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娃和牛娃的最大区别,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记得我上学时,每次讲完一个知识点或者下课前,老师都会这么问:
同学们都听懂了吗?有没有问题啊?
这个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其实不止我小时候,花生上课也是这样。不管上小学还是六小强初中,每年都有校园开放日,我也在教室后面听过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也会经常这么问。
只是,老师的态度很好,同学的反馈如何呢?
如果不出意外,面对老师这个问题,同学们总是陷入集体沉默……
但真的每个同学都听懂了吗?下了课,回到家,该读的文章还是读不懂,不会的题目照旧不会做……
老师的发问和苦心,就变成“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那为什么同学们都不说话呢?难道同学们都信奉“沉默是金”教吗?哪里呀,他们下课吵着呢!
同学们沉默的原因,可以分3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却以为自己知道;
第二个层次是:知道自己不知道,但是不知道怎么问;
第三个层次是:知道自己不知道,但是不好意思问。
一些妈妈会很发愁,对我说: 孩子好像上课没听懂,课外阅读也拓展了,但是一做阅读理解就错,是不是孩子理解能力差啊?
家长给孩子贴上一个“理解能力差”的标签是挺简单的,但是解决起来就不简单了。因为,就和刚才沉默的原因分三个层次一样,理解能力也分三个层次:
1. 不知道自己不懂
2. 知道自己不懂,但是不懂怎么问
3. 知道自己不懂,但是不好意思问
诊断出孩子在哪个层次,我们才好对症下药,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
先从比较麻烦的第一层说起——孩子不知道自己不懂。
症状: 问孩子,懂了吗?每次都回答:懂了! 一问问题一做作业,立马不懂,很多做错。
药方一:查漏,家长主动用5W1H法提问。
提问的方法,是5W1H,顺序是:
When/Where/Who—— What —— How——Why。
When/Where/Who:
孩子看完一篇文章,先问他文章里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如果不能回答正确或完整,说明有错误和遗漏的地方,就要把信息更正并补全。
What:
这些信息掌握了后,接着问孩子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就提高了一个层次,需要他掌握这件事的全貌并概括出来。一开始不要对孩子的概括能力要求过高,只要能把这件事说的差不离,弄清他对这个故事看没看懂就可以。
这两步是考察孩子基本的理解能力,后面两步是拓展和提高的关键。
How:
怎么样?怎么做?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在故事主角遇上难题或困境时,问问孩子主角是怎么做的, 这只是第一步。
还是拿《田鼠和家鼠》举例,接下来的拓展可以这么提问:你觉得田鼠的选择是正确的吗?如果是你,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做?这是深度阅读的开始,让孩子真正去理解这篇文章主人公的情感和行为。
Why:
为什么城市里有这么多好吃的,田鼠还是要到乡下去?问这种和为什么?相关的问题,能帮助孩子深度思考梳理因果,对比住在城里和住在乡下各自的优缺点,让孩子在分析中去理解人物的动机,故事发展的内在逻辑。
学数学也可以用这种提问法,只不过直接用What – How —Why三步走就行。
今天学了什么解题方法?
按这种方法怎样做题?
这个方法是怎么来的?有什么道理?
为什么这个方法比其他方法更好?
药方二:补缺,鼓励孩子大声把所学的知识说出来
要弄清孩子是否懂,也可以让他大声复述一下今天学过的知识点,如果他到了某个地方磕磕巴巴,含混不清,那就是他没真正理解的地方,或者是他的薄弱环节。就需要针对这一点再复习巩固,弄不懂的当时就搞懂,不要等到后面越堆越多。
第二个层次是:知道自己不懂,但是不懂怎么问。
症状: 问孩子“懂了吗?”他会摇摇头或者很犹豫, 但是问他“有什么问题吗?”他却说不出来。
药方一:听不懂的当时就要做记号
很多时候,孩子问不出问题,是没有及时标记出不懂的地方,学的一多,时间一长,就记不清自己到底具体哪个环节不懂了。
家长要提醒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就是每次看书看到不懂的地方,就要用铅笔划出来或打个问号。老师讲课时听不懂的地方,如果有书有资料,也要圈出来或画个五角星,这样再查阅时,就知道自己哪里没懂。
到了小学中高年级,也可以用做笔记的方法整理出自己不懂的知识点。
药方二:通过练习表达学会发问
有时候孩子问不出问题,是表达能力有限,不知道怎么组织语言。
其实,问问题是一门学问和“手艺”,也是需要学习和练习的。
妈妈们从小就要培养孩子提问的习惯,也要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提问。
药方三:通过阅读和接触生活拓展知识面
孩子的理解能力,其实还取决于他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
上次有个妈妈对我说,有一道题是买邮票,有4分的,有8分的,寄一封信需要2角,需要几张邮票,怎么凑法?孩子不能理解这道题,是因为她从来没接触过邮票,不知道邮票是什么东东。
家长要帮助孩子拓宽生活场景,多接触外界多接触各类人,遇上新鲜的事物让孩子多关注多了解,这样就能提升孩子的见识,增加生活经验。
但孩子生活场景总是有限的,所以就要多看书多做课外阅读拓展,从书本中获取更广博的知识和经验。
第三个层次,知道自己不懂,也知道怎么说,就是脸皮薄,不敢问或不好意思问。
一般来说,这个层次比前两个层次的问题更容易解决,就是从小要多鼓励孩子提问。
家长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在孩子小时候觉得孩子幼稚不懂事还挺可爱的,也鼓励他提问。到了上学后,如果孩子不懂一些简单的问题,就会有点捉急,开始批评孩子:你怎么连这个都不懂?!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觉得表现出自己不懂,是一件令人羞耻的事情。
家长碰到孩子不懂先别着急,一定要有这样的心理暗示:孩子现在暴露出不懂是件好事。然后明示孩子不懂不要紧,能大胆说出来更是一件好事,至少你有一个机会可以多学点东西了,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在这点上,我倒是比较欣慰,也可能是我经常给花生“洗脑”说:不怕不懂,不懂就问,问了就是好孩子。花生的“脸皮”还被我训练得挺厚的,我进他课堂听课时,一节数学课老师问了同学们两次有没有听懂,两次花生都举手问了问题,一点都没有心理障碍。
其实妈妈们也不用这么辛苦,自己一个人扛起孩子所有的教育问题,包括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孩子教育还有老师呢,还有同学呢!也要适当偷偷懒,鼓励孩子多问老师和同学问题,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有勇气有热情去探索未知领域。
一开始学的慢一点,理解力相对弱一点都不怕,正是那些不断提问、并能问出好问题的孩子,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学霸。
截团通知
各位家长,“花生妈优选”商城这次的团购活动马上就要结束啦,今晚24点《小学生绘本课堂》和《幼儿阶梯认读故事书》就要全部下架了。前面错过的妈妈下手要抓紧了,明天起就只能去其他平台买原价的啦。
已经下单的妈妈,如果有任何问题,也欢迎随时留言问我啊。出版社最近发货量比较大,有时可能会忙不过来,我就是你们的客服,会帮你们联系和催促各种发货事宜和答复疑问啊。爱你们
长按以下二维码
即可进入团购
相关阅读:
更多文章,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花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