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八佰》之后,不应遗忘的还有那些华侨们为抗战作出的牺牲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正午30分 Author 范珈汝

前段时间去看了《八佰》,电影院内,观影者不少。

观影的过程中,不断可以听见隐约传来的抽泣声。

观影结束之后,掌声雷动也是意料之中的,《八佰》讲述的是抗战之中小人物的故事,他们不是完美的战场英雄,但他们也曾抛头颅洒热血,那份不带光环的真实,更能引起人的共鸣。

在抗战期间,一些人为了免于遭受战火波及,辗转流离,逃亡海外。
因此,那时候的海外华侨,曾被很多人一刀切的认为未参与祖国的救亡图存。
但事实并非如此。
很多人不知道,有的人虽然身在海外,但一样撑起中国的脊梁,参与锻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圆满胜利,即使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也没有安居一隅苟且偷生。
由于不在国内主战场,有关他们的记载较少,他们的故事因而不为人所知,一如《八佰》里的无名英雄们。
纪录片《赤子功勋 华侨抗战纪实》,讲述的就是这样一群人的故事。

第一位要讲的,叫钱昌淦,还有他的妻子爱丽丝。
生于1904年的钱昌淦,上海崇明人,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清华大学,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学霸。

于成绩优异,在清华读书期间,他得到了赴美国留学的机会,从而前往纽约州特洛伊市伦斯勒理工学院深造。他学的是民用工程学桥梁工程专业,1925年获得学院最高荣誉——桥梁工程专业土木工程师。

期间,钱昌淦与同美国女孩爱丽丝·莱德喜结良缘。但很快,·一八事变后,日寇侵略得寸进尺。作为当时美国最杰出的桥梁工程专家之一,钱昌淦放弃优渥的他乡生活,毅然决定回国报效,他的夫人做了一个伟大的决定,告别父母亲友,随他带着孩子来了中国,一家人住在上海。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滇缅公路上桥梁运输线堪忧,需要新修一座果桥。钱昌淦主动担任修桥任务。为集中精力、时间建桥,他便让爱妻带着三个儿子回了美国娘家,自己在工地上也可少些牵挂。而爱丽丝虽然在美国,也积极为中国抗战筹款奔走。

建造中的新果桥,屡遭日机多次空袭,炸了修,修了炸,已是常态。1940年10月29日,为及时视察抢修被轰炸的新桥,钱昌淦急忙飞往昆明,不料飞机遭遇日军机密集扫射,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为了纪念这位36岁的年轻华侨英雄,中国政府将“新功果桥”改名为“昌淦桥”。

钱昌淦牺牲的消息传到美国,爱丽丝伤心欲绝。这名伟大的女性,把家里的每个角落都放上丈夫寄回来的中国物件,并坚持独自抚养三个儿子,给他们讲述关于丈夫和中国的故事,直到他们全都长大成人。

他的儿子钱祖杭回忆起旧日的时光,在采访中讲述:

“对于她来讲,(与我父亲的)那段经历是如此珍贵,她不想放手。所以通过我母亲的生活,我领略了我父亲的爱。”



另一位陈瑞钿二次大战美国首批王牌空战英雄之一。

陈瑞钿技术一流,到了什么程度呢,美国有专门以他为主角的漫画。
祖籍广东的陈瑞钿是美国华侨。他还没有念完高三,听说华人新办了波特兰航校,正在为回国抗战招生,陈瑞钿没怎么细想,就去报了名。之后他和航校同学辗转回国,报考广东空军,期间被派往德国学习战斗机飞行和战术。

 1937年9月,陈瑞钿在山西太原驾驶单机,和日军多架军机空中格斗。在飞机受伤的情况下还击落4架日机;1938年5月武汉空战,他一人击落2架日机,在与第三架日机较量时弹药耗尽,准备撞毁日机,最后两机相撞坠地,陈瑞钿提前跳伞,只是头部受伤。在华历次空战,陈瑞钿共击落敌机8.5架,成为抗战时期中国的王牌飞行员。
尽管在美国被誉为中国战鹰,陈瑞钿却很少回忆这段战争经历。

他的外孙约翰·龚在采访中这样描述他:他有三次欲言又止,一定很痛苦。上次他欲言又止是关于他的伤疤。他飞行被击落,被烧伤,做了大概有30场手术。

外孙所提的伤疤,是陈瑞钿在1939年昆仑关空战中,利用3架战机和日军10架战机猛烈交战所留下的。

当时虽然击落敌机3架,但陈瑞钿的座机也严重受伤,因为座机油箱起火,陈瑞钿带火跳伞。由于交通工具不便,三天后他才被运送到柳州医院医治,伤疤成为了陈瑞钿伴随一生的烙印。

更为不幸的是,在他养伤期间,曾遭到日本空军来袭,他的夫人伍月梅为保护他而不幸遇难。经历身心创伤后,陈瑞钿的身体状况不再适宜空战,尽管后来飞行过驼峰航线,但最终他还是满怀遗憾地返回美国养伤。

曾有记者问他为什么参加抗战的时候,陈瑞钿说过:“中国在召唤我!”。“我是美国人,但中国才是祖国。



《赤子功勋——华侨抗战纪实》总制片人陈红艳谈及创作初心,讲到“每一个奇迹背后都有一群苦干的中国人,把不可能变为可能。这样的精神,从古至今、各行各业从未改变。

陈红艳

“尊重不会来自怜悯,有实力才有自由。”

“中华民族的复兴道路依然任重道远,唯有苦干!”
中国,曾靠着誓死不做亡国奴的不屈信念,坚持抗战到底;靠着苦干的精神,创造了让国际社会惊叹的抗战奇迹,最终赢得尊重,获得反法西斯大国的国际地位。
当年,美国工程师每六人一组,每周才能装配好一辆军用卡车。但是,西南边陲的南侨机工靠没日没夜苦干,哪怕冒着倾盆大雨也不停歇,一天却可以装出四辆供应抗战物资!
当年,中国人用手,只用八个月的时间,活生生地扒出了一条滇缅公路
这就是中国的苦干精神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像钱昌淦、陈瑞钿这样回国效力的美国华侨不在少数。但是,由于当时美国还没有对日宣战,华侨青年只能以个人名义回国。因此,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他们当中,除了一些功勋显赫的英雄,很多人的资料如今已经无证可考,淹没于历史长河。
而宏阔的历史其实是由一个个普通人构成的。
他们是你、是我,

就在你我之中。

这部纪录片,就是以小人物为切口,展现全民族抗战的大历史,填补了海内外在该领域的空白。

它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作,也是深圳广电集团献给抗战胜利纪念的一份珍贵礼物。通过全景式再现海内外华侨积极投身祖国抗战的历史印迹,赤子之心、家国情怀和卓越贡献历历可见。
全片共集,将在深圳卫视 9月1日至9月10日早间6:10第一轮播出,9月14日至9月23日晚间12:05分将进行第二轮播出,敬请锁定!
来源:深圳卫视正午30分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