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升入理想高中后,我发现了培养孩子最重要的3件事
有幸和很多朋友结识,是因为我那本写小升初的《上岸》。所以,当我分享说花生已经是高一的新生了,很多人还不敢相信,别说你们了,我都不相信——我都这么老了!
我写东西一般有个习惯,不愿意在事中写,更愿意在事后写。也就是,更愿意在事情完成后,或者说是取得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后,在回顾中进行总结和反思,比较成熟后才分享给大家。
不是说随时分享不好,只是很多事情,在回头看时才更清楚,就像越过山丘,才能拨开云雾,看清来时路。
所以我写《上岸》,并不是小升初过程中,而是花生初二时,因为我要看看,小升初费了这么大力气,对花生后续学习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他对于学校适不适应,能不能跟上进度,向那些优秀的孩子看齐?更重要的是,在六小强读书,他压力大吗?快乐吗——
作为一个身在海淀的妈妈,说到“快乐”这两个字似乎有点奢侈,但是让孩子快乐,是每个妈妈的心愿,不管你在北京海淀,在上海浦东,在深圳福田,还是在三四线或小城镇。
没有家长不希望孩子快乐,只是一直在短期愉悦和长期快乐之间纠结并平衡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是不妥的,但是为了将来的升学就业,就牺牲当下的幸福,也是断然不可取的。
在我们的动态平衡中,花生今年顺利进入了六小强高中,再回顾我们走过的幼小衔接、小学6年和初中3年,也能更加客观,理清其中的关键脉络,总结出不同阶段、孩子培养最要紧的3件事。
幼小衔接阶段
重点:认识到学习是广义的,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双减”减的是学科补习,不宜过早学,提前学,过早的给孩子增加不必要的学习压力。
其实,学习是广义的,不是语数英才是学习。生活也是学习,自然也是学习,艺术是学习,做游戏、与人交往也是学习。
孩子学习的意愿=学习动力-学习阻力,家长应设法增加动力,减少阻力。在孩子幼小衔接阶段,最重要的是增加动力,激发孩子求知欲。
激发求知欲,有3个方法:
❶ 让孩子多接触生活,多接触大自然。
生活处处是学问,对生活有热情,才会对学习有热情。
就说我自己吧,从小在乡下长大,成天上山采果、下水摸鱼,和大自然特别亲近,所以对动植物也很有兴趣,小学翻来覆去的,把大人书架上的《十万个为什么》动物篇和植物篇熟读地都能背出来了。到了初中学习生物,都不用复习,就能考接近满分——这不是天赋,而是热情。
❷ 以兴趣带动求知欲。
花生在上学前就看了很多书,认识了不少字,但这并不是我刻意让他学习的。
我分析下来,最重要的原因,是以兴趣带动阅读。花生从小迷恋汽车,那么为了看懂各种汽车书,他自己就会主动去认字、记字。
最神奇的是,6岁时,我们家买了辆大众帕萨特,他把整本使用手册都熟读了,看懂了,还老让我学习——我对车又没兴趣,干嘛逼我学!
❸ 不急着给孩子答案,留点时间和空间让他自己思考。
花生还不大认字时,我给他讲绘本故事,到了结尾,我会经常吊他胃口,说,你猜,最后发生了什么?
