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为什么谈性色变?
作者 / 圈圈丸
电影《小小的愿望》终于在中秋时归来,据传当初被迫撤档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影片里涉及到「破处」的性话题,因此这次的再上映版本在内容里肯定也做了相应的修改与调整。我们没办法找到真正的“原版”对比到底改了多少内容,但可以肯定的是,每当出现这样的“内容调整”时损失最大的无疑是观众。
由于没有分级制度,国产电影对于「性」相关内容的表达尺度一直暧昧不清。时间长短、镜头远近、裸露程度、甚至相关台词的敏感度,全都交给导演自己判断。所以每当电影里需要谈到「性」的时候,也是导演们最苦恼的时候:“到底怎么拍才不会被删呢?”这样的状况让中国电影一直处于在一众“谈性色变”的状态。
但是在我们观众的印象中,国产电影也有尺度大的时候,而且其中不乏精彩佳片。那中国电影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谈性色变的呢?
早在上个世纪的无声电影时期,国产电影其实有许多关于性的描绘。像田汉编剧的代表作《湖边春梦》(1927),从标题开始就已经超越现在任何电影的尺度,内容也充满了性虐待和性幻想。与这部电影尺度差不多的还有《忏悔》(1929)和《一个红蛋》(1930)。这些无声电影都通过性相关的内容表达人性道德的阴暗面以及对它的反思。
到了30年代以后电影尺度更大,开始出现裸露的镜头。像《东方夜谭》、《神女》和《十字街头》等当时的影片现在还会被一些核心影迷翻出来一轮一番,可见其影响之深。而这些电影虽然包含裸露、强暴、偷窥、招嫖等性场面,但都会点到为止,主要还是激发观众的想象力。许多现在影迷去回看这些电影也会觉得其浪漫多过情色,并不淫秽。
▲ 阮玲玉主演的《神女》
到了1949年建国以后,为了配合国家局势发展的需求,电影便不再开始有过多性场面的描写。然而爱情是电影内容不可缺少的一环,哪怕没有性场面,降低到接吻也算人之常情。但当时包括《寻爱记》(1957)和《聂耳》(1959)这些电影里最终都把接吻镜头删去。最惨的就是《护士日记》(1958)里以一段亲脸的画面当时还被点名批评。
从那以后,中国电影第一次进入了谈性色变的时代,人们不能谈恋爱,爱情必须转换为“革命情谊”。江青和林彪后来在《纪要》中写道:恋爱是资产阶级的修正主义,必须坚决反对。所以到了文革期间观众便只有样板戏可以看了,艺术生活可谓非常单调。这也是政治在历史上对中国电影最大的一次干预。
文革结束后,刚从束缚中解放出来的中国群众急需文娱累的精神粮食填补心灵压抑许久的空缺,这个时候电影业挑起了大梁,而国家这次也很给力,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对电影内容创作进行干预,国产电影再次回到了一个有“真正爱情”的时代。所以在1979粘合1980年两年之间就有了包括《生活的颤音》、《甜蜜的事业》、 《她俩和他俩》、《 归心似箭》、《 他们在相爱》、《 爱情,你姓什么?》、《庐山恋》、《他爱谁》、《爱情与遗产》、《不是为了爱情》等一大批爱情电影,而不再是革命情谊。
肯定有人会疑惑,为什么这个时候国家突然不再强调革命情谊胜于爱情了?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当时百废待兴,只要能赚钱,国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当时国产电影也没让国家失望:1979年全年观影人次293亿,人年均观看电影28次,这是现在的都无法逾越的记录。1978年全年发行故事片451部,发行总利润1.35亿,地方财政收入0.9亿,中影交给中央财政0.45亿。
在这样优质的盈利模式下国家给予电影的尺度也越来越大,所以慢慢地「性」场面也再次回归到国产电影里。中国电影也进入了影迷所谓的「黄金年代」,第五代导演也是在这个时候崛起,而他们的成名作与代表作也都不无与性挂钩。像《野山》里的换妻、《红高粱》里的打“野战”,这些可都是现在无法再次触及的高尺度内容。
