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遭遇到地震、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或者是大规模的传染病等突发事件,就特别考验一座城市的韧性应对能力。近年来,全球多个城市都已开展韧性城市的建设实践。
8月21日,2022韧性城市发展与科技应急研讨会在深圳举行,国内相关领域5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如何推动创新科技在韧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以提升城市整体应对突发危机的能力,推进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
针对这一话题,本期深圳卫视《晚间报道》邀请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刘科,深圳市应急局防灾减灾处处长王常效进行解读。21日,以“科技赋能,安全发展”为主题,由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深圳市应急局指导,南方科技大学主办的“2022韧性城市发展与科技应急研讨会”于线上线下同时进行,邀请多位知名院士主讲。来自多家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学者和专家共聚一堂,就城市风险防控新理念、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救灾抢险领域新材料新装备、应急管理行业新技术四个议题展开研讨。会上,“城市安全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当前,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其人口、建筑、财富、生产等要素均持续集中。城镇化进程加快使城市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和未知风险不断增加。突发性传染病、恐怖袭击、气候灾害已成为全球各大城市的共同挑战。韧性城市建设中需要关注哪些因素?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刘科认为,现代社会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当出现紧急情况时,需要保证居民最基本的供电需求。如今,电网、光网把整个城市每个单元连接起来。城市的柔性应急管理在电网、管网、天然气网出现问题的特殊情况下,如何紧急应对同时保证电、天然气的供应,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在应急过程中保证供电离不开科技赋能,以应急抢险车为例,在任何情况下,电源可以为周围的小区、指挥部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保证通信流程与最基本的生活供应。
刘科表示,如何保障电网安全和天然气管网安全,当电网在极端情况下失去功能后进行分布式发电和分布式供能量,这是深圳作为韧性城市需要关注和加强的地方。同时,应急部门需要加强应对方案和沙盘推演的技术储备,防止问题出现后慌乱而毫无准备。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均加大建设“韧性城市”的步伐。越是在全球占据突出地位、具备不可替代的角色功能的城市,其构建韧性城市方略的紧迫性就越强。在国外,如伦敦出台了《管理风险和增强韧性》报告,纽约推出了“一个更强大、更具韧性的纽约”计划等。就国内而言,2020年,在"十四五"规划中,国家首次将“韧性城市”的概念纳入国家战略规划之中,明确提出:建设韧性城市,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加强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控。随后,北京、上海、南京、成都等地也以政府工作报告、城市总体规划等形式,强调了韧性城市的重要性。2021年4月召开的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要让城市更宜居、更韧性,成为超大型城市现代化治理的典范。今年的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以绣花功夫规划建设管理好城市”,要建设一流的宜居城市、一流的枢纽城市、一流的韧性城市,一流的智慧城市。其中,在建设一流的韧性城市方面,深圳部署推进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推进自来水厂优化整合和深度处理改造;完成500个居民小区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改造老旧市政供水管网65公里。同时,实施老旧城市燃气管道改造提升工程。强化初级产品供给保障,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设海吉星“菜篮子”小镇和国际食品谷,推进粮食储备库建设。深圳市应急局防灾减灾处处长王常效指出,深圳在快速推进韧性城市建设,但还处于规划设计和论证阶段。韧性城市建设主要从韧性规划、韧性工程、韧性应急以及韧性社会等方面来提升城市的韧性能力,提升城市的防灾减灾和抗灾能力。减少在极端情况下,群众的伤亡和城市的损失,确保城市在短时期内能迅速恢复。这一目标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几年甚至数十年来推动。在气候变暖和海温升高的双重背景下,近年来深圳的气候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气候变暖为台风提供更多的能量,数据显示,近10年影响深圳的台风频次增加,从2015年前的每年平均2.6个,到2016-2020年增加到每年平均4个。王常效表示,深圳每年平均面临4个台风,要迎接和应对30场以上的暴雨。2020年至今,深圳因灾死亡人数在逐年下降,实际上没有因灾死亡人员。但是在应对极端天气的时候,距离万无一失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比如防潮工程,现在西部海堤防潮的标准比较高,可以达到200年一遇,针对这一标准,下一步可能会做到1000年一遇。另外,防涝标准需要在工作中继续推进和落实,并培育一些韧性的应急力量,包括社会力量、专业力量,在优化机制方面还需要逐步推进。今年夏天,整个北半球都遭到异常高温天气袭击,加快建设“气候韧性城市”变得迫在眉睫。而面对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和未知风险,要建设真正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需要多管齐下,让城市不仅能“抗灾”,还得能“耐灾”,这除了完善统筹规划,还需加码科技赋能,期待以创新见长的深圳,有更大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