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居民消费地图

林采宜 林采宜 2024-01-09

一部分人因为收入低,没钱消费;另一部分人因为对未来保障的悲观预期,增加储蓄;这是目前消费低迷的主要原因。


林采宜 许亮 /文 


本文第二位作者亮为东亚期货研究所所长,报告所载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买入或卖出证券的建议。


核心结论:

1.  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和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加,从2012年至2022年,我国居民的人均消费增速均超过8%,居民消费的增长速度均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消费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提高。


2.  2022年,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总额46.2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8.37%,大幅低于全球54.91%的平均水平


3.  从居民消费支出的变化来看,十年来食品烟酒和服装支出有所下降,交通、通讯和住房支出大幅增加。这跟手机普及、私家车的保有率上升和房租价格上涨有关。此外,医疗保健支出的占比也明显增加,这与人口老龄化及健康需求提高有关。


4.  一线城市在消费支出的绝对量上显著高出其他城市,人口流入对当地消费形成增量效应。一流的教育、医疗、文化、娱乐及收入水平的优势,共同构成一线城市的“高消费”。


5.   伴随国内人口老年化和对收入、社保预期的不确定,居民消费增长速度存在放缓的趋势,目前能刺激居民消费大幅增长的因素只有两个:一是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率,二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改善人们对未来收支的预期,通过稳定预期提高其消费倾向。


正文:



一、过去十年我国居民消费有所增长但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仍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从2012年至2022年,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和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加,我国居民的人均消费增速均超过8%,除了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以外,其他所有年份居民消费的增长速度均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消费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提高。

2022年,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总额为46.23万亿[1],在GDP中占比为38.37%。2012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但与全球54.91%的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处于低位。可见,通过税收、补贴、社保等各种措施调整国民财富二次分配,提高居民收入及其消费水平仍存在很大的政策空间。


二、消费结构变化数据显示居民消费总体上趋于升级

过去十年,随着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消费支出在不同消费门类均有所增加,除了食品、烟酒等生活必需品增长81%之外,住房、交通、通讯及保健方面的消费额增幅分别高达96.2%、96.4%和132.4%,2022年,居民住房支出高达5882元,仅次于食品和烟酒支出(7481元),交通和通讯支出高达3195元,这跟房价及房租水平上涨,居住条件改善,手机普及以及私家车、摩托车的占有率上升有关。此外,居民在健康娱乐方面的支出也显著增长,但增幅不及住房和交通、通讯。

从居民消费支出的变化来看,从2013年到2022年,十年来食品烟酒在消费支出中占比微降2%左右,服装支出大幅下降近3成,娱乐、教育和文化服务支出的占比也有所下降,占比增幅最大的是医疗保健支出,其次是交通、通讯和住房支出。2022年,住房,食品、烟草、及交通和通讯的消费支出占68%左右的比重,如果加上医疗保健,则高达77%,可见大部分居民的消费支出以衣食住行和健康等必需消费为主。

根据耐用品消费拥有量统计数据,从2013到2022年,居民耐用品消费品拥有量增速最快的为家用汽车及电动助力车,2022年,机动车保有量为4.17亿,其中汽车保有量为3.19亿台,占76%。其次的空调,累计增幅超过80%。

考虑到购置房产属于居民的个人资产配置,因此我们用房租来衡量人们在居住方面的消费支出的。从二手房租赁价格看,不同的城市分化明显,一线城市的住房租赁价格大幅上涨,从2015年到2023年,二手房租赁指数上涨53.88%,二线城市价格上升比较温和,租赁指数涨幅仅为15.67%,三线城市基本持平。

三、不同城市(地区)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差异

由于收入水平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城镇与农村消费结构及其变化也存在较大差异。从结构来看,城镇居民在食品、居住、衣着和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大幅高于农村居民。从变化来看,受到基数效应影响,过去10年,农村消费增速大幅高于城镇消费增速,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增幅最高的是医疗保健和居住,农村是医疗保健和交通。城里人买房,农村人买车。

一线城市在消费支出的绝对量上显著高出其他城市,人口流入对当地消费形成增量效应。一流的教育、医疗、文化、娱乐及收入水平的优势,共同构成一线城市的“高消费”。此外,云南、安徽、四川和江西的增长速度较快,也和当地人口流入有关。西藏、贵州和甘肃的“高增长”主要源于其基数较低。


四、影响中国居民未来消费的四个因素


1.人口因素

人口是生产力,也是消费力。儿童和劳动人口的增长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消费增长的长期动力。最近十年的出生人口和总人口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叠加总人口数量的减少,未来消费增长的动力将有所减弱。

2.城镇化率

从2012年至2021年,中国内城镇化率由52%上升到65%(城镇户籍人口只占47%),最近3年,受疫情影响,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有所放缓。但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发展规律来看,城镇化率达到80%以上只是时间问题,因此国内的城镇化率依然有较大的上升空间。而城乡消费差距正是城镇化推动消费增长的潜在空间。

   从区域人口流动趋势来看,过去十年,大量人口流出黑龙江、吉林、辽宁和西藏、内蒙甘肃、山西等地,深圳的流入人口增速最高,其次是浙江、广东和海南(新疆和宁夏常住人口增速较快与少数民族的生育政策及当地居民的生育率较高有关)。常住人口减少或因年轻人口大量流出,或因本地老龄化严重,基本上消费动力都趋于减弱,这些地区未来的消费潜力小于常住人口大量增长的地区。

3.收入因素

2022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3万元,比2013年增长将近一倍,其中工资性收入占68.6%,和十年前即2013年相比,几乎没有变化,财产性收入从9.3%增加到10.7%,工资收入是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未来的居民消费能力主要取决于工资水平的增长速度。

4.心理预期

      人们的实际消费通常情况下取决于可支配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即消费意愿,而居民的当期消费意愿往往和他对未来收入及保障预期有关。2020年疫情期间的实证数据显示,人们消费支出的同比降幅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降幅。可见,大部分人面对不确定的预期时,消费意愿会降低,最近三年,储蓄上升,消费减少体现了这种保守趋势。因此,面对养老、医疗、教育和通胀的不确定预期可能会降低中国居民的消费倾向。

注释:

[1] 居民消费支出是指居民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需要的全部支出。按照我国统计局的口径,分为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以及其他用品及服务八大类。


资本市场为什么有些投资者会成为“韭菜”?

《博弈》告诉你真相

 

欢迎转载,转载请在文章标题下注明作者及出处。



阅读相关文章:



 今年配置哪类资产最稳健?

  
 我国养老金的缺口究竟有多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