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黑泥:是什么样的情结让三位吴江作者不约而同写了它?

2018-03-26 伟虎 翠珍 家荣 吴江通

“吴江通”连续两年勇夺全国冠、亚军。

您的关注,我的动力!


前言

吴江通微信号开办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厚爱,投稿平台上来稿不断,题材各式各样。可是进入2018年,吴江通编辑部先后收到了同一题材的来稿,三位作者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工作不同,是什么样的情结让他们不约而同都写了它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推荐这三位作者的文章,看看他们笔下的黑泥。没错,是黑泥!没有点年纪的人是不知道黑泥的,不过不要紧,看了这三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黑泥


01


铳黑泥

周伟虎



远离了白天的尘嚣,入夜后的宁静,让我有了翻翻书的念头。随手从书橱里拿了一本,是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赵翼的《檐曝杂记》。如同今天记日记,日暮孤馆、一灯如豆,赵翼将自己宦海沉浮的经历、踽踽独行的游历及读书笔记等整理成册。因其史实较为可靠,故而常被后人引述。不知何故,书中夹了个旧日书签,一看却是《卷四•河底古木灰》,其曰:“岁丙午,江南大旱。余乡河港皆赤裂百余日,居民多赴烟城濠中掘黑泥,和麸作饼。相传此城本沈法兴聚粮处,年久化为泥也。乡人以各河底皆有黑泥,亦掘之。至五、六尺许,辄得泥如石炭者,然不可食,以作薪火,乃终日不熄……”意谓:清乾隆年间大旱,其家乡常州武进的河道干涸裂开,露出了黑泥,不能吃,但能当燃料。这不禁让我记起儿时,老家常铳黑泥当柴烧的往事。


农村灶头


我自幼体弱多病,兄妹四人唯我不用下田劳动,早早担起了一家的“伙头军”。人没灶头高,脚下垫个小凳;柴柸没了,自个儿想办法。轧完稻的稻柴,轧下来的柴心要绞成柴龙养蚕,柴壳方可入灶;剪下来的桑梗稍粗直的,都编制成了鸡鸭兔棚的棚门及窝顶,余下的边角料方可作柴烧。那时可作烧的柴实在少得可怜,我只能与小伙伴们,去寻枯死的树枝、桑树根。记得在七八岁时,人们发现不远处的长漾里,有黑泥(又叫灰白霜)可当柴烧。于是,小队里每家都轮番划着队里的唯一的水泥船,去长漾铳黑泥。


长漾


铳黑泥仅靠自家劳力不行,须得几个有经验男客佬。哪家要铳黑泥,先得看好不刮风不下雨的日脚;叫人相帮,还得看你家在队里的人缘。定下日脚后,隔日就得准备好饭菜,除了梅干菜或菜梗、萝卜烧肉外,还会杀只把鸡,土豆红烧鸡块、咸菜炒时件、粉丝血汤等,鸡的每一宝都被用到了极致,妈则半夜就要起来烧饭的。天还没亮,爸就叫来相帮的来家吃饱饭,然后再用棉衣或棉被焐好中饭,放在水泥船的船头舱里,将铸铁盖盖紧保温。最要命的是,明明妈在半夜就起来烧饭,炖在饭锅头上的菜,飘出的香味馋得我们口水直流,但我们必须装睡,不动。只等到相帮的人吃完开了船,我们才假惺惺地起来,故作惊讶。而那些相帮的总会留下点饭和肉汤,或是肉汤里的油豆腐屑粒。趁妈还没反应过来,我们兄妹说时迟那时快,一个箭步冲向吃饭台子,抢着剩下的饭菜狼吞虎咽一番,连碗都舔得干干净净……


