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管师说||李强:大学学习需要保持兴趣和自觉


     GUPA秉持“培育公共精神,创造健康社会”理念,坚守“立德树人,经世致用”目标,坚持“本土化,个性化,国际化”方针,营造“民主,团结,和谐,高尚”氛围,努力创建“体面的学术社区,博雅的知识高地,愉快的精神家园”,奋发成为“立足广州,服务广东,辐射国内,对接国际”的高水平创新型学院。让我们一起:服务国家,无畏艰辛;砥砺学术,创新生命;追求卓越,共享荣光!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人物简介


李强,四川宜宾人,经济学博士、副教授,广州大学“百人计划”高层次引进人才,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2009年北京大学访问学者,2011年美国北佛罗里达大学国家公派访学,2017年获四川省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已在《经济学(季刊)》,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等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SCI论文一区和二区6篇。出版专著《大国空村:农村留守儿童、妇女与老人》。



今年是李强老师在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任教的第一年,接下来,让我们先来感受一下他的独门秘籍——“李氏幽默”!

“去日本的时候,我听说日本的药很灵,吃一颗会感觉好很多,吃两颗会感觉基本好了,吃三颗会感觉完全好了。于是,到了日本之后,我买了两瓶。那时候我感冒,正好用上了。果然,吃一颗感觉好了很多,吃两颗感觉基本好了,吃三颗感觉完全好了,然后我觉得吃多几颗说不定就感觉更好了。于是我吃了六颗,结果反弹了,我的感冒反而加重了。”



李强老师的幽默感是不是让你也开怀大笑了呢?接下来,让我们继续了解一下课堂上的李强老师吧!

教学相长

“选择计量经济学,是出于兴趣。”

 李强老师最初修读的专业并不是统计学,他说自己在统计学方面算是“半路出家”。他本科就读财务管理,硕士读的是金融学,博士学的是经济学。在这个过程中他接触过各种不同的学术门类,但最终选择了计量经济学。

他说,这是他的自主选择。西南财经大学的经济与管理研究院是一个海归成立的学院,师资力量非常强。在西南财经大学读博期间,他日渐发现计量经济学的有趣之处。因此,他有意识地把自己的兴趣和学校的强项结合在一起,坚定地走向了计量经济学专业的学习之路,并通过自我学习与老师课堂讲解的方式,在计量经济学的学习研究中卓有成效。


“自学与教学是两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对于李强老师来说,自学和教学是两个不同的过程,但这两者又是相互促进的。在学生阶段,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对他而言是能够运用即可。但是在参加工作后,他则需要学会如何教授学生使用软件和统计学的知识。与自己学习相比,进行教学的要求要多得多。因为在教学的时候,他不仅要掌握实践上的操作方式,还要掌握理论上的解释方法,这使得他重新拿起书本去学习和研究,进而对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他认为,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亦是如此,不仅要懂得理论知识,能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更要学会如何用理论去解释实践与操作。因此他鼓励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学习或者参加学术竞赛等方式,把自己的学科知识运用起来,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检验所学知识。

师生互促

“课堂上,同学们的积极性和活跃性比我想象的要高。”

初来乍到,李强老师对于新的环境和新的生活都不太了解,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之后,他表示,学校以及学生都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惊喜。

李强老师说,本以为同学们在课堂上可能会比较被动地去接受知识,但令他欣慰的是,同学们都很积极活跃,会主动去收集资料、勤于思考、主动回答问题。李强老师认为,学生与老师之间,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的沟通交流,都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如果在授课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聆听、主动思考、互动交流,那么,老师也会感受到学生蓬勃的求知欲,并回馈以更大的教学激情,如此,学生也能够真正学到知识。相反,如果学生比较被动,课堂气氛不活跃,就会让老师不断地去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存在问题。

除此之外,学校专门为老师们开设休息室,并为老师提供教室指引,也帮助李强老师更快地融入新的工作环境。

“你的反馈很好,我的反馈会更好。”

李强老师教授的是统计学,从日本出差回来后,李强老师的课堂变得更为生动有趣,课堂气氛分外活跃。对于教学方式的转变,李强老师是这样解释的:“刚开始在上课的时候,我并不知道同学们是否活跃,如果我一开始就以很活跃的状态面对大家,可能会显得我这个老师很奇怪。但慢慢地与同学们接触后发现,同学们在课堂上比较活跃,这就促使我转变了我的教学方式。同学们的反馈与我对自身教学方式的调整,会这样循环地递进下去。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其次,日本之行也给了我极大的收获。我意识到,老师这个角色,不管是传承知识还是教会学生为人处事,做到言传身教都很重要。如果我很开朗幽默,如果我在教学过程中很有亲和力,学生就会喜欢我,就会愿意和我打成一片,那么我也能够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知识更多地教授给大家,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李强老师说,把同学们的求知欲与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对他来说是一件愉快的事,同时这也是他喜欢教书的一个原因。此外,他还建议同学们开阔自己的视野,用海纳百川的胸襟吸收博大的知识,同时继续保持课堂上的活跃气氛。在这种融洽的教学氛围下,师生双方的效率都会大大提高,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看到这儿,博学风趣的李强老师是不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除了热爱教学,李强老师还十分心系公管学院的学子们。

给公管学子的建议

“要重视跨学科融合,公共管理的研究需要用数据说话。”

李强老师认为,统计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与其他各个学科都会有联系。他指出:“现在发表的论文中,用到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占百分之九十,也就是说,每发表一千篇学术文章,就有九百篇用到了统计学的方法,即用数据说话。”他认为,尽管目前统计在公共管理方面涉及较少,但在未来,用数据说话必将是趋势。因此,公管学院的学生要与时俱进,要学会运用数据,尤其要学会收集数据和解释数据。

