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协和转化楼:从医者仁心到军魂匠心
由天安门向东,沿金水河走过东长安街,在离北京饭店、王府井大街不到一公里的地方,矗立着一片混合着现代特色的青瓦房,这就是中国医学的最高殿堂——北京协和医院的所在地。
2019年11月,当徐耀祖站在东单北大街上,看着眼前熟悉的塔吊与围挡,心中充满了挑战的激情。两个多月前,由中建八局承建的北京协和医院医学转化楼已提前42天封顶,而他此行的目的,就是从上一任项目经理刘相涛手中接过接力棒,将项目进行到底。
北京协和医院医学转化楼是国家规划的五个转化医学中心之一,对促进我国转化医学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10月16日,中建八局项目团队正式入驻项目,为这座百年医学院注入了“铁军”元素。在近千个日夜的精益求精中,协和转化楼从基坑中拔地而起,用建筑科技助力医学研究突破创新。
协和速度,让时间跑起来
北京协和医院转化医学楼工程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包括地下5层,地上10层。由于地处北京市核心区域,项目建设不但受重大活动、节假日、环保、气候等因素制约,还面临着施工安全、场地狭小、材料运输困难等挑战。
“项目紧挨着天安门,一举一动都广受关注,”徐耀祖说,“材料设备运输只能在晚上23点到凌晨5点,这也大大制约了我们的工程进度。”
让徐耀祖头疼的还有项目现场狭窄的作业面。由于协和转化楼是在老门诊楼原址重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周围已具有浓厚的生活氛围,而老门诊楼的占地面积不过四五千平米,一旦开工,各种工程车辆便堵得水泄不通,这给施工组织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如何破局?徐耀祖明白,如果不能解决人地矛盾,就无法赢得足够的时间,项目就势必不能按期完工。对他而言,人、机、料、法、环,这些因素都是可以预料的,那么,能改变的就只有时间。
于是,在摸清项目情况后,徐耀祖开始着手制定制度,将有限的时间条分缕析,精准定位,让时间跑起来。晚上23点到凌晨1点,物料车、设备车入场备料;凌晨1到4点,混凝土车入场打灰;早上4到5点,垃圾车入场清运。甚至连每次入场车辆的数量、顺序也做了严格要求。经过对时间的精准把控,项目施工组织变得井井有条,困扰项目多时的人地矛盾也迎刃而解。
事实上,从开工之初,协和转化楼项目团队便开始与时间赛跑。2019年,共和国迎来建国70周年大庆,在盛大的阅兵式背后,与长安街一街之隔的协和转化楼遭遇政策性停工。为对冲停工周期,中建八局项目团队与院方、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精诚配合,统筹协调各方资源,集思广益,昼夜奋战,在大庆前一个月完成封顶节点。
新的记录由此诞生。在项目团队的精心组织下,协和转化楼地下结构施工速度由平均16天一层,提高到10天一层;地上结构施工速度从7天一层,提高到2.5天一层,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协和速度”。
“在建设的高峰时期,现场劳动力达1400余人,41家分包交叉施工,119家材料供应商保障物资,”徐耀祖说,“要知道,在天安门附近建工程,这样的机会可不是任何人都有的!”
协和品质,将智慧融进来
和一般项目不同,医院因其用途的特殊性对建筑的功能设计、装饰装修、医疗设施设备,甚至采光、通风、照明等都有严格要求。作为世界一流的医学中心,协和转化楼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更是充分运用了中建八局智慧建造成果,打造出医疗设施建设的“协和品质”。
“协和转化楼地下室最厚的防护墙达到了3米,墙上需要预留预埋各种管线,”项目总工韩志祥说,“这种预留预埋位置的精确度达到了毫米级。”在32.5米的深基坑中,这样的管线并不在少数。
协和转化楼项目专业种类繁杂,设备功能多样,部分大型医疗设备为国内首次应用,这就导致需要深化设计的专业多,协调配合管理难度大。为此,项目团队通过深入运用智慧建造技术,将施工技术的高科技,转化为建筑工程的高品质。
由于场地狭小,现场不具备钢结构堆放条件,项目运用二维码定位系统,将每一个钢结构提前进行入场定位,方便吊装工人快速确定进场钢结构安装位置,提高安装效率。
而BIM除了在传统管线综合排布上运用之外,还对办公区临建CI布置进行了模拟,优化了布局方案。在精装方案的比选中,项目利用BIM+CAVE系统,打造虚拟样板,模拟实际材质、光照体验,让业主、设计院、施工总包的评审专家们近距离体验每套方案的优劣,最终确定实施方案。
