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时间长短决定一切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看懂经济 Author 程宇
文 | 程宇
看懂App评论作家(ta已经入驻看懂App小程序,关注他可来看小程序)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已经成为从上至下的焦点。最高层近三天连续两次做出全面部署。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发挥好政策性金融作用。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问题之迫切已经溢于言表。那么,疫情对中国经济冲击造成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高层政策的特征又是什么?能有多大效力?解决问题的关键又在哪里?就这些问题,我想与大家分享我的看法:
●企业利润率下滑是经济受疫情的最大影响。
●提升企业利润率关键在于需求的扩张,但只有财政支出可以勉强一用。
●货币政策被通胀制约,效力恐将有限。
●利率无法调整到位,导致宽松的货币在金融市场停留。
●央行借助政策性银行,打通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通道。
●企业的利润率取决于疫情什么时候结束。
(一)企业利润率下滑是经济受疫情的最大影响。正如我之前所言,疫情防控造成的人流,物流中断,导致消费,投资,进出口,政府投资的中断。造成社会需求的断崖式下跌,造成企业的营业收入下降,营业成本,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上升。造成企业的利润率下降。并且,因为业务的中断,导致企业现金流中断。对于低利润率,高负债企业造成致命威胁,如:航空公司。那么,此类企业相关的债务风险就大大上升,直接威胁金融体系安全。而即便是没有现金流威胁的企业,也会因为利润率下降而减少企业投资行为,扩张放缓。造成社会总需求和居民收入下降。而这又进一步导致消费和居民债务的安全性下降。这对金融体系的安全也形成了威胁。此外,企业因利润率下降而导致的经营活动收缩,也会降低银行的存款创造活动,增加银行的存款成本。妨碍央行的利率传导机制。因此,就目前来看,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主要是人流和物流的停滞,导致企业的营业利润率下滑,并威胁低利润率,高负债行业和企业的生存。对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形成威胁。
(二)提升企业利润率关键在于需求的扩张,但只有财政支出可能奏效。既然主要矛盾在于企业的营业利润率下降,那么,解决之道也就在于提升企业的利润率。在这方面,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就是打通人流和物流,降低企业成本。另一方面就是扩张需求,增加企业的营业收入。在打通人流物流方面,中央和各地政府的努力,我们已经历历在目了。但是,疫情毕竟已经造成了社会需求的萎缩。必须有更多的需求来对冲这部分萎缩,才能实现需求的平衡或增长。所以,扩张需求是提升企业利润率绕不开的主题。而一个经济体的需求,无非在四个方面:消费,企业投资,出口和政府支出。而实际上,恐怕只有政府支出才能相对有积极的空间。
1.消费:这取决于居民手中的现金多少。增加现金无非要增加居民的收入或者负债。收入方面,居民会因为企业利润率的下降而导致预期收入的下降。至少很难扩张。而负债,也同样取决于居民的预期收入。那么,在企业的利润率提升之前,恐怕很难直接扩张。所以,增加居民收入,直接扩张消费需求,并不现实。
2.企业投资:企业的投资行为一定是逐利的。而现在的问题是企业的利润率下降,现金流减少。企业具备收缩投资的压力,而不具备扩张投资的动力。直接扩张,恐怕很难。
3.出口:疫情本身就已经导致中国出口市场受限。如今疫情在日韩和全世界扩散,又会造成东亚地区的供应链收缩,市场萎缩,供应减少。
4.政府支出。这一块倒是由中国政府自己决定,也最具有主动性。虽然政府财政因为疫情影响,收支矛盾更加突出。连财政部长都直接说要过好紧日子。但是,相比之下,也就财政支出还能更积极一些。所以,这一次扩张需求的重点恐怕就在财政支出上。重点,也就在两个:减税降费和基建支出。
(三)货币政策或被通胀制约,效力恐将有限。但是,这次的积极财政政策恐怕会失去货币政策的助推,成为独腿政策。效力恐将有限。
1.货币政策被通胀制约。疫情之下,导致养殖业大面积破产亏损。禽类存栏减少,供给收缩。生猪存栏补充中断。原本就供给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但禽畜产品本来就是社会的刚需。除非人类不需要蛋白质了。所以,禽畜产业的供给下降必将会在疫情之后,导致消费品价格大幅上涨。也就是CPI大幅上涨。1月份,当疫情初起时,CPI就已经上涨到5.4%。而疫情过后,这恐怕只是个起点。而如果在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大幅降低资金利率,扩张货币供应,就会刺激出更多的需求。导致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通胀火上浇油。所以,至少在面对潜在通胀压力时,央行是没有办法大幅降低资金利率,扩张需求的。
2.失去货币政策的助推,财政支出的基建项目就无法形成完整的闭环资产。因为,按照本次的政策部署,将可能通过政策性银行,配合财政扩张基建支出。例如,云南省的3.6万亿基建投资。通常政策性银行配合地方政府基建支出的大致方式是:政策性银行贷款给地方政府的基建主体,而基建主体则将项目所属的土地卖给开发商。开发商再通过卖房给居民获取现金交给地方政府的基建主体。而基建主体最终用这部分卖地现金偿还政策性银行的贷款(如下图)。
形成闭环的优质资产项目。而政策性银行也就可以拿这部分优质资产项目,找央行再贷款。也就是说,政策性银行配合财政扩张,必须要有土地财政支撑才行。优质项目的形成,必须要有卖地,卖房的环节。这个项目的所有收益,其实都来自于房地产的交易量和交易价格。而房地产的交易价格和交易量,则必须由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才行。只有央行将贷款的利率降到足够低,让企业觉得有利可图,愿意扩张经营。增加了居民预期收入的同时,明显降低居民的负债成本时,居民才愿意承担更多负债。房地产的交易价格和交易量才能上来。但问题是,这一次央行的货币政策被通胀阻碍,没能降低到足够水平。5年期LPR直降了0.05%。居民购房成本,平均每月只下降了不到一张电影票钱。负债成本没有明显下降,预期收入却是下降的。居民的负债意愿必然并不强烈。而如果采用降低首付的方式,那么无疑会大大增加房贷的资产安全性。增加银行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使不得。所以,央行如果不能将利息降到位,那么居民的贷款意愿就无法被激发。那么,政策性银行配合地方政府基建的做法,就无法形成财务闭环的优质资产项目。那么,这条路的实际动力,是相当有限的。
