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刚刚,美国又“倒牛奶”了!全球经济危机一触即发!

文琳资讯 2024-04-13

我们都记得初中课本上讲过资本家“倒牛奶”的那一幕,发生时间是1930年的那场全球经济危机,当时几乎让整个资本主义秩序坍塌!



意想不到的是,在这次疫情引发全球危机之下,资本家“倒牛奶”这一幕再次发生了!


据美国CNN新闻报道,由于疫情的影响,经济萧条,客户消失,很多牛奶无处安放,被倒进了下水道!


 

据美国国家牛奶营销合作社“美国乳农”公司统计,近期全美每天大约要倒掉270万至370万加仑(约1000万-1400万升)的牛奶


美国金E乳业(Golden E Dairy)接到命令,被被要求每天倒掉2.5万加仑的鲜奶!



为什么要倒掉这些鲜奶呢?原因很荒唐,由于疫情的发展,很多餐馆、学校、酒店都关闭了,这些奶没有地方可销,只能倒掉!



结果这些将牛奶冲进一个废水湖,而且他们要每天将倒掉22万磅!


 

类似的一幕,还有一周75万个鸡蛋被粉碎、上千吨已经成熟的蔬菜被重新埋到地里……




 

英国也好不到哪里去,近3万吨优质啤酒也免不了被倒掉的结局。




去年5月,亚马逊被英国《每日邮报》曝光,他们将数以百万计全新商品销毁,完整包装的电子产品、玩具等货物被拉到废品处理站,当做垃圾一样被填埋或烧毁。


之后又被证明,亚马逊每年都在这么干,2018年光是法国的亚马逊仓库,就毁掉了超过300万件全新商品,而亚马逊全球有300多个这种仓库。




 

事件曝光后,亚马逊遭到了全球围殴!


英国环境监察委员会主席:“上百万的人还在苦苦挣扎,勉强维持生活,这些全新的商品明明可以送给那些有需要的人,却被销毁……”

 

还有外国网友直言,“这就是所谓的资本主义,为了维持高利润,就得保持高价”




这是多么荒唐的事情,为什么这些东西宁可毁掉也不给穷人喝呢?


我记得当时无论政治老师多么费心的去讲解,我依然一知半解。但是每次考试遇到这道问答题,我只要把老师教的直接默写出来,就可以得到满分。


如今我才搞懂这背后的逻辑:在经济危机之下,能买得起牛奶的人越来越少,但是生产牛奶的能力没有降低,于是只有把牛奶倒掉,提高牛奶的稀缺程度,这样就可以提高牛奶的价格,从而能维系自己的利润和收益。


而如果把牛奶拿出来分给穷人,那么牛奶的价格就会继续降低,相当于一个超低价的供给进入市场,消费者知道后谁还会花钱买牛奶。资本家会因此而破产。


倒牛奶的现象与成因与1930年代的全球经济危机有很高的相似性。这也说明这次资本主义社会遭遇的危机,丝毫不次于1930年的那场大危机!



那么,资本主义社会为什么会发生经济危机呢?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厂不断的生产大量产品,但是这些产品却越来越难卖,因为消费者主要是以广大劳动者为主体,但是社会的财富却不断向一小部分有钱人手里集中,这些人虽然有钱但毕竟是极少数,只靠他们是拉不动消费的。


然而劳动人民作为消费主体,却没有那么多钱去消费,尤其是遇到疫情这样的动荡,老百姓就更不愿意去消费了,大家都不消费了,于是产品开始大量过剩,这就是所谓的相对过剩。


也就是说:虽然社会最大程度的激发了人们“生产创造”的积极性,但是创造的社会财富不断向资本家方向单一流动,并不是循环流动。流动到了一定阶段就无法再流动,导致消费萎靡,矛盾真正根源在于财富的单向流动。


而此时政府为了提升消费,开始量化宽松、发行货币、降息等等,企图提升大众的消费能力,关键问题是:由于资本天生的扩张和增值性,它们只会流向能使它增长的地方去,也就是资本家手里。


所以,那些资本家就是一个强大的食利阶层,他们每次都能通过国家的货币宽松或超发而大发横财。他们冷漠淡定,笑而不语。


打一个生动的比喻:就好比天太旱了,百姓急需老天爷下一场雨,结果老天爷一下雨就下到涝区。于是世上一部分地方永远都是大涝,另一部分地区永远都是大旱,且无法互相疏通。



社会就像一艘在大海上航行的船,如果船上的绝大多数人都觉的没啥动力,都想撒手不干了,那么整个船都会出现问题。


纵观当今世界,所有的资本主义经济体都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即:每当出现经济危机时,政府就发行货币,或者刺激经济流通,企图提升消费需求,然而每次都不能解决问题。



