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雪域风情|唐竺古道的必经之地——吉隆

王媛媛 藏人文化网 2023-11-25
请点击上方的“藏网文摘”订阅
有您更精彩 投稿信箱:tibetcul@126.com


100多年前,一位外国探险家闯入吉隆沟,惊叹道:这里是上帝集中了全世界能工巧匠打造的圣地。的确,掩藏于边陲的小城吉隆,是喜马拉雅山区不为人所知的香巴拉,也是中国与尼泊尔的主要陆路口岸——吉隆口岸的所在地。

遥想千年前 骑着骏马南下天竺
从拉萨到尼泊尔的中尼友谊公路,前段基本是沿着蕃尼古道修建的。中尼友谊公路在60道班之后便离开了蕃尼古道向南延伸。车继续沿蕃尼古道西行,眼前一座高大的雪峰从朋曲河谷尽头缓缓升起,其浑圆的雪顶上矗立着两个尖尖的山峰,这就是希夏邦马峰。它虽在8000米以上高峰中排在最后,但却是它们当中唯一的全部山体均在中国境内的山峰。汽车进入希夏邦马峰北坡的朋曲河上游宽谷,沿着车辙向西方广袤的草原驶去,这正是蕃尼古道通往吉隆的路段。这时似乎觉得驶入了时间隧道,距离喧嚣的现代社会渐行渐远。

不久,辽阔的草原上涌来雪白的羊群和乌黑的牦牛群,而几只棕脊白肚的藏野驴气宇轩昂地漫步在畜群中,俨然是这里的主人。汽车爬过一座矮小的分水岭,一湾湛蓝的湖水顿时映入眼帘,这就是著名的藏南谷地内陆湖——佩枯措,古籍中称之为纳错海。清朝驻藏大臣松筠巡边到此时,曾用“碱淖清如碧,一望琉璃明。呼吸天地率,无涸亦无盈”的诗句赞叹此湖的清澈俊美。

在佩枯措的南侧,一列雪山从希夏邦马峰逶迤而来,高山雪岭之间一道道银白色的冰川一直延伸至湖盆南缘。在该湖翠绿的草滩上,隐约可见黑色的帐房,草地无风,一缕青烟径直地升入蓝天。这时远方传来牧羊姑娘清脆高昂的阵阵歌声。这一切仿佛使人返回到千年之前:骑着骏马,赶着牦牛,同古人一道,南下天竺。

一块石壁 揭开一段尘封的辉煌
1990年5月的一天,一支进行文物普查的队伍改变了吉隆默默无闻的命运。大唐显庆三年(658)六月的“大唐天竺使出铭”,记载了唐代外交家、探险家王玄策第三次出使印度的事迹,比大昭寺前举世闻名的“唐蕃会盟碑”还要早165年。这块碑铭的发现,不仅将史书中记载的唐竺古道穿越喜马拉雅山谷的准确位置标明,而且还揭开了1300年前中国与南亚诸国交往的一段辉煌的历史。

从历史的遥思里回过神来,汽车绕过佩枯措南端缓缓爬上马拉山。下车后缓步走上东侧的山包,由此南望,可见雄伟的喜马拉雅雪山在远方分为两支,从谷地东西两侧向北延展而来,形成了一舌形凸起,交会于马拉山。而山下的吉隆藏布河硬是在两道雪岭之间开辟出一片深幽的谷地,奔涌而下,穿越喜马拉雅山脉,注入印度洋。也正是这道河谷,使唐竺古道跨越雪山屏障变为通途。

从山口西望,只见下方矗立着一座寺庙,其片石垒砌的围墙因刷涂成红色格外醒目,这就是琼噶寺。从古寺向下望,山谷中有一条时隐时现的路径,这就是古老的唐竺古道了。古寺恰恰扼守在古道翻越山口之前的要冲上。

古道沿着一条小溪向南延伸,不久就进入开阔的阿瓦呷英山谷,谷地南侧一座石山迎面而立,山前蜿蜒着鲁玛满久河。来到石山前,只见一条盘绕于山麓的水渠在一处陡立的崖壁前凿岩而过,汉文碑铭就镌刻在水渠上方的崖壁上。碑铭正中额题篆刻阳文一行7字:“大唐天竺使出铭”。虽然题铭文字由于年代久远多已看不清楚,但这222个神秘的汉字仍好像222个向导一样,将人们带回到遥远的历史,去解读在吉隆曾经发生过的故事,去体味吉隆曾经的记忆。
来源:西藏商报
相关阅读

雪域风情|细腻精致的西藏金属器皿

雪域风情|翁达岗:“佛光”照亮幸福之路

藏地行摄|“第十届西藏珠穆朗玛摄影展”作品欣赏之七
雪域风情|一半彩林 一半冰雪 四川达古冰山迎来最美秋色
雪域风情|走进别有洞天的道孚民居 感受藏式建筑独特之美

扫描或长按      关注藏网文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