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展览”参展艺术家熊佳翔
知美术馆“消失的展览”现场
Q:是什么启发,或者触动你用“布料”这一媒介进行创作?常常出现在你作品中的坚硬的屏幕、柔软的布料,二者之间是否有着怎样的连结或者对抗呢?
A:屏幕和布料二者的关系我觉得蛮有趣的,布料是一个围绕着我们生活的历史很长的东西,我们很早就开始在布料上面绘制创作图像或者我们叫他图案,也是作为信息承载物被使用,就像现在的屏幕一样。布料所具有的“编织”方式是经纬线的,这与当代数字化的生产方式、屏幕的像素的参考和思维模式之间充满着关联,布料的存在是一种对于解决人与人,人与历史的关系的理解。它本身就包含了身体,材料、商品,景观等概念。
《数字森林》,熊佳翔,2021-2022
墨水弹力布、铝合金框架,200 × 92.3 cm
致谢艺术家
Q:《柱子》很好地契合了“消失的建筑”这一理念,但是作为《柱子》的创作者,你还希望通过这件作品表达其它什么理念呢?
A:都有吧,一个作品都会有它的美学方面的诉求,哲学方面的诉求等等,我觉得我已经说的蛮清楚了。
《野兔》,熊佳翔,2021-2022
墨水弹力布、铝合金框架,200 × 92.3 cm
致谢艺术家
Q:布料作品的生成与表达,是否仍然依托于具体的“物”?
A:我理解你指的这个“物”是“框”,当然,“框”是一个关于“范围”,与某种比它更加具体更大的“空间”发生关系和链接。
Q:你曾经提到“冷静阴沉的德国是处女座的天堂”,但当你再回到繁忙喧闹的城市间进行创作时,杂乱会扰乱你极为看重的“思辨”、“不断较劲”吗?你觉得城市间打动你的地方是什么呢?
A:城市的烟火气和变化是我感兴趣的和需要的,我觉得这种杂乱会使得我的思辨更加有风味。
Q:在参与“消失的展览”的过程中,有什么让特别有意思,或者让你特别难忘的事?
A:这次的布展过程是比较有意思和艰辛的。不过这都是对自己的折磨罢了,最后作品的效果我是满意的。
在工作室中进行创作,致谢艺术家
Q:你最爱喝的酒是?
A:我不喝香槟,其他都可以。
Q:你最喜欢的地方是?
A:这个问题我回答不来。
Q:心情不好的时候,你会做些什么来释放情绪?
A:跟朋友聊天。
Q:平时喜欢听什么音乐?
A:我听的很杂。流行古典都有,但是不听中国说唱目前。
Q:推荐你今年最爱看或者正在看的影片和书?
A:今年没好电影,书的话在看朋友推荐我的马来西亚作家黄锦树写的《雨》。
Q:如果没有成为艺术家,你现在会在做什么职业?
A:没有这种可能。
《药房》,熊佳翔,2021-2022
墨水弹力布、铝合金框架,200 × 92.3 cm
致谢艺术家
熊佳翔(⽣于1991年,中国上海)的创作专注于图像装置混合媒介,⻓期调研图像⽣产的条件以及其影响。他的作品与艺术史重要作品产⽣对话关系,并将⾃⼰的想法与历史中重要的艺术家之理念相结合的同时,⼜相当个⼈化地与其对冲并付诸实践。
熊佳翔在这个系列的创作中标志性地以⽇常⽤品中的布料为主要媒材,旨在触发集体、个⼈记忆与社会历史,关注身体、虚拟空间和物质现实之间的⽣成关系,考察流⾏⽂化、⽣活的身体性、⽇常性等文化现象的同时定位中国传统绘画与当代⽣活,呈现了当代⼈们⽣活中的⽭盾困境。他的作品隐喻且捕捉着在当代社会中所存在的由于全球化所裹挟的“现代性的流动”,反对全球化带来的普遍性。熊佳翔以⼀种飘逸、动态的叙事⽅法描述世界,以及⾃我持有的虚拟主动性来创造图像,创造⼀种和世界新的感性联系 。在他看来,图像之间产⽣的“断裂”是存放诗意的地⽅。
熊佳翔于2018年获得德国不莱梅艺术学院⾃由艺术绘画专业硕⼠学位,⽬前在北京⽣活和⼯作。
策展人:宁文
时间:2022年4月10日-8月31日,每周二至周日10:00-17:00,16:30停止入场;法定节假日开放时间以官方发布为准
地点:知美术馆(成都市新津区君山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