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解散工作群、火速辞职!300万药代人心惶惶!单笔回扣1600万?中纪委揭开医疗黑幕

文琳资讯 2024-04-11

百余名医院院长、书记被查,一台仪器被院长吃掉1600万回扣……一场医药反腐风暴席卷全国,也把各地药企、医疗机构的藏污纳垢展现在公众面前。


医药反腐席卷全领域全链条。据不完全统计,近期已有10多场学术会议延期或取消,今年以来全国已有至少155位医院院长、书记被查,数量已超过去年全年的两倍。



“单笔回扣1600万”,搅动医药界反腐风暴!中纪委出手



据中新网报道,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今年曾披露一个案例:一台进口价1500万元的医疗器械直线加速器,医院以3520万元买入,中间的回扣,居然被医院院长吃掉1600万元。


这起引起行业震动的腐败案,指的就是发生在云南普洱市的普洱市人民医院腐败窝案。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今年5月22日刊文《“让心存侥幸者丢掉幻想”——记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云南普洱市思茅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王廷建》,从纪检干部的视角谈到了上述案件。


报道截图:每日经济新闻


8月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又发布《深度关注|精准惩治单位行贿》,剑指单位行贿问题,其中医疗卫生领域被点名。



案例中,2021年初,上海菲茨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股东、实控人徐凯华通过堂姐徐云芬向时任浙江省乐清市卫健局局长王贤明推荐其代理的某品牌医疗设备,希望得到关照,并约定回报部分利润。菲茨公司及其合作公司因而中标该市4100余万元的医疗设备采购项目。2021年间,在王贤明支持协调下,徐凯华等人合作的公司中标26个项目,共计8400余万元。


2022年12月,乐清市人民法院以单位行贿罪、行贿罪,数罪并罚,决定对徐云芬执行有期徒刑六年二个月,并处罚金60万元。判决书显示,徐凯华通过徐云芬向王贤明行贿共计715万元(其中382万元为单位行贿)。菲茨公司、徐凯华涉嫌单位行贿罪、行贿罪一案正在审理中。


“医疗设备采购涉及几亿元的资金,徐凯华等人正是看中了这块巨大的利益蛋糕,才心存侥幸、铤而走险。”据乐清市纪委监委办案人员介绍,他们为规避监管,直接采取现金行贿,归案后还辩称“利润分成是正常的人情往来”。


文章指出,单位行贿行为多见于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等‘三集’领域,医疗卫生便是其中之一。



连夜解散工作群

300万医药代表“人心惶惶”!



有医院要求开除4名医药代表,诺华回应


8月7日晚间,一张网传图片显示,上海长征医院分别向上海诺华贸易有限公司和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发送处理建议函。


据“处理建议函”显示,长征医院根据《关于回复在执纪检查工作中发现有关情况处理意见函》,要求上述两家公司分别对涉案医药代表徐胜利、孟婷婷,陈梦玮、李小娟,共计4位人员予以开除或调离岗位处理,并且向该院反馈处理意见。



诺华方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经公司查证,函中提及的一位人员已于2018年从诺华离职,另一位并未被诺华聘任过。“诺华始终秉持高道德标准进行合规运营。针对此函所反映的情况,我司仍在进一步调查和沟通中。”诺华方面说。


至于此次事件中涉及的共4名医药代表,但公司仅回应了2名医药代表信息的缘由,诺华方面进一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另外两名涉事人员的相关信息还在调查中。


连夜解散工作群、火速辞职、有院内项目暂停


连夜解散工作群,删除与医生的聊天记录,还有医药代表火速辞职……近期的反腐风暴之下,上述医药代表对这些消息均有所耳闻,但身边并没有遇到,最大的变化就是暂停拜访了。


“这种风口浪尖的时候,医生们肯定也不愿意跟我们有接触。”一位上海的医药代表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自己所在的医药公司不大,自己跑的品种也不多,都是公司给的资源,日常的工作内容之一是拜访医院医生,“肯定是希望医生能多开公司的药。”据经济日报此前公开报道,中国医药代表这一群体有300万。