铳黑泥的水泥船


铳黑泥的船若能在天黑前回来,那是最大的安慰。男客佬们几乎用性命换来了一船的黑泥,东家自然少不了有几个手榴弹(二两半的粮食白酒)的酒肉招待。而妈则带着我们兄妹,把这一方方黑泥用箩筐抬到廊屋里,再用尼龙纸盖好,待天好拿到稻场上晒干,便可以烧了。也曾因贪玩而忘了稻场上晒着黑泥,结果被雨水冲得一塌糊涂,一顿笤帚或桑梗毒打后,方才长了记性。最难耐的是,还没等我们抬好黑泥,男客佬“吃饱喝足”后,已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家了,饥饿辘辘的我们,一见相帮的人离开,就顾得手有多脏多黑,也不分青红皂白,一咕噜就把台子上剩下的饭菜一扫而光……


宜居长漾


为铳这长漾黑泥,经常有人淹死。有因铳黑泥时,站在同一船沿边的俩男客佬用力不均而落水淹死的,有因黑泥载得太满而翻船淹死的,也有因铳黑泥起争端而被打死伤的。铳黑泥的好景不长,两三年后,长漾里的黑泥就被掘光了,烧饭又回到了拾硬柴的时代。好在没多久我就转学到了镇上,寄宿使我这“伙头军”一职自然得免。直到“书包翻身”,我也没见过长漾是啥样子,也再没听说过哪里还有黑泥可铳了,更不再有因铳黑泥而淹死人了。



02


想起黑泥

柳翠珍



农村自从通了电、又有了液化气,烧饭炒菜等渐渐地都用上电和液化气完成。如烧饭有电饭煲,蒸锅;炒菜有燃气灶,电磁灶,电暖锅等,每户人家还在厨房里装上了油烟机。烧饭炒菜方便、快捷。


可是四五十年前,农村人为烧饭炒菜缺少燃料而发愁呢!


稻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通电的不多,也没有现在品种繁多的生活电器,烧饭炒菜烧开水基本上是用稻草作燃料在土灶上烧,如遇上连续阴雨天,因没有空余房屋堆放稻草,堆在露天的稻柴堆上难免会淋上点雨,在烧饭炒菜时稍有点湿的稻柴添到灶堂里,火一时就难点着,先是一股股浓烟冒出来,熏得人直淌眼泪;而风干日燥时,太干稻柴放到灶膛里,那个火苗就会“烘”的一下窜得老高。记得有一次烧饭,我在向灶堂里添稻柴时,还被灶堂里窜出的火焰,烧着了眉毛和头发,脸也被火烤得非常的疼痛。烧一顿饭,浑身沾满了灰尘。脸上淌着泪水和着汗水,弄得“满脸尘灰烟火色”。


灶膛烧火


那时,我们农村人非常羡慕居民户口的“街上人”,羡慕他们有煤球券可以购买“白市价”煤球烧。那时,煤球券、豆腐券、粮票等,只有市镇户口的“街上人”才能得到供应,而农村人是没有的。因为烧煤炉比钻在灶口在灶堂里烧稻柴要干净和省事得多。


煤球


自从种了“双季稻”后,水稻的生长期缩短。稻柴长得又细又矮小,就引起了稻柴短缺。一方面要将一部份稻柴用铡刀铡短了窖柴塘河泥发酵作肥料,另一方面要将清白干燥的稻柴挑选出来轧稻柴糠喂养猪,以及冬天作牛饲料用,乘下部分的稻柴才能分给社员,分到的那些稻柴已不能维持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于是,人们就四处割茅草,割野柴、挖油菜根来充当燃料。


罱河泥


后来,不知哪个村的村民在罱河泥时,罱到了黑色的硬泥块,经仔细观看,发现黑色的泥块里面有些没有腐烂的树叶、树枝之类的东西。村民感觉它有点象煤块,于是,把它运回家,将其晒干后,放到灶堂里试着烧,竟然能像煤炭般燃烧!这消息就一传十,十传百就一下子传开来了。对于正在为没柴烧忧愁的人们,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黑泥


