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说实话,干实事,脊梁不弯”——追忆全国模范法官周春梅
3月31日,阴云沉沉。湖南长沙,橘子洲头,红雾般的梅林,氤氲在灰蒙蒙的水汽里。
这一天上午,最高人民法院、中共湖南省委联合召开表彰大会,追授周春梅“全国模范法官”“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我一直在等她,但这么多天过去了,我依然没能等到她拿钥匙开门回家的声音。”台上,周春梅的丈夫陈文曲强忍着悲痛。台下,有人摘下眼镜,有人泪流满面。
一名法官的理想
2021年1月12日,对陈文曲来说,已成生命中无法承受之痛。
当天,45岁的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一庭副庭长、法官周春梅,像往常一样早早离家上班。可是,刚走出车库电梯,便惨遭横祸。杀害她的犯罪嫌疑人,是同乡向某。
2019年,向某因严重违反所在单位的规章制度被辞退。此后,向某提起劳动仲裁,未获支持,向法院起诉,也败诉。向某多次找到周春梅,希望她为自己的案子给下级法院“打招呼”,但周春梅均予以拒绝。
2020年,案件再审,恰好分到了周春梅所在的审判监督一庭。于是,向某带着财物再次找到周春梅,要求她为自己的案子“打招呼”,但周春梅将财物悉数退还。
负责这一再审案件的审判长蒋琳清楚记得,直到案件办结之后一个多月,周春梅才告诉他,案件当事人向某是她的同学。
“春梅从法律层面给向某分析过,这个案子她没有道理,不可能胜诉。”陈文曲说。
在周春梅办公室的电脑桌面壁纸上,“说实话,干实事,脊梁不弯”10个字静默无声,却透出一股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仪。
当年,周春梅这位湘西姑娘从湘潭大学法学院毕业后,曾在吉首大学当了一年教师,后回到母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并于2003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省高院。
“我问过她,在大学当老师比现在要轻松得多,为什么会想到来高院工作?她浅浅一笑,说:‘因为我内心的理想就是做一名法官,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追思会上,湖南高院研究室副主任唐艳泣不成声。
在民一庭工作时,周春梅所办案件标的额动辄以亿元计算,当事人想方设法拉拢周春梅,对她施压,甚至发出人身威胁,但她始终不为所动。老家不少人知道周春梅“在省里的法院当法官”,为此她约法三章,“为案子说情请不要敲家里的门”。
替老百姓说公道话
整理周春梅的遗物时,法官助理刘寄清在抽屉的最下层发现了一个牛皮纸信封,被厚厚的文件压得平整。打开,是一封2018年1月13日写来的感谢信:“尊敬的周法官,行政裁定书我们已经收到,你们用几个月时间把这些事实弄得如此清楚,你们是人民的好法官,你们的裁定书让我看到了依法治国的希望。我们全组村民对您表示深深的敬意。”
落款人宋义明,是湖南株洲县石板桥村梨水塘组组长。信中所涉的“民告官”案件,源于一起绵延50余年的土地权属纠纷。
“纠纷处理了10年,你们还没有弄清楚土地范围,对得起老百姓吗?”法庭上,周春梅毫不客气地指出被告的问题。
更让宋义明折服的是,周春梅从烦琐的案卷材料中,找到了邻组占用该组土地的间接证据。
“不管案子最后是输还是赢,一个铁面无私的法官能替老百姓说句公道话,我们就心满意足了。”得知噩耗,宋义明难掩悲愤,“这样好的法官被人杀害,是国家和群众的损失!”
“法官一年办几百个案件,习以为常。但是对当事人来讲,可能一辈子只进一次法院、见一次法官。通过办理一个个案件,听取当事人每一个诉求,不断完善司法程序,人们的法治信仰便能逐渐建立起来。”在刘寄清的记忆里,周春梅循循善诱的声音是那样有力。
日复一日的坚守
一个个认真办理的案子,一年年日复一日的坚守,为周春梅维护公平正义的理想写下了生动的注脚。
在一起建设施工合同纠纷案中,周春梅敏锐察觉到被告并不是对欠付工程款认定不服,只是想拖延诉讼。为了让农民工兄弟早点拿到工钱,周春梅加班加点,不到一个月便审结了该案。原告代表带着母亲专程驱车4个多小时,送上锦旗。
2020年11月,审监一庭结案高峰期。那时,周春梅的颈椎已经痛得受不了,只能住院。为了兼顾工作,周春梅去了单位附近的医院。
“上午在医院治疗,下午就到办公室处理案子,修改和审批文书。为了争分夺秒,她平时连中午吃饭的排队时间都要节省。”谈起她,审监一庭庭长伍斐话语里满是心疼。
从事审判工作十余年来,周春梅所办案件经评查无一超审限、无一因过错被发回或改判。
在周春梅的卧室,一袭法袍熨烫得笔挺,静静地挂在衣柜里。
“妈妈呢?妈妈去哪儿了?”被外婆抱在怀里,周春梅的小女儿圆圆,用稚嫩的小手帮老人擦去眼泪。
一夜之间,周春梅16岁的儿子长大了。原本准备读理科的他,决定踏上妈妈未走完的征途,立志将来“也做一个好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