一直没有停止前进探索的步伐。
※下拉屏幕参与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