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鸡”娃养成记
1
进决赛要不要给奖励?
放暑假了,花生妹妹每天练两小时的黑管,备战8月上旬的“小金钟”——一个全国性的音乐大赛。
花生妹妹说自己的目标是进入决赛。
我和理工男听了都很欣慰。我说,
这很好啊,虽然难,但踮踮脚能够到的才是目标,有敢于尝试的勇气就很好。
花生妹妹又说:你们知道吗?一等奖奖品太诱人了,是俄罗斯免费游耶,但是拿全国总冠军,太难了……
理工男想了想,对妹妹说:
没关系,只要你进入决赛,即使没有拿到一等奖,我也给你现金奖励800元。俄罗斯只是被人家安排的旅行,给你现金你愿意怎么花都行。
听到这个好消息,花生妹妹眼睛一亮 :“太好了!”于是,她更起劲的练黑管去了。
当时我没说什么,晚上我们两人时,我悄悄对理工男说:
我觉得用给奖金的方式激励妹妹进决赛不太妥。
理工男:我是担心她获不了奖会影响她的练习积极性,这样即使不能拿到赛事的奖,进了决赛我们家长也应该给她些鼓励。
我:是的,家长鼓励孩子是对的,但应该对她努力练习和积极参赛的精神和行动进行鼓励,而不是掺杂条件的,比如说进入决赛……
理工男:但我看这个方法奏效了啊,今晚她就比平时多练了半个小时,还很认真!
我:嗯,这种奖励短期是会奏效,会强化她这段时间的练习行为,但是长期来看,我怕反而会降低妹妹学习音乐的意愿。
理工男:为什么?
我:最近我一直在研究内驱力,内驱力的关键是,要培养孩子的内在动机,而不管是家长的奖励还是惩罚,都是加在孩子身上的外在动机。你给妹妹奖金,其实是在引导她更多的为了奖金去参赛,自己的内在动力却降低了。她本来已经爱上了音乐和黑管,这是拿不拿奖、家长给不给奖励没有太大关系,这才是能够长久的内在动力。
2
不要破坏孩子天生的内驱力
其实,我也走过些弯路,误用过奖惩机制。
后来我发现,虽然在短期内奖惩机制能激励孩子行动,但会让孩子做事不纯粹,不是为了想把事做好,也不享受做事的过程,而主要是为了拿到奖励或避免责罚。
这样,一旦取消外在的奖励和惩罚,孩子就会失去努力的动力。
为什么一些优秀的孩子考上好大学,反而失去学习动力?
因为这些孩子的兴奋点不在学习和进步本身,而在“名校”——这种外在奖励上,奖品都到手了,那么接下去再学习还有什么意义呢?
这和企业管理类似,如果只是用奖惩机制去管理职工,而忽视给予员工工作的价值和意义,短期内员工的绩效会提高,但是长期来看这种机制就会失效,因为它削弱了员工的内在动力。
人类行为有三种驱动力(drive):
很多妈妈抱怨“鸡娃”太累,推一推动一动,父母不“鸡”,孩子不“立”,变成了一场家长的自嗨。
说到底,这类“鸡娃”出自第一和第二种驱动力。
对父母,“鸡娃”出于生存竞争的压力;对孩子,“被鸡”基于奖惩的外在动机。在恐惧和贪婪两种情绪中摆动,愉悦是短暂的,心累是长期的。
那么,如何跳出“自嗨式鸡娃”的苦海呢?
