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揭开发达国家农业的神秘面纱-谈中国农业的大未来(万字长文)
编辑 | 新锐恒丰研究院
来源 | 知乎
作者 | 春过雪消
前言
美国农业被视为高效率高科技的典范,但我们不能光顾着想象端坐在拖拉机里的美国农场主独自就能料理他的千亩土地,就忘了这个大农场的运作其实还依赖着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我们不能高盯着它的高产出,就忘了这种模式给土地和国民健康带来的沉痛创伤。美国农业的先进,只是它的精致画皮。最近有媒体报导美国几百患癌农民控诉长期使用除草剂对健康造成的伤害,以及政府与农化企业串通隐瞒与转基因技术捆绑的除草剂的危害……国内对美国农业神话的膜拜该歇息啦!
我们反思了美国现代农业,今天将介绍以色列农业。过去,不少媒体将以色列农业的成功归之于其对高新技术的运用。这篇文章的作者却不以为然,技术本身并不能缔造神话,相反,唯有人对技术的得当利用以及人际合作才能开辟别样的现代农业。今日中国,主流媒体对现代农业的想象力仍是以美国为榜样。作者认为,这样不知根源的宣传实际是将我们带入危险的境地,可持续的的现代化农业,是要以合作化集约化为基础的。
在我们的思维中,美国农业当然是高科技、高收益、高效率农业的典范。例如:楚天鸿烈《美国的农村,农业与农民》的绝大多数回复者就是这个观点。 “美国农民 1 人种地 3000 亩”、“ 1 个美国农民产粮 150 吨可以养活 200 个美国人”的说法当年我在农大课堂上就多次听到,我也曾深以为然。直至看了《食品公司》等影片和资料之后,了解到高科技残酷无情的另一面,和垄断公司对利润的追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依然如故。
▲ 来源:pixabay.com 基于CC0协议
第一篇 -- 对美国农业的认识只是一场美丽的误会
1. 美国农业光环
1)人均耕地亩数相当高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中国 2012 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员 2.58 亿人,耕种了约 18 亿亩耕地(播种面积 24.51 亩),人均耕种约 7 亩耕地。而 2009 美国农业从业人口(farmers)为 205.6万人(编注:数据出处不详,但和美国的统计数据相差不大。美国农业就业人口 2014 年为 213 万人,占全部就业人口的 1.4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of United States, Employmentby majorindustry sector, December 2015 ),约有 190 万个农场,土地面积为 29.7 亿亩(扣除休耕面积),平均每个农场土地面积为 1563 亩,平均每个农场只有 1.08 人进行生产和经营,每个农业从业人口平均耕地面积达 1445 亩。
▲ 来源:baidu.com
以色列 2012 年全国有 270 个基布兹组织(注:下面后半部分有对其详细解释),成员总体有 12 万人,平均每个基布兹有 450 名成员,拥有 7500 亩土地,人均 16.7 亩(以农业从业人口计约 60 亩)。
2)人均农业产值相当高
▲ 来源:新锐恒丰研究院
(注:下面美元为国际元(International Dollars),是以 1999 年至 2000 年之美元为基准计算的虚拟美元。)
2. 背后的秘密
1) 地主雇佣廉价劳动力
如果不考虑土地生产率只考虑劳动生产率,每个农业从业人口高达 9 万美元的产值毫无疑问是令人惊艳,傲视群雄的!这也是“美国农业当然是高科技、高收益、高效率农业的典范”的基础。
但是, 205.6 万farmers的正确翻译是农场主,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或农业从业人口。美国家庭农场平均土地面积在 100 公顷以上,而且,尤其是以水果、烟草、蔬菜为代表的各种经济作物的育苗、移栽、采收等环节要求精细管理,在高度智能化农业机械问世之前,依然需要大量季节性劳工。
