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存房和租房是未来趋势?金融业国家队这样说!
图 / 图虫
据央视新闻报道,3月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和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固定期限的银行存房和租房
会是未来趋势吗?
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表示,中国的住房还存在结构问题,租赁市场有两方面不平衡。降房价也很难真正解决工薪阶层,特别是老百姓住房的需求。
他表示,随着市场改革逐步深入,国家住房自有率逐步提高,也看到一个深层次问题,目前租购比是1:700左右不是很平衡,而降房价也很难真正解决工薪阶层,特别是老百姓住房的需求。而“长租即长住,长住即安家”理念,是希望帮助新市民满足三年、五年等固定期限租房的需求,落实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他认为,租房固定期限在三年、五年、十年可以基本满足新市民需求。同时,银行可以解决各方对税收和财务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和顾虑,“把租金锁定、把期限锁定,这样尽可能给新市民一个安稳的家。慢慢大家就会习惯于租房,租房就会成为更多新市民的选择和常态。”
田国立还表示,从理财的角度来讲,买房以后能升值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即便升值套现起来也都非常难,“其实房地产不是一个特别理想的资产买卖,中国随着市场成熟化,依靠租赁这个时代肯定很快就会到来。”
“住房市场必须要理性地控制,必须要有一种新的模式,我们的目标是能够把租的比例推高到百分之三十几,房地产市场应该会有一个根本的变化,一旦租购比能够达到四六开,那就会非常稳定,市场可能就不会忧虑房地产的问题了。”田国立称。
郭树清:房地产两大势头得到根本扭转
针对当前市场高度关注的房地产市场方面问题,郭树清表示,2021年房地产泡沫化、货币化势头得到根本扭转,楼市不像以前那么活跃了。
“但是住房还是需要的,特别是租赁住房,装修也还是需要的,做这方面的金融服务很有意义。”郭树清强调,现在房地产的价格做一些调整,需求结构产生一些变化,对金融业来说是一个好事,但是不希望调整得太剧烈,对经济影响得太大,还是要平稳的转换。
(相关回顾:信息量大!郭树清最新发声:房地产两大势头得到根本扭转!还谈到蚂蚁集团)
住建部:在全国40城新
筹集逾94万套保障性租赁房
2月24日,国新办举行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发布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王蒙徽表示,房地产市场总体稳定,“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成为社会共识。以“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为首要目标,以法治化市场化为原则,坚决有力处置个别房地产企业房地产项目逾期交付风险。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住建部也扎实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全国40个城市新筹集94.2万套,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难问题。规范发展公租房,城镇户籍低保低收入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去年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165万套。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56万个,惠及居民965万户。引导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完成异地购房提取等5项高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
证券日报:郑州取消“认房又认贷”
并非调控变调的信号
(相关回顾:楼市重磅!热点大城突然取消“认房又认贷”,鼓励投亲养老!啥信号?)
以下是来自证券日报的评论:
3月1日,郑州成为第一个取消“认房又认贷”的热点城市,这是否意味着涉房金融政策基调改变了?房地产调控的基调也逆转了?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回溯过去,房地产行业确实出现过过度金融化的迹象。一是开发商缺乏自律,深陷资本逐利,依赖金融杠杆扩张规模,部分房企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动辄就超过80%红线,为触发债务违约风险埋下隐患;二是违规资金进入楼市,引发投资投机行为,导致住房偏离“住”的属性。
政策调控一直围绕遏制房地产“过度金融化”,最深入的理念是“房住不炒”。2016年以来,监管层以此为主基调推出多种配套政策,连续六年,从未动摇。
近年来,监管部门强化联动机制,以“政策组合拳”出击,动态调节金融杠杆,正在改变行业粗放式经营模式,引导地产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住房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个人金融层面,合理控制商业银行对个人按揭房贷的投放节奏,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落实LPR报价利率等;企业层面,“三道红线”融资新规出台,降低有息负债增速,合理控制房企负债,明股实债等财务粉饰手段不再能蒙混过关;金融机构监管方面,严查经营贷等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持续整治涉房资金乱象。
其结果正如日前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所说,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势头已得到根本性扭转。
2021年四季度以来,金融信贷政策开始适度放宽。降准、降息、加快放贷、并购贷(不纳入“三道红线”)、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新规等政策相继登场。在“因城实策”背景下,多个城市降首付、降利率,继续激活合理购房需求,化解房企债务风险,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市场预期,带动了市场筑底修复。
但是,当下多地实施“宽信贷”政策,并不意味着要重走依赖高金融杠杆发展的老路。相反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前提下,想要稳住宏观经济大盘,需要“稳中有度”调节房地产金融杠杆。
那么,调节房地产金融杠杆如何实现“稳中有度”?
谨防“一刀切”、不因循守旧,以引导房地产回归居住本源为主线,“适度”为标尺,动态调整。阶段性放宽并不意味着大水漫灌和全面放松;去金融化式收紧,“去”的是过高的金融杠杆、违规进入楼市的资金,以及楼市虚热的泡沫。
底线思维明确,最终目标是保障购房人的合法权益,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及稳妥实施房地产行业长效机制。在政策坚持连续性、稳定性和精准性的调整中,“稳中有度”从来都是主旋律。
来 源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高江虹)、央视新闻、证券日报
文琳行业研究,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编辑
有态度、有品位,阅读带来快乐,做时间的朋友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