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末重磅!易纲最新定调,全年有望正增长,这些表述很关键

文琳资讯 2024-04-13

导读:易纲表示,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长将延续复苏的态势,全年有望实现正增长;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要守住风险底线,全力以赴推动三年攻坚战如期收官;不管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最重要的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坚定不移地深化金融业改革和对外开放。


视频来源:新闻联播


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人民银行果断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有力支持了稳企业保就业。

面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下半年货币政策走向如何?怎样应对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记者专访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

01

货币政策得到有效实施


记者:疫情冲击下,人民银行采取了哪些金融政策加以应对?

易纲:面对疫情冲击,人民银行果断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措施可以概括为18个字,就是“扩总量、保供应、促增长,降利率、调结构、保主体”。

我们在春节假期期间紧急出台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取得了积极的保供成效;坚定地支持金融市场在春节后2月3日如期开市,并超预期投放短期流动性1.7万亿元;

继今年1月1日宣布全面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后,又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累计投放长期资金1.75万亿元。

随后,货币政策工具的数量从3000亿元增加到5000亿元,再增加到1万亿元,在不同的情形下,政策的含义是不同的,数量越来越大,利率越来越市场化。

商业银行使用央行的这些工具为实体经济提供了低成本的贷款,有力支持了稳企业保就业。

记者:如何评价上半年金融运行情况?

易纲:上半年宏观金融数据亮点确实比较多,这也说明稳健的货币政策得到了有效实施。

从宏观总量上看,各项金融指标明显高于去年。6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1.1%;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12.8%;上半年新增贷款是12.1万亿元,同比多增了2.4万亿元。

从价格上看,今年以来,我们注重引导主要市场利率下行。

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下行30个基点至2.2%;中期借贷便利中标利率下行30个基点至2.95%;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30个基点至3.85%;再贷款利率下调了50个基点。

货币政策的引导使市场整体利率下行,带动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明显降低。6月份,债券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是1.89%,比上年末下降了0.21个百分点;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是2.82%,比上年末下降了0.32个百分点;

普惠金融、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制造业的贷款利率都降至历史新低。特别是普惠金融的贷款利率目前在5%左右,比去年下降了0.8个百分点。

利率的下行,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使得贷款的结构明显优化,普惠小微贷款支持的市场主体明显增加。

6月末,有授信的市场主体近3000万户,有贷款余额的超过2300万户,这些主要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02

保持金融总量适度、合理增长


记者:如何判断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

易纲: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得到了有效控制,中国经济在全球实现了率先复苏。二季度我国GDP出现了比较强劲的反弹,GDP同比增长3.2%,是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一方面,各产业恢复较快;另一方面,需求也逐步恢复,投资明显回升,消费继续修复,出口明显向好。在经济复苏的同时,物价水平也保持稳定。

我们也非常关注影响当前经济恢复的一些突出问题,比如稳企业保就业的压力比较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恢复还面临一些困难等。

总的看,中国经济潜力大、韧性足的特点并没有改变,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长将延续复苏的态势,全年有望实现正增长。

记者:下半年人民银行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易纲:下半年,人民银行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保持金融总量适度、合理增长,着力稳企业保就业,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加快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促进经济金融健康发展。

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切实抓好已经出台的稳企业保就业各项政策落实见效。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同时注意把握好节奏、优化结构,促进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合理增长。

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要守住风险底线,全力以赴推动三年攻坚战如期收官,加快补齐金融风险处置的制度短板,健全重大金融风险的应急处置机制,并且转入常态化的风险防控和风险处置。

另外,不断深化金融领域体制和机制改革,推动已经出台的金融改革措施落地见效,支持地方政府以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为目标,量力而行,深化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化改革。

此外,继续做好金融管理和金融服务工作,统筹做好金融扶贫工作,深化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和科技金融创新试点等。

03

坚定不移推动金融业有序开放


记者: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金融对外开放、国际合作以及人民币国际化会不会受到影响?

易纲:不管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最重要的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坚定不移地深化金融业改革和对外开放。

首先,要继续执行好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落实好近年来宣布的金融改革和开放措施,比如取消证券、基金管理、期货、人身险等领域外资的股比限制;取消合格境外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的投资额度限制;批准运通、万事达卡、惠誉等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等。

其次要继续推动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统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外汇管理政策。

中国一贯主张要在抗疫过程中开展国际合作,我们将继续深度参与全球的经济和金融治理,切实维护多边主义,建设性参与G20缓债倡议,为全球的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和一些低收入国家减债提供一定支持。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势头非常好。上半年,人民币跨境收付的金额是12.7万亿元,同比增长了36.7%,人民币连续8年成为我国第二大跨境收支货币。

一季度人民币外汇储备的份额超过2%,比2016年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SDR)的时候增长了近一倍。我们将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的开放。(完)

来源:新华社 记者吴雨,原标题《保持金融总量适度 着力稳企业保就业——专访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


文琳资讯,每日提供最新信息。欢迎关注【文琳资讯】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1. 央行发布重要报告!涉及物价、住房、货币政策→

  2. 证监会发声!注意到美方涉及中国公司报告,对话才能实现双赢!已向美方提供14家公司审计工作底稿

  3. 盘点中国严重依赖进口的20项产品!

  4. 贵州崛起背后的"产业密码"

  5. 重工业烧烤,轻工业直播,东北文艺复兴是怎样炼成的?

  6. 俄罗斯就美国禁TikTok表态

  7. 谈崩了!美国新一轮刺激方案谈判破裂,对市场意味着什么?

  8. 印度为何要迁都?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以来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文琳行业研究 2018—2020年7月文章汇总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1. 中美对抗、科技封锁、我们将迎来中国史上最大的科技泡沫

  2. 为什么中央要提“国内大循环”?可以从中发掘哪些投资机会?

  3. 2020年区块链专题报告

  4. 光伏逆变器行业深度报告:剖析美国十倍明星股,探寻国内黑马

  5. VRAR深度报告:行业拐点已现,VRAR前景广阔

  6. 2020年机器视觉行业深度报告

  7. 军工行业2020年下半年投资策略

  8. 电子行业中期策略报告:消费电子、半导体、面板、PCB

文琳行研报告,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阅读》每晚经典,欢迎关注!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

  1. 我站在秋的路口(真美!)

  2. 《三十而已》大结局,全员人设“崩塌”:离你最近的3个人,决定你一生

  3. 玩真的!恒大汽车基地内部曝光!视频+多图

  4. 中国最大的干货市场

  5. BBC经典纪录片 | 《生命.Life》(第三集),双语字幕

  6. 音乐欣赏:【欧美经典音乐】《花落何处/花儿都去哪里了》

  7. 每天学一味中药,吉祥草!

  8. 花1分钟学记住一个单词|maratho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