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标签”变迁史
作者 / 吕世明
中国电影被定义、被代表的频率最高的电影是哪几部?
电影市场改革后,第一部真正意义的大片毫无疑问是张艺谋的《英雄》,他也被直接冠以“中国第一部大片”的名号,从商业片角度来看,《英雄》的确当仁不让。再到之后的《捉妖记》,再到《战狼2》、《我不是药神》……
放眼历史,从动作片、喜剧片再到奇幻题材、小妞电影和青春片,最近几年电影市场的高速发展见证了中国电影标签的变化,根据外媒THR报道:普华永道研究显示,中国内地将在2020年超过北美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预计至2023年收入票房155亿美元。
内地电影市场愈发复杂并有如此乐观前景的今日,中国电影标签的变化到底将意味着什么呢?
武侠、古装、动作、奇幻、小妞、青春、主旋律、体育……
电影爆款标签化的背后是市场深挖
其实在很长的时期内,中国电影的标签一直都比较迷糊,或者说会刻意淡化。早期电影的立项、制作、发行等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内进行的,电影的首要目的并不是赚钱,非商业化的电影模式使得长久以来中国电影是相对单一的剧情片。
《英雄》出现并实现大幅度的盈利,让电影人看到了更多的可能,同时市场的逐步放开也让更多人有机会用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去拍摄电影,那么仅仅是靠类型已经不能满足,我们需要更鲜明的标签来表达和传递影片并挖掘观众。
显而易见,最初直接有效的方式便是用香港电影现成的工业体系来为华语电影助力,因此武侠片借助了邵氏多年的经验、动作片则借助内地和香港有相当雄厚的武术动作运动员和戏剧科班生。
武侠和动作片也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了华语电影在世界范围内都叫得响的片名,同时因中国有长达数千年一脉传承下来的历史和没有断层的文化基础,古装片也在市场初期能够获得不错的成功。
在没得选时,大家只能去默认看一部或几部影片,观众对于影片标签也非常模糊,但当我们出现的影片不仅仅再是武侠、古装和动作片之时,冯小刚喜剧适时的出现恰好弥补了空白。
当更年轻的观众逐步走向社会。独立自主的女性有较大幅度提示,“小妞电影”也应运而生,几乎大部分由女性导演的电影都多少具有小妞电影的痕迹,事实也证明无论中外,“小妞电影”的市场前景和接纳度都非常之高。
无论是我们相对擅长的古装、武侠和动作片,亦或是这两年逐步兴起的现实主义题材、新青春片、主旋律影片和科幻电影,包括已经有良好苗头的体育电影,这些都是在市场逐步筑底成形后,我们对观众的二次开发和对影迷的深层次的挖掘所形成的。
黑马频繁,头部天花板增长十倍,
观众需求和水平都在极速增加
事物的一个基本发展规律是波浪前进和螺旋上升,基于这两个原理,电影市场的直接反映便是传统项目会在一定时间出现较大的起伏和不稳定,同时市场也会给予黑马非常不错的机会。
在工业化雏形初期,大家会对新鲜感十足的《西游》系列、《捉妖记》和鬼吹灯较早期的电影作品《寻龙诀》有极好的接纳程度,这些影片都将各自类型的票房天花板极大的提升。
对比来看,像《西游降魔篇》《捉妖记》和《寻龙诀》,他们的硬核恰好和观众长久以来对华语电影的需求是相匹配的,观众已经对之前“低质”的华语电影诟病十足。
前任系列的前两部作品票房表现只能说是中规中矩,算不上什么爆款,但在将影片的标签加深并扩散后,哭片作为近一两年频出黑马的影片,不断的打破其票房的天花板,也让《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不那么让大家觉得意外。
早些年,观众对于喜剧电影的认同感更多来自于冯小刚的贺岁喜剧,但伴随疯狂系列影片的问世,宁浩铁三角的组合让更多观众开始接受新喜剧,商业化和网络化程度更高的开心麻花在电影层面所取得成功,也让中国喜剧电影有了更新的发展。
