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多国紧急叫停!一次危机或发生?

熊大 文琳资讯 2024-04-12

口罩唱罢,粮食登场。


由于非洲蝗灾和疫情的影响,今年全球粮食大幅减产似乎已经板上钉钉了,这不,多国已经开始限制了粮食出口。


截至目前,越南、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泰国、印度等多个国家都对大米、小麦、面粉等谷物类农产品限制甚至禁止出口。虽然现在中国还暂未出台关于限制出口粮食的政策,但粮食危机的恐慌已开始迅速蔓延。


粮食安全是大事


上述这些国家都是粮食需求较多但自产又较少的国家,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导致粮食减产,这可不仅仅只是粮食涨价的问题了,打不了仗,民不聊生...细思极恐。


要知道,粮食、石油、矿产等都是战略储备物资,不管是太平盛世还是战乱纷争,这些物资关乎国家安全,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宁愿花钱买石油,买稀土,也不出口的原因。


今年这么一搞,直接威胁多国的粮食安全。那么何为粮食安全?疫情当头,为何口罩唱罢粮食登场?


1、什么是粮食安全?


所谓粮食安全,就是全球几十亿人的饭碗必须端住,要让几十亿人吃得饱,吃得好。


目前我国的粮食可以自给自足,且有耕地做保证,至少就短期来看我国的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


2、为什么疫情之下,粮价会上涨?


影响商品价格的根本因素就是供需,粮食作为大宗商品之一,也不例外。但国外粮食消费和生产国的问题,不仅仅只是产量的多少问题。


 

国际上看,粮价是呈周期性波动的,因为虽然国际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本质上还是供需关系,但各个经济体的宏观经济周期(比如经济好,生产效率提高,粮食供应增多)、气候和其他大宗商品(因为有粮食期货)都会影响国际粮食价格。


 

而国内的粮价则更多的是由成本决定的。我们过去20年一直伴随着通胀,人工成本、土地成本和服务成本都在涨,所以粮食作为必需品也会跟着上涨,直到2014年开始通胀缓和,国内粮价才稳定下来。


 

因此在供需整体平衡的前提下,只要通胀不抬头,国内粮价上涨的风险就不大,老百姓也没必要去屯粮。


我国的粮食安全吗?


粮价稳定只是表现形式,背后的土地因素、供应和需求因素才是我国粮食安全的根本。


1、土地够用吗?


据统计,我国人口密度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人均耕地面积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以全球9.3%的耕地养活了18.4%的人口。所以大环境上看,我国的土地资源是很紧张的。


所以咱们如果要养活15亿人口(根据农业部测算),至少需要约16亿亩耕地,再加上2亿亩用作经济作物种植,必须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目前,我国谷物自给率长期稳定在95%-98%,口粮自给率稳定在98%-99%,在基本实现粮食自给的同时,也处于一个紧平衡的状态。


2、现在老百姓吃得好吗?


根据中储粮数据,2018年粮食产量达到6.6亿吨,人均产量达到470公斤,远超吃饱的需要。而现在到2038年的目标是要让老百姓吃好。


 

虽然现如今咱们极少遇到吃不饱饭的情况,但粮食浪费问题却非常普遍(我国每年浪费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伴随着人类的贪婪,其实有时候粮食危机并不是供需本身的问题,浪费也会加剧粮食的供应紧张。


3、粮食这么多,为啥还要进口?


我国的粮食产量虽然高,但其实是不平衡的:大米产量占世界比重超过1/3(2015-2016年数据),但依然还要进口;而大豆产量占世界比重不足美国的零头,进口占到世界比重超过60%。



所以中国作为世界产粮大国和进口大国的地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会变的。


总体看,面对疫情,以目前中国粮食流通和交易体系,基本是不会出现粮食危机的。但现在海外疫情已处于全面爆发阶段,说对咱们粮食一点没影响是不可能的。


大危机或一触即发?