(四)利率无法调整到位,导致宽松的货币在金融市场停留。央行提供的现金是以资本的形式流通的。但资本天生是逐利且厌恶风险的。所以,当央行降息不到位时,实体经济整体的风险大于收益。央行释放的资金就不会流入到实体经济里。而是在风险更低的资本市场里流动,形成了股债双牛的泡沫现象。而这个泡沫恰恰映射出实体经济的风险有多高。
1.利率无法调整到位,资金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央行为通胀所阻,只能引导LPR最多只下降了0.1%的利率。相对于原先4.15%的LPR利率,这0.1%只相当于利率下降了2.4%的幅度。可企业的利润率下降了何止24%?如果以工业企业利润率来看,2019年12月份,全部工业企业营业利润率为5.68%。而营收占比最大的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三部分,利润率为:5.56%,5.04%,5.62%。若以受影响最大的私营企业来计算,假设其营业利润率降到一年期LPR水平,即4.05%。那么,相当于营业利润率下降了19.64%。而遭遇疫情在收入和成本的一系列打击后,企业实际的利润率降幅,恐怕未必止这个数。那么,相对于央行能够提供的资金市场价格,实体经济所能提供的资产收益水平。逐利而厌恶风险的资本,自然就不会进入到实体经济里去。
2.宽松的货币在金融市场停留。既然资本天生是逐利而厌恶风险的,那么他一定会追逐当下看起来风险相对更低,收益相对更合理的领域。很不幸,资本市场就成了这样的地方。央行虽然在资金价格(利率)上受阻,但是却在资金供给的数量上打开宽松。节后,1.2万亿的逆回购,叠加其后的一系列操作。使得国债,国开债等利率债价格大幅上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月22日的3.047%,降到2月21日的2.8712%。一年期国债收益率同期从2.2039%下降到1.9625%。国债收益率曲线明显变得陡峭。说明债市资金放量,而且短期资金居多。随着这些无风险收益率的下行,金融体系内的资金成本下降。股市的估值效应开始出现。节后,中国A股开始不断放量上涨。尤其是充满各种美好预期的创业板。即便是绩优股等等,其价格也根本没有体现出利润率下降的现实。
3.央行目前工作重点是如何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央行不能将利率降到企业的营业利润率以下时,实体经济就不会对资本产生吸引力。资本只会追逐其他相对低风险,高收益的领域。而现在,这种事情发生在了资本市场里。但是,资本市场的内在收益,就是实体经济自己。只不过有暂时的虚假安全性而已。而如果放任资本追逐这种虚假安全性,而不能解决企业营业利润下降问题,那么资本在市场中积累的价格泡沫终将破裂。带来一个新的灾难。这种潜在威胁,恐怕也会制约任何一个清醒的决策者做出不断宽松的决定。所以,我们看到,高层给央行的定位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而不是宽松。而央行自己对货币政策的解释时,其重点也是如何降低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五)央行借助政策性银行,打通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通道。
1.企业利润率下降会阻碍央行正常的利率传导渠道。企业利润率下降,导致企业经营活动收缩,那么,企业在银行的存款创造活动也会减弱。那么,银行的存款成本就会上升。这又阻碍了央行通过MLF—LPR机制实现利率传导的努力。
2.通过政策性银行打通利率传导,降低企业成本。既然资金在债市堆积,利率债的收益率下降。那么,不妨通过政策性银行利用成本优势,在债市发债,降低成本资金流通到企业当中去。当前3年期国开债的收益率只有2.3741%。远低于MLF利率和LPR利率。完全可以通过政策性银行将低成本资金流通到企业当中去。深圳市目前就在和国开行展开联手行动,为企业提供1年-3年期的贷款,利率范围3.3%-一年期LPR水平。这个水平就明显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既能舒缓资本市场风险压力,也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是个不错的办法。
3.企业的利润率取决于疫情什么时候结束。综上所述,肺炎疫情导致企业利润率下降,潜在通胀上升。而企业利润率的下降造成企业投资意愿下降,居民收入减少,负债能力降低,需求萎缩,利率传导机制障碍,影响深远。而央行又受制于通胀,无法将利率降低到位。宽松货币又导致资本市场资金供给充分。那么,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保存并修复企业的利润率。总结以上分析可见,首先要降低企业的各种成本,包括融资成本。而关键是要让企业的人流物流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恢复的越快,倒下的企业越少,社会需求萎缩就越少。企业的营收保存下来的及越多。利润率就越有保证。这取决于全面复工的速度。而全面复工的速度又取决于疫情消除的时间。疫情消除得越快,复工就越快,利润率越有保障。相反,疫情持续的时间越久,企业全面复工的进度就越慢,利润率越低。而且,还要防止加快复工后,造成疫情的二次传播。所以,保存和修复企业利润率归根到底还是要看疫情什么时候结束,以什么状态结束。企业利润率保存的越好,后期政策发力的空间就越大。否则,就刚好相反,政策法力空间变小,而风险变大。时间决定一切,疫情长短决定一切。
文琳编辑 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文琳资讯,每日提供最新信息。欢迎关注【文琳资讯】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行研报告,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阅读》每晚经典,欢迎关注!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