一开始他看不懂字,我提示他看图找答案。图上的线索如果还不够,他就会去认字。
除了阅读,花生遇到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我也经常会先问他,你觉得用什么方法会比较好?他眼睛眨眨,乱想一通,有时很可笑,有时脑洞大开,但是我都会很鼓励。即使最后我会提出相对更合理的建议,但是孩子的独立思考的过程,我觉得不能省略。
“孩子不喜欢学习”,准确的来说,其实是“孩子不喜欢被动地学习”。鼓励孩子自己寻找和探索答案,也是在训练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正因为如此,花生的自学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对很多问题也有自己的见识,这在后面的小学和初中阶段,是非常关键的学习能力。
小学阶段
重点: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学习习惯和态度,培养优秀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品性。
当然,学习就和工作一样,即使完全是自主的,要全凭兴趣和意愿,也是不大现实的,总有很多被迫要做的事情,枯燥和辛苦也不可避免。
我们要让孩子意识到,这些辛苦和枯燥,就像盖房子需要搭砖头,这是积累实力把事做好的必经之路。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和自己惰性斗争的过程,我们也不用要求孩子多么勤奋刻苦——这是不符合人性的。倒是可以从反面来看,多克服一点惰性,就能超越很多人。
想让学习没这么痛苦也更容易坚持,其实,需要把努力变成一种习惯。
就像花生锻炼,一开始也是痛苦的,但是一旦养成了习惯,变成了他日程的一部分,也得到了正向反馈。哪一天不让他锻炼,他倒很不舒服了……
所以,在学习意愿=学习动力-学习阻力这个公式里,家长一开始多陪伴孩子,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练习和纠错习惯,把坚持和努力变成一种习惯——说白了就是降低学习阻力。
在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孩子也会训练出专注、坚韧、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品格,受益终生。
初中阶段
重点:结交良师益友,开始树立人生目标,高效学习,蓬勃生长。
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家长的作用特别重要。家长也需要不断修炼自己,言传身教,身教的作用要超过言传。
再大一点,孩子到了中学,受同学和老师的影响越来越大,孩子也需要偶像和榜样,像海淀六小强这样的学校,会请一些优秀的师哥师姐回校对话,分享人生轨迹和学习经验。
上初中两年后,我问花生:你在学校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他的回答是:遇到了好老师、好同学,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
记得初一的家长会上,校长告诉我们:初一的首要任务是什么?不是学习,而是要帮助孩子确立人生目标,进而确认职业规划,再进一步确认学业规划。家长帮助孩子从现在起树立更长远更高的人生目标,有高人生目标的孩子都不会差。
有了目标就有了努力的动力,接下来就是,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更高效地努力。
初中最大的挑战就是:科目大幅增加,光是要中考的就有10门!难度也大大提升。
我经常说,想让孩子小初衔接不那么痛苦,核心能力是时间管理。
而时间管理第一步要做的,不是做加法,而是做取舍——就是学会做减法,先舍弃掉不重要的事。
在六小强一大堆优秀的孩子中,花生虽然说不上成绩最顶尖,却热爱学校,热爱集体,心态阳光,德智体全面发展,初三同时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干部。让我最开心的是,和老师同学在一起,他是快乐充实的,有所期待,有所追求。
现在来到高一,我和花生一些同学的家长都有一种感觉,我们似乎成了“空巢老人”,孩子越来越独立自主,别说学习不需要我们的参与,连对未来的规划,他们也很有自己的想法。
虽然也会有点隐隐的失落——孩子不这么需要我了,但更多的是欣慰——孩子渐渐长大了。作为家长,我也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慢慢淡出“陪读”的历史舞台,扮演的角色,也要从“做家长”,变成更多的“做自己”。
在做自己的同时,我也会分享更多我自己的生活。对于公众号,最近我心血来潮,产生了个大胆的想法,如果顺利的话,这两天就会行动起来……你们也可以猜猜看,我打算做什么?
作为一个高中生的家长,我更深刻的认识到,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绝不只是灌输学习的知识,更是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养成努力的品格,形成高效的方法,培养热爱学习热爱生活不断进取的精神。
目前的“双减”,其实对家庭教育的要求更高了,只是我们做家长的也不必过于焦虑。在孩子每个阶段把握好重点,抓大放小,更重视“宏观调控”而不是事事包办代替,我们就不会活得太累。
让孩子和我们一起,都活成为生机勃勃的人——这才是教育的目的,这才是成长的真谛,这,也是生活的希望。
更多文章,请长按二维码
无论你是点赞还是点“在看”
我都会很开心,感恩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