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阅读西藏畅销书:《爱心中爆发的智慧》

tibetcul 藏人文化网 2023-11-25

请点击上方的“藏网文摘”订阅

有您更精彩投稿信箱tibetcul@126.com


《爱心中爆发的智慧》一书被誉为: 


有关佛教哲学、佛经解读及藏传佛教知识最为权威、经典,最为畅销的汉文读本。


深入浅出地介绍藏传佛教的理论体系,讲解佛教经典,适合不同层次读者阅读需求,是华语世界研读、学修藏传佛教的必备书。


《爱心中爆发的智慧》第八版封面


在充满自私、贪婪、嗔恨、冷酷无情的现实社会中,只有无私的爱心才是温暖如春的阳光。人生在世,最珍贵的品德就是爱心。如果没有人与人之间相互的爱——悲心的话,人就没办法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切的动荡不安,都是没有爱心造成的。没有了爱,家不再是家;没有了爱,朋友会离去……如果整个社会的人际关系都成了冰冷的金钱关系,那么,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佛教提倡大悲心,就是因为只有爱心——大悲心,才能拯救人类社会。


佛经中说:“与智慧分离的慈悲、与慈悲分离的智慧都是枷锁。”“爱心中爆发的智慧”是为了和其他的智慧,比如世俗智慧、外道智慧或自我解脱智慧相区别而提出来的。大乘佛教的智慧始终是以利益众生为主的智慧,这种佛菩萨的特殊智慧不是天生就有的,是以热爱众生,无私无畏的利众大悲心为动力,修禅定和智慧二度产生的智慧。


爱心与智慧互为前提,不能分离,所以叫做“爱心中爆发的智慧”。


——多识仁波切


由藏人文化网精心修订,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2015年4月开始,在全国各地书店上市。


本书为当代人正确认识佛教、学习佛法,提供了清晰的路径。让佛学的般若智慧融入我们的现实生活,以大乘佛教的妙智,解决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困境和信仰问题。为广大研读,学修佛教哲学,尤其是藏传佛教的人士提供一份最权威系统的珍贵读本。


作者从深见与广行这两大传承,对藏传大乘佛教做了系统的概括与梳理。其中以应成派中观深见思想诠释了般若部精髓经典《金刚经》和《般若心经》,以弥勒的广行派传统诠释了《三宝原理》以及成佛阶次第道,修持概论方面则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汇归深见与广行两大传承的修道次第核心著作《佛法三根本要义》。


上承佛陀与历代大师的不断流传承,中佐通俗流畅的语言,下契现代人的心灵根器,无疑是本书最耀眼的亮点!


《爱心中爆发的智慧》各种版本封面汇总


第八版版是在第七版基础上修订而成,加入了一些外界鲜少见到的珍贵照片,使新版清新美观,更具亲和力。正文使用优质轻型环保纸,质优量轻、不含荧光增白剂,采用的原色调可保护读者尤其是老人和儿童的眼睛,使他们在阅读时保护视力不受伤害,另手感柔和,提高读者阅览愉悦度。


内容虽然增加不少,但定价不变。祈愿更多人能接触学习到正宗藏传佛教,让佛法之光普照大地,所有众生共享安乐!


多识仁波切近照


རྣམ་སྣང་མངོན་བྱང་ལས། བཅོམ་ལྡན་འདས་ཀྱིས་བཀའ་སྩལ་བ།  གསང་བའི་བདག་པོ། ཐམས་ཅད་མཁྱེན་པའི་ཡེ་ཤེས་དེ་ནི་སྙིང་རྗེའི་རྩ་བ་ལས་བྱུང་བ་ཡིན།  བྱང་ཆུབ་སེམས་ཀྱི་རྒྱུ་ལས་མཐར་ཕྱིན་པ་ཡིན་ནོ།  །ཞེས་བྱུང་། 


