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拼多多为用户补贴2万购车,特斯拉:拒绝交付!消费者维权能打赢官司吗?

文琳资讯 2024-04-13

导读:特斯拉是否有权解除订单?消费者又该如何维权?拼多多团购Model 3遭拒付一事引起了广泛争议。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记   者丨彭苏平

编   辑丨张若思、陈思颖

部分内容来自未来汽车日报

图 / 新华社

拼多多“万人团购特斯拉Model 3”的活动迎来后续。


8月14日,有成功参与活动的消费者反映:特斯拉拒绝向其交付Model 3。特斯拉的一位交付专员对其表示,这一活动不符合特斯拉的交付政策,因此依据合同约定取消订单。



“特斯拉中国曾在多个渠道公开明确表示,特斯拉官方网站为新车唯一正规购买渠道,且从未委托其他平台或商家进行销售活动。”特斯拉方面当天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回复,并强调,在特斯拉与客户签署的购车协议中也有明示,任何涉及转卖的订单,公司有权单方面解除协议。



8月14日晚间,拼多多方面也对此事进行了回应,拼多多“秒拼”事业群工作人员乐福表示,从这名消费者处已证实,该车辆系消费者本人与特斯拉签了订购协议,消费者本人自用且无任何转卖意愿和意图,其购车用车也并未有任何“恶意”。


乐福表示,对于特斯拉拒绝履行与消费者订立的合同,作为“补贴”方的一名行业工作者,对此表示遗憾,支持消费者依法维权,并将积极落实车辆交付工作。


乐福表示,消费者理应被善待。招牌大了,不应豪横,店大了,不应欺客;手握先进技术,更应心态平和,积极善待消费者信任。


附:拼多多小二乐福回应“5辆特斯拉”事件全文:

希望消费者能被善待


今日下午,特斯拉方面称,已拒绝向拼多多“限时秒杀”频道团购车主交付Model 3,并声称这批消费者涉嫌违反了特斯拉“禁止转卖”条款。特斯拉会依据合同违约条款单方面取消此订单。



作为一名秒拼事业群小二,我从消费者处了解到情况如下:

1、该消费者主动告知了特斯拉,自己接受了拼多多的补贴。但确系其本人与特斯拉公司独立签署订购合同,消费者本人在特斯拉官网下单并且不会转卖,只会自用情况下被特斯拉明确拒绝交付的。 

2、拼多多与宜买车,根据活动承诺,已经为该名消费者提供2万元车款补贴。

3、特斯拉拒绝履行与消费者订立的合同,作为补贴方对此表示遗憾,但我们支持消费者依法维权,并积极落实车辆交付工作。

我个人认为,招牌大了,不应豪横;店大了,不应欺客;手握先进技术,更应心态平和,积极善待消费者信任。

火箭发射上天了,依然能接地气并保持幽默,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



特斯拉是否有权解除订单?消费者又该如何维权?拼多多团购Model 3遭拒付一事引起了广泛争议。


8月15日,汽车法律专家、北京朗诚律师事务所主任/合伙人武峰对本报记者分析,特斯拉的确可以依据约定条件解除协议,但具体到约定条件本身,合同向对方是否“以转卖为目的”又没有一个较为客观、准确的评判标准,因此特斯拉的做法不排除会产生一定争议。


武峰还表示,在本次团购事件中,因消费者是在拼多多平台上的“宜买车汽车旗舰店”里下单购买,如果特斯拉并未直接参与到该买卖合同法律关系中,根据合同相对性,消费者应当向与其存在买卖合同法律关系的宜买车请求交付车辆,或是退还车款。





特斯拉“硬刚”拒交车



7月21日,连锁汽车销售平台宜买车在拼多多上推出了特斯拉Model 3的万人团购活动,团购价25.18万元,而同款车型官方指导价补贴后的售价则为27.155万元,团购价格比官方售价便宜了近2万元。



不菲的优惠引来了一大波消费者,尽管名额只有宝贵的5个,但截至7月22日18点30分,页面显示活动报名人数已经达到3.7万人。


与此同时,活动也惨遭特斯拉“打脸”,特斯拉火速发布声明称,并未与宜买车或拼多多就该团购活动有任何合作,也未与上述两方有任何形式的委托销售服务,亦未就此次团购活动向上述两方销售过任何本司生产车辆。



针对特斯拉的声明,平台方拼多多也曾回应,车辆是正品,补贴也是真的。售卖车辆的商家客服也作出回复,称保证售卖车辆为正品。


实际上,手握定价权和完整线下营销渠道的特斯拉,对除官网以外的线上销售渠道的态度都很谨慎。


不过,无论是宜买车还是拼多多,也确实没有在此团购活动中购买特斯拉的车辆。据了解,成功参与活动的消费者自行在特斯拉官方平台上下单,然后由宜买车或拼多多的账户付款。


根据拼多多方面提供的交易细节,一位获得补贴的消费者照常走了特斯拉的交易流程,交付专员起初并不知晓他是团购用户,直到涉及交车付款事项时,一切才“露出马脚”——因“付款方”并非消费者本人,交付专员于是询问“谁来付款”,消费者如实告知是“拼多多”。