所以,除了农场主及其家人外,美国农场的运作常常也需要雇佣劳动力,即农场工人(farm worker),但在美国的人口统计中算为工人(worker)。因为他们大多是流动性很大的季节性雇工,且绝大部分是来自墨西哥以及中南美洲等地的移民、持H-2签证的外国工人、或非法移民,所以没有很确切的数据。但粗略估计加州就超过 60 万人(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 33 万人),而仅北卡罗来纳州烟草农场工人与雷诺公司谈判时提供的该州烟草农场工人就达 3 万,全美有 210(劳工统计局数据)~ 500(研究人员抽样估计数据)万农场工人(farm worker)。
中国有联合收割机等季节性农机流动作业,美国也有季节性农场工人流动作业。根据美国劳工部 1995 年的一项抽样调查,美国的农场工人 70 %出生于美国本土之外,1/3以上是非法劳工,童工现象也很严重,大概有 8 %的 17 岁以下的童工。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非法劳工和童工的比率一直在持续上升。西班牙《起义报》报道 2009 年美国约有 40 万儿童从事合法的农业工作,其中绝大多数是西语裔。
美国农场工人就业培训计划主席戴维斯·斯特劳斯称,数十年以来一直有年龄低于 8 岁的儿童从事此类工作,而且他们在工作过程中使用的是锋利的劳动工具和危险性极高的农药。该机构领导委员会主席厄尼·弗洛里斯表示,美国因从事农业工作而死亡的人口中有 20 % 是儿童。
同时,非法劳工的收入水平远远低于美国法定的最低工资,加州的农业重镇 Fresno 是美国城镇中人口贫困率和营养不良率最高的,就是因为聚居在这里的大量农业工人收入极低。而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美国这种农业模式的运行才得以维持。
2) 其他相关报导
“美国移民新政”难解加州农业劳力短缺之困-外汇频道-和讯网
奥巴马移民改革致美国农场主担忧劳动力短缺|工人|入境_凤凰资讯奥巴马移民改革致美国农场主担忧劳动力短缺
美国烟草农场的童工|烟草|烟草业_凤凰资讯美国烟草农场的可怜童工”这让美国农业的光环顿时暗淡无光。
3. 农业的五高模式
褪去“劳动生产率”这个光环后重新审视,我才发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风险、高补贴的美国农业问题严重,正紧随美国走上这条路的中国农业也须尽早改弦易辙。
1) 高投入、高消耗
美国农业实质是一种“能源转化系统”,其功能是把不能直接消费、不能再生的能源和资源变为可供消费的农产品,从投入到产出再到加工、储运、销售,整个过程都是靠无机的矿物资源特别是石油来支撑的。美国每年生产的 3 亿吨粮食,须消耗石油 6000~7000 万吨、钢铁约 800 万吨、化肥(折纯)约 4000 万吨,广义农药(原药) 100 万吨以上。
1990 年以前的 30 年,美国粮食单产提高 77 %,而能耗却增加了 6 倍; 1990 年之后 20 年,粮食增产 1 倍,而农业消耗能量增加了 3 倍。现在,美国农业是世界上耗能最高的农业,每生产 1 卡的食品需要额外投入 0.2~0.5 卡的能量,如果世界各国都采用美国农业生产方式,那么占全球目前消耗量 50 %的汽油要用来生产食物,全球的石油储备在 15 年内就要告罄。
2) 高污染
美国农业过分依赖化肥和农药,导致了土壤恶化和环境污染。美国 31 个州存在化肥污染地下水的问题,衣阿华州大泉盆地在 1958—1983 年的 25 年间,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浓度增加了 3 倍。大面积的连年单作,加之长期的机械耕作,平均每年有 31 亿吨土壤流失,每生产一蒲式耳的玉米就要流失—蒲式耳的表土。
美国中西部一带农田的表土,早年深达 1.8 米,是世界上罕有的肥沃土壤,目前表土只剩下 0.2 米。同时,由于不恰当的灌溉方式以及化肥施用,有 5500 万到 6000 万公顷的土地(大约占美国可耕地的 1/10 左右)在过去五十年里因盐碱化而土质退化严重。
▲ 来源:pixabay.com 基于CC0协议
化学化的农业还有一个效益递减的问题。以美国玉米为例, 1980 年平均每施用一吨化肥可以收获 15 到 20 吨玉米;到 1997 年,每施用一吨化肥只能收获 5 到 10 吨玉米。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今天的中国并更为严重:由于土壤有机质的减少和土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农民必须使用更多的化肥、农药才能维持同样的产量,再加上化肥和农药价格在过去十几年里平均每年上涨 10 %以上,使得农民要不断增加投入才能保持同等收入,这其实也是近年三农问题的原因之一。