在毗卢成佛经中,世尊说:密藏主:一切智(遍知智)生于慈悲心,完成于菩提心。

但愿人人都能因雨水的清洗而成为明净的人。


 ——“爱心中爆发的智慧”一语的来源/多识仁波切



《爱心中爆发的智慧》书名含义/多识仁波切


菩萨发菩提心的动力是大悲心,无论是七支发心法还是交换发心法,根本动力都是大悲心,用现代通用的语言来说,就是爱心,love。

有人认为,悲心或者慈悲心,比做爱心不妥当。这样的看法,其实是对佛教术语缺乏深入了解的表现。从词根上来讲,梵文“ga ra na”(音),是慈悲的意思;“ra ga”(音)是爱的意思,爱财、爱色。在佛经中,这两个词有时候是通用的,因为从性质上来讲,慈悲和爱欲是没有办法截然分开的,仅仅是对象上有区别。比如爱色、爱财、爱名誉地位属贪欲,这些是不好的,这种爱欲是贬意的。而母亲对子女的爱、子女爱父母,就不能说是贪欲,不能说它不好。热爱父母、热爱众生,这是纯真之爱、高尚之爱。


在无上密中,以大欲一词来代表大乐,代表大悲心。显宗中也有用爱欲来表示慈悲的,举例来说,藏传佛教研究解释般若主要是按印度人著的“般若二十一疏”,其中桑哈巴嘎作的《现观庄严明义疏》,藏文叫做“re wa ge se”(音),开头的偈颂中有这样一句话“以爱深爱度众生”,藏语是“du wa qie bi gen du qie ”(音),这个“qie”在藏文中字面的意思就是爱欲、性爱、爱情,不是慈悲的意思。宗喀巴大师在《般若大义金珠蔓论》中说,“以爱深爱度众生”中的“爱欲”一词,指的就是大悲心,这里是颂扬无著菩萨的功德。


所以,我在《爱心中爆发的智慧》系列书籍中用“爱心”一词,并不是随心所欲的翻译。我把大悲心比做爱心,是依据了经典并考虑到了世俗的习惯,现代社会较广泛地使用“爱”这个词来表示奉献爱心。有的人不理解,不知道“爱”这个词的来源,说佛教是反对爱的,怎么能用“爱”来代表大悲?其实佛教反对的不是爱,如果佛教反对爱,那就错了。那些自私的,使人变得狭隘、堕落的,成为贪嗔痴根源的爱欲或者爱执,需要破除。而广义的爱、大爱,是大乘佛教的智慧所产生的根源。


“爱心中爆发的智慧”是为了和其他的智慧,比如世俗智慧、外道智慧、小乘的自利智慧或自我解脱智慧相区别而提出来的。


人普遍地都有智慧,这是人和动物的区别。但智慧有多种,以印度来说,除佛教以外就有九十六种外道,也就是有九十六种世界观,都是根据各自的智慧见解提出来的。各种宗教都有它自己的智慧。再比如人们在搞科研、创造发明时也须有智慧,无论是做什么事情,都离不开智慧。但智慧的本质不一样,有的是大智慧;有的是小智慧,也叫小聪明,能产生小功利;有的是正当的智慧;有的是不正当的智慧,比如说世俗上的诈骗,骗人也有一定的智慧,没有智慧骗不了人。这些都是世俗智慧、外道智慧。小乘佛教的智慧,是自利智慧、自我解脱智慧。


大乘佛教的智慧则始终是以利益众生为主的智慧,这种佛菩萨的特殊智慧不是天生就有的,是以热爱众生,无私无畏的利众大悲心为动力,修禅定和智慧二度产生的智慧。没有大悲心,完成不了六度;修六度中的禅定、智慧二度才产生大智慧。爱心与智慧互为前提,不能分离,所以叫做“爱心中爆发的智慧”。佛经中说:“与智慧分离的慈悲、与慈悲分离的智慧都是枷锁。”


经典中佛说:“拥有一法就等于拥有一切法”。舍利子问:“一法是什么?”佛答:“大悲心啊!”由此可见,大悲心是何等重要?!具有了大悲心,一切佛法都将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果没有大悲心,所学的一切佛法都没有了基础。大悲心是成佛之因。