其实,人类行为还有第三种驱动力——内在动机(inner drive),也就是内驱力,即我们想要主导自己的人生,学习并创造新事物,变得更好的内在需求。
说的通俗点,这就是“自鸡”。
“内驱力”这种东西,家长人人向往,也都说自家娃缺乏,其实,我们忽视了,孩子生来就有内驱力:
从小学习爬行、站立、走路
模仿大人的语言和行为
试图用自己双手探索万物解决问题
和伙伴之间一起玩需要合作的游戏
理解生活经验和世界的运作规律
思考什么样的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喜欢更美更优秀的榜样同时也向往自己变成那样……
我们要看到,即使不在“学习”的时候,孩子也在学习和进步。
前面一个“学习”,是狭义的学习——语数外等学科,或者艺术体育等特长;后面一个“学习”,是广义的学习。
总有家长在问如何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和学习意愿。其实家长首先要做到的,是认识到孩子这种自发的、不可遏制的求知求好的欲望,不要去破坏就好。
举个例子:
有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不爱看书,而当我问孩子不喜欢阅读的表现是什么,他们就说孩子要么不看书,要么看那些没用的书:日本动漫、奇幻小说,武器车辆……而不是那些“正经书”。
只要能自己主动看书,说明孩子有阅读的内在愿望,但是如果家长以自己定义的“有用”或“无用”规定孩子的阅读内容,那么孩子的阅读兴趣就会慢慢熄灭。
花生小学开始沉迷武器类的书籍,虽然我对此并不感冒,也没觉得对他学习有什么帮助,但我也没去干涉,就像我小时候家长从不干预我读那些杂书。
渐渐地,他因为喜欢武器喜欢上了军事,从喜欢军事喜欢上了战争史,又从战争史喜欢上了整个历史和地理,进了初中这两门学科也学得很不错。今年4月,他的小组因为成功地改造了“孩之宝”出品的NERF精英长狙玩具枪,还获得了学校科技节大奖……
讽刺的是,这些收获,并不是因为我做了什么,而是因为我什么都没做——没有去破坏他原本的内驱力。
3
满足3个需求,养成“自鸡”娃
当然,娃和娃之间是存在差异的,有些娃“好胜”,有些娃更“佛系”。
两种性格很难说谁优谁劣,只是在内驱力上,可能“佛系”娃就不如“好胜”娃明显。
家长呢,大多希望能做点什么引导孩子更加上进。而除了与生俱来的成分,孩子的内驱力在后天也确实是可以培养的。
从“内在动机”发展出一个理论,叫做自我决定论(SDT,Self-determination theory,by Deci Ryan)。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因果点是内部而不是外部时,人更可能被内在所激发来行动,这时他的行为视为自我决定。
那么如何做到自我决定呢?也就是在育儿上,如何养成“自鸡”娃呢?
根据SDT理论,养成“自鸡”娃,需要满足孩子的三种基本心理需要:
1. 自主的需要
这是激发内驱力的最重要因素:人类有一种天性──想相信他们是凭自己的意志力来活动的──是因为他们想做,而不是他们不得不做。
就像前段时间热议的996,为啥像马云、刘强东等老板喜欢996,甚至24X7?而大多数员工却讨厌996?
因为老板是自愿加班,而那些员工是不得不加班。
当一个人自主选择做某件事,而不是而被他人要求、或者是为了完成某个目的时,同样的行为更容易被激发,同时也会更快乐。
还是拿阅读举例子。
梓萱很喜欢阅读,只是她一般只挑奇幻小说来看,妈妈觉得浪费时间,让梓萱少看点,梓萱却还是读得如痴如醉。
梓萱妈妈改变了做法,决定顺势而为。暑假来了,她让梓萱看奇幻小说中的经典之作《魔戒》,并且要求梓萱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
让妈妈大跌眼镜的是,这么好看的《魔戒》,梓萱却失去了以往的热情,妈妈催了好多遍,第一本才看了一半。
分析:以前看奇幻小说,都是梓萱自己的选择和决定,满足了梓萱的自主需求,所以她会很有热情;而这次却是妈妈布置给她的一项任务和作业,无法满足梓萱的自主需求,内驱力下降了。
看到梓萱阅读《魔戒》没有太大动力,于是妈妈又想了一招,向她许诺,如果在一个月内看完并完成笔记和读后感,会奖励给她一个红包。
这个招数奏效了,在三周内,梓萱看完了三本《魔戒》并且完成了作业。
但是妈妈没高兴太久,之后梓萱再也没打开过《魔戒》。而且,以后妈妈再推荐给她书籍,梓萱话里话外都索要奖励,否则她就提不起劲来看书。
分析:把阅读和红包联系起来,就像让花生妹妹把进入决赛和奖金联系起来,梓萱和花生妹妹很可能会把自己的努力归因于外在奖赏,这将无法满足她们的自主需求,反而会削弱她们的内驱力。
我们之所以做出内在动机驱使的行为,是因为我们愿意做出这种行为,而不是为了获得奖励,或是为了避免惩罚。
那么,我们要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就必须尽量满足孩子的自主需求。
比如说暑假计划,可以让孩子根据要完成的任务自主制定,家长只是作为辅助角色给予建议和监督。这样,孩子就会有更大的主动性去执行暑假计划。
2. 能力的需要
孩子都喜欢拥有强大的能力,所以孩子是天生喜欢学习的。
家长需要做的是:给孩子赋能,而不是让孩子感到自己低能和无力。
那什么样的行为可以赋能呢?
