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些年离我们而去的宣发公司

一起拍电影编辑部 一起拍电影 2019-11-15



作者 / 吕世明

有人说,任何行业的最终出路可能都归结于保险业。
 
这一趋势甚至连电影宣发人员也不例外,可能您从业多年所积攒的人脉关系,无论是甲方还是乙方,最终目的还是要把他们变成保险客户。
 
这当然是个笑谈,但也必须承认的是,影视行业在遭遇2016行业拐点和2018税务风波之后,越来越多的宣发公司要么解散、要么举步维艰,中小宣发公司的行业神话和一飞冲天的情况越来越少。
 

“俺也不知道,俺也不敢问,这可能是目前我对行业小伙伴的态度吧,真不知道哪天又有朋友的公司解散了,说不定那天来的新人就是曾经最讨厌竞争对手的公司遣散的。

 
从一位宣发朋友口中,看得出他对目前行业的无奈,但出于对电影的热爱、或者是难以割舍的情怀,他始终没有离开电影行业,虽然最初一起入行的朋友已经离开了大半。
 

保底失败、跟错项目、策略失误
中小宣发面临七年之痒


“哥,咱们公司的情况你还不了解吗,当年也是国内数得着谈得上的公司,但目前原来各个区域六七名的发行人员现在一个大区之留下一两个人,而且我们的工资也有很长时间没法了。

 
这是拍sir的一位从业多年的朋友几天前聊天透露的,他们公司也算几年前区域发行布局时较早开展工作的公司之一,鼎盛时在全国也有百十号人的发行团队。
 
但在2016年,行业所累积的问题和风险一并爆发,“保底发行失败”的成为这一年的关键词。2015年,燥热的市场也让大批项目快速上马,给大家的错觉是所有影片都能有机会,所有影片都能有奇迹。
 
虽然经历几番起起落落和市场变化,保底逐步没能成为市场的主流,但其后续效益和对一些本来资金不那么雄厚的中小宣发公司影响巨大,一个保底项目亏损,往往需要数个保底的盈利才能抹平,这对于资金流需求强大的宣发公司特别难办。
 

好的宣发公司一定是人文公司,是一个人治大于情理的公司,但中国毕竟是一个人情社会,是一个非常依赖裙带关系和强调关联关系的社会,这也
使得宣发公司他在面对项目时,往往会面临策略应对上的捉襟见肘,自己难以掌控的命运。
 
“一些机会真的非常好,但你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和承担相应的风险,但大部分领导会害怕、会担心、会退缩,毕竟大家已经被吓怕了,没人敢轻易去承担风险。
 
除了一些个别老板突发奇想临时组建的宣发公司之外,从2012年起逐步兴起的内地宣发公司到了今年恰好走到了7年,这七年间成立的宣发公司很多,倒下的也不少。更多公司则依靠一两个项目的成功可以维持一两年的基本开销,但一两个策略的失误失败,则会使其迅速垮塌。
 
好在于,能投入资金玩影视和宣发公司的,大部分的老板他们的全部精力未必都在于此,影视宣发公司未必是他们的主业和主要资金来源,只不过公司歇业和拖欠员工工资,辛苦的是长久跟随的一些老员工。
 

行业整体稳定性和持续性欠佳

宣发公司风险增大


都说目前中国电影市场不如北美,而且这种差距被视为全方面和多角度的,这一点让很多从业者既羡慕又慨叹差距无法弥补。

 
但目前中国电影市场最大的优点是我们卖座的影片类型并不完全相同,其类型丰富度和多样性要比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国家都要完善,这一点也是会为未来中国电影市场创造出更多的机会。
 
但目前的问题在于,如果从单个公司的表现来看,我们会发现情况并不是特别理想,大公司的稳定性不如前几年那么良好,中小公司的持续性做得也较差。
 
看起来一些公司的确做了一两个超级牛X的项目,但只要有一个项目看走眼、放哑炮,前面的工作基本就前功尽弃了。
 
正因如此,目前电影行业存在了较大的风险性,宣发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其实已经非常之高,这是电影行业目前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和挑战。
 

“对于我们而言,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大活根本接不到,人家大公司之间合作非常紧密,我们甚至连吃残羹剩饭的机会都很难,中小项目会存在项目本身盈利性差,对方恶意拖欠款项的行为,虽然可以走法律程序维权,但真心熬不起。

 
和一位业内宣传公司朋友聊她们公司的情况,可以深深感觉到这些公司目前所要遭遇窘境,虽然说和电影项目一样,市场肯定是给予头部公司像头部电影一样的优厚回报,但很多打杂的事情和边角余料的处理,仍然需要中小公司去解决。
 
