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印度穷人是如何在一线城市生存的?

斯文的樊学长 文琳资讯 2024-04-13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1340-印度贫民区


作者:斯文的樊学长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养乐多


贫民窟是困扰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慢性病,印度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且没有户籍限制的国家,在城市化、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中自然也染上了贫民窟这一顽疾。


同样的历史进程,不同的个人命运

(印度-孟买,海岸边的贫民窟)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Agus.d.wahyudi)


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印度政府对于贫民窟的认知也在不断变化。从开始时拆除贫民窟,并建造永久性住宅,再到慢慢向越拆越大的贫民窟妥协,也算走出了一条印度特色的柔性的贫民窟治理道路。


印度仿佛是可以容纳下无数个世界

每个世界又都有自己的秩序

(印度-阿格拉-泰姬陵)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turtix)


今天印度的贫民窟怎么样了呢?


 


自发形成的低等级城市化



印度独立后就开始了自己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工业化意味着更密集的产业,也意味着更好的潜在工作环境。对于印度这样没有户籍制度限制,人员可以任意流动的国家来说,快速的工业化总能吸引大量农民前来。


虽然农民进城务工并不容易,也冒着很多风险

作为连接城市与农村的至关重要的铁路

实在是印度政府应该下大力气投资改善

(印度-北方邦-阿格拉,火车出事故)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Nila Newsom)


这倒不是因为城市真的有极大的吸引力,主要问题还是出在印度农村当时的条件让人没有呆下去的动机


印度的土地集中程度在土改后就不断攀升,农村集中了大量绝对贫困人口,且印度人口膨胀很快,人地矛盾越来越明显,留在农村也未必能填饱肚子,去城市打拼一番还有生的希望。


虽然印度有着排名世界第二的耕地面积

但小农也架不住人口飙升和地主的双重压力

(图片来自:google.com)


但是这种自发的城市化的速度总是高于工业化的速度,大量来到城市的居民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蓝领白领一方面需要产业,一方面需要技能

还是搬砖最简单

(印度-古吉拉特邦-艾哈迈达巴德)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Dhapa Nitaben Harshaddhai)


经济基础较弱,又没能找到足够糊口的工作的外地人,面对都市高昂的生活成本,特别是难以承受的房租价格,自然会选择租金低的地区聚集。在缺乏监管的地区,就干脆连租房都省了,自己拉一些建材乱搭乱建即可。这就成为了印度贫民窟的滥觞。


感觉光是用城市建筑边角料就够盖自己的棚屋了

而且还是直接服务于市中心的“甲方”

(印度-孟买,城市周边巨大的洗衣聚集地)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abydos)


贫民区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很难找到一个确切的开始时间点。但现在人们可以知道的是到1956年,印度的贫民窟已经成为了足够引起政府重视的问题。印度《贫民窟地区法案》也是在这个时代提出的,政府将贫民窟定义为过度拥挤,安排设计不当,缺少通风,电力,卫生设施,不利于安全、健康和道德的建筑。


所以这种算不算贫民窟呢?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Denis Dymov)


对贫民窟定性这么低,也就意味着政府早晚会采取行动。


最初的措施是柔性的,政府希望通过提高福利,疏导这些扎堆出现在城市边缘的贫民。公务员和弱势群体保障住房就是这一时期的特色政策,中央政府还积极为各邦政府提供贷款支持,将改善城市贫民生活当作一种福利。


贫民窟很大的问题是水电暖等基础设施缺乏

而且由于没有规划,后期很难补救

出问题的时候就要临时救济

(印度-德里,2019年水危机时期)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Shashank Agarwal)


而对于原有的贫民窟,政府则采用了刚性的措施,大规模拆除贫民非法违建的房屋,原地建造建筑质量良好的建筑作为贫民窟居民的新家。


这危房质量确实相当堪忧了

(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孟买-kurla)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bodom)


理论上讲,这是最常规也最得当的办法,但是实操起来并不简单。


最大的问题在于缺钱,五六十年代的印度并不富裕,政府并没有足够的财力改造如此大规模的贫民窟。而且乱搭乱建没有产权的贫民窟可以拆,形成于私有土地的贫民窟就比较难了(其实还是钱的问题),再加上印度常见的中央政策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不协调、官僚团队执行变形等问题,让以福利为导向的贫民窟改建工程效果大打折扣。


住得久了,甚至可以父传子

自然会认为这就是自己祖屋甚至祖地

(印度-孟买-Dharavi贫民窟)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Elena Odareeva)