在这个充满自私、贪婪、嗔恨、冷酷无情的现实社会中,只有无私的爱心才是温暖如春的阳光。人生在世,最珍贵的品德就是爱心。如果没有人与人之间相互的爱——悲心的话,人就没办法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切的动荡不安,都是没有爱心造成的。没有了爱,家不再是家;没有了爱,朋友会离去……如果整个社会的人际关系都成了冰冷的金钱关系,那么,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佛教提倡大悲心,就是因为只有爱心——大悲心,才能拯救人类社会。


东南亚海啸发生之后,许多人死于非命,造成了无数家庭的支离破碎,留下了好多的孤儿,如果无人资助,他们怎么活呢?我看到国内很多地方包括香港很多人,有的生活并不富裕的工人、农民、一般职员,他们都自愿献爱心,积极地捐资、捐物。如果不是心中有真诚的爱,怎会这样做呢?谁说世间没有爱?我非常随喜这种行为,这是人性光明的闪现!


爱,是多么崇高的一种感情!学佛的人,什么都可以不修,不能不修爱心。有了爱,有了慈悲心,你就抓住了学修重点,你就是菩萨!


(摘自《藏传佛教与现代社会》,2005年3月,香港)



爱心中爆发的智慧书系总序/多识仁波切


一、藏传佛教的特点


世界佛教三大体系中,藏传佛教具有与众不同的两大特点:


1、 比较完整地接受了佛陀的教义。虽然藏传佛教属于大乘佛教,但它并不轻视排挤小乘佛教。正如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所说:“一切教乘并行不悖,一切佛言均属教诲。”三乘佛法都是应机教化的方便法门,没有一样无价值,没有一样不重要,所以藏传佛教坚持大小乘并重,显密双修,即外修声闻戒(小乘戒),内修菩萨行(大乘行),密修二次第(无上密二次第)。藏传佛教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坚持佛教教义的完整性,还表现在以下几个并重原则上,即:闻思修并重;戒行与正见并重;显法与密法并重;修福与修慧并重;度众和自度并重等等。


2、 藏传佛教吸收了佛陀教义的精华。“天上有日月,地上有两宝。”“地上两宝”指的就是佛法中的两大精华--密法和性空正见。


有些人攻击密法是“左道旁门”、“邪法”,这是一种极端无知的表现。密法是佛教的精华,宝中之宝,是解脱成佛的最高法门。站在显教菩萨乘理论的最高顶点上,才会认识到:要破除最细分所知障,彻底证悟无上菩提,必须依靠金刚乘这个佛陀在显法中从未透露的玄机妙理,故宗喀巴大师说:“金刚乘比佛更稀有珍贵。”日本人空海大师也曾说:“整个佛教的终极妙理在于密教。”英国佛教学者约翰·布洛菲尔德说:“我把金刚乘视为人类思想发展最绚丽的花朵之一。”藏传佛教具有无比珍贵的无上密法,是它最大的骄傲。


智慧正见是佛教的灵魂,但由于正见不属于世俗感知经验的范围,使用符号语言和抽象概念性思维,在理解上有相当大的难度。因而,佛教内部在真谛性空的理解上就产生了分别派、经论派、唯识派、中观派等四个哲学层次。其中,中观处于正见的最高层次,月称所代表的驳论派中观见是中观的最高层次。有鉴于此,阿底峡尊者说:“除了月称门,别无成佛法。”藏传佛教属清一色的中观派。前弘期以自证派中观见为主,后弘期驳论派中观见占了主导地位。在甚深驳论中观见理论的阐发成就方面,宗喀巴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度。连第八世嘎玛巴大师和宁玛派中流砥柱居米旁巴也赞扬宗喀巴是“说空百代宗师”。现在有些对哲学和佛法一窍不通的外行诬蔑宗喀巴是“诡辩论者”,这并不奇怪,藏族有一句谚语说:“在牛的眼中,再美的鲜花也只是一把草。”