由于国内外粮食流通和价格的影响机制不同,疫情对粮食造成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1、对于海外各国来说,最主要的还是粮食供应问题。根据联合国的说法,因为海外疫情使得多数国家“粮食生产劳动力短缺和供应链中断”,导致粮食减产,粮食供需即将失衡。因此它们需要面对的是粮价上涨甚至供应短缺带来的危机。


2、国内则更多来自于粮价上涨带来的通胀压力和粮食进口供应不足的风险。


首先如果国内粮价由于通胀而上涨,则会带动其他食品跟随涨价(比如猪肉,因为生猪要吃饲料,而饲料主要是豆粕、玉米等),而其他食品上涨后,又会造成更大的通胀压力,进一步推高粮价。



其次,产粮国因为疫情限制出口政策会影响到我国粮食进口。据统计,巴西、美国、阿根廷、乌拉圭、加拿大占我国大豆进口量的99.4%。而我国的进口量却很难影响它们的出口。


所以如果这些国家宣布限制出口,比如大豆,甚至将其作为政治手段,这无疑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比如中国一直以来是美国粮食的主要进口国之一,而美国也一直“愿意”低价向中国出口谷物。你品,你细品...


3、大家都知道劣币驱逐良币这个原理,即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而退出流通领域,而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在粮食贸易自由化的今天也是如此。


长期看,低成本的粮食会排挤、替代高成本的粮食,高成本粮食的地位逐渐下降。如果要举例,中美就是典型。


美国依靠高度机械化生产,以500万左右的农民生产出20亿人口的粮食,而中国,尤其是西部一些省份,由于交通,使得粮食生产,运输成本很高,即使增产,也仅仅只是紧平衡。


由于疫情,必然会使得不少国家粮食生产成本骤增,而此时粮食成本较低的国家则会迅速加大市场份额,抢夺全球粮食话语权,全球粮食贸易格局或许又将发生变革,甚至以另一种激烈的形式,粮食战,来呈现。


有人说,商品价格的事情就交给市场好了,但我想说的是,粮食不行。至少对于14亿每天要吃饭的中国人来说,不行!


结语


网红经济学家郎咸平曾经在2015年的《粮食安全,外资猛于虎》这期节目中,谈到了国内外的粮食安全和贸易等问题。


虽然郎的粮食安全观引起了很多争议,但不得不说,粮食安全是全人类长期需要重视的问题,尤其在面临重大灾难时,其关于生死存亡。


最后用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一句话来结尾:


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全世界。

文琳编辑  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文琳资讯,每日提供最新信息。欢迎关注【文琳资讯】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1. 全球疫情最新信息,美纽约医院太平间尸满为患…疫情或在今秋二次暴发

  2. 重磅利好!国务院出手!超3万亿金融大招来了

  3. 海外疫情将给中国出口带来多大影响

  4. 5月将出现“粮食危机”?多国宣布粮食出口禁令,中国会有影响吗?要不要“屯粮”?

  5. 首次公布! 无症状感染者数据来了! 有无传染性? 如何防护? 卫健委详解

  6. 城市排名新榜单!北上广深霸主,重庆争雄,天津懵圈

  7. 美国民众对中国抗疫的真实想法

  8. 注意!4月起地铁上不得吃韭菜盒子,禁止手机外放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文琳行业研究 2018—2020文章汇总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1. 2020年基建行业十大新兴趋势

  2. 2019中国政府引导基金专题报告

  3. 5G最完整、最通俗易懂的PPT(值得收藏)

  4. 科技行业深度解读:5G+AI引领全球新一轮科技创新浪潮

  5. 2019-2020年国产芯片及操作系统专题报告

  6. 2019年中国税收政策回顾与2020年展望

  7. 2020年城市居民置业图鉴

  8. 重磅报告 | 2020疫情中国写字楼市场报告

文琳行研报告,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阅读》每晚经典,欢迎关注!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

  1. 无法重来的一生(写的真好)

  2. 系列全景纪录片《中国战疫录》全放送

  3. 生死金银潭

  4. 武汉殡仪馆排起百米长队,40岁柳岩泪目:人到中年,最怕父母变成一张照片

  5. 音乐欣赏:一首超好听俄语歌《四月》,走进最美春日

  6. 每天学一味中药,土人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