他告诉记者,家人看到相关新闻也提醒他,最近先不要去医院,安全第一位。对于他来说,现在的情况肯定会影响收入,但还不至于焦虑,就当给自己放个假,之前在很多行业都工作过,最坏就是再换一份工作。


反腐风暴下,药代随时担心失业


某知名外企的医药代表表示,约两周前,他的工作状态明显变了,不用跑医院,和医生们联系大都改用电话。有同行去了医院,医生告知,“近期形势严峻,暂时别来了”。一些药企给药代放起了假,只发基本工资。


“除了学术会议延期以外,浙江近期也在严打医药代表。”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还表示,近期的环境形势严峻,医药代表入院都非常谨慎,“夹缝求生”,随时担心有“失业”风险。


一些医药代表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医院纪委现在紧盯医药代表。“还是可以进医院见客户,但是电脑、手机等设备是不敢带进去了,生怕会被没收。”有医药代表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近期有客户带着‘资料’进医院见客户,结果被抓了现形,相关产品全部被停了。”



A股药企销售费用谁最高?

去年10家公司销售费用超50亿



据Choice数据统计,从上市药企2022年年报来看,共有10家公司销售费用超过50亿元,上海医药高达142.79亿元,居首;复星医药、步长制药排名第二、第三,分别为91.71亿元、74.84亿元。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沃森生物、康缘药业等6股2022年在广告宣传推广上砸钱超过10亿元


在销售费用率方面,2022年,共有40家企业销售费用率超过50%。其中,亚虹医药-U(688176.SH)、迈威生物-U(688062.SH)、盟科药业-U(688373.SH)这3家销售费用率超100%,意味着其销售费用超过了营业收入。


药企销售费用六大流向:超一半是给医生的回扣


据此前发布的《揭开中国药企销售费用畸高之谜》一文披露,201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药品的销售过程中,药企销售费用主要有六大流向:公关招标机构费用、公关医院相关负责人费用、医生回扣、医药代表提成、逃税洗钱(过票)成本、统方费用(统方指医院对医生用药信息量、用药单据的统计),这里面给医生的回扣占比超过一半。


销售费用主要包含,企业为推广产品和服务花费的各项费用,虚假调研、虚高宣传、赞助会议、药品回扣等也可能囊括其中。


学术推广费及咨询费是销售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步长制药为例,2018年其实现营收135.65亿元,销售费用高达80.36亿元,占营收比例达58.81%。其中,市场、学术推广费及咨询费74.86亿元,占销售费用比例为93%。


有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随着带量采购的加速推进,医院反腐的持续加深,药企带金售药已难以持续,这也倒逼医药企业转型升级。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集采降低了一定的销售费用,但总体下降幅度还不是很高,集采对销售费用的降低将会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


据统计,在实施集采后,我国上市药企的研发费用快速增长,年均增速接近20%,由2019年的560余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近千亿元,几乎翻倍。


超20家A股公司回应


医药代表供职于药企,近期不少A股投资者就反腐对企业的影响提问上市公司。据澎湃记者梳理,8月以来,已经有超20家药企作出回应,大都表示公司是合规经营,短期看影响不大,长期来看有利于行业的长期发展。


深交所互动平台投资者有关反腐的部分提问


针对医药领域力度空前的反腐行动,带给医药板块一记“重拳”。


21记者据Wind统计数据,截至8月7日,自7月31日以来,申万化学制药指数大跌9.42%、医疗器械指数下跌7.90%、生物制品指数跌了6.92%,中药、医药商业指数纷纷跌逾2%。仅医疗服务板块跌幅较小,为-0.61%。


仅8月7日当天,申万化学制药、医疗器械、生物制品指数的跌幅就分别达到-3.48%、-3.62%、-3.33%。


其中,一品红(300723)、贝达药业(300558.SZz)、恒瑞医药(600276.SH)、立方制药(083020.Sz)在6个交易日内的跌幅均超过20%。统计数据显示,前述6个交易日内,医药板块市值合计“蒸发”超4500亿元。


