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品成长简史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1020-中国商品成长史
作者:常教员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生菜
中国商品受到世界消费者的欢迎,早就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从汉张骞出使西域时穿越风沙大漠的举步维艰,到今日中国制造的高科技产品登堂入室,千年筚路蓝缕,浸透着中国人骨子里的智慧、守信、闯劲和坚韧,信手拈来几段,便是一部可歌可泣的中国商品成长史。
黑石号上发现的带有阿拉伯风格的碗
(图片来自wikipedia@Jacklee)
让瓷器随季风而去
福州街头走过一队人马,领头的一位面色黢黑却趾高气昂,后面跟着两男两女四个卑躬屈膝的人。这个叫伊本·白图泰的穆斯林刚刚从他的朋友那里收到了这四个奴隶作为礼物。尽管不太喜欢中国这个异教国家,但收到礼物的欣喜还是让他着实兴奋了起来。
伊本·白图泰估计还是更喜欢在麦加朝觐的日子
(图片来自wikipedia)
从摩洛哥一路到中国,伊本·白图泰的冒险之旅,却实实在在要感谢中国从唐代开始向海上开辟的贸易之路。
伊本·白图泰毕竟是一个
在那个年代就横跨整个欧亚非大陆的男人
说起唐代的对外交流和贸易,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来自西域的粟特人。这个活跃的民族,为唐王朝在陆上开辟出了伟大的商贸路线,并为两都带来了大量胡人,让唐代位于北方的首都充满了国际化的气息。但在南方,唐朝的富庶强盛同样在吸引南洋国家的商人。
虽然也经过了中亚
不过伊本·白图泰来中国这一段走的是海路
(简略路线,且只是伊本·白图泰的众多旅程之一)
来自爪哇和印度的红木,是唐朝富人最喜欢的商品,唐玄宗本人也对占婆人送来的大象、印尼部落送来的孔雀大为赞赏。而这些货物和异兽,大多在广州登岸。沿着相反的方向,中国的瓷器、丝绸、铜钟、纸张也输送回了那些国家。东亚海上国际贸易的雏形就此诞生。
南洋巨商努力进口...
季风,是这场早期大宗海上交易的秘密推手。
从南印度洋吹向陆地的季风过了赤道以后,就会因地球自转偏向东。从6月到8月,向东的季风最强,这给了敢于扬帆远航的船只一个借力大自然的机会。无论是东非还是阿拉伯半岛,抑或是印度和中国东南沿海,都被这阵阵的季风卷入了同一个舞台。
“马斯喀特之宝”船
(图片来自wikipedia@Jacklee)
不过很可惜,广州没有能够延续自己作为中国海洋枢纽的命运,黄巢屠城让广州在此后的五代十国乃至宋朝都丧失了吸引商贸的能力。但生意场不会有真空,福建泉州很快取而代之,成为了南方政权和宋代朝廷对外沟通的窗口,也是财政的救命稻草。
在南宋最开放的年代里,失去了北方的宋朝皇帝从海外贸易里得到了20%的财政收入,民间富裕程度也大为提高。越来越多的穆斯林和泰米尔商人从印度老家赶赴泉州,试图在那里找到自己的人生爆发点。
生意连着你我他
在这个年代,瓷器是最主要的中国出口商品。虽然瓷器笨重而脆弱,但它不容易腐蚀,还是中国独占的工艺技术,商业附加值极高,很快成了中外商人的最爱。一批批在江西景德镇烧制的瓷器,装饰着印度洋沿岸各国的文字和传统花纹,成为了中国出口商品的代名词。
随着贸易的展开
器物之间也在相互影响
(当时的中国制造与伊朗制造)
(图片来自wikipedia@PHGCOM)
于此同时,丝绸、茶叶、漆器出口也并不少见。从菲律宾到印度,从伊朗到东非桑吉巴尔,印度洋洪波翻涌的洋面上来往穿梭着无数的商船,帮助中国的商品真正“出海”。
当然,产品畅销印度洋不表示能控制印度洋市场
阿拉伯和印度的商人和船队仍然是最重要玩家
但值得注意的是,那时候中国商品能够出海,靠的是技术和原产地垄断,而非真正参与国际竞争并胜利的结果。一旦西方人也掌握了种茶、制瓷的技艺,中国商品出海就遇到了重重阻碍,并造成了硬通货损失。配合着闭关锁国的政策,古代中国此后一直也没能大规模延续宋元时期的输出能力。
如此畅销的商品,自然也是别国学习的对象
(西班牙陶瓷,图片来自wikipedia@Nicolás Pérez)
在宋元和明清变革之际
中国的丝绸和陶瓷垄断地位其实被日本动摇
鸡毛和板车打出一片天
副总经理张国俊亲眼看着工人把最后一箱吸管搬上了货车,叉着腰满意地笑了。根据订单信息,这箱吸管将会发往美国。一个在迈阿密阳光下品尝新鲜果汁的中国女孩,也许永远也不知道自己手中的这根吸管是来自义乌的双童吸管厂。