李强老师还强调千万不要用“没什么用”的心态对待统计学,不要封闭自我,要重视跨学科的融合。有时候用语言无法解释的东西,统计学用一张图就能解释清楚。正因如此,他认为统计和公共管理可以很好的结合起来。


“万事开头难,有勇气和自信去做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同学们正在进行的学术竞赛的准备,李强老师强调,“一定要有自信”。对于大一的同学来说,由于知识积累相对不足,因此在寻找资料、收集数据,形成观点,再通过研究方法得出研究结论这个过程中,很可能会缺乏自信。然而,李强老师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相信,我们所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有可能是研究领域里比较前沿的,我们首先必须要敢于下笔。李强老师作了个比喻:假如你不会游泳,那么你一定不会下河,可是如果你不下河,又怎能学会游泳呢。因此,我们要敢于打破这个恶性循环,要勇于借鉴并用自己的方法去进行项目研究,不要只依赖老师,这样才能得到成长。

除此之外,李强老师还提到,大学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学习的方法——自觉。在他看来,保持自信和自觉是相辅相成的,也是我们大学生应该要做到的。做好这两点,无论是对于大学学习还是课题研究都有很大帮助。

在工作之余,李强老师的日常生活也十分充实。

他热爱打篮球和跑步,喜欢听音乐、英语演讲和小说,闲暇的时候带带孩子。他认为,这些爱好不仅能开阔眼界,掌握新技能,还能从中得到很多灵感,比如行政管理的idea和经济学的idea,从而获得不错的时间安排效果。

无论在生活上、学术上、课堂上、还是研究上,李强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他丰富的个人阅历,活泼幽默的性格,独特的思维,也令他在统计学、经济学领域大放异彩。




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应该以李强老师为榜样,争做优秀的公管学子!


记者丨麦迪 欧思敏 潘嘉富

责编丨赖新怡

摄影 | 郭瑾婷

编辑丨杨凯怡

审稿丨林曼曼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谷琶周程2019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上期第01周周程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上期第02周周程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上期第03周周程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上期第04周周程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上期第05周周程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上期第06周周程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上期第07周周程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上期第08周周程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上期第09周周程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上期第10周周程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上期第11周周程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上期第12周周程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上期第13周周程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上期第14周周程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谷琶荣耀2019



谢治菊入选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

陈潭张茂元入选2018“岭南英杰工程”后备人才

谢治菊等4人入选广州市高层次人才

刘建义入选2019年度羊城青年文化英才

肖生福徐凌等获立2019教育部项目

徐凌蒋红军获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

刘雪明获立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

刘雪明获2018广东省教改项目立项

王枫云蒋红军获立2018广东双创教研项目

王枫云李利文获立广东省高校团队和人才项目

李利文获立2018省社科规划共建项目

付艳主持工作室入选高校骨干辅导员工作室

杨芳研究成果获广州市委书记张硕辅阅批

谢建社李利文获立2019广州社科规划项目

我院两项作品获第十五届“挑战杯”省赛奖

GUPA2项成果获校第八届教学成果一等奖

GUPA再度入选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机构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南国讲堂2019



南国讲堂||第181讲:社区营造的厦门实践

南国讲堂||第180讲:中国社会组织治理的特点与趋势

南国讲堂||第179讲:地方政府研究的经济社会学思考

南国讲堂||第178讲:公共组织之间的合作

南国讲堂||第177讲:学术论文的写作与发表

南国讲堂||第176讲:中国城镇化的政策路径与社区治理

南国讲堂||第175讲: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韧性

南国讲堂||第174讲:被构建的中国崛起:东南亚的视角

南国讲堂||第173讲: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下的空间社会学研究

南国讲堂||第172讲:大规模移民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南国讲堂||第171讲:健康信息治理策略

南国讲堂||第170讲:孔迈隆与20世纪60年代的台湾农村研究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国际交流2019




陈潭教授一行应邀赴瑞典开展学术访问

陈潭李强受邀出席WEAI第15届国际大会

李双龙赴日出席东亚社会学会首届学术年会

韩国行政研究院金允权来访并持续政府3.0合作研究

张惠应邀出席中英合作项目北京研讨会

王洁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展社区治理项目田野调查

GUPA与伦敦大学学院IRDR资助协议签订仪式举行

沈本秋圆满完成考文垂大学访学之旅

唐思雅完成密歇根理工大学访学之旅

王霞圆满完成休斯敦大学访学之旅

谢治菊李双龙出席国际华人社会学会亚洲会议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课程研修2019



徐凌参加全国MPA公共管理课程教学研讨会

陈晓佳参加全国MPA政府绩效管理课程研讨会

杨芳王霞参加全国MPA公共政策分析课程研讨会

张惠参加全国MPA公共危机与应急管理课程研讨会

刘波参加全国MPA社会保障课程教学研讨会

董石桃参加中央党校哲学社会科学骨干研修培训

刘建义参加2019广州市社科理论骨干专题培训班

谢治菊蒋红军黄旭王霞参加QCA核心技术培训会议

李双龙出席第13届社会学人口学研究方法研讨会

李双龙参加第二届大数据应用高级研修班

GUPA8名学生参加应用社会科学方法研修学习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编辑|杨凯怡

审稿|林曼曼

编审|何瑞豪


来源|广大公管青年公号

协理|GUPA学生事务部

支持|GUPA教研事务部

编辑|谷琶新媒体工作室

谷琶资讯   校园手信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5楼。邮政编码:510006。联系电话:(020)39366783(行政事务部)、39366775(教学事务部)、39366776(学术事务部)、39366703(学生事务部)。公共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公号:gzdxggxy。【稿约】《南方治理评论》 :gdgzpar@163.com。《广州社会工作评论》:swrgz2016@163.com。

别忘了点个“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