当时,交付专员并未立即表示要取消订单,还按照流程给上述消费者发去了首款账户信息。但后来,交付专员表示,“我司怀疑此订单为拼多多或其商家以您名义下单,该行为违反了特斯拉订购条款中明确约定的禁止转卖条款,我们会依据合同约定的购车方违约条款取消此订单。”


根据特斯拉此前发布的声明以及购车协议,的确存在“禁止转卖”的条款:“对于任何我司认为其目的是为了转卖的订单或者有其他非善意目的的订单,我司有权单方解除本协议。”





拒绝交付合法吗?



图 / 新华社


武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根据合同法相关规定,特斯拉可以将该声明作为约定解除的条件,只要合同相对方(即消费者)同意,公司理论上就可依据上述约定条件行使合同的约定解除权。


不过,在这项案例中,是否转卖的认定界限确是模糊的。武峰称,合同相对方是否“以转卖为目的”并没有一个较为客观、准确的评判标准;同时,何为“其他非善意目的”也没有较为清晰的说明和界定——因此,对于该声明是否可以作为行使合同约定解除权的条件,不排除会产生一定争议。


拼多多后续也表示,不存在订单转卖的情况:消费者本人与特斯拉公司独立签署订购合同(言下之意,不是拼多多和宜买车来购车的),且消费者对于车辆不会转卖,只会自用。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游云庭同样撰文分析,特斯拉单方面解除合同的行为缺乏法律依据。


他认为,转卖是要先把汽车买下,再卖给第三方,而现在拼多多是以客户的名义直接购买;至于订单的“非善意目的”,则解释的弹性较大:虽然特斯拉可以给出很多非善意的说法,比如未经授权销售等,但根据经验,法院对于已经缔结的合同的解除向来非常慎重,如果一方要解约,必须给出非常有力的依据证明是“非善意目的”,还要证明给特斯拉利益造成了重大损害才行。“而就目前的事实来看,这个证明的难度是相当高的。”


在游云庭看来,如果拼多多团购车主就此事起诉特斯拉,要求其履行合同并承担违约损失的话,法院大概率会支持。


武峰则补充道,消费者也有权请求宜买车交付车辆或是退还车款。因消费者是在拼多多的宜买车下单购买的,如果特斯拉并未直接参与到该买卖合同法律关系当中,根据合同相对性,消费者应当向与其存在买卖合同法律关系的宜买车请求交付车辆或是退还车款。





直销模式被钻了空子



从拼多多和宜买车设计的整套补贴购车流程来看,其并未直接购买并销售特斯拉车型,与传统的经销模式不同,拼多多和宜买车根本就没有买下相关车辆,而是由消费者下单自行购买的。


不少分析称,特斯拉在法律层面无法阻止五位用户以个人名义买车并交付,也无法阻止拼多多和宜买车向五位消费者转账共计约10万元的补贴:消费者自行下单、自行转账,拼多多和宜买车再进行补贴就可以了——除非拼多多和宜买车方面不同意此方案,与消费者解约,不再提供10万元补贴。


特斯拉方面并无强烈的底气认定涉及到的订单是转卖。在交付专员与消费者的沟通中,其所用的字眼是“怀疑”此订单为拼多多或其他商家以消费者的名义下单,也就是说,没有明显的证据证明实际下单人是拼多多或其他商家,因此也不能证明是转卖。


实际上,所谓“代下单”或者下单者与付款者非同一人的情况很常见。有熟悉特斯拉销售流程的人士表示,父母出钱给子女买车,在法律上属于私人赠予,这种情况是完全可以卖的,但是拼多多和宜买车当时大张旗鼓地宣传和销售,实质构成了转卖,相当于破坏了特斯拉原有的直营模式和定价权,因此才拒绝交付。


显然,特斯拉的直营模式被钻了空子。尽管表面上看,消费者仍是在官方渠道购车,但实际上第三方平台是重要的渠道方。有分析称,尽管此次活动只有5辆特价车,但若做成功,有可能会导致更多潜在消费者不直接购车,而是等待参与下一轮类似活动,这无疑会对特斯拉造成深远影响。


另一层面,即便活动没有做成功,特斯拉也实实在在地被蹭了一波流量。早有分析称,拼多多和平台商家的目的并不在于卖车,而是其利用补贴进一步获取流量和实现平台升级,在这次团购活动中,补贴并不算多,但与特斯拉品牌捆绑后,却实打实吸引了用户的关注和眼球。