根据以上特点,说藏传佛教包容了佛教的一切精华,并非夸大其词。


二、藏传佛教代表佛法理论的高峰


佛教产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这2000多年中,一代又一代成千上万的佛教学者,对显密经典教义,进行了接力赛跑般前仆后继的研究总结工作,到今天已达到了非常高深精细的程度。藏传佛教全面继承了印度显密佛法的学统,并将印度佛学研究的高峰作为自己的起点,不断努力攀登,继续向前发展。在11世纪中叶,阿底峡尊者就赞扬说:“佛教在蕃地的发展,已超过了佛教的故乡--印度。”从11世纪俄大译师在桑普寺建立辩经学院,设立学位制以来,噶当、萨迦、格鲁等诸大教派在各地建立了上千座辩经学院,把寺院办成了培养各类人材的十明学院,培养了多如繁星的佛教学者,把佛教显密理论的研究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峰,写出了浩如烟海的显密学术著作,以五彩缤纷的思想研究成果的花朵,增添了佛教思想文化乐园庄严瑰丽的景色,从理论上发现了显密相互依赖,“无显不入道,无密不成佛”的深刻的内在关系。以金刚乘殊胜方便法门,结合“一刹那经过无量劫”的相对论,可以把三个无量劫的福慧双修进程缩短到一世或数世的理论充分显示了佛教理论高峰的无限风光。现代海内外的许多人,因学统传承断代,重新回到茹毛饮血的时代,在原始经典上进行盲人摸象式的摸索研究时,有缘能够遇到藏传佛教这样高的起点,以把握佛法精髓,免走几千年弯路,实在是一种非凡的福分。


三、把握主线,总揽全局


从交叉纵横的千万条线中,能找出几条总揽全局的主线,是学习和研究的最佳方法。但佛法的理论知识体系大得无边无际,除了对佛法的了解如同佛陀一般的圣人,无人能完全做到。整个佛教史上对佛法能够总揽全局,在理论上进行高度概括的也只有龙树、弥勒、无著、阿底峡、宗喀巴等数人而已。龙树将甚深般若义进行了理论概括,分为“二谛”;弥勒、无著将三乘境、行、果归结为“八品”;阿底峡将三藏、八万四千法概括为“三士菩提道”;宗喀巴又把“三士道”的千万法门归结为“佛法三根本”和“悲智二法”。这每一步的概括都标志着思想认识上的深化。


大乘佛法有总揽全局的两条主线,一条是以大悲心为根本的方便法门,一条是以性空见为主题的智慧法门。这两个互为前提、相依不离的主要法宝合称“悲智双运”。佛门中的慈悲和智慧的关系是“水分”和植物“种子”的关系,没有慈悲的“水分”,超世间智慧就像干枯的“种子”一样不会发芽;同样,若没有智慧的翅膀,慈悲的天鹅也只能匍匐在地上,不能飞向万里晴空。没有智慧不能解脱,没有慈悲爱心也不能成佛。因此,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的最大特点是慈悲和智慧的高度统一。本书系的名称为《爱心中爆发的智慧》,也就是取其义之故。


四、形势、问题和对策


因种种原因,近年来海内外掀起了一股藏传佛教热,而且有的地方热得有点反常。藏传佛教界志士仁人,对这种形势所产生的忧虑大于欣慰。因为佛教是一种高层次信仰,佛教的传播发展需要适当的文化和社会道德等良好的环境。佛门中真正具备传法资格的人,不会出山出寺,进行卖法活动;不会走街串巷,扮演“卖膏药”、耍猴戏的角色。当前那些热衷于传法灌顶、走街串巷的人,大多数并不具备传法灌顶资格,其中有很多是打着佛家旗号,进行诈骗活动的江湖骗子。莲花生大师曾预言:“坏戒败类当法师,街头聚众传密法,预示佛法将灭亡。”这种打着佛教旗号,传播邪法、伪法等破坏佛教的行为,使佛教遭受的损失,远远超过那些公开的灭法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为爱护众生,维护正法,佛门从防腐防变的角度出发,除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外,对外要宣传介绍真正的佛法和佛教经典教义,揭露打着佛教旗号的形形色色的骗术假法,以提高信教群众的鉴别能力。