要知道,这还是美国有大量耕地可轮休轮耕的情况下,如果原本就是沙漠的以色列,或人均耕地仅 1.4 亩的中国长期如此,可能早已无法容人类生存。
3) 高风险
产业化大农业带来的大规模单一化的种植,也使得一些病虫害的大规模爆发即使在农药的施用下也无法控制。 1970 年美国玉米因斑病菌大流行(south corn leaf blight epidemic) 15 %的玉米产区颗粒无收,减产 1650 万吨。究其原因,传统农业使用众多的本地品种,而现代农业片面追求高产,一个品种种植面积占全美 85 %以上,但该品种容易受玉米斑病菌T小种的感染,最终导致了不可控制的病害爆发。在作物和家畜方面都是如此。
由于新品种的单一性和工业产业链的连续性,一旦受到病原体的危害,灾难将可能是全球性的,尤其是在孟山都、先锋等巨无霸公司控制了全世界种子(含亲本)、农业化学品市场一半的今天。所以, 20 世纪中叶以后,一系列危害食品安全的食品污染事件接连发生,疯牛病、恶性大肠杆菌和二恶英污染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例子(详见《食品公司》)。
4) 高补贴
美国对农业实行高额补贴,被纳入农业补贴范围的农产品包括玉米、高粱、大麦、燕麦、水稻、大豆、油料、棉花、奶类、花生、糖类、羊毛和马海毛、蜂蜜、苹果、干豆类等大约20种,几乎涵盖了所有大宗农产品。
2000 年,美国农民净收入总额 547 亿美元,其中 257 亿美元来自联邦政府的直接补贴,补贴额占收入的 47 %。 2001 年,美国对农业各种形式的直接间接补贴总额是 953 亿美元,进入农场主口袋的占农场农业总收入的 11 %,占农场农业净收入的 42 %,平均每个农户每年能从政府那里得到 1 万多美元补贴。
而“ 2002 年农业安全和农村投资法案”在 2002—2011 年向农业提了 1900 亿美元的巨额补贴,比原有的《农业法》所确定的拨款额度增加了近 80 %。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由于美国政府财政吃紧,奥巴马政府决定削减农业补贴。但联邦政府 2010 年的各项农业直接补贴仍高达 270 亿美元, 2011 年为 233 亿美元, 2012 年的财政预算则为 238 亿美元。
这种高补贴政策和低价粮食倾销的后果就是:发展中国家的农民收入下降,农业再生产和提高能力大为削弱,最终引发农业生产和粮价动荡,甚至政局动荡。
美国农业实质上是资本、技术和能源密集型农业,即采用现代化的设施及农业机械装备,依赖大量地投入化学肥料、农药、杀虫剂、除草剂,用高投入换取高产出,这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作为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农业本性,不可避免地造成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病虫害持抗性增加、品种资源单一化等一系列问题。
尤其严重的是能量的“投入产出比”随着投入的增加反而下降。这种农业模式陷入了经济和生态的双重困境:资本替代土地的结果是大量的能源消耗、巨额投入和沉重的财政负担,并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灾难;资本替代劳动力的结果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导致了失业、贫困和两极分化。
这种所谓的现代农业,如果没有大量化石能源的支持,只怕也会同样面临朝鲜农业的困境,所以注定是不可持续的,是不值得中国农业效仿的。
4. 国内高补贴,国外搞倾销
当然,美国农业再不环保,再不高效也是美国自己的事,只要中国认识到其局限性就与我们无关。
但是,利用美国农业的高补贴、高技术、高度规模化等优势,通过低价倾销粮食,在赚取了巨额利润的同时,美国三大垄断粮商 ADM 、邦吉、嘉吉在 2000 年前后完成了垄断整合,控制了全世界 2/3 的粮食交易量。另一方面,孟山都、先锋等巨无霸公司则控制了全世界种子(含亲本)、农业化学品市场一半!