这是2003年。5年前双童开始进军国际市场,相继被美国、欧洲的多家大卖场看中,逐渐占据了世界吸管1/5的市场份额。
可以说是要什么有什么
(网页来自http://www.china-straws.com/)
这家工厂只是义乌成千上万小商品制造商里的一家。这些从经营“鸡毛换糖”转型而来的商人,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些与“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打游击的黑分子,而是成为了中国民营小商品制造业的领军人物。当被问及成功秘诀时,几乎每一个义乌老板的回答都如出一辙:做薄利、讲信誉。
专门的义乌小商品购物网站
做薄利,是指即使每一单的利润很薄,这些浙江商人也愿意带着工人拼上性命,用量换利润。他们也更愿意服务国外中小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把自己的制造能力嵌入对方的成长过程中,细水长流。
讲信誉就更不用说了,这是义乌商人在全球建立声望的根本,也是所有义乌老板的共识。这让国外客商认准了Made in Yiwu的招牌,降低了整个地区与外界建立信任的成本。
在义乌找到神奇机器的美国小伙
(来源:Youtube)
最终,在地方政府“明管实放、为民请命”的保驾护航中,如今义乌小商品市场已经能提供4200多个种类、33000多个细类、170万种单品,连续20多年占据全国专业市场的头名。
已经是世界级的小商品中心了
刚果面具了解一下?
(图片来自wikipedia@Muzzleflash)
南有义乌,北有临沂,这座鲁南城市在浙江兄弟声名鹊起的同时也在暗自积蓄力量。
第一代临沂私营业主也都是普通人,他们用借来的钱用板车从农村往城里运土特产挖到了第一桶金。这让他们意识到,运输是商业之血,物流大有可为。
物流之都临沂
物流网络覆盖所有全国县级以上城市
(图片来自bilibili)
从板车,到三蹦子,再到卡车,临沂商人不断购买新的交通工具,到上世纪末已经建立了一支山东物流铁军。同样的包裹,从河北直达福建要30元,在鲁南临沂绕一下就变成了25元。义乌负责生产,临沂负责全球配货,让中国商品出海再无阻碍。
全村一起致富,一个也不能落下
(中国山东临沂)
(图像来自Google map,DigitalGlobe)
但不得不说,这对兄弟在全球的扩张,依靠的是中国当年的低劳动力成本。这样的优势并不稳固,工人收入越高,要求也就越高,廉价商品终究无法维持远期利润。尤其是那些薄利商品和物流,在亏损时期,量越大亏得也就越多,不堪重负之下,轻则信誉受损重则关门走人。
而在国外,虽然制造商喜欢廉价的中国制造,但消费者可能并不买账。当他们发现中国制造都是吸管、纽扣、环保袋时,连带着对这个国家的评价都会下降——又有谁会好奇这种低端制造包含着怎样的品牌文化和民族哲学呢?
比如作为全球化企业的宜家
其门店主要分布在发达和中等收入国家
但商品产地就未必了
(低收入国家的比重不小,中国比重也不小)
(图片来自wikipedia)
这一阶段,只能说是中国商品出海承上启下的阶段,它解开了尘封已久的中国制造面纱,也在为下一个时代中国制造对世界做出更多改变做着艰辛的积累。
这里没有将就
2019年5月18日,上海杨浦区船厂广场,从奉贤大学城专程赶来的赵齐峰在人潮中探头张望。他手里拿着VANS职业公园滑板赛的门票。这是一场极限运动圈的盛会,每年都能吸引无数年轻人前来。
不过对于赵齐峰来说,今年的大赛还有些不同寻常之处,赛后他还要去一加的快闪店买一台一加7Pro。玩滑板是他的业余爱好,他真正的身份是信息工程专业的助教。两年前在美国留学的时候,他第一次听同学们说起了这个品牌,才发现这个中国品牌在欧美极客圈已经家喻户晓。
其实在排队的人流中和他差不多背景的人不在少数,他们精通数码产品,对电子设备绝不将就,喜欢用最顶尖的产品彰显自己的品味。这正如他们对VANS这个风靡世界半个世纪的潮牌的热捧。
类似的场景这几天在全世界都在上演。
在法国快闪店,数百人提前一个小时就等在了门口,队伍占去了半条街;在印度,四千人蜂拥冲进一加7Pro的发布会场,全场尖叫声不断;在芬兰,这是唯一能让冷淡的北欧人排队的手机品牌,甚至比苹果的排面更足。
欧洲快闪店排队场景
在手机消费日渐成为红海的今天,一个中国品牌要在国内立稳脚跟尚且不易,想要在欧美印度市场获得成功又谈何容易?