智慧建造还充斥着施工过程的方方面面。协和转化楼建成后,全院物资运输及仓储将实现智能化、无人化管理,尤其涉及到核医学的相关药物,将通过AMR智能机器人及AGV智能导航车来进行运输。那么,在建设阶段如何确保物资运输路线安全无障碍?项目团队通过BIM技术模拟机器人运输路线,通过深化设计提前解决了道路狭窄及门洞空间不足等问题。
此外,在精装修阶段,项目团队运用BIM技术形成精装修模型,通过梳理设计问题,提前优化、完善、深化图纸,并协同机电、土建等各专业进行检查,根据需求调整施工图纸和BIM模型,形成综合模型,用于现场施工交底。
“我们从深化图纸开始就融合鲁班奖施工理念,在策划上着力,在细微处着眼,”韩志祥说,“其目的就是要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抗疫防疫,把责任扛起来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协和转化楼建设的步伐,率先复工后,项目进度大受影响。6月10日,北京出现第一例确诊病例。警报拉响,全北京立即陷入抗击新冠疫情的紧张状态。
6月18日上午,正准备召开项目例会的徐耀祖接到了院方的电话。“防疫的压力非常大,”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徐耀祖说,“协和医院当时急需建立一个核酸检测方舱医院,就第一时间联系了我。”
没有犹豫,接到电话后,徐耀祖一边向分公司汇报,一边跟院方对接需求。原计划的项目例会当即变成了方舱项目协调会。
疫情重于泰山,但仓促之下,一无图纸,二无材料,却让项目团队犯了难。时间就是生命,凭借多年的施工经验,徐耀祖立即做了工作部署。物资部联系厂家调货,工程部紧急抽调工友,与此同时,场地平整、强电及给排水管沟挖掘、砌筑基础、剔凿石材地面等前期工作有序展开。
此时,方舱医院的房间布局设计也在同步进行中,在和院方数次沟通后,当天下午5点,设计定稿,电缆电线及各类管材的采购订货同步完成。
6月19日晚9点,方舱场平完成,一个小时后,方舱基础砌筑完成。当天晚上11点,7辆悬挂着“北京协和医院防疫物资车队”条幅的运输车从河北廊坊厂家一路北上,星夜前行。到凌晨12点,主管线预埋完成。
6月20日凌晨两点,经过长途跋涉,7辆物资运输车顺利抵达协和医院,项目人员连夜完成吊装、就位、找平、水电气暖管路改造等工序。
“当时我们的管理人员和工人都是连轴转,为了保证工作面,大家都铆足了劲儿,”徐耀祖说,“结果所有的工序衔接都很完美,在时间上几乎没有什么耽误。”
6月21日凌晨5点,项目室内上下水管顺利接驳,强弱电正式接通,室内照明、空调、医疗设备逐一就位,室外路面及绿化有序恢复。经过70小时的鏖战,协和医院核酸检测方舱应急医院的两间综合服务厅、4间诊室、8间采样室全部建设完成。
“当看到清晨前来核酸检测方舱就诊的患者排成长队,我们觉得再多的付出也都值了!”徐耀祖说。
团队建设,让心里暖起来
由于工期紧、标准高,协和转化楼项目在建设中经历了多次抢工,高强度的工作一方面促进了青年员工的成长,另一方面也让部分员工心理不平衡。加之项目初期效益不明朗,团队的积极性大受影响。
为此,徐耀祖花了大量的精力来倾听青年员工的心声。那段时间,在施工现场、餐桌旁、走廊上,随处可见他与项目员工谈心谈话的身影,和员工一起分析自身特点,业务的强弱项,共同规划出一条清晰的职业发展通道。与此同时,他还在项目上推行强制轮休制度,让大家共同参与项目策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团建活动,将团队的积极性一点点地调动起来。
“只有大家觉得前景明确了,才能干得更有劲儿!”徐耀祖说。
效果显而易见。2020年8-12月,受前期疫情影响,项目进入了新一轮的抢工期。那段时间,项目员工要么在现场组织施工,要么就做各种各样的日报统计,常常忙到深夜。尽管如此,却没人退缩,大家相互鼓劲儿,一直坚持到12月底,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
让徐耀祖想不到的是,2020年7月入职的黎泺吟,厉棒棒,任浩天,魏宏滨,李鑫宇几位新员工竟能一直扛住压力,和大家一起干到项目竣工。
“我很享受这种大家一起干一件事的感觉,”任浩天说,“而且我始终相信,这些经历都是我人生的财富!”
2021年6月23日,北京协和医院转化医学综合楼正式竣工;9月5日,协和转化楼投入使用。这所在共和国历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的百年医学院,在迈向国际一流的道路上,焕发出勃勃生机。
再次站在东单北大街上,徐耀祖心中充满了感慨。两年来,他早已习惯这里的日升日落、车水马龙,也习惯了这里的挑灯夜战、彻夜不眠,对他而言,协和还是那个协和,协和也不止是那个协和了。
“可能你干一辈子工程,也遇不到这么难的一个项目,”徐耀祖说,“所以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