不谈什么阴谋论,仅是财团粮商对利润的追求就已经很危险了。 2005 年 ADM、 邦吉、嘉吉借口粮价过低推动美国通过《国家能源政策法》,在生态的旗号下每年上亿吨的粮食被转化为生物能源。结果, 2008 年在世界谷物产量较上一年度增长 2.6 %,较 2004 年度增长 17.7 %(世界人口增长率约 1.3 %),达到创纪录的 21.64 亿吨的情况下,全球小麦价格较三年以前上涨幅度高达 181 %,泰国 100 %B级白米离岸价超过 1100 美元/吨,达到 2004 年价格 5 倍以上。 1 年之后粮价才回复到正常水平。
自古有云“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稳定、适中的粮价虽然让粮商们没有操作空间,却是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础。而在垄断粮商所导演的这场粮价陡升急降的大剧中,各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受到了沉重打击,这也是中国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粮食安全”的原因。
基于同样的原因,我不反对转基因,但我反对由孟山都、先锋等商业垄断公司主导的转基因,更反对由他们主导的以垄断公司利润为目的、以化学农药为核心的简单粗暴的植保技术路线。
世界农业在受惠于美国农业模式的高技术等的同时,受其之害更甚。
5. 现代农业的两种模式
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主要有两个发展模式:地多人少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实行规模化农业,主要着眼提高单位劳动生产率,以大面积耕地、大量资金和技术投入在尽量少劳动力上获得高效益;地少人多国家如以色列、荷兰、丹麦、日本,则实行集约化农业,主要着眼提高单位土地生产率,以密集、深化的劳动投入和资金技术投入在小面积耕地上获得高效益。
两者最大的反差在耕地和劳动投入上,而规模化农业更易实现更高的人均利润。集约化农业所谓“集约”,是相对“粗放”而言的,“集”是劳动、技术和资本这类“人为”方面的密集、深化,“约”是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简约、节省。集约应表现为生产(经营)要素质量的改善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合理配置各项生产(经营)要素,使其得到最佳组合和最优利用,以获取最佳经济效益。而其中起点最低,自然条件最恶劣,发展最快最好,对政府补贴依赖最少的是以色列农业。
在美国高补贴农业的压力下,发达国家对农业补贴实际已经成了常态,否则其本土农业就只能破产。例如: 2010 年,欧盟农业发展项目支出 570 亿欧元,其中 390 亿欧元是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法国的补贴标准是:每公顷农田每年补贴 400 欧元,每养一头牛每年补贴 300 欧元,另外还有很多其他补贴项目。
日本不仅形形色色的补贴项目高达约 470 种,如大米种植户每公顷可获高达 30 万日元的农业补贴,并且还有超高的农产品关税壁垒,例如大米的进口关税为 778 %,乳制品进口关税为 360 %。唯一的例外是以色列,他们在农业保险补贴(作物风险保险基金)之外并不直接补贴农产品和农户,却能 95 %的粮食靠自己生产,每年生产的蔬菜、瓜果、花卉大量向欧洲出口。
第二篇 -- 对以色列农业的效仿,也是未来农业发展之路
1. 推进合作才是真支持
1) 政府真正重视农业发展
以色列政府非常重视农业发展,但他的重视并不是给钱而是免费帮农民(基布兹和莫沙夫)建立研究中心。凭借以色列独有的农业组织形式,研究中心可以与农户无缝衔接,技术推广服务人员工作的核心部分是在农场、田间、果园完成,而不是象其它国家在办公室或培训中心进行研究并把他们的成果推荐给农业经营者,甚至只是围绕垄断公司的利润而工作。这样的农技工作显然更能适时地寻求和开发新技术,并进行试验,同时针对农业经营者的具体生产条件进行示范工作,各种农业技术能够方便、高效、实用地提供给农民使用。
2) 主要农业组织形式是基布兹和莫沙夫
以色列主要农业组织形式是基布兹和莫沙夫,占农村人口约 43 %的“个体户”(主要为阿拉伯人、德鲁兹人)产值约占全国农业总产值 15 %,人均产值远低于前两者。年均降水量仅 300 毫米的以色列如果包产到户将只会是一片沙漠,而不是农民人均年收入高达 1.8 万美元。
基布兹,是希伯来语“团体、集体”的意思。以色列政府《合作社团登记册》规定:基布兹是一个供人定居的组织,它是在所有物全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将成员组织起来的集体社会,没有私人财产。它的宗旨是在生产、消费和教育等一切领域实行自己动手、平等与合作。简单地来讲,基布兹就是一个公有社会,成员共同劳动,按需分配,实现内部民主和平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外部人员加入基布兹,必须充公其财产,基布兹成员外出打工,收入也归基布兹所有。
▲ 来源:baidu.com
基布兹曾在以色列建国初发挥了极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几乎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以占农村人口约 24 %的 12 万人生产了以色列全国农业总产值的 40 %,工业总产值的 9 %,国民生产总值的 12 %,出口创汇的 6.5 %。近年,基布兹大力发展工业、商业、休闲旅游业,有些基布兹的农业产值甚至只占到总产值的 4 %。并为适应新的经营管理模式,逐步废止“所有物全体所有制”、“不雇佣基布茨成员以外员工”等这些即使在人民公社看来也是“极左”的东西。基布兹在改革中继续发展。
莫沙夫,是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元的村庄。它是一种农业合作组织,既是一个行政村又是合作社,具有社会服务和经济管理的双重功能。莫沙夫的原则为:(1)土地国有;(2)家庭是农场的主要劳动力;(3)成员须互相帮助,服从于集体利益;(4)莫沙夫统一销售各农场产品,并向农民提供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社区的主导思想是:相互支持、相互负责,但家庭成员取得酬劳多少完全凭熟练程度和个人努力,莫沙夫成须为合作社和社区服务支付费用。现今,以色列大约有 450 个“莫沙夫”,以占农村人口约 33 %的 17 万人生产了以色列 45 %以上的农业总产值。
2. 基布兹式合作:高效生产,高效劳动
很多人没有理解基布兹模式真正的积极意义所在。对中国而言,基布兹模式最重要的是,提供了如何在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实现耕地生产率最大化的模式!
