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影视公司“裁员潮”暗流涌动,价值观是从业者最强大的武器

一起拍电影编辑部 一起拍电影 2019-05-05



作者 / 吕世明

编辑 / 山甲


别不信,影视行业的“裁员潮”没有停止。

 

3月,作为人员变动、公司招新最活跃的季节,影视行业的人员变动其实并没有那么火热。除了头部公司以及项目较为饱和的宣传公司外,拍sir已听到有不在少数的电影公司正才进行裁员。

 

其中,有一直都奉行“末尾淘汰机制”的一线综合电影公司,也有几年没有出过卖座项目的中型电影公司,以及有着香港浓厚资源也作出过爆款项目但寒冬下选择紧缩的公司,当然也有主管变动频繁资本陷入僵局的大公司,更不用说接不到活就地就散的宣发公司。


 

在外人看来,中国第一季度票房全球第一,盛赞《流浪地球》的划时代;一群官媒、纸媒、平媒也在吹嘘春节档又一次大爆发,行业寒冬早已度过。

 

但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真的知道,中国电影市场好不好,可能也只有中国电影人自己知道。这一波暗流涌动的“离职潮”,也许还要持续很久。


 

离职潮来袭,

去留主动权早已不掌握在大家手里

 

照理说,开春后往往是各个企事业开始人才选拔、更迭和储备的重要时节,但近期各个影视公司、发行团队则都开始大幅度的裁员,一些发行团队砍掉了一半的人员,原来一个区域可能有3-5人,现在仅仅留下一个资格最老的员工。


 

这其中,冲击最大的一般是成立时间不足三两年的发行公司,这些公司一般没有特别强的能力去主控主投影片,盈利能力较差,获得丰厚利润的机会极小。

 

这部分影视公司大都是砍掉了发行事业部,把地推完全舍弃掉。因这部分公司并没有形成较好的行业口碑,对产业格局的影响力也不大,他们的去留对于影视行业整体并没有伤筋动骨的影响。

 

人员的波动和离职潮,势必会对整个行业有触动和波及,加之近期互联网行业的解职潮,多家互联网企业被爆巨额亏损,也连带影视行业受到牵连。


 

离职后的工作机会到底有没有?答案是未知的。根据了解,目前大多数裁员的部门可能都在“发行部”“策划部”“文学部”,而背后的原因也是,行业寒潮来袭,不会再像之前一样同时启动多个项目,一旦如此,从开发和终端来下手,紧缩人员。

 

对于从业人员来说,行业的大趋势来了,再怎么努力,也没有能力左右自己的去留。


 

产业动荡的根本原因在于:

从业者没能拿出质量过硬的作品

 

目前内地电影产业动荡不断,但影视行业的特殊性在于,他受到其他产业影响没有那么大,虽然其也是一个庞大复杂、需要多工种协同工作的行业,不过和其他产业相比,电影产业对于社会资源的整体依赖程度较低。

 

其实“寒冬”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


 

但凡票房不如预期、股票下跌,俗称“行情不好”,“寒冬”论就会甚嚣尘上,比如在2016年。只不过今年这一次更甚以往。

 

在此之下,最容易受到打击的,就是在这个行业里没有“精气神儿”的人。所谓“精气神儿”就是身为电影人的一种骨气,一种对于电影发自内心的热爱和追求。

 

特别是中国的影视行业,能够影响和摧毁他的只有他自己,也只有他自己不够坚定、不够执着,才有几年前其他不良资本的影响。其实像中国电影这样大规模和体量,能够起到绝对影响的力量几乎是不存在的。

 

中国电影如果最初就能够齐心于作品,可能在矛盾发生的最初就可以化解,中国电影产业想解决目前的问题同样需要依靠自己。

 

从产业规模逐步扩张、国家对文化产业不断扶持,在很长时间内,我们只是为了提高票房而做了太多违背健康发展的事情,不良资本的渗透、低价票补的疯狂,都使得近些年看似疯狂发展的电影产业,实际上是饮鸩止渴。


