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 | 何克抗先生:论教育信息化的“中国智慧”
本文约8400字 预计阅读时间11分钟
著名教育家、中国教育技术学科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原主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原主任、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创立者之一,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克抗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6 月6日19时4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何克抗先生忠诚于教育事业,毕生扎根于中国教育实践,开展了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提出了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理论、创造性思维理论、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和语觉论等理论,引领了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何克抗先生品德高尚、治学严谨、为人师表,在工作中深受同事的尊敬和学生的爱戴,是后辈学者、学生为人治学的典范。何克抗先生的不幸逝世,是全国教育界的重大损失。
何克抗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将于2021年6月11日9点在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特此讣告。
联系人和电话:吕老师(13581587226)
宋老师(010-58808640,13161676702)
鲁老师(010-58800484,15011258586)
唁电邮箱:feparty@bnu.edu.cn
网上灵堂:https://fe.bnu.edu.cn/
何克抗先生治丧小组
2021年6月7日
何克抗先生为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创立者之一,引领了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我刊曾于2019年就教育信息化等相关话题专访了何克抗先生。今日我们一同回顾,共同纪念先生。
何克抗教授一直践行“教育的实验室建在学校里、建在课堂上”的理念,被称为“小学里的大教授”。他的足迹遍布全国30多个试验区,把先进的教育技术用于他提出的“跨越式教学法”,已经惠及成千上万的学生,为提升我国基础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做出了突出贡献。
教育信息技术应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
中国教师:何先生,您好!您在教育技术领域深耕20多年,取得了非常丰硕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是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最资深的创建者与见证者。随着《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文件的颁布实施,教育信息化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重要领域,同时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您认为,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教育信息化?
何克抗:教育信息化的完整内涵应该是,信息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和教育教学部门的普遍应用与推广。我们应该关注以下几个要点:第一,教育信息化包括信息与信息技术两个方面,而非仅仅指信息技术这一个方面;第二,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是在教育教学领域和教育教学部门这两大范畴,其中在后者的应用是侧重于信息与信息技术在行政管理或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而不只是涉及单一的教育教学领域或教育教学部门;第三,教育信息化在强调应将信息与信息技术在整个教育领域和教育部门中进行应用与推广的同时,必须把重点放在教学领域的应用与推广上,这其中又包括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如果不抓住这个重点,教育信息化就会本末倒置,就不会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教师:从 20 世纪后期开始,国际上就把教育信息化提上了历史日程。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您认为教育信息化是否取得了重大突破?
何克抗:当前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教育信息化抱有很高的期望。我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这意味着教育信息化有一定作用,但并没有产生革命性影响,只是进行了一些手段、方法或教育环境的改变。美国在 2010年颁布的《国家教育技术计划》(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lan)中的提法是“通过教育信息化显著提高教育生产力”。这份计划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信息化在企业、军事、医疗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唯独在学校教育领域举步不前,原因是信息技术没有用于促进教育的重大结构性变革,而只是用于对教育的手段、方法、环境的修修补补。中美两国的说法不同,但本质上是一样的。
怎样产生革命性影响?怎样显著提高教育生产力?实际上都是应该如何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起重大作用的问题。因为教育的本质是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把他们打造成创新人才,国家才有希望,民族才有希望。而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是空话,要落实到各个学科教育质量的大幅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好发展这样的目标上。但是,各国都没有实现这个目标,这是当前全球教育信息化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教育信息化是最花钱的。要有软硬件,基础设施要进行建设,要有各个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库、案例库、课件库,还要有学习工具,还需要搭建教学平台和学生自主学习平台,这些要花很多人力、财力、物力去研制、开发。各国都对教育信息化有很高的期望值,但是大投入并没有大产出。我认为,从全球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来说,第一阶段是基础设施建设时期,是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到 90 年代末;第二阶段是教育应用期,是从 1998 年前后到 2006 年前后;2006 年至今,是第三阶段——反思探索期,这是我提出来的观点。
为什么要反思探索?因为经过八九年的教育应用探索,各国并没有找到有效的办法来大幅度提升学科教育质量。以美国为例,2001年,美国就实现了包括农村小学在内的全面网络化,2003年,其生机比就达到了 5∶1,相比起来,我国目前在高中能达到10∶1 就很不错了,在中西部的很多地方甚至是零。美国有这么先进的设施,但是其基础教育质量怎么样呢?2006年5月,美国亚洲研究协会发表评估报告,显示2001—2005 年,美国中学生的数学理科成绩与亚洲的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三地相比,平均分低10分以上,这在美国引起很大的震撼。2009年,美国教育部下属评估机构对中学生的阅读、计算和科学这三方面做了评估,其结果跟30年前相比没有显著差异。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每三年进行一次中学生能力评估,我注意到在2010年的测试中,OECD选择了65个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 45万名15岁中学生做了阅读能力、科学常识和数学计算能力三方面测试,美国受测学生的阅读能力大概排名第17位,科学常识大概排名第 14位,数学计算能力排名第25位,这不能说是先进,顶多算是中等。而2013年,其阅读能力和科学常识都下滑到第 20名以后,数学计算能力退到第29名。
2013年是什么概念呢?应该说教育信息化水平已经发展到了2.0阶段,是“互联网 +”的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可是信息化设施越来越先进,技术水平越来越高,但是学生的成绩没有前进,反而在后退,这就非常值得反思。我认为,教育信息化并没有找到有效的理论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我们提出信息技术要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
教育信息技术如何实现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
中国教师:教育信息化应该遵循什么样的理论方法?