于是,各生产队到铁匠铺定制了挖黑泥的专用工具,如九齿铁鎝,又长又大的黑泥叉,长柄铁锹等。铁匠们也日夜不停地赶制着这些挖黑泥的工具。有了这些专用工具,生产队长选择了一个晴朗的天气,派了八个年轻力壮的男劳力,摇着两只大水泥船去挖黑泥。男劳力们半夜起来带上女人们为他们做的掌饼、煮鸡蛋等干粮,精神抖擞,急不可待地上船出发了,船在河港里摇得呼呼作响,直接向横扇的长漾驶去,俨然像出征的战士。


罱河泥(摄于1956年)


四天后的傍晚时分,只见那八个男劳力不负众望,摇着满满的两大船黑泥像打胜仗的战士凯旋而归。全村男女老小们欢天喜地簇拥在黑泥船边观看,望着一块块黝黑的土块,议论纷纷,宛若村里办了大喜事似的。


第二天早上,由生产队会计在水泥船上按照每户人口分黑泥,再有队里的男劳力们把黑泥一担担挑到各家各户的廊檐下。只见黑泥块大的有磨盘那么大,小的也有碗那样大。人们把分到的黑泥,用砍柴刀砍成一小快一小块,再用尼龙纸遮盖好,等晴好的天气一家人再搬出来晒。一时间,家家门前都晒满了黑不溜秋的黑泥。黑泥晒干后,样子就像小煤球,收回家便可以烧了。




风箱


为了烧黑泥,每家都在灶堂边安装了个风箱。好在黑泥的燃点不高,用一小把稻柴挽个结做火引子,放上五六块黑泥很快就着火了。经风箱一拉动,灶堂内黑泥的火焰就“呼呼”地升起来,欢腾地跳跃着。随之,黑泥的一股浓浓的香味飘逸出来。黑泥的火力比稻柴要差些,但火的耐力比稻柴要长,所以烧一顿饭,只要在灶堂里添加三四次黑泥就足够了,但风箱要不停地拉动。烧黑泥还有一点好处,就是黑泥产生的灰渣很少,不需要像烧稻柴那样频繁地出灰。


灶堂边的风箱


当时烧黑泥觉得很开心,似乎也做了回“街上人”。不久,由于黑泥的数量随着挖黑泥者的增加而急剧减少,浅处易挖处的黑泥已挖尽,人们只能到漾的深处险处去挖,并且挖黑泥过程中事故频发。后来,人们很难再挖到黑泥。那个时期人们还是很想念那一块块黝黑的土块带来的方便。


时过境迁,随着家用电器和液化气的普及,农民再也不会为没柴烧烦恼了。




03


掘金

王家荣



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七件事之首的柴已被电器、液化气、天然气、沼气等所取代。


柴火

稻草


“柴”用于烧火做饭的草木,也称燃料。我们江南千百年来大多把稻草当作“柴”。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农村成立了人民公社,在贯彻农业八字宪法中,遵循“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一头猪等于一个小型化肥厂”的指示,把稻草作为农家有机肥料(和泥混合沤制草塘泥),把稻草轧成糠作猪饲料,烧火做饭需要的稻草燃料少了很多。


1964年农业学大寨


1964年,全国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并进一步强调“以粮为纲”的农业方针。我们南方地区开始种植双季稻(4月下旬种前季稻7月下旬收割,7月下旬再种后季稻,11月初收割),并逐步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推广三熟制(一年中种二季水稻,后再种一季麦或油菜)。前季早稻的稻草基本上全部回田作肥料和当猪、牛饲料,后季稻的稻草比单季稻的稻草明显短而产量低。这样连续几年下来,社员“开门七件事之首”的柴出现了严重的短缺。


人民群众的生存力、创造力、探索能力往往是无限的,可谓是“天无绝人之路”。在人们无柴可烧之际,竟然发现了地处太湖流域的庙港、震泽、横扇、梅堰、南麻、坛丘等公社周边的雪落漾、长漾、北麻漾的漾底下蕴藏着无尽的“煤矿”。漾底淤泥下,有一层黑炭泥(黑泥),成分为有机质,挖出来晒干可作燃料,用风箱助火更旺。


