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谷琶视点||何瑞豪:没有仪式感的大学,难以培养出有成就感的学生


     【编者按】大学的职责在于生产知识、传承知识、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大学的功能在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毫无疑问,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一任务,也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为了促进“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充分达成,广州大学率先在全国推行“学年礼”,这既是落实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重要方式,也是夯实大学“人才培养”功能的重要举措。为此,广州大学党委书记屈哨兵教授在《我们为什么要举行大学学年礼》、《围绕学年礼,我们大学应该做些什么》中作了充分的阐释和解答。作为礼仪之邦,礼数教养始自蒙童,以礼教人、以礼化人、以礼成人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和礼教美德。作为“成人”的孵化所,作为“成才”的催化器,大学有了“开学礼”和“毕业礼”,而“学年礼”的举办从一定程度上充实和丰富了人才培养的仪式性、过程性和完整性。在此,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何瑞豪从“仪式感”和“成就感”的视角对“学年礼”进行了一定侧面的理解和悟思。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没有仪式感的大学,

难以培养出有成就感的学生



     唐朝某元,学子王生即将入州学校,其母给他备好了青衿学服、束帛、酒、脯等礼品,送其出门去参加束脩礼。临行前,王母嘱子曰:“学校乃习礼之场所,束脩之礼定要恭敬。”可见,束脩礼背负着多少家庭的期待,“望子成龙”承载着多少“可怜天下父母”之“心”。

      远处,京城的国子学正在按照礼制规定,忙碌地筹备着春季释奠。国子学行礼,乃是受皇帝之遣,代其行礼,便可用宫悬之乐。既然是如此大规模的学校典礼,除了教官和国子监生、太学生等外,文武官员、家长百姓也将参与到典礼中。毫无疑问,国子学行礼代表着教育的礼数,赋予教育以仪式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千百年来,神州大地,处处以“礼”启学年,千门万户,家家以“礼”迎学年。中国历经数朝数代,而学校教育体系中之典礼却从未断绝。礼,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所求的仪式感,更带给亲历者春风化雨般的温暖感,一股股丰盈充沛的归属感,一个个积极向上的目标感。温暖让人心生幸福,归属让人心安神宁,目标让人心志高远,这一切都来自于仪式感。


     正如法国童话《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通过仪式让“某一天”成为“那一天”,在心灵、记忆、历史中留下生命的阶段性烙印。这是人类特有的智慧,是在适应世间变化发展过程中所总结出来的经验。

      仪式感带来的又是什么?对时间和发展进行定点、指向,是为了厘清发展方向,确认前行目标。婴幼儿的“人生任务”是,学习一切办法让自己健康存活,这是婴幼儿的目标和方向。积存了足够的存活资本后,显然不能再以单纯的“活下来”为人生方向。我们要学会对自己的人生承担更多,创造更多,对社会发展背负更多,对文化传承贡献更多。

     很多家长都曾说过,希望可以赢在起跑线。起跑线就是一个时间标号,代表一段指向明确道路的开端。有了开端,才有正式迈步的安全感和推动力,会在内心激发出“新”的感觉。而“新”代表希望,代表方向,代表未来,代表美好,每个人都渴望遇见“新”。人生中,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期盼,会碰上不同的挑战,需要不断变换路向和策略。能让内心及时知道方向所在,调整方向指向,才能在行动上跟上变化,适应新的环境。被仪式感切割的时间点,便是新路向的新起点。如果说,仪式感是让外间知道自己的变化,那方向感就是让内心笃定自己的蜕变。二者共同成就新的自我。

 

     仪式让我们有了方向,但成才的路是需要一步一步走过去的。南粤先贤梁启超先生于百年前寄语青年——“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每一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时代使命,都有自己的风云际会。革命时代,风雨如晦;建设时代,筚路蓝缕;改革时代,激情燃烧;复兴时代,扬鞭策马。今天,青年学子所身处的时代,是可创造的时代,深刻而激烈,广袤而瑰丽。

     “千秋家国血未冷”,作为中华民族的新一代传承人,青年学子的身体里流淌着奔涌的热血。然而,四年转瞬即逝,我们究竟将以什么样的心态和姿态,拥有什么样的能力和水平,带着什么程度的成就感,走出大学的校门,投身到复兴强国时代当中。如何拥有这一切,路在何方?