何克抗:2012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这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文件强调了实现教育信息化的路径和方法——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教学做深度融合。过去,我们都是照搬西方的理论——“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途径和方法是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一次,我国创新性地提出了“深度融合”的概念。但遗憾的是,在规划中没有对应该怎么进行“深度融合”做出解释。
2017年10月,我在《教育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2万字的文章——《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根据多年的实验,我第一次对“深度融合”的内涵给出了严格定义,并且对不同学科如何实现深度融合给出了具体的案例与模式。深度融合,最终应该落实到各学科课堂教学结构变革上。我们从2000年起开始做“跨越式教学”的实验,其宗旨和目标就是教学的结构性变革,这是我们在信息技术运用方面取得的创造性成果。
西方国家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但我们不能照搬。还从来没有一个西方国家的学者、学术机构从变革教育系统结构的角度去理解信息技术的作用。问题是,什么是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美国学者认为,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要落实到联邦教育部、州教育厅、学区等的工作流程、体系结构的重大变革上。所以,它投入了几百亿美元,搞了规模庞大的基于互联网的管理系统,将行政管理、资源配置、教育评价等功能都容纳其中。美国显然并没有达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的目标。
行政管理部门很重要,但是最核心的主体应该是学校教育。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应该是学校教育系统的变革,不能本末倒置地变成行政管理部门工作流程的体系变革。学校的主阵地在课堂,那么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就应该是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主要内容,这是很简单的逻辑推理。只有实现了各学科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才能实现整个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
中国教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深度融合的“深”?
何克抗:深度融合,意味着要“深”到课堂上,“深”到各学科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上。课堂教学结构变革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这四个要素构成的,它们不是简单地堆砌在一起,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其中最核心的是师生关系,教师要由课堂的主宰者和知识的灌输者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自主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和提供者、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者。学生要由知识灌输对象、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内化者。
在教学内容方面,过去的教学内容就是一本教材,而现在的教学内容除了教材之外,还要有相关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支持。如学科专题网站、案例库、课件库、数据库等相关资源,还要有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工具,以及促进交流、互动、反馈的教学平台,支撑自主学习的工具等。教育信息化一方面要帮助教师解决教学重难点,另一方面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交流互动,建构学习共同体。在教学媒体方面,媒体既要作交流工具,也要作学习工具,既能辅助教师的教学,也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这四个要素地位作用的改变就是课堂教学结构变革的具体内容,真正做到了这些改变,就能够真正地促进各学科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好发展,达到教育信息化的目标。
基础教育如何实现教育信息化
中国教师:有了这样一个先进理论的指导,那么在基础教育的实际背景下,我们应该怎样做?