以色列在劳动生产率达到日本 3 倍、中国 12 倍、美国 60 %(含季节性农场工人)的同时,耕地生产率是世界最高,达到了美国的近5倍,比以精耕细作著称的日本和中国还高1/3以上!
1) 为什么美国如此高的补贴、投入、科技,最后耕地生产率却仅有以色列的 1/5
因为在“密集投入劳动、提高耕地生产率”与“扩大耕地经营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中,后者更易实现人均高利润(对比美、以),所以,私有农场往往只关注后者而忽视耕地生产率;只有基布兹模式和农户以资金、土地、劳力(!)入股的股份制合作社才有动力、潜力、能力去整合资金和劳动实现劳动的密集深化,去通过“农、工、贸”一体化、“就地工业化”来充分地组织和投入劳动,提高耕地生产率。
2) 为什么只有基布兹和股份制合作社才有动力、潜力、能力去提高耕地生产率
首先,在这种模式下人力资源同土地、资金一样是合作社的重要资产和资源,不可能象私有农场一样更多地是把人看作利润的分享者而因单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劳动力数量,所以有动力去提高耕地生产率。
其次,农村、农业有水果、蔬菜、药材、鲜花等种植业和农产品深加工、配套工业等劳动密集型工业,这些产业存在大量、短期、无法用农机完成的劳动需求,可以容纳剩余劳动力,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减少中间商环节,增加产品价值和利润;同时还具有比规模化农业更大的规模优势(美国农场平均 1563 亩,基布兹平均 7500 亩),所以有潜力提高耕地生产率。
最后,这种模式不同于经营联合体、农业协会、合作制合作社等松散组织形式,可以深度整合土地、资金和劳动实现劳动的密集深化,所以有能力去提高耕地生产率。
▲ 来源:食物主权论坛
高度智能化农机出现以前,面对农业生产中大量、短期、无法用农机完成的劳动需求,在美国农场只能使用季节性农场工人流动作业之时,在小户经营只能是闲时闲死忙时忙死也无法延长农产品产业链之时,基布兹却可以通过统筹安排各种农作物的播、收期,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合理协调农场工人在农田和工厂的劳动,实现对耕地和劳动的最佳利用,这就是基布兹和股份制合作社的最大优势。
3. 既是人多地少,就别老想模仿赶超
中国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只能基于这样的基本国情:“人多地少钱少”。
一方面,《中国发展报告 2010 :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测算,每年为解决 2000 万“半城市化”农民工的市民化需投入 2 万亿元。因为历史欠账,实际每年约 1000 万人已经是新吸纳农民工市民化数量的极限,从一、二线城市向三线甚至四线城市蔓延的交通拥堵,房价高涨,医疗教育资源紧张等等情况都证明了这一点。
在没有足够充分的准备(工作、住房、教育、医疗)前,农村人口城市化浪潮的过早和超常规模的来袭将是场极为恐怖的灾难,它将轻易制造出十倍于印度的贫民窟!
所以,中国应力求以“城镇化”取代“城市化”,以“就地工业化”分流、吸纳部分原计划拥入城市的人口,分散、分担超负荷的城市压力,避免出现贫民窟和至少部分解决“农民工问题”,最终实现留乡和进城农民都能完整地享受城市居民享有的国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住房保障。
另一方面,我国现有农村人口近 7 亿,以每年 2000 万人的城市化进程,考虑到农村人口增长高于全国平均的情况,在 30 年以后也仍然有 1~2 亿农村人口。
而两相比较,如果采用以色列模式,以集约化、产业化、机械化和就地工业化的合作化生产,我国农村 18 亿亩耕地可以提供 0.3 亿个高标准就业机会,如果包括就地工业化的合作社可容纳 1.2 亿人(按基布兹比例计算),而采用美国模式最多只能提供 150~200 万个高标准就业机会,如果包括廉价的季节性农场工人也只有约 600 万。
中国人多地少钱少的现状决定了中国必须尽可能地精耕细作,在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中更重视前者。说白了,就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提高产量,多安置人口。
一切农业产业发展升级的构想都必须以此为前提,否则就是空谈!