拼多多早已经成为不少车企销售“大腿”



虽然特斯拉不感兴趣,但其它不少车企早已上了拼多多的船。


2019年9月,时任拼多多汽车业务总监绣春表示,拼多多“66拼车节(限量6.6折)”活动累计上线70个小时,拼多多平台总计汽车订单达到9463笔,仅看定金数,GMV达到了812万元。


“70个小时近万笔订单”,对比汽车行业流通协会2018年的统计数据,这相当于一家成熟门店十年的订单量。绣春认为,这些数字背后深层原因在于,“拼多多与传统电商不同,能够帮助厂商触达更多此前传统汽车经销网络没有覆盖到的人群”。


今年发生疫情以来,车企和经销商纷纷转战线上,拼多多更是抓住了线上卖车的风口。4月份,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英明确表示,在汽车等大宗消费品方面,推动拼多多和本市车企合作,改进线上线下购车体验。


5月4日晚上8点,拼多多以“五五折”的价格上线凯迪拉克XT5豪华版、大众途观、大众途昂等首批30辆上汽集团旗下的品牌车型。官方每辆直补最低超过10万元,最高超过15万元。活动上线后,5辆凯迪拉克、5辆大众途观、20辆大众途昂即刻秒光。





拼多多的策略



拼多多的低价补贴政策,对特斯拉造成了实实在在的冲击。众所周知,特斯拉进入中国后,官方价格一降再降,今年1月,Model 3从35.6万下调为32.4万元,减去新能源补贴,售价仅为29.9万,跌破30万。5月份,特斯拉Model 3再次降价,补贴后价格仅为27万元。


而拼多多,直接扰乱了特斯拉的定价体系,冲击了品牌利益,手握定价权和完整线下营销渠道的特斯拉不愿意配合,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此前特斯拉上线天猫旗舰店,只开放了车钥匙、充电桩等等周边产品购买,并没有开放车源购买和第三方合作。在疫情期间,特斯拉算是一众车企当中最早做直播的厂商,但也只给出试驾机会,或者开放T恤衫等周边产品的购买,没有让出购车优惠。


据了解,特斯拉不是首个拒绝拼多多的品牌,早在去年双十一前夕,拼多多就曾被海蓝之谜和SK-II等品牌“打脸”。按照拼多多的说法,在拼多多上购买海蓝之谜具有五折的优惠力度,随即海蓝之谜官方发布声明,“我们建议您从海蓝之谜官方授权的销售渠道购买。”并附上授权销售渠道,其中并未出现拼多多。


在渠道销售上,不少品牌商都会严格实行最低价格管控,低于厂商的规定价位,对其他渠道的售卖无疑是不公平的:一方面,加剧了厂商的渠道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定价过低折损品牌价值,反而得不偿失。


一直以来,“百亿补贴”、“九块九包邮”、“帮我砍几刀”等是拼多多胜出的关键,不过对于不少品牌来说,“划算”并不是其喜闻乐见的,甚至会让其品牌信誉收到损害。


如今,“傲娇”的特斯拉与“接地气”的拼多多再次“互怼”,谁会妥协?


文琳资讯,每日提供最新信息。欢迎关注【文琳资讯】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1. 中国经济内循环下,楼市何去何从?经济格局将发生哪些巨变?

  2. 人民币大升级!真的来了!!

  3. 人口流向大洗牌,告诉你在哪儿买房最保值

  4. 70城房价数据出炉,整体还在涨

  5. 央行权威报告:70多国家把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美国QE下人民币国际化迎新契机

  6. 央行人士:包商银行如何被掏空

  7. 3年多亏损40亿!上市首日市值超恒大,贝壳找房在赌什么?

  8. 夏粮少收购近千万吨,中国粮食危机要来了?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以来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文琳行业研究 2018—2020年7月文章汇总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1. 新材料行业深度报告:优选细分景气,重择龙头强者

  2. 新能源行业中期投资策略

  3. 稀土行业深度报告:收储十年路,归来仍少年

  4. 煤炭行业中期投资策略

  5. 全球矿业报告揭示2020年重要趋势

  6. 2020年天然气产业链现状及发展趋势深度研究报告

  7. 化工行业2020年中期策略

  8. 光伏行业深度报告:一体化抢占先机,专业化创新破局

文琳行研报告,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阅读》每晚经典,欢迎关注!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

  1. 人越是没钱,越要戒掉这4点毛病,否则穷苦一辈子!

  2. 官场微小说:管饭

  3. 国宴级别的淮扬菜,到底长什么样?

  4. 这么逆天的木工技术,他竟然还不是木匠。。。

  5. BBC经典纪录片 | 《生命.Life》(第八集),双语字幕

  6. 一首《雨中的思念》太好听了!

  7. 每天学一味中药,溪黄草!

  8. 花1分钟学记住一个单词|suggestive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