而且改建贫民窟还带来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负面效果:少数经过改造的贫民窟成为了吸引力模板,更多的农村贫民慕名而来,希望能在城市化进程中分一杯羹。结果老贫民窟没拆掉多少,新贫民窟却日渐繁密。


有我一份咖喱,就有你一份咖喱,老乡们不要急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paul prescott)

 


产业与自组织



和南美贫民窟以黄赌毒等犯罪活动紧密相连不同,在政治尚算稳定、经济发展较快的印度,贫民窟里的犯罪活动并不常见,更像是连片的印度特色城中村


像这样的居住格局

在国内住过城中村的也不会太陌生

虽然各方面条件比较差

但生活其中的人大都有可以糊口的正常职业

(印度-孟买-Dharavi)

(图片来自:Kobby Dagan / Shutterstock.com)


一个证明是,印度大城市周围的贫民窟并不是自给自足的封闭社群,居民们往往可以在周围找工作。当然工作不会太好,基本上是司机,保姆,蓝领工人,洗衣工,服务生等基础性的工作


突突车是印度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印度-新德里,三轮出租车)

(图片来自:StevenK / Shutterstock.com)


这样的工作收入不高,居住在贫民窟正好是这些人在大城市安身立命的唯一选择。而印度城里人也清楚,如果贫民窟消失,这些大城市则将难以运转。


城里的中产阶级确实因此享受到极其便宜的服务

(印度-孟买-Dhobi Ghat)

(图片来自:Kobby Dagan / Shutterstock.com)


(印度-孟买-Dhobi Ghat)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Vikas Garg)


而随着这些初级工作人员在大城市打工有了一些积蓄,贫民窟本身的产业也会得到发展。以前的司机会组建自己的车队,工人会开自己的皮革厂,服务生则拥有了自己的饭店……这些商业设施不仅服务于贫民窟里的居民,产品也会外溢到城市,构成了城市的一种特色分工。但由于它们基本在法律的监督和保护之外,只能说是一种印度特色的地下经济。


而且很多工作甚至会在贫民区形成特定的产业聚集

事实上成为一个劳动密集服务者的生产居住一体区域

(印度-孟买-Dhobi Ghat)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saiko3p)


也正因为如此,搬迁贫民窟往往会受到巨大的阻力。搬迁政策一下,往往意味着贫民窟人口被赶到远离工作地点的更偏僻的地方,贫民窟内种种充满活力,但处在灰色地带的脏乱小作坊也将难以为继。


条件虽然差,收入虽然低

但有一分是一分都是自己的,劳动积极性极高

(印度-孟买-达拉维贫民区-内衣生产小作坊)

(图片来自:paul prescott / Shutterstock.com)


但人们愿意忍受这种生活也并不意味着贫民窟就有多好:几百人共享一个厕所,不通自来水或者限时供水电、道路曲折狭窄、缺少垃圾处理和医院、容易爆发火灾等等,都是外人看来难以想象的痛苦。


贫民窟居民只能自己服务自己。


每户必备大水桶,实在是无奈之举

(图片来自:Wikipedia@urbzoo)


可这并不意味着贫民窟居民是高度自觉的公民。他们本质上是被边缘化的贫民,选票可以起到有限的影响力,仅限于争取到供水供电、基础教育这些最基本的权益。他们对于自己的社区也并没有多高的责任感,乱接电线,小偷小摸,垃圾成堆和贫民区地表水严重污染的情况依旧很普遍。


最大的愿望是离开这里

(印度-巴特那-贫民区)

(图片来自:Yury Birukov / Shutterstock.com)

 


政府所做的努力与现状



随着印度国力的增强,大众受教育程度和政治参与度的提高,政府对贫民窟的态度也发生着变化,印度认识到了贫民窟会是一个长期现象,且贫民窟中的居民也逐渐拥有的政治影响力,整体上不再是可以被随意清理的对象。


况且随着印度城市化,大城市也有相当大比例的新迁入人口生活在贫民窟中。


即使很穷

他们也已经成为印度城市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他们的后代在接受更好的教育

无论从政治还是经济,印度的未来有他们一份

(印度-孟买-达拉维贫民区小教室)

(图片来自:gary yim / Shutterstock.com)