相比来看,曾经在某个阶段非常火热的“小妞电影”逐步进入瓶颈期,武侠古装和动作片也逐步出现了疲软迹象,这除了观众欣赏水平在逐步提升职务,更多的原因是在于,这些电影对于明星的依赖程度远大于其他影片。
观众似乎更认可的白百何的小妞电影形象,但白百何只有一个,观众更认可李连杰、成龙的动作巨星身份,但想在出现一个李连杰、成龙谈何容易,以目前的市场发展来看,甚至再出现甄子丹和吴京这样的华语动作巨星都是奢望。
说到底,观众既有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感,也有对传统明星影片类型的保守,这也让观众对电影的需求总会出现让人意料不到的变化,虽然整体上这个需要是一种稳步上升的态势,但什么时候爆发、什么标签影片会走运难以预料。
几乎没有人看好的《无名之辈》和《“大”人物》,他们的爆发最让人意外,曹保平的《烈日灼心》所表现的故事和人物也是前所未有的,他们的成功其实所包含的更主要因素是影片观众群体其实是相对固定的集中的,这样的电影他始终是在抓取同一批观众。
在此基础上,当此类影片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观众基础之后,他所能获得的空间和底气便会更充分,有较好的基础之后,相对的高质量内容势必会引发连锁反应和蝴蝶效应,继而产生爆款黑马。
去标签化和泛类型
将是未来中国电影的新方向
虽然我们可以给所有在中国内地上映的影片都打上一个标签,但随着市场的变化,我们会发现要给一部分影片打上一个“准确”的标签已经变得非常困难。
这两年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韩寒便是一个例子,我们极难用一两个标签来表述韩寒的电影,他既脱离以往的文艺片,又不同于纯商业片,不完全是喜剧和黑色幽默,但又能满足大部分观众的观影愉悦感。
其实这种偏软的文艺片是内地较罕见的,也是现阶段我们用较低的电影工业基础能够实现的,相比而言,韩寒电影的唯一标签可能就是韩寒本身,这其实已经是一种去标签化的电影。
如果说早年间中国的科幻电影《珊瑚岛上的死光》是非常纯粹的科幻电影的话,那么实际上像《流浪地球》则逐步提升到了真正意义的国际化科幻电影,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科幻电影,中国科幻电影并不会依赖宗教信仰的羁绊。
这也使得中国未来科幻电影注定是一种“泛类型”的科幻电影,他会结合到中国的国情以及处理思考我们和宇宙之间的关系,这是之前我们在中国电影中较少去谈及和思考的问题。
《疯狂的外星人》本质到底是喜剧片还是科幻片,这部容易让观众轻视和误解的影片,他的内核其实要比《流浪地球》更能彰显刘慈欣个性的标签,甚至更多大刘的粉丝会认为,《疯狂的外星人》要比《流浪地球》更大刘。
因此来看,模糊或者去掉影片的标签,在未来的中国电影是一个趋势,毕竟相对单一的标签容易锁死影片的观众群体,观众也容易对一些固有标签的电影产生一定的审美疲劳。
这两年大部分新类型的影片爆发的本质,仍然是观众对新类型新标签的影片有更强烈的好奇感,但我们也会发现,在爆款之后,市场极难维系更稳定的爆款,大部分追寻潮流,简单复刻拷贝的项目均极难成功。
吴京新晋影片《攀登者》看起来是一部“主旋律”影片,但登山本身是一种体育运动,那么《攀登者》又可以被看成一部体育影片,同时影片所处的太特殊历史节点,又会让影片变成一部政治意味浓重的严肃电影。
因此来看,中国电影在未来势必会逐步将影片的标签模糊化处理或者去掉,这其中更多是处于市场的考虑,也是基于对更多观众的诉求。
那么不在拘泥单一类型的“泛类型”的国产片势必会越来越多,毕竟我们的观众结构复杂,他们的组成既坚固又松散,单一化的影片已经逐步难吸引到大家。
改革开放四十年,电影院线化也有二十余年,我们也从对电影“刻意强制”的标签化,逐步走向对更多观众包容的去标签和模糊化处理,中国正走向多元的复合型社会构成,中国电影也势必变得更具有包容性和开阔性。
近期热文
商务合作 / 转载 / 加入社群 / 约稿
请联系微信ID:
15201655723 yqpdy2018
1028627745 649778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