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跟着花生妈妈读古诗词,换一个方式打开夏天

安柏 海淀花生妈 2021-03-07


夏天苦热,但带给我们的是长昼和明朗,就像李昂的夏日绝句所书: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让我们带着孩子,抛开外界的纷扰和心中的忧虑,跟着古代的文学家,换一个方式打开夏天。

 

通往夏天的这扇门,可以是色彩:芭蕉碧绿,石榴艳红,枇杷金黄,栀子雪白。


吴炳(南宋) 枇杷绣羽图


可以是味道和香气:梅子酸甜,蜜桃多汁,茉莉幽香,荷叶清远。
 
也可以是声音:山谷里流水潺潺,风过竹林发出刷刷声,蝉在大槐树上叫个不停,晚上池塘里传来蛙鸣。
 
夏日宜宅家,宜纳凉,宜看书,宜读诗,宜养心,心静自然凉。

刘松年(南宋)四景山水图夏局部


上周花了一些时间,特地为孩子们整理了夏日古诗词25首。
 
在我的《海淀妈的古文鸡娃绝招:别成为坐在宝藏上的穷人》中,写到学大语文,宏观来看要三步走,从网——线——点,微观来说到文言文和古诗词,可以用五维度法。
 
这次分享的夏日古诗词,我用的就是五维度法,也就是:
 
1.译文
2.注释
3.赏析
4.作者介绍
5.创作背景(可选)
 
以下面一词一诗为例。

底图为金农(清代)《人物山水图》局部

 
译文:
远处树林尽头,有座高山清晰可见;近处丛生的翠竹围绕在屋舍旁。院落旁有一长满衰草的小池塘,蝉声四起,叫声乱成一团。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上下翻飞,满池荷花,映照绿水,散发出柔和的芳香。
在乡村的野外,古城墙的近旁,我手拄藜杖徐徐漫步,转瞬已是太阳西落。昨天夜里三更时分,天公殷殷勤勤地降下一场好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爽心清凉。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
林断山明:树林断绝处,山峰显现出来。
翻空:飞翔在空中。
红蕖(qú):荷花。
古城:当指黄州古城。
杖藜:拄着藜杖。杜甫《漫兴九首》其五:“杖藜徐步立芳洲。”藜:一种草本植物,这里指藜木拐杖。
殷勤:劳驾,有劳。
浮生:意为世事不定,人生短促。
 
赏析:
此词作于作者贬谪黄州时期,是他当时乡间幽居生活的自我写照。上片写景,下片刻画人物形象,全词描绘了一幅夏日雨后的农村小景。词人先写游赏时所见村景,接着才点明词中所写均因昨夜之雨而引起,抒发自己雨后得新凉的喜悦。避免了平铺直叙,读来婉转蕴藉。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殷勤”二字如果细细品味,还含有某些言外之意:大概世人早已把我忘却了,唯有天公还想到我,为我降下“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中的“浮生”,是说人生飘忽不定,《庄子·刻意》篇说:“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能够看出苏轼受到了老庄出世思想的影响。

 佚名 (南宋)《槐荫消夏图》,故宫博物院藏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
 
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对王安石新法持反对态度,被新党抓住诗文中一些句子,被扣上讽刺朝政、大逆不道的帽子,被囚禁在御史台狱,这个“文字狱”事件在历史上称为“乌台诗案”。后经包括王安石在内的多人求情,苏轼在元丰二年(1080年)被贬黄州。
 
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晚年又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贬谪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后追谥文忠。
 
苏轼学识渊博,喜好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气象阔大,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法,为“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苏轼的《寒食帖》,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


补充文学常识: 
唐宋八大家大家对唐代和宋代著名散文家的统称,指的分别是唐朝的韩愈、柳宗元,还有宋朝的三苏(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和曾巩。
 
宋四家:北宋时期四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的合称,大致可以代表宋代的书法风格,且成就最高。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公元1083年(宋神宗元丰六年),当时苏轼谪居黄州(今湖北黄冈)已经三年,政治打击和仕途挫折使他的心情不免时感悲凉,产生了随遇而安的思想。关于这首词的具体写作时间,从词中描写景物来分析,可知它应是写于元丰六年夏末秋初之际。


底图为王时敏(清代)《仿北宋赵令穰江乡清夏图》局部


译文:
幽深的小院里,我躺在竹席上浑身清凉,透过帘子,看见那石榴花开得明艳。
中午时分,浓密的树阴隔断了暑气,午睡醒来,耳边传来时断时续黄莺的叫声。
 
注释:
别院:正院旁侧的小院。
夏簟(diàn):夏天的竹席。
清:清凉。
透帘:穿透帘子。
觉(jué):睡醒。
 
赏析:
此诗无一句不切夏景,又句句写出一种清幽之境,悠旷之情,读之有如微风拂面。
写庭院,落墨在深深别院;写榴花,则隔着帘子相望;写绿树,从清阴看出;写黄莺,从啼声听得。句句从空灵之处着笔,意境清美雅致。
在这清幽的环境中,诗人又在干什么呢?“梦觉流莺时一声”,原来他已为小院清景所抚慰,虽然烈日当午,却已酣然入睡,待到“梦觉”,听到黄莺的叫声,反衬出小院的幽深宁谧。
南朝王籍诗云:“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已精选入花生地夏日古诗),王维《辛夷坞》:“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已精选入花生地春天古诗)。末句意境正与二诗相似。
 
作者介绍: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
 
苏舜钦罢职后闲居苏州,购得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的花园,在园内修建沧浪亭,并著有散文《沧浪亭记》,后来此园也由亭子而得名,是苏州著名的古园林。

这是前几年暑假我们在苏州沧浪亭游玩时,花生给我拍的照片


在公众号对话栏输入“夏日古诗”即可领取我精心整理的25首给孩子的夏日古诗词,包括详细的五维度分析。

另外给孩子的历史绘本和古文书籍我已选好,但是就不跟着大家凑618的热闹了,大家放心等到618后再来团购好了。(具体时间这周会发通知)
 
祝你和孩子在这个夏日境随心转,宁静致远。
 
就像诗中所写:避暑有妙法,不在泉石间。宁心无一事,便是清凉山。



相关阅读:

跟着海淀牛娃,在古诗里春游(附打印资源)

面对疫情困境,我为什么一定要孩子背这三首词?

同学们,日本人给我们上的“风月同天”这堂课千万别生搬硬套啊


更多文章,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花生地

科学鸡娃上岸六小强,阶段性成功的老母亲,
从过来人角度带你科学育娃,分享实操干货。


↓↓↓


点个“在看”
只要你想看,我都在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