本书系作者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广大藏传佛教爱好者介绍一些正规的真正的佛教理论和佛教知识。一位藏传佛教大师曾经说过:“在低素质的人群中,撒谎比说真话更有人听,耍猴戏比讲真理更吃香。”很多人听惯了假法看惯了邪说,容易以假当真,以邪当正。本书系中既没有满足人们好奇心的神奇奥妙的鼓吹渲染,也没有石破天惊的吹嘘夸张,只有平平常常的人,说平平常常的道理,因此,未必能满足那些以神秘眼光看待藏传佛教的人的要求,但对那些不是出于一时的好奇心,而想实实在在学习和研究一些藏传佛教的人,也许可以起到一些启迪灵心和迷途导航的作用。


本书系中,有些文章是作者所著,有些则是根据作者讲座时的录音整理的,事后没有进行严格的文字加工,内容有重复和驳杂的地方,希望以“依义不依言”的原则对待。


愿般若之光永照人间! 



原《爱心中爆发的智慧》系列书系后记


多识仁波切(多识·洛桑图丹琼排活佛)系安多藏区格鲁派寺院朵什寺(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第六世寺主活佛。他曾先后在拉卜楞寺、天堂寺等寺院拜十多位高僧学者为师,学习了五部四续显密经论及因明、声明等大小五明学科,得到藏传佛教格鲁派学修灌顶及随许的系统传承。仁波切精通藏汉两种语言文字,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20世纪末起,藏传佛教在海内外广泛传播,信仰及研究者空前增多。但由于语言和文字的障碍,能得到纯正、清新的藏传佛教甘露法雨的机会和途径少之又少,社会上大量流行着传假佛法、假藏密的许多“佛学家”及其书籍,而真正具备教法真传,有修证、体悟和传法资格的人及其著作却很少。在这样的背景下,仁波切悲心高悬,应时而出,为破除邪见、拨开笼罩在汉地佛教界及佛学研究者中间对藏传佛教的诸多迷雾,以《爱心中爆发的智慧》一书,开始了不断的著述、讲解和译介佛经的工作。仁波切的著作以其对佛教义理及经典解说的纯正、精炼、清澈以及贴近华语世界的通俗的方式,为人们所称道。他对经典的翻译,语言精确优美、诗意盎然且具有现代性,在佛教界独树一帜,为我们打开了认识和进入佛教世界的全新大门。


数年来,作为一位佛学大家,多识仁波切牢牢立足于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精益求精、笔耕不辍。截至本书系出版为止,已有数本著、译作陆续在民族出版社、台湾福智之声出版社、甘肃民族出版社、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被誉为“目前有关佛教哲学、佛经解读及藏传佛教知识最权威、最经典、最畅销的读本”,“华语世界研读、学修藏传佛教的必备之书”,引起了海内外佛教研究者的广泛赞誉。


过去的一两年里,多识仁波切又在百忙中撰就数本新作。应广大读者的愿望,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荟萃仁波切用汉文创作、翻译的佛学文章及藏学论文,根据内容、所论问题的不同,分类编辑,一并归入“爱心中爆发的智慧”书系,倾力推出,以飨读者。这是一个开放性的书系,仁波切今后的新作也将纳入其中出版。我们力求以全新的设计和精美的装帧将此书系献给广大读者,以期有更轻松的阅读性和珍藏价值,从而为更多的人所喜好、接受并获益。


正本清源,力释群疑;深入浅出,化难为易;拨开迷雾,去伪存真。我们期望这套书系能还藏传佛教以本真面目,同时使有志研究佛学的人士均能明了佛理精粹。


愿众生吉祥平安!


