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卜镝,真在内者,神动于外

知美术馆 2023-12-30



【知美术馆·艺术家深度档案】系列旨在梳理知美术馆展出中的参展艺术家完整详实的创作发展历程,详述作品背后的故事。图文相佐,为观者提供深入理解展品、艺术家及其作品全貌风格的多样入口。 


脱离年少成名的桎梏

热衷于收藏鉴赏,博观约取

从古埃及视觉语言到敦煌华盖

都无形入画,成为运笔有神的滋养

由繁入简,解构山水

真在内者,神动于外

他是知美术馆“幻·季”参展艺术家卜镝


卜镝生于1970年,自由艺术家,自幼随父亲卜维勤学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卜镝并未接受以素描、色彩、速写、创作为体系的苏派学院教育的启蒙,而是受父亲影响,直接进入现代主义范畴,又得益于对中国古代美术的鉴赏和吸纳,在两种土壤的培养下,卜镝开始艺术的萌芽。回归画作后,有一阶段繁复冗长,紧抓咬合,恨不得每一笔都是故事的满满画面感;到后来逐渐收拢,“为自然立法”——回归理性,图层简约后反而衍生出丰富的意蕴层次。



  01  

萌芽个人视觉系统的摸索


1981年6月,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本儿童画专集《童画诗情集》出版,这本由9岁卜镝绘画,著名作家柯岩题诗作序的画册,以7种文字在国内外发行。十六岁时,卜镝在香港展览中心举办儿童及少年时期绘画创作的展览。


卜镝从小受到保罗·克利(Paul Klee)、张光宇、胡安·米罗(Joan Miró)等艺术大师的影响,他们采用线条高度概括的方式将事物纳入自己的视觉系统,和中国传统画法如粗放简练的写意山水一起,成为潜移默化影响卜镝的一套方法论。


《童画诗情集》封面,图源网络

三岁开始,父亲卜维勤引导卜镝进行大量阅读,这也带领卜镝走向艺术创作的道路。那时他最喜欢阅读保罗·克利的画册。巧合的是,这种阅读和绘画之间的相互连接,也与保罗·克利成长道路上对音乐和绘画的连通如出一辙。保罗·克利画游走在具象和抽象之间,线条和画面直接又纯真,极小的距离感,让那时候的卜镝可以通过自己的画笔达到相似的表达力。这便是卜镝最早期的绘画启蒙之一。


《2019-9-10》,卜镝,2019
布面丙烯,180 × 130 cm

除此之外,张光宇和胡安·米罗也至关重要。卜镝认为,他们都形成了一套用自己语言叙事的方法,“他可以将现实中的农庄、植物、土地甚至田埂和昆虫都归纳到他个人的语言之中。而张光宇的《大闹天宫》和《西行漫记》,完成了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归纳到他的视觉系统之中。”这样的见解也是艺术家与之共鸣的追求。


童年时期的影响,为卜镝个人视觉系统的摸索打开了门道,也是为什么他后来频繁探索诸多视觉资源,例如古埃及造型语言、佛教美术、20世纪初西方前卫雕塑与绘画、传统书法,甚至新现实主义电影。比如从小对古埃及二维平面艺术和北魏线描的临摹,也是他用线条造型的原因之一,他并不排斥特别满的画面结构,实际上,他后来的很多作品都是如此。


卜镝年少成名,一方面可以看出老一辈艺术家如吴作人、刘海粟等对他自身才华的肯定,一方面也是自己的桎梏。80年代在筹备考美院的时候,卜镝曾在地下班画素描,受米罗影响的另类素描手法让老师直摇头,认为要考取学校这样的手法行不通。而卜镝却反问老师“你知道米罗吗?”


《她——致古尔德》,卜镝,2022

丙烯、铅笔、布面,180 × 150 cm × 2


或许是这种不愿接受固定模式的叛逆心态,让卜镝开始了对自己个人语言的摸索,这个天赋异禀的顽童,开始画出自己的语言。


02
咬合:局部蔓延出来的关系


卜镝拒绝将一个形象简单地搬到画面上,无论是原封原样还是修改舍弃,他在2015年之前,更多的是用不断成长的个人视觉系统去翻译,从一个局部出发,不断蔓延开来,平衡画面后往回收。


《松风2》,卜镝,2013
布面油画,80 × 200 cm,LYC私人收藏
知美术馆展出中


平常的松林、怪石、杂草都非直接入画,卜镝利用线条和明暗关系让它们在画布上生长,令人联想到文人画的风格——整体十分重要,每一块色彩关系和线条都为整体的协调服务。画面中呈现出“骨”与“肉”的探讨,即基本结构与视觉印象的相互关系,它们或彼此独立,或者紧密交汇。在布面上用油画呈现这种质感像是一番特别的陈述,也映照着卜镝的不断思考。正如他所说:“我会思考,如果将宋元时理解世界的方式放置在今天,我应该如何应对?”