而当时导演在电影里拍摄大量性场面,不是为了噱头,而是为了对此前文革时期的愚昧落后文化氛围进行批判。他们想要让多年以来压抑性冲动、唾弃性行为的中国电影,能够正是性冲动并且接纳不同的性观念。不说在当时,放到如今的中国这也是一种前卫且大胆的「文化试探行为」。但值得开心的事,当时的中国电影也确实成功了,十年之间诞生了许多优质的电影作品,至今被人称道。
然而好景也确实不长,因为市场不成熟,上座率与票房连年下滑。到了90年代时,许多电影为了吸引观众而抛弃了「文化试探」的初心,反而只追求风流女色,诸如《风流女谍》《女明星秘史》《间谍战与女色无关》《凶宅美人头》等毫无内涵、只充斥着大量软色情内容的电影问世。
这个状况导致国家不能不出手管制,为了不让电影教坏小孩子,1993年9月,在中宣部等四部委联合推动下,开启了一个叫「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展播」的活动,并且持续了很多年。相信许多85和90后影迷应该对小学时组织看主旋律电影(《地道战》等)有印象,其实就是这个活动。而当时让各地中小学生不得不经历每学期被强制安排观看主旋律电影,无疑对他们来说是一场噩梦。
电影拍摄内容也被重新管制。1995年开始了“九五五零工程”,此举对电影题材开始进行严格的指标和控制,对于内容不积极的片子哪怕是在拍摄中的都不得不停拍。而内容不积极也就包括了各种性场面,所以中国电影又一次走上了谈性色变的道路,并持续至今。
遍观中国的电影史,我们会发现那些经典的高口碑电影以及那些顶级导演们,其实都很爱在电影里谈「性」。
有中国三大导演之称的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他们的电影都有“性爱史”。尤其是张艺谋早年的《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包括他自己出道时主演的《老井》。这些电影都是无性不谈,但是他们淫秽吗?并不,他们反倒还在国际上拿了不少奖。
而现在核心影迷钟爱的李安与姜文,也都是在电影里用「性」表达电影的高手。李安的《卧虎藏龙》里张震与章子怡账里那段戏是许多影迷认为东方美学阐述性的经典画面。但李安也中国电影“谈性色变”而被影响过,既《色戒》当年被大量删减才得以上映。而姜文则是一个拿捏性尺度的专家,从导演出道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就用性幻想描绘了一个不一样的“青春”,其后他的每一部电影都有或多或少的性场面,其中最厉害的无疑是《让子弹飞》里黄四郎家丁去要钱时强暴平民的戏,真的是在删减边缘游走。
而除了他们,还有我们熟悉的管虎、张元、王小帅、贾樟柯。他们早年的代表作都是雨性相关的青春片。《头发乱了》《北京杂种》《十七岁的单车》《小武》,这些电影也都被影迷们至今称道。
除了知名导演们的艺术电影,偶尔一些主旋律电影里也有一些性描写。像《红樱桃》就是属于90年代末必须学习爱国主义教育的中小学生们噩梦中的一股清泉,是无数少年的性启蒙篇章。不难看出,「性」是导演们非常爱用来表达电影内涵的“工具”,并且因此拍出不少好片。
现在的导演真的很难,别说是性场面了,连性台词都不敢轻易说。中国电影如今又回到了一个“影视里的中国人都没有性欲”的时代。
但即使在这样的桎梏下,中国电影还是在追求真实的情感表达,尤其是青春片一直在努力找到国产电影能够描绘「性」的新方向。所以我们还是能看到《北京爱情故事》《一夜惊喜》《七月与安生》和《前任》系列这种虽然尺度不大,但还是能让观众get到点、带有性暗示的电影。
曾经中国电影最好的时代因为市场不成熟而让前卫的性文化表达被迫停下,现在市场好了,或许我们上面的人能够重新考虑一下让中国电影在文化层次上再次真实起来。如果影视里的男女主人公20多岁,却连牵手都不好意思,接个吻就到达爱情顶峰,这样的内容无疑只会被诟病“虚假”,电影的口碑也一直起不来。
正如上文说到的,电影离不开「爱情」,而「爱情」也离不开「性」。这是一个应该被正视的人类本能,而不是需要一位回避的敏感话题,它既不血腥也不政治。希望我们中国观众能够早日从自己的电影里看到人类的本性,而不是还要去西方资本主义的世界里看花花世界。
近期热文
商务合作 / 转载 / 加入社群 / 约稿
请联系微信ID:
15201655723 yqpdy2018
1028627745 649778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