      当下,学校首创大学学年礼,正是以礼启学,让广大学子在充满仪式感的学年礼中,察知自身,扬长补短,生出心气、志气和勇气,从而获取生命沉甸甸的成就感。

 

     成就感的最初形态是“察”。婴儿很喜欢照镜子,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通过镜子可以察觉到自己的样子,察觉到自己这个独立个体。从模糊到轮廓,再到清晰明了,是一个从零到一的过程,是所谓的成功第一步,最初的成就感。回到大学,这最初的成就感,就应该是知识获取和身心健康。汲取知识、掌握方法、善于思辨,让自己的生命沃土更具养分,同时让自己成为一个情系家国、热爱生活、乐观积极、体魄强健的阳光青年——我们做到了吗?

      礼,以一种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来推动这种“自察”过程,从而让大家察知自身,不断向前。一个对自己一无所知的人,是不会在日常的重复生活中,产生以“礼”来表达情感的念头。仪式感不会存在于平淡无趣的生活或精神世界里。

      每一个学年都是一程人生进阶的迁徙,以礼察己,从容迈步。

 

      成就感的中间形态是“知”。知与察的最根本区别在于,知是对价值的定位,对内心的坚守。

      人生,在向前的路上总免不了经历一些曲曲折折,弯弯绕绕。这是探索所必然会经历的阶段,如同竞技游戏里的进阶赛,想进入下一轮,只能一场接一场的迎接挑战。这些过程中,枯燥、烦闷、挫折等等都会随之而来。当回头看时,清晰的景象会产生了然于胸、阔然开朗的感觉,那是一种价值感,也是一份成功控制自我发展方向的成就感。内心坚定、奋力探索、勇对挫折、敢于挑战,改变“躺在床上打游戏、趴在课室睡大觉”的群体印象,在晨曦中诵读经典,在夕阳下挥洒汗水,向老师探求前沿,与同学追索未知,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不让自己后悔,都不让自己迷失——我们做到了吗?

      礼,以一种最欢快的呈现形式,来回顾这种“自知”的成就感。没有任何收获是唾手可得的,更没有任何的成就是一蹴而就的,所有的一切都需要积累,需要追索,成长中的一切不容易都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回眸,成长中的一切不完美都可以用绚烂来烘托。

      每一个学年都是一段新时光的开启,以礼知己,笑泪无惧。

 

      成就感的高阶形态是“觉”。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奔跑,大家需要更多元的能力来跟上变化,适应变化,拥有更多维的能量才能控制变化,改变变化。

      拥有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无惧信息更新、时代更迭,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游刃有余地面对未来,才会最终生出安全感、存在感和幸福感。而这种能力的本质是一种思维能力,是所谓的“自觉”。自觉,包括觉察世界、觉知自我,觉悟规律、掌控变化,它能带领我们主动创生能量。从拥有到创造,最终这才是最高层次的成就感,是对思维和心灵最大的奖赏,指向所有富足里的最深一层。

     礼,以一种最美好的展现形式,来表达我们对“自觉”成就感的期盼。我们沿袭传统,尊重传统,真诚而郑重地传承以“礼”,这是一份守;我们改良形态,创新载体,丰富而灵动地变幻以“礼”,这是一份创。

      每一个学年都是一回新章节的创立,以礼觉己,奋力逐梦。

 

     无仪式感的大学,难以培养出有成就感的学生。我们在广州大学学年礼上,待你,以礼。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何瑞豪

编辑|刘志东

协理|黄  鑫

策划|陈  潭


资讯快递

谷琶视点||屈哨兵:我们为什么要举行大学学年礼?

行政事务||聚议大湾区:2019政府管理系第一次集体学习举行

行政事务||聚议大湾区:2019公共事务部第一次集体学习举行

行政事务||2019新春团拜会暨开学启动会举行

谷琶公告||《南方治理评论》重点征稿选题(2019-2020)

谷琶公告||《农业6.0》面向海峡两岸征稿函

谷琶资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文本篇

谷琶资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重点篇

谷琶资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教育篇

谷琶资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及其政策解读


来源|GUPA学生事务部

协理|GUPA行政事务部

编辑|谷琶新媒体工作室

谷琶资讯   校园手信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5楼。邮政编码:510006。联系电话:(020)39366783(行政事务部)、39366775(教学事务部)、39366776(学术事务部)、39366703(学生事务部)。公共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公号:gzdxggxy。【稿约】《南方治理评论》 :gdgzpar@163.com。《广州社会工作评论》:swrgz2016@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