8月8日,医药板块全线反攻,Wind中药、医药电商指数分别上涨了2.21%、1.78%,领涨A股行业板块。


不过,新一轮“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行动为医药板块带来冲击和重压远未消除。



多地监管部门行动



  • 江苏省集中整治药品领域腐败问题


8月8日晚,据江苏药品监管消息,将集中整治药品领域腐败问题,对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严肃查处。推动制定后续改进措施,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 上海:开展整治“红包”、回扣专项检查


8月7日,上海市卫健委等多部门印发《上海市2023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心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提到,整治行业重点领域的不正之风问题,包括整治行业组织存在的不正之风问题和整治医药产品销售采购中的不正之风问题。




学术会议为圈钱

业内盼医疗回归救死扶伤的本质



“所谓的学术会议太多了,就是为了圈钱,供应商也苦不堪言。”一家医疗器械代理商企业的内部人士刘铭(化名)向中新网记者透露。


据刘铭介绍,目前业内平均水平是给医院内部人士提成20%-30%,销售人员拿到的提成只有很少一部分,有的是扣除医院“回扣”以后的1%左右,多的也只能到3%左右,“可能1万元的销售额,销售人员扣税后连100元都拿不到。”


“因为一个科室同类产品供应商不止一家,谁给的‘支持’大就用谁的,所以就越抬越高,不过目前我们这个领域的平均默认水平就是30%封顶,再涨喂不起了,也喂不饱。”


刘铭直言,一些医院所谓的“大咖”,经常出门豪车、头等舱,没事儿就被请去开个会,而另一边的老百姓却不得不面对看病太贵。在医药领域工作了10余年的刘铭也坦言,反腐风暴下,虽然供应商会面对很大压力,但对于一些猖狂的“蛀虫”来说,整治是必不可少的,好让钱花在真正需要的地方,让企业能有更多精力放在研发和技术更新上,也让医疗回归救死扶伤的本质。


图:转自中国基金报


据中新网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至少159名医院院长、书记被查。这其中,不乏一些基层医院的书记、院长出现“小官巨贪”现象。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魏笑 季媛媛  易妍君  编辑:徐旭 朱益民)、中纪委网站、上海证券报、中新网、第一财经、澎湃新闻


《文琳资讯》

提供每日最新财经资讯,判断经济形势,做有价值的传播者。欢迎关注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1. 突然急转弯!台风“卡努”将登陆中国?景区紧急通知:临时关闭

  2. 一个超级危险的信号……

  3. 啥情况?券商副总监内幕交易数亿元,结果却亏了!处罚公布

  4. “放血甩卖”?李嘉诚降价30%抛售房产,房价回到7年前?

  5. 河北,太惨了

  6. 大金主要跑了?日本“蝴蝶”扇起了美债风暴,冲击“全球资产定价”

文琳行业研究 

服务于财经领域,提供最新,最有深度的各行业报告,财经知识。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业务包含:IPO、新三板上市、商业计划书、市场行业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投融资等咨询服务,欢迎关注!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文琳行业研究,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行业研究 2018年—2023年7月文章汇总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1. 2023年机器人系列:人形机器人的“前世今生”(附下载)

  2. 工业机器人及工控系统 :行星滚柱丝杠——“卡脖子”零件,高价值的必需品

  3. 人形机器人行业研究:产业前景广阔,看好核心零部件

  4. 机器人行业专题报告:从ABB看工业机器人演化趋势

  5. 工程机械行业研究报告:行业有望困境反转,迈向全球工程机械龙头

  6. 机床行业专题报告:自主可控大势所趋,行业生态日渐成熟

  7. 减速机行业深度研究:工业自动化核心赛道,复苏将至

  8. 滚动功能部件行业研究:高壁垒、高成长,“国产替代”又一蓝海市场


公众号 :就业与创业
点击下方可看
  1. 破5亿!网友:建议查查!“他不像演的”

  2. 成为福布斯亿万富豪最古怪的努力

  3. 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671家)

  4. 广东网红景点连夺4条人命,副镇长一通电话道明原因,听得人头皮发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