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永远劝不动一个定档春节的片方

一起拍电影编辑部 一起拍电影 2021-03-04

作者 / 坦克

为什么非要来春节档呢?这部片子去普通档期,不仅可以独占2-3周,票房或许有望翻倍,宣发费甚至也能省下一大笔呢
 
热档扎堆的问题我们已经聊过多次。今年春节档两部大片独占80%份额,也再次让业界认识到了“春节档头部可以吃肉,尾部却不可以喝汤”的现状。
 
从2014年开始,春节档影片开始聚众扎堆,2019年春节档10部影片定档大年初一,最终8部影片公映,更是将春节档扎堆现象推上了高潮。但同时也是从2019年开始,春节档扎堆所引发的大片票房扑街问题也首次被广泛讨论。
 
今年春节档影片数量虽然下跌到了7部,但是依然有不少影片难逃亏损命运。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媒体、甚至普通影迷网友,也都会发出“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感慨。
 
但为什么扎堆春节档的现象会一直持续?不少片方甚至明知会赔本,但却依然坚持“死守”春节档。作为行业媒体,我们也曾连续多年春节档呼吁过片方“不要盲目迷信春节档导致档期过分扎堆”,但最终为什么依然行不通?在交了一次又一次的学费之后,为何大多数片方依旧对春节档拥有一种“迷之自信”?我们今天一同来剖析片方定档春节的深层次原因。

 
影片扎堆定档春节的表层原因是什么?
 
片方定档春节的表层原因十分明显,因为档期容量大。
 
2016年的《美人鱼》、2018年的《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以及2019年的《流浪地球》都创造了极高的票房成绩,今年《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李焕英》更是携手创造了两部40亿+的佳绩。过去几年即便是档期的二、三位,也基本都能达到10亿+甚至20亿+的体量。
 

可以说,春节档是内地影市票房密度最高的档期,没有之一。近几年更是成为了刚需。此外,春节档的票价相比普通档期,还会稳定有着至少10%以上的涨幅,这也意味着在相同观影人次下,影片在春节档的票房会更高。
 
当然,春节档并不是那么好进的,这其中最大的门槛就是宣发费。
 
首先,除了动画片之外,如果真的想要在大年初一获得有效排片以及与之匹配的上座率,进入春节档的宣发费起步价都是1亿起。而如果想要拥有20%以上的排片或者有着20亿+的票房预期,2亿+的宣发费用是必不可少的。
 
而这也意味着,即便一部只有5000万成本的影片,进入春节档想要实现票房盈利,也要至少要达到5亿+票房才能够真正回本,在目前头部影片动辄2亿、3亿,最高可达5亿、6亿成本的时代,要想实现票房盈利,至少要达到10亿+票房。

 
春节档拥有“无上荣光”,
都是谁在决定档期?
 
伴随着2016年春节档《美人鱼》豪取30亿+票房,春节档作为全年第一大的档期的概念,已经愈发深入了所有业内公司的人心。而一部影片敢于定档春节,也成为了一个标志——如果一家头部电影公司没有任何一部影片在春节档上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该公司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因此不少公司,都会想要在春节档上一部电影。而对于二三线的电影公司来说,参与春节档影片的联合出品,也拥有无上的荣誉。
 
除了影片主控公司想去春节档之外,电影导演也想进春节档,尤其是导演公司是影片出品方之一的影片,在当前内地的导演中心制的特殊大环境下,导演通常意义上,不仅仅肩负着导演的职责,也肩负着制片人的身份,对于影片的档期,甚至物料、宣发节奏,都享有决定权。从我们本身的渠道所了解到的,每年都会有1-2部影片,是导演坚持要进春节档的。
 
平心而论,电影进入春节档,的确会让影片享有巨大的红利,在整个1-2月,影片的导演、主创都会拥有很高的曝光量。如果一个导演的影片能够进入春节档,似乎也是进入了电影圈的头部玩家俱乐部了。这也是很多导演想要进春节档的原因。
 

另外,在定档决策方面,“甩锅论”也是一直困扰国产电影档期决策的重要原因。不少片方(尤其是大公司)的人也都向我们透露,档期决策者是需要对影片选择冷档期而最终票房失利负责的。通常情况下,如果某部电影选择定档春节、国庆等热档期,那么该片的票房失利,或许可以用同档期影片的竞争压力来撇清关系。但是如果一部影片选择了冷档期而面临票房失利,那么影片的失败,则会把“锅”甩给档期决策者,对于这些决策者而言,轻则年终奖受损,重则失去工作。这也导致了很多决策者宁愿为了自身考虑,而不得不选择定档热门档期。

 
宣发公司也爱春节档
 
正如我们上文提到的那样,对于真人电影来说,没有1亿的宣发费用,想都别想进春节档,而想要成为春节档的头部影片的话,则至少需要1.5亿的宣发匹配资源。
 
在目前阶段,影片的宣发公司,尤其是发行公司(同时也可能是影片的第二或第三出品方),在影片的档期决策上也拥有着很大的话语权。而对于宣发公司来说,进大档期的好处远大于选择普通冷档期。
 
宣发公司想要活下去,也需要赚更多的服务费,一部影片在冷档期或许只需要花3000万的宣发费,那按照行业惯例,或许宣发公司只能赚300万的服务费。而如果影片进入春节档,哪怕影片最终票房不尽如人意,但宣发公司不仅可以赚上千万的服务费,更是可以拥有手握1亿+的宣发资源进行调配的权力,并进入一线宣发公司行列。正所谓“没有在春节档干过发行的发行人不配叫发行人”,无论是从利润角度还是业界声望、经验累积角度来看,宣发公司都会劝片方定档春节,来给自己贴金。

 
定了春节,再改就没那么好改了
 
我们过去曾总结整理了最近五年春节档所有撤档影片的票房表现,无一例外全都是扑街。
 

无论是提档1-2周,还是延后2-6个月公映,影片的票房成绩放在普通档期来看,也很难说是成功。如果想在大年初一公映,成熟且可靠的做法便是,至少提前3-4个月定档,并且一旦定档了,就万万不轻易撤档,目前除了补拍的《捉妖记》外,正式定档大年初一后来撤档再上映的影片无一例外都遭遇了更差的票房待遇。
 
过往的案例也都向我们证明了:一旦定档春节,就没有退路了。其实部分影片在定档后,是可以通过影片的热度以及舆论反馈,灵活做出一定的调档策略的,但同样对于档期决策者来说,改档是万万不能的。去了冷档期不会被看作是理智的决定,反倒会被认为是片方已经放弃该片,对该片冷处理的先兆。对于已经定档春节的大项目来说,贸然改档也会对团队信心产生一定的影响。
 
可以说,造成目前片方扎堆定档春节,并不是简简单单用一句“片方盲目自信”就可以概括的。中国目前并不健全的电影工业水平、不同公司的话语权机制,共同促成了当下的局面,并且在短期内很难被改变。2021年国庆档、2022年春节,必定还会是一场血雨腥风,会有更大的赢家,也会有更多的输家。




近期热文
春节档,不止七天

请对2021中国电影市场票房保持谨慎乐观

中国电影票价的天花板在哪里?



商务合作 / 约稿 / 加入社群 请联系:
15201655723   yqpdy2018(微信ID)
 转载请联系:
reyazzzzz(微信I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