那些孩子更擅长的活动。
比起弥补短板,发挥长板更能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有能力,从而变得更自信,也会喜欢上这项活动,从而增长内驱力。
有人问,有一些不太擅长的科目,但孩子必须要学、躲不开,那怎么办呢?比如说数学。
即使是孩子不太擅长的事情,并不代表他完全没有这个能力,不妨换一个角度考虑问题,与其让孩子去适应这门科目,不如让这门科目去适应他——
千万不要着急,先降低难度,让孩子感觉胜任,有了兴趣和信心再循序渐进,这样每一步才会有成就感,才能培养足够的内驱力坚持下去。
说到阅读,一开始就给孩子加难度,孩子会感觉自己是个低能的读者,产生畏难和无力感,从而对阅读这整件事失去兴趣。
根据自我决定论,在特定条件下,正反馈能满足和增强能力感。
教育孩子,正向鼓励是更有效的,家长和外界的肯定和鼓励能够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反过来,过多的批评和指责,只能使得孩子变得沮丧和无力,从而降低内驱力。
但是,仅有正反馈还不够,反馈还必须让人感到是纯粹的、过程性的,不要带着功利心和目的性。
让我们再看下阅读的例子。
如果梓萱妈妈表扬梓萱是因为她对阅读感兴趣,并且梓萱感到妈妈的表扬是纯粹的和非控制的,她就会被赋能,从而获得力量感和内驱力。
分析:纯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梓萱相信,通过阅读行为本身她已经赢得了表扬,妈妈并不是因为阅读能让她更优秀,或者让她语文成绩更好而表扬她的。
3. 归属的需要
满足和他人关联的需要,满足归属感,这也是养成“自鸡”娃,发展内驱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什么在“鸡娃”的家庭,孩子往往能收获更好的学习成绩?
其实,这不全是“鸡娃”的行为带来的,而是因为,这样的家庭更重视教育,更关心孩子的学习。
如果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和老师爱他、关心他——注意,不仅仅是关心成绩这种结果,而是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关心,在孩子身后无条件地支持他,那么他将学得更努力。
每个人都有归属的需要,所以家庭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今年被清华录取的诗词大会冠军武亦姝,据说她爸爸为了陪伴她,每天下午4点半就关掉手机。
虽然这有点夸张,不是人人都能做到,但也说明了一个问题,武亦姝的家庭文化绝对不是“刷手机”,而是专注学习。
如果家长就是那种爱看书、爱学习、努力工作、积极生活的人,那么,都不用家长每天“鸡娃”,这种家庭的孩子自然会愿意向父母看齐。
你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首先,你就要先成为这样的人。
相关阅读:
安柏的新书《不完美,更幸福——跳出家庭与事业平衡的陷阱》目前正在当当、京东和天猫店热销中。
当当网购买链接
也可打开手机淘宝在天猫上搜索《不完美更幸福》即可获得链接。
更多文章,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花生地
生活是一座好玩的大花园
↓↓↓
花生地主人简介:
安柏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硕士
世界500强老司机
文艺中年
海淀妈妈
分享育娃故事
交流教育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