 

想解决这一切,势必要一切回归到传统和正规之上,至少我们自己电影人应该清楚,中国电影就应该让中国电影人自己说得算,资本、互联网、票务平台方是好东西,但他们最终是要服务和协助中国电影发展,而不是本末倒置,让中国电影成为他们的一部分,为其打工,这极易让他们左右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国电影产业面临的问题是,看起来好像是要帮助的资金和其他产业,最终的目的更多是要吃掉你,但又因为没有过硬的作品,只能受资本的左右。


 

价值观是从业者

对付寒冬的最强大的武器

 

那么对于已经面临危机的中国电影,甚至面临随时随地被劝退、被解职的普通电影发行人员、工作人员,包括近两年总是处于下风的地面发行,我们到底有没有什么手段可以“扭转乾坤”呢?

 

其实真正热爱这个行业的电影人应该感谢这个寒冬。寒冬帮你们把一些投机取巧者淘汰出去。就如自然界的优胜劣汰法则,没有坚持,不真正热爱这个行业的人,以及那些没有责任感和价值感的人,注定活不过这场寒冬。

 

那么,靠什么才能度过这场寒冬?

 

价值观。

 

 “价值观”这三个字,要放在三四年前,谁谈谁就是迂腐,就是妨碍别人赚快钱。但是在寒冬中,能够存活下来,拼的就是“价值观”,依靠的也只能是“价值观”。


 

只有有价值观和责任感的人,才心甘情愿忍受常人所不能,在寒冬中活下来。

 

如果你没有价值观,没有责任感,你可能不应该留下来,你可以把机会留给那些真正有所坚持的人。

 

韩国、伊朗、印度,甚至泰国,这些国家的很多优秀电影都超过了中国。对于这些国家的影视行业来说,也许从来没有我们所经历的春天。他们的每一天都是我们所谓的寒冬,每一部作品都融资困难。

 

对他们来说,拍一部电影是非常难得的机会,所以要认真拍好每一部影片。除了好莱坞,中国应该是世界中最有钱的电影市场。但是,我们这些年却鲜有警世的好作品出现。

 

另一方面,他们往往也面临着严格的审查制度。比如印度,印度的电影审查制度之严格丝毫不逊色于我们,但印度依然连年产出直面社会现实的爆款电影,如《我罩袍下的口红》《摔跤吧!爸爸》等。


 

而我们呢?虽然无法避免审查对电影创作的一定限制。但在此之下,依然有像娄烨、贾樟柯这样的导演,在坚持着自我的表达;或者像《我不是药神》《嘉年华》等影片,同样直指现实。

 

带着脚镣跳舞,不能是我们这个时代电影人的必备能力?所以,不要再给自己找外在理由了。好的电影并不只是靠钱堆砌出来的,靠的是作为电影人的一种创作自觉,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关怀,以及对于电影最纯粹的热爱和对初心的坚持。

 

影视寒冬中,你和资本的投机者恰好都在一个起跑线。他们是想快也快不动,因为没法靠玩概念圈钱了。

 

所以这个时候,专心做电影,具备匠人精神的电影人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戒急戒躁,慢下来,做一些质量过硬的作品。


 

裁员潮并不可怕,行业寒冬也没有什么可以恐惧的。价值观是影视行业应对资本寒冬和政策风险的最大武器!

 

只有具备钢铁意志的人,才能熬过冬天,迎来春天,并且在夏天怒放,在秋天收获所有胜利的果实。




近期热文


毕业生电影行业入行指南

2019年15部科幻项目盘点

为什么我们拍不出《绿皮书》?

好导演=高学历? | 国产电影取名经济学



商务合作 / 转载 / 加入社群 / 约稿

请联系微信ID:

15201655723   yqpdy2018

 1028627745   64977817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