但一加真的做到了。因为这一次,他们不仅为世界带来了产品,还让全世界的消费者体会到了中国制造商的用心之道。
一加的创始人刘作虎在做一加之前,做过20年的硬件,是一个对手机硬件极其挑剔的人。他一直坚持,如果他感知到了产品的瑕疵,那就不能上市,因为消费者也会觉察到,并最终厌恶这款产品——即使消费者并不如他那般专业。
他也深知,创立不久的一加团队人数有限、规模和预算也不如大厂,要做出能让自己这个挑剔的“用户”满意的产品,就必须集中全公司的力量。所以从2013年诞生开始,一加每年只做1~2款旗舰机,只用市面最顶尖的配置,调教完美的软件系统,去高端市场征服那些极为挑剔的用户。
比如第一代旗舰机一加1上市前,为了让后盖手感最佳,刘作虎要求他的团队满世界寻找能在塑料壳上做出不同感觉的涂料。最终他们在日本一家实验室的故纸堆里,找到了能让塑料壳摸上去如婴儿肌肤般柔滑的baby skin,广受好评。
那是2014年,如果你还记得的话,那时候的手机由于工艺所限,后盖全是清一色的树脂手感。
2017年底,一加5T发布前夕,刘作虎又做了一件让团队崩溃的事:要求团队把硬件和走线全部重排,只因为手机尾部的壳体需要调整一根头发丝的距离,以达到最佳手感。手机发布因此推迟了整整10天,流失了大量热度和预订单,团队成员甚至找到了老板要讨个说法。
但结果是,手感升级后的一加5T面世后,三家顶级科技媒体《连线(The wired)》、《卫报( The guardian)》、CNET用自己的声誉向读者推荐了一加。他们都认可这家中国厂商“不将就”的精神,因为这本就是全世界数码极客共享的意识形态。
一加5T
市场也愿意回报那些把产品做到极致的人。
创立一年后,研发成本巨大的一加宣布开始盈利。这要感谢他们最初的那批用户,他们是来自硅谷的IT精英,彻底被一加散发出来的那种绝不将就的魅力所吸引,向同事朋友推荐一加,还为一加提供有用的改进建议。有些甚至比一加自己的工程师做得更好。
在印度,一加已经占据了高端机市场(3000人民币以上)近四成江山,把苹果、三星甩在身后。印度最富有的程序员群体,已经是这个中国品牌的重度粉丝。
印度的粉丝们
今年一加的旗舰一加7Pro,依然走在了业界前沿。它正面配备了独家定制的6.67英寸2K+分辨率曲面屏,无刘海设计,刷新率高达90Hz,显示效果更是达到了行业巅峰。另外,一加7全系列采用了骁龙855芯片和UFS 3.0闪存,有一颗强悍的心脏,让操作倍感轻快流畅。
一加7Pro
这就是一加向精英用户承诺的“不将就”。它让全世界消费者知道了一件事:中国品牌也可以用不将就的精神打造尖端品质,向全世界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更可以让最挑剔的用户成为中国品牌的忠实粉丝。
这是过去历代中国制造输出都未曾做到的事情。中国品牌的商品,正在真正赢得国际用户平等的尊重,中国制造业的价值观开始烙印在了全球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
从依靠技术垄断输出,到以廉价货物席卷全球市场,最终将中国价值观附加在货物上影响全球,中国商品千年间走过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循环。
但这远远不是终点。精明勤劳的中国人,今后还有无数的方法重塑世界贸易格局,甚至重构国际贸易的底层价值观。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我们的未来也还有无数的可能……
文琳编辑
文琳资讯,每日提供最新信息。欢迎关注【文琳资讯】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文琳行研报告,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文琳阅读》每晚经典,欢迎关注!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