罱河泥的工具之一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们生产队为了解决社员基本生活的烧饭问题,也加入了挖黑泥大军。生产队开始添置挖泥工具,社员们为配合“新型燃料”的使用,纷纷改制土灶和做风箱。所谓工具,除了农船、篙子之外,需要:1、钢铁材质的多齿大直叉,钢叉装上直径6-7厘米粗,2米多长的硬质树干,树干上端包着铁箍;2、一个十多斤重的方石锤;3、一把长杆渔叉;4、一把九齿大塘扒。在农闲时,老农预测天气后,安排社员外出挖黑泥,每次派三名男劳力用三天时间挖回一船黑泥。


罱河泥 (摄于50年代)


我虽是插队知青,但经过三年的劳动锻炼已是十足的上劳力了,列入轮流外出的名单。1971年冬季,我按序轮到过几次去挖黑泥。每次出去,同船的三人把橹、篙、桅、篷等船具和挖泥专用工具,以及行灶、柴火和个人的生活用品(米、菜、被、褥、雨具)搬上船,然后解缆抽跳,撑篙开船。


第一天是,摇船向西南进发,穿村过荡沿太浦河向西,来到雪落漾,行程约20公里。雪落漾位于梅堰公社与横扇公社之间,西南邻长漾,北紧邻太浦河。我们的船就停泊在漾边的梅堰公社卫星大队处。在船上,吃着行灶硬柴烧的饭菜,特香;晚上三人挤在铺着稻草的船梢里不觉得冷。


太浦河


第二天才正式开工,仲冬的清晨,朝霞漫天,漾面雾气升腾。我们简单洗漱、用餐后,起锚摇船来到雪落漾,与陆续到来的“掘金”大军,给平静如镜、清澈见底的雪落漾,开启了喧哗、烦躁的一天。我们在漾中先用两支篙子分别在船头、船艄把船固定好。准备就绪后,我们就开始挖黑泥,挖第一块黑泥有点难度,先是一人把直齿钢叉垂直于船舷,插入荡中并扶着叉杆柄,另一人用石锤击打钢叉杆顶端,钢叉被打入20多厘米左右后,就把钢叉杆左右摇动撬松漾底黑泥,然后拔出钢叉再插入离原处30~40厘米左右,继续敲打,用钢叉杆摇动,把漾底的黑泥块完全撬松撬起。此时用渔鱼叉戳住已撬起的黑泥块,借着水的浮力慢慢上提,在黑泥块浮出水面之际,另一人用大塘扒抄在下面勾上来。第一块被挖出后,第二块就容易得多了,之后每次下叉的位置在前一块处后退30~40厘米左右即可,如此这样重复操作。直到装满这艘五吨的木船。


黑泥


第三天则是返程,三天的行程应该说并不是很累。次日,生产队会及时安排人员按照农户、人口、劳力把黑泥分送到各家各户。


其实这样的“掘金”也是无奈之举,为此而发生的沉船、翻船、溺亡,甚至于为争黑泥打群架而致死、致伤的事故屡有发生。对此,吴江县和各公社的领导及时进行了干预,并以大力推广使用沼气。挖黑泥也就此停留在我们那代人的回忆里。



本文编辑:吴英

图照来源:馆藏及网络


稿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请发送至投稿邮箱

szwjdaj@163.com (记得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关注更多吴江地情 

(微信ID:SZWJDAJ )


点击查看精彩推荐文章

1这一份甜蜜点心中的春天气息

2、黎里东西唐家弄为何是窃贼首选之地?

3、吴江人春天不可辜负的一道家常菜——酥鲫鱼

4、水乡同里人爱参加的庙会

5、明前螺蛳赛吃鹅

求点赞☟!转发更感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