这就好比每次生病就吃西药一样,结果越吃越依赖,到了最后药效越来越差,身体也越来越差。


只要资本主义根本制度不改变,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调节方案,底层百姓永远不可能享受社会的发展成果,只要社会创造的财富不能归全社会享有,那么经济危机就会永远存在,并且一次比一次厉害。


因此,我经常这样预言:资本主义制度必将消亡。没有任何一种制度可以是长存的。


马克思早在150年前就预言:资本主义有三个阶段:封建资本主义、帝国资本主义,以及福利资本主义,然后步入消亡。


现在欧洲(尤其是北欧)的高福利,就属于福利资本主义,而这次疫情发生后,美国这种广发撒钱的模式,也是福利资本主义的特征。


资本主义消亡还遥远吗?


另外,再告诉大家一件事,印度也开始倒奶了:



美国每天倒掉十多万吨牛奶,这可能只是开始:联合国专家警告全球食品供应链正面临崩溃


受到疫情影响,许多地区的农产品面临滞销,牛奶等多种储存期限较短的产品只能被销毁。限制出口和恐慌购买又进一步抬升了价格。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西莫•托雷罗在《自然》发文呼吁各国团结合作,共同应对这次危机。


图片来源:Pixabay


来源 Nature,联合国 等

编译 戚译引


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西莫•托雷罗(Máximo Torero)在《自然》发表评论文章指出,疫情对全球供应链造成的冲击已经威胁到了粮食安全,呼吁各国团结起来应对危机。


托雷罗写道:“我担心许多国家并未意识到,他们为了限制病毒传播和缓解经济冲击的采取的措施必须同时保证食物的流通。没有食物就没有健康。我们对政策的建议很简单,并且绝不容忍孤立主义。各国必须齐心协力,不可建立贸易墙,也不能阻止基本行业的从业人员出入边境。”


此前在 4 月 21 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与多个合作伙伴发布《全球粮食危机报告》Global Report on Food crisis),指出这次疫情可能使遭受严重饥饿的人口数量增加近一倍,到 2020 年底将会突破 2.5 亿。



疫情冲击食品供应链


托雷罗在文章里指出,由于疫情导致食物运输困难和餐饮业停工,许多地区的农产品出现滞销。印度农民把草莓拿去喂牛,秘鲁农民将当地特产的白可可豆倒进垃圾场。加拿大和美国的农民大量倾倒牛奶,全美国每天倒掉的牛奶估计达到 14 万吨。并且,欧洲和美国的许多地区在收获季节需要引进移民工人来进行收割,如今这些工人受到旅行禁令的限制而无法出行。


印度农民用草莓喂牛,疫情导致这些草莓无法运往城市销售。图片来源:Rajendra Jadhav/Reuters


今年的粮食产量预期其实较为乐观。托雷罗在文中写道,和 2007 到 2008 年严重干旱引发全球粮食危机时相比,如今全球的玉米储备已经达到当时的两倍以上,大米和大豆储备分别增加了约 80% 和 40%。但是,由于供应链断裂和随之而来的恐慌性购买,小麦价格和去年三月相比上涨了 8%,大米价格上涨了 25%。


一些国家已经对此作出了响应。作为小麦出口国之一的俄罗斯在四月初宣布,将在接下来三个月限制小麦出口,以保证本地供应。当然,这些决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石油价格的暴跌。托雷罗呼吁各国团结合作,他写道:“我呼吁各国不要采取出口限制措施。相反,在对疫情作出响应时,它们应该同意削减关税和其他税务,以补偿货币贬值引发的本地价格上涨。并且,各国应该将港口和农场的工人定义为从事基本工作人员,保护好这一群体的健康,并保障他们的出行和工作。”



2.65 亿人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


4 月 21 日发布的《全球粮食危机报告》预测,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经济冲击,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2020 年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人口数量将增至 2.65 亿,比 2019 年的 1.35 亿增加近一倍。


粮食危机问题主要受到地区冲突、气候变化和经济动荡的影响。目前在面临粮食危机的 1.35 亿人口中,有 7300 万人位于非洲,占到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另有 4300 万分布在中东和亚洲,还有 1850 万居住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其中,也门、刚果民主共和国、阿富汗、委内瑞拉、埃塞俄比亚、南苏丹、叙利亚、苏丹、尼日利亚和海地是 2019 年全球粮食危机最为严重的十个国家,饥饿人口总数达 8800 万,占到全球的 66%。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东非地区国家今年年初遭遇了 25 年来最严重的蝗灾,并且短期内还可能再次受灾。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最新评估显示, 3 月下旬的大范围降雨使东非的蝗虫数量急剧增加,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的当前形势极为令人担忧;这些蝗虫将于 5 月产卵,卵会在 6 月底至 7 月孵化,而此时正值收获季,蝗灾将使地区粮食安全和民众生计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