八十年代开始,政府联合社会力量,有针对性地改造贫民窟,拆除旧建筑同时提供平米数很小的新建筑,允许贫民以低价贷款的形式买房。虽然印度的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前前后后提出了数个计划都没有圆满实现,甚至有的计划只实现了两成,但是起码在一众计划实行后,62%的建筑改造为了使用水泥,砖块建造的永久建筑。


即使没有政府介入

很多贫民区也早已不是窝棚了,都在逐步升级

但规划和基础设施欠缺的问题较难补救

(印度-新德里-贫民区)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pp1)


印度政府在2000年左右也开始使用商业开发的思路改造贫民窟,建设高层住宅楼作为回迁安置房,剩余土地用于商业开发,利用商业开发为贫民窟人口提供更多工作。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这一种方式大概会逐渐成为主流,毕竟有其他国家摸着石头过河成功过。


可能楼房梦这一点就能实现

不过商品房估计还是买不起

(印度-孟买,建设中的高层住宅)

(图片来自:Yavuz Sariyildiz / Shutterstock.com)


2009年,印度政府又放了卫星——拉吉夫住房计划,建设1200万套低价住房,希望在2020年实现没有贫民窟的印度。不过,2020年马上就要到了,这个计划可能是很难实现了。


印度政府治理思路的转变稳定了基本盘,但是贫民窟毕竟是非法的,脆弱的,政府每片具体的贫民窟也是不同的。并且随着市政理念实时变化,去年房子安好了水表,明年则可能连房子带水表一起被推土机推掉。


管道错综复杂,取水方式也五花八门...

(印度-孟买-达拉维贫民区)

(图片来自:paul prescott / Shutterstock.com)


比如洛杉矶时报报道过贫民窟因为涉嫌侵占红树林被搬迁的事件,原本被默许存在,通了电和自来水的贫民窟就这么被拆迁了。很多人质疑这只是地产开发征地的借口,被拆掉的贫民窟不远处则有一栋31层的高档公寓,作为退休军人的公寓,其中很多间被开发商送给了政府官员。


可能高档公寓是绿色建筑,不会破坏红树林吧


都很穷的时候,任务艰巨

一部分人富先起来了,同样任务艰巨

(印度-孟买的新建筑与贫民区)

(图片来自:Biro Iosif Ionut / Shutterstock.com)

 




德里居不易,脏乱差的贫民窟中聚集了无数梦想拥有自己公寓但无法离开的人,政府需要治理贫民窟,维持治安,美化环境,毕竟贫民也有生存的权益。


在可见的未来,贫民窟还会是印度政府需要面对的大问题,如何面对就要考验印度政府的智慧、财力与耐心了。

 


参考文献:

王英 印度城市居住贫困及其贫民窟治理——以孟买为例 国际城市规划

张超 李超  产权管制与农村人口减贫成效:中国与印度比较的视角 江海学刊

赵干城 印度无户籍:贫民窟成城市顽疾

On the Ground: Life in an Indian slum: Piped water and metered electricity, but the bulldozers can come at any time  Los Angeles Times

In One Slum, Misery, Work, Politics and Hope  The New York Times



文琳编辑  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文琳资讯,每日提供最新信息。欢迎关注【文琳资讯】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1. 张文魁:中国经济“立万”之后(2020开年最值得读的文章)

  2. 万亿红利来了!养老金重大改革,你该如何把握投资机遇?

  3. 傅莹最新震撼演讲:精辟分析中美大势,非常透彻!

  4. 年终盘点:谁的猪年最“惨”?

  5. FDA宣布全面禁售抗菌皂,舒肤佳、滴露、蓝月亮、贝亲等都在列

  6. 胸罩与身体的权利政治学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文琳行业研究 2018—2019文章汇总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1. 2019年电子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 2020年消费电子行业前瞻

  3. 2020年在线生活服务消费洞察报告

  4. 2020年智慧口岸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5. 2019年全国冷库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6. 2019年中国乳制品行业的现代化进程

  7. 2019-2021年中国粮食产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8. 2019穿山甲效果营销通案

文琳行研报告,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阅读》每晚经典,欢迎关注!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

  1. 给渐渐老去的你十封信,愿余生安好

  2. 他对她一见钟情,6天闪婚,热恋73年,去世前却做出一个意想不到的决定···

  3. 最心酸的短文:《两个老人的“豪华”之旅》

  4. 太感人了!2只流浪猫的爱情

  5. BBC纪录片丨战时世界(缅甸1942-1944)

  6. 音乐欣赏:【欧美经典音乐】吉他《爱我所爱》尼古拉.德.安捷罗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