文人画中,画面中一草一木一定是立足于整体,核心就在于收缩画面的绘画能力。从局部开始推导,依靠其中的咬合关系来平衡画面,观看卜镝这一时期的很多画作也有此意,是他对山水解构的一个表象。


知美术馆三层展厅现场图
《松风2》在此次知美术馆“幻·季”的展览中,放置于展厅第三层,开阔的空间格局和这幅自有风骨的作品相得益彰,简约的色调傲立出古朴质雅的姿态。
《绿水2》,卜镝,2012
布面油画,200 × 200 cm

《2014-11》,卜镝,2014
布面油画,180 × 180 cm

《2015-10》,卜镝,2015

布面丙烯,200 × 200 cm


卜镝不专于画时,喜欢鼓捣一些“旧玩意儿”,他的家里又像博物馆又像游乐园,放眼望去全是各地各个市场淘回来的宝贝,鎏金佛手、明清瓷器、古董花盆、黑漆木榻……当然他也玩现代风,工业化的灯具和家装设计,水泥浇筑开放式厨房上摆着一排Alessi的产品,旁边立着SMEG的冰箱和好几个色彩鲜艳的Vipp垃圾桶。

卜镝住宅一层客厅,图片来源:安邸

他认为画家就是在画自己,自己什么样,作品就什么样。观众看到的那些稍显奇怪的树、二维展开般的松林、规整的石头、像素块的土地等等都交织在一起,视觉被不停地引导,像跟随一只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兔子,进入卜镝的奇幻妙旅。

这种融合和自我化的表达,完全出自他的内心,“真”的秉性贯穿在整个创作的脉络。

03
归纳:画面之后的峰回路转


不断蔓延、收缩、整合后,卜镝迎来了螺旋上升的归纳。此时的画面不再出现那种小顽童似的精心捯饬,反而舍弃得心应手的线条运用,在抽象和具象之间反复横跳,让画面的深度远远高于氛围感的平面。


《无题16-5》,卜镝,2016
布面丙烯,200 × 200 cm


2016年之后的卜镝作品,与之前呈现出两种状态。如果说之前是一个侧面,从一个角度切入进而展现画面,那这之后仿佛是一种游历山河后的全局姿态。画面呈现递进的态势,如雕塑,先刻画整体再选择性地精修局部,绘画成为卜镝脑海中所有事物思考过程的投射。

《规范的林泉17-34》,卜镝,2017
布面丙烯,180.5 × 180.5 cm
知美术馆展出中

2019-14》,卜镝,2019

布面丙烯,180 × 130 cm,亚洲重要私人收藏

知美术馆展出中


知美术馆“幻·季”负一层展厅展出中

在此次“幻·季”展出的作品《规范的林泉17-34》《2019-14》中可以看到,镝创造的画面似乎从编织的线条和满满的陈述感,逐渐走向归纳化。


一些看似抽象的结构,其间夹杂一些具象的物,都是他语言之中的表达:用自己的手法和线条去归纳画面。不是裁剪、省略,而是将更多东西放进画面之后——即不直接画出,而是通过画面的对比和表现让人去遐想、深思其中的含义。类似古代文人造园的思路,留白非留白,是运筹帷幄的简略。

《规范的林泉18-10》,卜镝,2018
布面丙烯,45.5 × 37.5 cm


近年来,卜镝的作品又呈现出进阶的态势。


他不再熟练地解构山水,反而将之前积累,无论是线条还是色彩明暗运用得更加含蓄,能直观感受到克制与思考。这时候再回看早期的作品,说是风格转变也好,表意不同也好,虽然是不同系列但本质上都是卜镝对西方绘画与东方气韵的融合,用他的语言呈现出来。就会看到一个真性情的艺术家直抒胸臆,在画布上外显他的“真”。


《圣·秋》,卜镝,2020
布面丙烯,180 × 150 cm

《平均律》,卜镝,2022

丙烯、铅笔、布面,60 × 45.5 cm


《公主们》,卜镝,2022

丙烯、铅笔、布面,180 × 150 cm × 2


他开始尝试之前不常用的色彩,如篇首的《她——致古尔德》,卜镝在工作室常常播放格伦·古尔德的演奏,这位来自加拿大以弹奏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而一举成名的钢琴演奏家,似乎在某些时候让卜镝产生了共鸣。画面和曲子一样,包裹紧实,似乎是细致繁密的结构,却是在缓缓叙述。和《公主们一样,鹅卵石般的堆砌展现出一群相拥的女性,她们缠绕、拥抱,在大面积的暗红色鹅黄色上展现姿态。


融会贯通、博采众长,将事物纳入自己的语言体系,不断观察思考,与惯性思维做斗争,将内心的真倾泻于外在的画笔,这就是卜镝。



重要展览

“幻·季”,知美术馆,成都,2022
“卜镝:有物未成”,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22
“2020松美术馆邀请展”,松美术馆,北京,2020
“卜镝:小园就尺”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20
“卜镝2016”,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6



如无特殊标注,文中图片来源蜂巢当代艺术中心,特此致谢。


编辑| 马顺洋
审核| Kasey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