抵御粮食危机需要全球协作


不断推进的全球化进程使得全球大部分地区都非常依赖于食品的进口。在 4 月 17 日发表于《自然·食品》的一篇论文中,研究者就提出警告:对于全球大部分地区来说,仅靠本地生产不能满足当地对食物的需求,而 COVID-19 的大流行可能会导致全球食品供应链的中断,这将对全球的食品供应带来风险。


该研究模拟了多种农作物原产地与消费市场间的最小距离。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温带谷物(小麦、大麦、黑麦)、水稻和豆类作物,全球约有 27~28% 的人口能从直径 100 千米的范围内获得,热带谷物(小米、高粱)的比例为 22%,而玉米和木薯仅能达到 11~16%。


托雷罗指出,合作和信息共享能够帮助各国更好地抵御疫情的冲击。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 25 个国家的农业部长已经签署协议,共同保证当地的粮食供应。联合国粮农组织也在密切关注全球各地的疫情和粮食供应信息。他强调,为了让粮食供应更加可持续,有两种主要途径:


“一种是减少食物损失。目前全球每年浪费的食物价值约 4000 亿美元,这足以养活 12.6 亿人口……另一种途径就是改善农户和移民工人的处境,他们构成了农业的支柱。例如,规模较小农产品生产者需要与市场建立联系,以增加产量和收入,对他们来说这远比发放补贴更有意义。”


加大对食品加工、运输和本地市场的支持,呼吁各国保持贸易通道开放,确保关键食品供应链,这些都是《全球粮食危机报告》中列出的急需采取的行动科学技术的创新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托雷罗提到,中国正在投入无人机、无人驾驶机械和其他农业技术,以减少人际接触;在非洲,手机的使用让农民得以方便地获取订单、价格和天气数据,转账交易也变得更加便捷;而秘鲁通过灵活创新的监管规定,结合作物收割的季节性对劳动力进行管理,并对受到封城影响的农民提供必要的支持。


正因为病毒的蔓延不受边境的限制,唯有全球合作才能抗击疫情。那些为疫苗和药物研发、卫生护理和经济恢复系统工作的人们也要吃饭。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否则将有数百万人各自忍受饥饿。”托雷罗总结。


参考来源:
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1181-3
2. https://www.wfp.org/publications/2020-global-report-food-crises
3. http://www.xinhuanet.com/2020-04/18/c_1125875088.htm
4. http://www.xinhuanet.com/food/2020-04/22/c_1125888469.htm
5.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016-020-0060-7
6. https://news.un.org/zh/story/2020/04/1055542



文琳编辑  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文琳资讯,每日提供最新信息。欢迎关注【文琳资讯】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1. 全球疫情最新信息,美国1个月后死亡或增至10万

  2. 财政压力到底有多大?

  3. 罕见!投资大佬沈南鹏对话“黑石掌门”苏世民:中国和世界经济将往何处去?哪些投资和人生原则可以帮你穿越周期?

  4. 突发:美国SEC发布针对中概股的声明(全文)

  5. 聊天记录别随便删!或成为“呈堂证供”!5月1日起,更多电子数据可成为法律证据,借钱不还、房屋买卖纠纷都可使用

  6. 取消公积金呼声再起!要怎样取消老百姓才能不吃亏?

  7. 东北为什么会突降暴雪?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文琳行业研究 2018—2020文章汇总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1. 2020年汽车行业洞察报告

  2. 最新报告 | 2020-2023中国高等级自动驾驶产业发展趋势研究

  3. 重卡发动机行业深度研究

  4. 智能汽车深度报告:软件定义汽车,智能座舱先行

  5. 2020年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

  6. 2019-2020年新能源锂行业专题报告

  7. 2020年中国ETC盈利模式创新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8. 燃料电池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文琳行研报告,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阅读》每晚经典,欢迎关注!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  

  1. 你的自律!决定着你的一生

  2. 母亲给的尊严(深度好文)

  3. 今年很火的文章《上路》

  4. 纪录片:天地人三部曲之《迁徙的鸟》

  5. 音乐欣赏:江珊和世界级歌唱家理查德·马克思合唱《此情可待》,超级好听

  6. 每天学一味中药,五味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