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强国复兴有我丨淮南:非遗进校园,薪火相传放光彩

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多彩非遗。11月30日下午,“强国复兴有我”2023年淮南市“非遗进校园”活动走进安徽理工大学,为大学生送上了一场非遗“大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近年来,我市坚持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56个非遗项目被列入市级以上政府保护名录,其中国家级是豆腐传统制作技艺、抬阁肘阁、火老虎和花鼓灯4项,省级项目22项,市级项目30项。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非遗在校园传播和普及,让广大师生在与传承人面对面的交流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淮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与安徽理工大学联合举办了2023年淮南市“非遗进校园”活动。

活动分为非遗展示、非遗展演两个部分。在非遗展示环节,非遗传承人采取非遗知识讲解与制作技艺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向大学生们展示淮南豆腐、寿州香草、寿州窑陶瓷、紫金砚、泥老虎传统制作技艺和紫金印雕刻技艺,展现淮南剪纸、烙画、灯彩、皮艺、木刻、藤编、石栽盆景、茶艺等非遗魅力,吸引许多大学生现场学习。

在非遗展演环节,抬阁肘阁、寿州锣鼓《楚都欢歌》、淮词《美丽的正阳关》、花鼓灯《双回门》《鼓乡欢歌》、推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古琴演奏《醉渔唱晚》等非遗节目陆续登场,赢得大学生们的热烈掌声,大家感叹道:“节目太好看了!非遗真的魅力无穷!”

非遗进校园,文化共传承。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大学生既能零距离体验非遗的魅力,也能加深对非遗的了解,增强文化自信,培养爱国情怀。同时,有利于非遗的传播与普及,促进非遗保护传承与现代教育体系深度融合,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非遗薪火相传、绽放时代光彩。


来源:淮南日报社、淮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往期回顾
打卡淮南“川藏线”……

穿越时光—九龙岗民国建筑群

初显形,淮南春申湖公园

寿州香草香飘“四叶草”

淮南的梧桐不逊南京,有了初冬的味道……

最高奖励10万元!淮南牛肉汤集体商标标识(LOGO)和IP形象设计方案征集启事

淮南市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吹响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市号角

玩在淮南,只等你来!

淮上风光:安丰塘的美丽传说

探寻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古城的前世今生
深化解放思想大讨论 | 程昊:以高品质文旅融合为高质量转型发展增添新活力
这“皖”汤 “牛”得很!
跟着教科书品味千年古城


淮南城市记忆一探访九龙岗民国小镇

有玩头,有吃头,有看头!淮南有个1952文化街区


人民日报:全国唯一以“楚文化”命名的博物馆,值得一看!


今日闵行|这里是淮南:有灵山秀水,更有诗和远方!端午走“亲戚”


淮南这六处古镇,每个都值得一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