表面上,宣传和发行公司都是赚着较固定的辛苦钱,但是前提是,行业得有较稳定的发展趋势。目前的情况则是,大部分头部影片和头部项目对比一些中小项目,宣发公司本身几乎极少会因项目的大幅度盈利而获得对应的回报,想深度参与和投资项目,这又对宣发公司本身的资金、精力和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这一点,至少有90%以上的国内中小宣发公司做不到。
 

中小公司做得都是可有可无的活,
只重数量、不看质量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深度发展,目前几乎没有一部影片是完全“裸发”的,但到了实际操作层面,很多人又会感觉到很多影片就是“裸发”,以至于完全感觉不到任何的发行动作。
 
其实这和长久以来内地电影产业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宣传是很重要的环节,这和中国一直都缺乏服务意识是一个道理。但从本质上来看,电影的宣发过程是一种高度职业化的服务工作,他必须在整个产业中起到绝对重要的作用。
 
很多人说,海底捞的火锅其实并不好吃,抛开服务而言,他的口味和很多正宗火锅是无法相比的。
 
但海底捞就是卖的服务,服务是他们公司的一部分,也是他们火锅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同样,宣发也是电影服务的一环,你可以不宣发或者轻视宣发,本质上要求影片的质量足够过硬,但大多数质量好的影片会更多重视宣发的过程。
 
介于中低成本影片比较紧张的资金,即便他能够拿出宣发费用,这部分费用对于目前的宣发需求而言,也都会显得捉襟见肘。像春节档、暑期档和国庆档重点影片的宣发费用基本都在五千万乃至亿元以上。
 

行业的整体情况是中小宣发公司无法改变,这也使得这部分公司只能依靠数量的积累来延续公司的生存周期。

 
不同的公司他们的从业经历自然不同,所经历的项目也有很大的区别,这也使得宣发公司有他们自己擅长的项目和方向,但问题在于并不是所有公司所接纳的项目都是自己擅长的,基于市场竞争的考虑,大部分公司会压低竞争价格来争夺项目,同时也并不是所有片方都会舍得花钱来宣发影片。
 
和中国足球冲击世界杯奥运会一样,事前雄心壮志,但真到了比赛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队伍是多么的不堪。中国电影也同样如此,可能很多片方自己也没有信心投入大的费用宣发影片吧。
 
这也就使得,大部分影片的宣发工作会变得可有可无,甚至完全找不到章法,一些看起来B格满满的公司,也会做一些让业内外都会觉得匪夷所思的项目,做一些令所有人无法理解的发行动作。
 
“我所见到的一个发行公司,原来3个月做两个项目,现在变得异常勤奋,一个月做两个项目,但大部分项目也就只能赚个百八十万的基本宣发费用,抛掉各种成本和员工开支,所剩无几。
 
勤奋看起来是好事,但在目前的中国电影市场并不完全是有效的,电影产业毕竟归结到文化事业,企业形象异常重要,一家企业给业内外最重要的一面是个人形象,这就包括所承接影片的风格类型的整齐划一,这也是需要企业本身有一个长期的规划,但目前大部分宣发公司总给人一种拼盘的感觉。
 


目前头部和顶级的宣发公司已经更多开始参与项目的制作,其风险性已经大大降低,这对于大部分处于中下游的宣发公司又是一次很致命的打击。

 
虽然看起来,很多宣发公司的小日子过得还都不错,但未来竞争的激烈程度只会越来越强,倒下的宣发公司也只能越来越多,时不时新入局和新崛起的公司也对他们有更为强大的冲击。

离开放手对于很多宣发公司的老总其实挺简单,员工们也同样也会有自己的出路,不过电影行业时效性和换代更迭程度极高,一旦离开想在重新回到行业之中,在目前中国的电影产业来看,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你问我何时归故里,我也轻声的问自己,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
 
一段齐秦《大约在冬季》的歌词,可能是映照目前很多处于动摇和刚刚离开影视宣发工作朋友的心情,小哥痴情的歌曲都没有保留住炙热的爱情,处于激烈动荡的电影产业,离开有时候可能反而是相对明智的选择吧!





近期热文


二线购票APP江湖

辱华、投诉、撤档,《好莱坞往事》变成华莱坞现实

关于中国电影的八个盲区


商务合作 / 转载 / 加入社群 / 约稿

请联系微信ID:

15201655723   yqpdy2018

 1028627745   64977817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