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康巴藏区的文化非遗——宫廷锅庄白玉卓钦

文、摄/栗卫斌 藏人文化网 2023-11-25

点击上方“藏人文化网”关注



康巴藏区的文化非遗——宫廷锅庄白玉卓钦四川甘孜白玉县灯龙乡,藏族宫廷锅庄舞蹈白玉卓钦表演。


白玉卓钦是流传于康巴藏区白玉灯龙乡一带的一种藏族宫廷锅庄舞蹈,是白玉人民集体劳动智慧的结晶和承载,是再现白玉风土民情及生活景象的浓缩和载体。


卓钦是人们长期在野外劳动以及劳动间歇时即兴创作并不断演绎完善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历来就是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学习交流,在特定场合和时候遴选跳得好的男女进行表演,因此没有固定的师徒关系,属于自发式传承。


公元七世纪左右,德格土司为显现宫廷的繁荣,命令辖区内的大小头人组织艺人进宫比赛,当时白玉县灯龙乡境内地戈头人组织了30人(15男、15女)表演了登龙锅庄,在比赛中一举夺冠,并得到德格土司的青睐。


据记载,在长年的演变发展过程中,白玉卓钦男子步法粗狂豪迈、英勃刚健;唱腔浑厚、嗓音动人,女子舞蹈动作步法细腻传神、轻盈潇洒;唱腔明亮婉转、嗓音甜美动人以及原始古朴,舞姿舒展,节奏明快的特点,由此即区别于其它锅庄形式,也在民间歌舞中独领风骚。


一套完整的白玉卓钦包括:一唱欢聚,二唱祈祷,三唱赞颂,四唱逗趣,五唱婚嫁,六颂佛法,节律明朗舒缓,尾部有快节奏穿插并结束,通常要唱跳10余支歌曲才结束一个锅庄。


舞蹈的内容分为:开幕舞、敬祭舞、中间舞、惜别舞和结束时的吉祥舞。


同时白玉卓钦还具有鲜明藏族韵味的服饰,一般是头戴色彩明艳的“阿德头饰”,身穿氆氇衫,脚蹬十全十美靴子,裤穿灯笼裤,身背护身嘠乌,腰佩降魔宝剑。


现在的白玉卓钦已发展成为集道具制作、歌舞编创、服饰设计制作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体系,卓钦舞蹈服饰中的灯笼裤、藏靴、头盔等已成为藏民族的普通着装,成为了白玉特色服饰。


四川甘孜白玉县灯龙乡,藏族宫廷锅庄舞蹈白玉卓钦表演。

四川甘孜白玉县灯龙乡,藏族宫廷锅庄舞蹈白玉卓钦表演。

四川甘孜白玉县灯龙乡,藏族宫廷锅庄舞蹈白玉卓钦表演。

四川甘孜白玉县灯龙乡,当地居民观看藏族宫廷锅庄舞蹈白玉卓钦表演。

四川甘孜白玉县灯龙乡,当地居民观看藏族宫廷锅庄舞蹈白玉卓钦表演。

四川甘孜白玉县灯龙乡,当地居民观看藏族宫廷锅庄舞蹈白玉卓钦表演。

四川甘孜白玉县灯龙乡,当地居民观看藏族宫廷锅庄舞蹈白玉卓钦表演。

四川甘孜白玉县灯龙乡,当地居民观看藏族宫廷锅庄舞蹈白玉卓钦表演。

四川甘孜白玉县灯龙乡,当地居民观看藏族宫廷锅庄舞蹈白玉卓钦表演。

四川甘孜白玉县灯龙乡,当地居民观看藏族宫廷锅庄舞蹈白玉卓钦表演。

来源:中国网

兼听则明   tibetcul@126.com·投稿

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敬请关注  藏文化系列公众号


藏人文化网

“来自藏地的叙述和诗章"


藏人文化网服务号

“网上西藏,心灵家园,藏文化图书及生活艺术精品"


云端藏地

“在最高处过一种生活”


关注我们

往期回顾

独特的得荣民间婚俗

九龙彝族丧葬习俗

英法藏敦煌古藏文文献与吐蕃早期文化

作家阿来:以“不变”的力量,应对变化的世界

敦煌古藏文吐蕃地名所反映的古代民族情况

申宝山下有神箭

西藏“牧二代”创业记:为羌塘草原带来改变

藏族导演旦真旺甲的呐喊:陈规陋习,请《随风飘散》吧!

古韵“玛达咪”唱响 雪域深山逾千年

湟源石雕:历史的传承 雕琢的记忆

游牧文化:解读高原生态文明的一把“金钥匙”

新老力量接力共同守护千年布达拉宫

试论藏汉音译的方法与技巧

“吾儿朵”的前世今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