何克抗:我在我的新书《中国特色创新型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中提出了六大理论,这六大理论不是我空想的,也不是从国外抄的,而是完全来自我们这20多年的深入研究与实践,是北京师范大学自主创新的,在中国的土地上土生土长起来的理论。其中的四大理论是支持中小学十几个学科的,另外两大理论是解决语文和英语这两个老大难问题的。从办学条件来说,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水平。在北京、深圳、广州这些发达地区,有最先进的设施、最好的师资;城乡接合部、农村的条件就差很多,贫困地区的条件更差,甚至连一台电脑都没有。我们对各种办学条件的学校都至少做过五六年的实验,所以能够证明我们这套理论是可行的。
先说前四个理论:创造性思维理论、新型建构主义理论、深度融合理论和新型教育设计。西方早期的教学设计是加涅的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1991年,西方激进建构主义提出以学为主的教育设计。实际上以教为主、以学为主的教育设计各有长处,但也各有缺陷。我在2005年左右把它们融合成学教并重的新型教育设计。这四大理论支撑能够实现中小学各学科教育质量的显著提升。我们于2003年开始在北京市石景山区杨庄中学进行实验。杨庄中学是一所后进的农村中学,经过两三年的实验以后,2006年6月,石景山区18所初中的 80多个班级参加了区里举行的测试,英语第一名竟然是杨庄中学。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也全部进入前五名。所以从那以后,杨庄中学就成了石景山区甚至北京市的教育信息化先进示范校。2011 年,香港凤凰卫视还向全球报道了杨庄中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先进经验。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是国家级贫困县,2004年,我们在那里建立了第一个农村跨越式教学试验区。在没有电脑的小学,我们主要做语文和英语两科,这两科的认知工具就是扩展阅读材料,我们把这些材料打印出来,利用村里的农业远程教育工程视频设备或广播设施来实施信息化教学。而在中学做实验必须配置电脑教室,所幸的是,当地的汤河中学得到了比尔•盖茨的资助,建立了一个电脑教室,有 33 台电脑。这个学校的规模很小,三个年级只有六个班,每班 30 人左右。于是,我们把信息课全部安排在下午,上午的教室腾出来给语文、英语、数学三科。因为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是要常态化,每节课都要用这种模式,不能偶尔做一节展示课,那样没什么效果。一两年下来,这三科的老师全成了县里的名师,英语老师还被调至河北省承德区,数学和语文老师则成了县里的学科教研员。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也比以前有了很大提升。
语文和英语这两个学科是老大难学科。1978年,北京大学吕叔湘教授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批评中国语文教育“少慢差费”。语文教育界曾经多次讨论,为什么语文教学学段最长、课时最多,但效果却最不理想?英语也是课时多、学段长,但总是解决不了听说能力问题。我们经常下到基层调研,也在新疆做过维吾尔族语的母语教学,在新加坡做过马来语的母语教学,结果发现不光是中国的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全世界的母语教学都是“少慢差费”。
全世界的母语教学都是在一二年级以识字为主,三年级才开始阅读。而我们在 2002年就提出来,要实现八岁能读会写的目标,能写段落完整、通顺流畅的散文或议论文。我们为什么敢提这个目标?因为我们在搞跨越式教学,一二年级结束后,学生甚至可以写科幻小说了。我 2007 年写了一本专著,叫《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就是讲了这个母语教学中的全新理论。
实际上,全世界的儿童到四五岁,只要不聋不哑,有正常智商,都能够流畅地表达,能听能说。这意味着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掌握了几千个口头词汇。心理学家在 20世纪80年代后期做过调查,四到五岁的儿童可以掌握 2500多个口头词汇,五到六岁学生掌握3562个口头词汇。这就意味着五六岁儿童的听、音、义都没问题,只是不会写而已。所以我的理论就是,儿童学习母语有强大的音义基础,学前阶段就不是零起点,可以掌握各种复杂句型。过去的教学都是把学生放到零起点的位置,逐字逐词地教,这是在浪费。
中国教师:这是不是跨越式教学的基础?
何克抗:对,我们为什么能跨越?就是依据这个理论基础。我们在小学采用“211”模式,一堂课 40分钟,老师最多讲20分钟,释疑解难,启发引导,剩20 分钟分为两部分,10分钟用于扩展阅读,10分钟用于学生自主写作。别小看10分钟的读、10分钟的写,两年下来,如果有电脑,阅读量平均达到 90万字。如果没有电脑,阅读量可以达到 60万字。新课标规定,二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 5万字,四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 40万字,六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 100万字。
而我们使用跨越式教学后,一二年级的课外阅读量就达到60万字,再加上每节课写10分钟,两年下来,80% 以上的学生都喜欢写作文。下课了就去唱歌、跳舞、打篮球、踢足球,发展个人兴趣爱好,不要上辅导班,完全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这是真正的减负。我们喊减负喊了很多年,越减负担越重,就是因为没有创新的理论。
很多校长都说,跨越式教学班的学生不仅在语文和英语两个科目有超常的发展能力,而且在思想品德、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团结协作、仁爱之心方面都比别人要好。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语文扩展阅读材料是对课内阅读的深度延伸。比如,课内学习诚信和孝顺主题的课文,我们的扩展材料就围绕诚信和孝顺,从正、反面多角度来阐释这个主题。学生在阅读完材料之后,还要写自己有没有对别人不讲诚信,或者别人有没有对自己不讲诚信,如果对别人不讲诚信就要写一篇道歉信……经过这样的学习之后,学生就会对诚信和孝顺产生非常深刻的认识。小学阶段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最佳培育期,但这种教育不能仅仅靠听老师讲课,要让它们成为学生心灵中内化的东西,这个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中国教师:跨越式教学的项目有了近 20 年的推广,大概有多少项目校?
何克抗:现在有 30 多个实验区,其中有十几个农村实验区。比如,河北省丰宁县和甘肃省宕昌县,全县几十个中心小学都参与进来了。
中国教师:在您的案例中,有的学校并没有电脑、网络,即使在这样的地方也能够实现跨越式教学,实现深度的课堂变革。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技术并不是那么重要?