西藏妙音工作室,2002年3月18日



《爱心中爆发的智慧》作者简介


多识仁波切,本名多识·洛桑图丹琼排,原西北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甘肃省朵什寺第六世寺主活佛,甘肃多识爱心基金会创办人。兼任藏人文化网首席顾问,西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上海师范大学藏学中心学术顾问等职。


多识仁波切自小从天堂寺、拉卜楞寺多位高僧学习五部四续等显密教法,精通藏、汉语言学及藏传十明学科,先后从事教书育人工作60年,系雪域当代深孚众望的教育工作者、藏汉翻译家和闻、思、修,显、密全面结合的藏传佛学一代宗师。曾荣获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奖”、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荣誉奖”、藏区民间“希望文化金奖”等多种奖励。


多识仁波切用藏、汉两种文字出版的30多种著作,共有70多版次及100多万发行量,其中《爱心中爆发的智慧》书系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版以来,享誉海内外。



多识仁波切拜师学法历程


5岁时,十世班禅经师欧曲活佛在天祝夏玛寺举行长寿佛灌顶时被爷爷带去参加了灌顶。


6岁时由天堂寺莫科老佛爷受沙弥戒,赐法名为洛桑图丹琼排。拜德杂寺格西曲扎为经师学习藏文拼读和书写。1年后拜西藏下密院阿居巴为经师学习上师供、大维德十三尊、怙主、阎魔、吉祥天母等观修仪轨及格鲁寺院日常念诵经典,坛城作图等。


8岁时,参加了德杂寺密宗大师拉代仁布且牧扎百法和金刚蔓45种灌顶。


9岁时去天祝藏族自治县最大的寺院——天堂寺学经,拜却藏经大格西罗追嘉措为师,学习了《因明摄论》、《般若现观庄严轮》、《入中论》等,在东科十三世处学习了藏文语法《三十颂》、《字性类别》、《因明心智论》及藏文书法,在阿旺洛色处学习了天文历算,在十明大师嘉义老佛爷关却嘉措(嘉义班智达)处学习了《诗镜》及《诗镜疏论》,藏医根本医典《本序图解》。特别是在大师处接受了牧扎百法、瓦日百法,金刚蔓系列灌顶,密集、胜乐外坛及身坛、大威德灌顶及二次第讲授、普明、萨迦十三金法,怙主十三金法、财宝天王十五法、空行母海、断法、抛瓦、长寿诸灌顶等。


参加了十世班禅时轮大灌顶。


在拉卜楞寺寺依止班禅经师桑科久美大师接受大威德独尊灌顶及听闻《阿莽密乘总论》讲授。


在大格西拉毛次成处听闻《密集四疏通解》讲授,在大格西根登嘉措(热抽)处听闻《现观庄严伦辨析般若宝灯伦》,在阿勒松巴处学习《声明大疏》,在六世贡唐大师处听闻《千万胜乐系列灌顶》。


定价:¥39.90

马上抢

出版时间: 2015年4月

书名: 爱心中爆发的智慧

出版社: 四川民族出版社

ISBN编号: 9787540958305


请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进入“掌中藏文化”订购


爱心系列图书思考问答题之一:


1、《爱心中爆发的智慧》一书中所讲述的“彼岸世界的入口”,是指什么?


2、被称为“成佛的惟一因素”,“无量功德的源泉”是什么?


3、被称为“解脱的不二法门”,“佛法追求的最终目标”,指什么?


4、《佛法三根本要义》中讲的,听法的三种正确态度,是哪三种?


5、声闻、缘觉、菩萨、佛陀四子之“生母”指什么?


6、佛门第一法宝指什么?

兼听则明

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来源:本站原创

往期

回顾

达瓦多杰:用自己的方式传扬民族文化

塔洛:格萨尔藏戏是怎么“演活”的?

西藏普兰的植物与人们的生活

班玛黑陶上的历史

尕藏才旦教授:共和国沐浴我成长


长按指纹

一键关注


扫描或长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