4. 告别粗暴化学手段,倚赖科学种田
要以密集、深化的劳动投入和资金技术投入在小面积耕地上获得高效益,其核心在于正确的科技发展方向。
所谓“正确的科技发展方向”,是指农业科技发展不应只关注产量或利润的提高,更要把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源配置效益的提高置于一个核心的位置。
例如,在不增加化肥用量的情况下采用配方施肥一般可增产 8%~15 %;农业节水技术对提高农田水分利用率的作用十分明显,传统的土渠输水渗透损失占引水量的 50%~60 %,而如果采用地埋软管输水灌溉,则可节水 43 %;水稻品种 50~70 年代由高秆品种改为矮秆再改为中秆品种,和 70 年代中后期杂交水稻选育推广,由于光合效能、抗逆能力、收获指数的提高,在同样投入的情况下单产可增产 20~30 %。
再如,小麦和大麦轮作可减轻小麦的梭条花叶病和大麦的黄化花叶病;小麦、水稻水旱轮作能减轻小麦全蚀病的发生;适当灌溉可抑制传毒蚜虫;棉花田增施钾肥可减轻叶茎枯病的发生;水稻苗期控制氮肥使用,可控制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还有改变耕作制度,实行轮作和间作套种,选用优良品种,调整播种期,合理的肥水管理,消灭病虫草源等;这些利用和改进耕作栽培技术控制病虫草害的农业综合防治方案就比简单粗暴的化学手段好得多。
这些成功的案例值得我们在今后进一步发扬和学习,国家应大力支持优良新品种、农业节水技术、农业综合防治技术、可用于间套作的农机技术等等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5. 合作化农业,“三农”难题的一种解法
有了正确的科技发展方向还要有高效的农技推广体系。但这正是现在中国农村最为困难的。
自建国以来 60 多年,中国农业增长的基础,除农田水利外完全建立在工业化之上——化肥、农药、农膜、良种等的推广、普及。但在农技推广体系崩溃后,农业技术的推广、提高已相当困难,而严重缺乏资金的个体农户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引导根本无法通过密集、深化的劳动投入和资金技术投入实现集约化农业。
▲ 来源:pixabay.com 基于CC0协议
结果就是中国农业没有美式的高劳动生产率却有美式的高消耗,能量的“投入产出比”逐年下降,甚至亩均化肥、农药用量已远高于美国,土壤污染和退化愈演愈烈……以消耗 6000 万吨化肥(折纯) 200 万吨农药(原药) 400 多万吨农膜为基础年产6亿吨粮食,这是中国工业的骄傲,却是农业的耻辱。
事实上,“三农问题”的根源正是小农经济的低效率,和自给自足、封闭保守、土地分割细碎、生产单位小散多对农技推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阻碍。种植规模过小必然造成种植、交易和产业升级的单位成本过高,仅靠种粮(甚至包括部分经作)根本不足以维持生计,更无力实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提高。
只有产业化集约化的种植业才更利于农田水利、道路等基础建设,更利于农技推广和机械化作业,可大大降低边际成本,提高产量和效益。只有集约化、产业化、机械化、适度规模化的农场(合作社)才能跟上工业化信息化的步伐,快速地提高科技水平、生产水平。
▲ 来源:baidu.com
“三农问题”并不是国家单纯地在农村农业投入资金就能解决的,工业反哺资金应该被用于促进土地流转,促进集约化、产业化、合作化农业,让小农经济在有序可控的情况下退出历史舞台(关键是应确保流转后失去土地的农民进入社保体系),而不是用于让小农经济苟延残喘。
参考文献:
文章来源维基百科【1】、知乎、食物主权论坛有所删减。
原标题:揭开美国农业的画皮——兼谈中国农业的未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499106/answer/108334302
编辑@新锐恒丰研究院
联系: novoseed@163.com
本号致力于好文推送,并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所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查实原作者,在这里对你们表示深深的敬意。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留言联系。
点击下方,阅读近期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