何克抗:有信息化设备是最好的,但是在部分贫困地区暂时达不到这个条件,而我们不能等到有了电脑、网络再来做课堂变革。所以我们现在就搞两种模式,对于有电脑、网络设备的学校搞“基于网络”的跨越式教学模式;对于没有电脑、网络的学校,就要想办法实现“基于非网络”的跨越式教学模式,这是不得已的办法。
广州的东风东路小学是一所街道小学,1994 年,我们在那里开始做“四结合”①的实验,这是跨越式教学的前身。四五年之后,这所小学就进入了广州市前列,还成为广东省一级学校,甚至超越了一些传统的强校。2002 年起,我们以东风东路小学为首建立第一个跨越式实验区。广州市每年有小学生作文比赛、演讲比赛等,这些比赛大部分的一等奖、二等奖都被东风东路小学拿去了。这是一所城市小学,所以我们要求家长给孩子配电脑,平时放在学校,毕业后带回家。从二年级起,就有一大批学生做起了个人网上主页,十几个学生开始写科幻小说。所以我们不是不重视技术,信息技术很重要,但它是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还需要有创新的理论和模式、方法的支撑,才能真正达到目标。
中国教师:课堂变革的主体是教师,我们应该怎样来促进教师的变革力、创新力,帮助教师从旧有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向新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
何克抗:教师要掌握这套创新的理论与模式,然后去贯彻。怎样做到学教并重,怎样做到深度融合,怎样把教育技术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四个要素上?就要对教师做好培训。假如没有把重点放在课堂教学的深度结构性变革上,这种教育信息化就不能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大幅度提升学科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良好发展的目标。我们在推广教育信息化的时候,一定不能忘记我们的目标,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这才是教师、校长的真正期望。
中国教师:《教育信息化 2.0行动计划》提出,要 “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使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走在世界前列”。您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先导者与推动者,对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有哪些展望与期待?
何克抗:我认为,从教育信息化的技术方面来讲,西方是先进的,但是从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方面来讲,中国最先进。美国解决不了大投入小产出的问题,欧洲也解决不了,但我相信我们能解决。2011 年起,我们在甘肃宕昌县做实验,那里自然条件很差,教育非常落后,何家堡小学又是当地最落后的小学。这个学校有一位韩冬花老师,在何家埠小学教英语,在每年 6 月底的全县英语学科测试中,她的班都是倒数第一、第二名,偶尔倒数第三名。实验进行 9 个多月后,她的班居然拿到了第一名,成绩跟传统强校持平。这个班是四年级,在农村是三年级才开始开英语课,就在这么一点时间里,随便叫几个学生来,就能够用两三分钟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韩冬花也就成了县里的名师,2015 年,被评为“全国跨越式教学名师”。
《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提出信息化强国要提供中国智慧,我们这个理论就是中国智慧,没有一点是从外面抄来的。20 多年中,我 30 多个博士生、70 多个硕士生都参与了研究,有十几个农村实验区、十几个城市县区、总体 600 多所学校参与了我们的实验。我们一般在一所学校做 6 年实验,之后就把全县的中小学都拉进来。在两年内,我们要经常去指导、听课、评课,两年之后,当地的教研员就可以代替我们的研究生指导组,自己带徒弟了,这就解决了当地的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所以,我们要相信我们国家的理论是能够解决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矛盾的,我们要相信“中国智慧”,这就是我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期待。
注释①:1994—2000 年,何克抗承担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重点教学改革项目“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该项目被誉为“教育技术界三大试验研究之一”,取得了广泛的影响与良好的社会效果。该项目获国家教委基础教育优秀教改成果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采访后记
何克抗先生已 82 岁高龄,然而在两个多小时的采访过程中,他的思路异常清晰,对概念、数字、年代、政策的表述都非常准确。笔者粗略统计了一下,从1990年至今,他先后发表了 200余篇论文,出版了8部专著(其中三部已由国际著名学术出版商 Springer 在全球发行英文版本),各种教材近10 本,已逾80岁高龄,但仍然笔耕不辍。他的理论建立在20多年学校实验的基础上,每一个理论模型都凝结着深厚的实践智慧。他所展现出来的学术人生的厚重与教育情怀的升华,堪称“中国智慧”的表率。笔者很好奇他在耄耋之年是如何保持如此充沛的精力的,他微笑着说:“我每天坚持走1万步。”笔者突然顿悟,何克抗先生是一位永葆教育初心的生命行者,教育发展的“中国智慧”就是像他一样的行者们踏踏实实地走出来的。
文章来源丨《中国教师》2019年第7期,原文为《论教育信息化的“中国智慧”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何克抗教授访谈录》,作者孙昕
图片来源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网络
责任编辑 | 范姜颐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编辑:《中国教师》编辑部
邮发代号:82-113
国内总发行: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CN 11-4801/Z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2051
▌合作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